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需要量和货币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决定价格水平,后者决定利 率水平。我国的货币均衡理论由于混淆了货币需要量和货币需求量这两个概念,因而存在 着一定程度的逻辑混乱。要区分两种不同的货币均衡:一种是决定价格水平的货币均衡 (“货币供需均衡”);另一种是决定利率水平的货币均衡(“货币供求均衡”)。本文分别提出 这两种货币均衡的公式,在这两个公式中使用了相互区别的四个概念,并分别用数学公式 说明货币供需均衡与商品、服务市场均衡的联系,货币供求均衡与货币资本市场均衡的联 系。  相似文献   

2.
韦森 《学术月刊》2022,(3):72-100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位货币经济学家,他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是从货币的视角论述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他的三本主要经济学著作-《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论述的最终目的,都是在解释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周期产生的原因以及解救措施。通过研读和探讨凯恩斯主要著作的整个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建构及其理论逻辑,从中可以给出对凯恩斯经济学体系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主要包括:(1)基于凯恩斯从开始进行经济学写作到《货币改革论》中对货币与商业周期的理论论述,发现凯恩斯认为到20世纪20年代各国管理货币势在必行。一国国内的价格水平是由银行信贷所决定的,而商业银行的信贷创造货币。在《货币改革论》阶段,凯恩斯已经开始强调工商界人士(business men)的预期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2)在《货币论》一开始,凯恩斯就详细探讨了货币的基本概念,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记账货币和银行货币这些概念,并在第三篇初步建构了他的宏观经济总量分析框架。凯恩斯在《货币论》一书中承袭了魏克赛尔的“自然利率”概念,进而从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的背离来分析现代市场经济的商业周期产生的原因。(3)到了《通论》阶段,凯恩斯已...  相似文献   

3.
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提出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理论,但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和总量平衡条件公式是两部类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公式所包含的内容,它以特殊方式实现了与社会再生产学说的基本范畴和基本公式的某些内容的沟通.对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或平衡公式加工、整理变形使之总量化、简化、动态化、长期化是对马克思两部类扩大再生产理论进行引申、拓展研究,建立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理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由于存在微观调节成本这种特殊的经济运行费用,因而传统分析中宏观层面上的就业均衡中心点两侧便分别存在着"低位临界点"与"高位临界点",这两点界定了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确认"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将使我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和把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市场的运行特点劳动市场是"连续非出清市场";劳动市场的波动是供求总量波动的"减幅谐振";劳动市场存在两个层面的运行失衡;劳动市场的调控需采取多种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乘数原理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原理,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十章中作了详尽而系统的分析论证。他认为,投资乘数的意义不仅在于投资的增加能引起国民收入几倍的增加,而且能引起就业量若干倍的增加,因为国民收入与就业量是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凯恩斯在计算就业乘数时发生了一个从来未被人们注意过的差错。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商将其供给量调整到合理水平所需的费用可称为微观调节成本。引进微观调节成本概念,将在宏观层面上界定一个“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社会就业一旦进入该区间,市场机制便不可能再对其作出调节。确认“市场均衡就业区间”的存在,将使我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和把握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市场的运行特点:劳动市场是“连续非出清市场”劳动市场的波动是供求总量波动的“减幅谐振”劳动市场存在两个层面的运行失衡劳动市场的调控需采取多种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货币政策的实施,就是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根据一定的货币供求理论建立起来的货币均衡模型的操作过程。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货币供求理论,建构了我国宏观经济的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和货币调控的操作模型,以及货币调控的有效性模型。一、短期静态条件下的货币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的理论模型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就是货币均衡。货币均衡是经济均衡的反映,也是经济均衡的条件。我们必须使货币的供应量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或实际的货币需要量)。否则,不利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不利于人民  相似文献   

8.
"市场供求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两大核心规律之一。本文运用马克思商品价值二重性理论,对这一规律的子规律Ⅰ、Ⅱ结合实例做了阐释。规律Ⅰ揭示的是必需类商品失衡后的价格变化规律,即(:"供")量减价涨、("供")量增价跌;但价跌("求")量未必增,价涨("求")量未必减。规律Ⅱ揭示的是奢侈类商品失衡后的价格变化规律,即:供小于求时价涨,供大于求时价跌;价涨"求"量减、价跌"求"量增。本文还以必需类商品为例,对供求失衡后的商品价格变化规律,从价值论角度做了科学阐释,并给出了两个典型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把宏观经济分析微观化,用个体行为直接去解释宏观经济与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创立了所谓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凯恩斯理论最值得肯定的方面,在于它突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长期将市场经济视为实物交换经济的货币面纱观,探讨了微观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宏观环境。而当今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分析的微观化,则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倒退到斯密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论”和个量总和与宏观总量“相等论”,从而用微观经济学取代了宏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导致宏微观经济分裂的情况下,企业作为单个资本的个体行为决定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均衡条件,因此用个体行为直接解释宏观经济现象既无科学价值,又远离客观现实。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指出了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人类摆脱宏微观经济分裂困境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0.
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两个伪问题--评均衡价格与经济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明堂 《河北学刊》2003,23(5):54-59
分析均衡价格与经济均衡的价格、需求价格、供给价格和供给与需求称谓存在的问题,笔者发现,供求与价格反正比关系是难以成立的.假使商品供求与确切的价格概念,即(单位)供给商品换回的需求货币收入联结、建立关系,那就形成供求商品与供给商品交换需求货币的关系,或与需求货币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则是无法论证、不能成立的伪问题.因为经济人以较少成本交换较多收入、追逐利润避免亏损的行为,反驳了均衡价格和经济均衡的供求均衡、效用最大化的市场交换理论.  相似文献   

11.
由于贮藏货币的存在 ,货币总量与流通货币量被分裂成两个不同的数量概念。货币总量决定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流通货币量决定货币的市场购买力。在经济超过度增长的条件下 ,贮藏货币累积性增加 ,两种货币购买力的相对独立运行越来越明显。流通货币转化为贮藏货币 ,一方面 ,在实际上降低了贮藏货币的购买力 ;另一方面 ,在观念上抬高了贮藏货币的购买力。由此引起了经济生活中的泡沫现象。从货币的市场购买力回归到货币的实际购买力的过程就是贮藏货币的虚高购买力的幻灭过程。  相似文献   

12.
凯恩斯是二十世纪初研究货币经济学的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在1923年曾写过《货币改革论》,批评了基于金本位原则的货币流通制度,主张实行“管理通货”。1930年他又出版了两厚卷《货币论》。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他以稳定物价水平作为研究的首要目标,断定货币信用本身比利息率更为重要。但时隔不久,《货币论》墨迹未干,他就开始承认就业问题是个重点,并将货币数量说纳入利息率理论体系了。他把经济活动的变动看作是受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两者变动的支配。他认为,物价水平同银行政策无干,它主要决定于货币工资率。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他的“货币理论”同产量分析合而为一了。  相似文献   

13.
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凯恩斯就业理论旨在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问题,其理论体系围绕探讨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原因和提出解决失业的对策展开。针对我国当前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的新形势,一些人主张借用凯恩斯的就业理论,解决我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凯恩斯的理论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有害无益。笔者认为,全盘照搬或一概排斥均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应正确分析和审视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这对完善我国的就业理论、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1936年,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其经济理论的代表作。他…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内部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市场并非是一个完全统一的市场 ,而是被分成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市场 ,即外部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外部劳动力市场由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决定雇佣量和劳动力的均衡价格水平 ,劳动力的流动性非常大。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不同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就业制度安排 ,它具有独特的运行机制和效应 ,对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要求具备一系列条件 ,只有强化企业内外部制度环境建设 ,才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内部劳动力市场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5.
市场中经济品供求的本质是产权的供求。产权的可让渡性、可分性及产权各权间的层级关系使得产权供求成为可能,且比其他经济品的市场供求更为复杂。从产权各部分层级关系下的匹配均衡度、可分性下不同主体间的配置均衡度和价格机制下的产权供求均衡度三方面分析产权供求效率,其最高效率应该是上述三种均衡共同作用下产权的供求实现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出清。  相似文献   

16.
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非常重视实证研究。他认为,对经济学进行实证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一般的理论体系,这种体系可以用于预测客观情况的变化结果,可以从中推导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政策结论。因此,一种理论是否正确,应该根据它所作出的预测的准确性和范围来判断,其准确性又必须由经验得到验证。他和同学派的人对货币数量的变动和其他经济变量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历史考察,力图从中发现经验规律,以此证明其理论分析符合经济史实。弗里德曼和凯恩斯主义者之间既在经验分析上有分歧,也在基本理论上存在着重大差异,本文只专门讨论他的经验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者对市场缺陷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福利经济学家的微观市场缺陷论,它认为,在微观经济领域,由于垄断、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等问题的存在,市场机制往往并不能自发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则是凯恩斯主义者的宏观市场缺陷论,它认为,自由运转的市场在宏观上并不能自动地协调社会总供求的均衡,有效需求的不足会导致失业和经济波动。然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市场缺陷论本身有一个基本的缺陷,即缺乏相应的微观基础。凯恩斯主义用需求不足和名义工资刚性来解释失业的存在和延续,却没…  相似文献   

18.
货币、货币哲学与货币数量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照塞尔语言哲学的一个理论洞识 ,本文把货币归结为在人类经济活动和市场交往中凝汇着人们“集体意向性”的一种制度实在。本文第二部分则从货币总量和实体经济总量的相互关系中进一步反思了货币的本质。尽管在某一时点上一个社会或经济体中的货币总量和以货币总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所反映的经济总量都是一个确定的数 ,但在现实中 ,离开了货币这个纯数量“标量” ,我们既不能知道货币本身 ,也无法衡量任何总量国民经济指标。由此来判断 ,西美尔的“货币的量就是货币的质”命题为真。最后 ,本文还从货币哲学的角度反思了经济哲学的一般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流动偏好理论又称灵活偏好理论 ,是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于 1 936年在《通论》中明确提出的。流动偏好理论既是凯恩斯的利息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 ,又是构成他的有效需求分析的三个基本因素之一 ,在其经济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经济学界迄今为止并没有注意到 ,这一理论存在着严重的方法论缺陷。本文主要从货币需求理论的角度来阐明这一缺陷。凯恩斯将人们的货币需求动机划分为三种 :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他认为 :前两种货币需求基本由收入水平决定 ,而投机需求则受利率水平影响。他的分析是…  相似文献   

20.
在本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中享有:“一代宗师”地位的凯恩斯,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就业通论》,即就业一般理论)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对当代西方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西方经济学的未来变化,还将长期地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刘涤源教授在他的《凯恩斯就业一般理论评议》(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以下简称《评议》)中,将这部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奠基的宏观经济学著作,作为剖解麻雀的典型,以实事求是、明辩是非为中心旨趣,对凯恩斯就业一般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