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何……之有”的变式和略式(一)“何……之有”,是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它是“有何……”的倒装。其中“何……”是动词“有”的宾语,“之”是复指前置宾语“何……”的,是复指代词;“何……”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何”是定语,“……”是中心语。如: ①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左传·昭公三年》) ②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 ③以乱平乱,何治之有?(《左传·宣公四年》) ④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  相似文献   

2.
“动宾动词 宾语”结构,是汉语里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它由汉语动词的“原型结构”通过句法成分的“移位”所造成。句法成分的“移位”带来动宾动词语法上的巨大变化,从而使其可以再跟上一个受事宾语。这种结构本身的诸多特点以及深厚的语言文化底蕴和根基,是“动宾动词 宾语”得以普遍使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0.0 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动词,如“知道”、“承认”、“建议”、“说”等,能以主谓短语为宾语,如: ①郑,你知道中国现在有多少奴隶? (《巴金选集·上》第96页) ②人家搂钱,我挨骂,你说我冤枉不冤枉! (老舍:《龙须沟》) 本文主要探讨这类动词的语法特点。为方便起见,我们把这类动词记为pv,其宾语——主谓短语称为小句。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古汉语教学中,对“名(受事)——之——动”这种结构的认识和分析仍然有很大的分歧,还很有讨论的必要。上述结构究竟是前置宾语加“之”,还是主谓结构加“之”?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探讨一下二者的区别。一、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1.1 句法结构(1) 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 (《左传·僖公三十年》)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在1951年著的《语法修辞讲话》的联合成分一节中,论述了“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这种格式,把它称为“两个动词联合起来管一个宾语”,说“这是新起的结构”。据我们考查,这不符合语言事实。 (一) 如果把现代汉语的历史从1919年算起,那末,这种结构从现代汉语一开始就有了。李大钊同志1919年的作品里曾不止一次地出现这种结构。如: 他们总是……阴谋什么吞併、虐待那些小的民族。(《新纪元》,1919年元旦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为之N"是指动词"为"与其宾语N之间嵌入代词"之"的一种特殊结构.如:(1)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3)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4)今天下大安,万民熙熙,朕与单于为之父母.(《史记·匈奴列传》)  相似文献   

7.
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不少论著在谈到“如(若、奈)何”、“何如(若)”时,免不了陈陈相因,判“何”为宾语;当谈到另一种格式“如(若、奈)××何”和“如(若、奈)之何”时,“何”却又被判为补语,造成彼此矛盾的情况。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论著者忽略了“如何”结构的宾语可以前置的思考和研究,以致将前者之“何”判为宾语。 “如何”结构的基本类型是:“如(若、奈)××何”,其借代格式是“如(若、奈)之何”。这种类型,其宾语置于动词“如”、“若”、“奈”之后,“何”作补语,近已有人论及,迄无异议。 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被众多论述一向忽略了的“宾语前置”这种变异类型。这种变异类型大体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当代汉语中,动词性四字格带宾语现象呈现增多的趋势。这是当下人们语言使用中追求简约高效和丰富多样的语用心理导致的述宾结构在语言中强势类推的结果。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可以带宾语的动词性四字格的详细分类和带宾语情况的动态描写,可以反映出当代汉语语法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0.1 双宾语句指述语后带有两个宾语的句子。其靠近述语的为近宾语,远离述语的为远宾语。如果用V表示述语,O_1表示近宾语,O_2表示远宾语,其句式可归纳为“V+O_1+O_2”。如: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史·廉蔺传》) ②天生民而立之君。(《左·襄十四年》) ③晋侯饮赵盾酒。(《左·宣二年》)  相似文献   

10.
《春秋三传》中“实”字的使用《左传》最多。“实”在《左传》中充当主语、宾语、谓语、状语,能修饰形容词、动词、副词。除表示对动作行为或事物的强调、肯定外,还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实现。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起判断词、假设连词的作用。从“实”和“是”、“寔”的关系,可窥见其功能之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所谓使动双宾语结构,是指一个动词在用作使动、带有使动宾语的同时,又用作一般动词,因而另带有一个受事宾语的那种结构形式。例如: (1)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僖公二十七年)此例中的“饮之酒”,意思是“请他们喝酒”。其中“饮”既用作使动,带有使动宾语“之”(指代“国者”),又用作一般动词,带有受事宾语“酒”。这就是所谓使动双宾语结构。 使动双宾语络构在《左传》中出现较多,全书共约三十例。因此,它是《左传》中的一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动词形容词“名物化”的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1.前言§2.事物范畴与名词性§3.词类的共性与个性§4.对立与分类§5.已实现的语法性质与未实现的语法性质§6.名物化理论、句子成分定类论与汉语无词类论§7.结束语§1.前言1.1 动词形容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时候跟作别种成分的时候性质不一样,这是自从《马氏文通》《新著国语文法》以来许多语法书的共同主张。有人说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是“当名词用的”①,有人说这种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已“转成”名词②,有人说这是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③,或“名词化”④,有人说,单个的动词形容词作主语宾语,“干脆说,就是名词”⑤。具体的说法不尽相同,但基本论点是一致的,即认为主语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和形容词具有名词的性质。因为近年来“名物化”的说法影响比较大,以下就用“名物化”来概括这种种大同小异的说法⑥。1.2 归纳起来,主张名物化的理由不外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动宾结构——“动词 +复杂宾语”。在这种动宾结构中 ,动词所带的宾语必须是一个名词性偏正词组 ,也就是说 ,宾语中的定语是必现的。这种“动词 +复杂宾语”现象主要是动词和宾语互相制约的结果 ,这种制约不但体现在语法上 ,而且还体现在语义、语音和语用上 ,其中 ,语义在大多数场合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其是之谓乎?”属古汉语的宾语前置句。一般的古汉语宾语前置句,译为现代汉语时,把谓语、宾语的次序顾过来就行了。如:臣实不才,又谁敢怒?(《左传·成公三年》)——臣(我)确实是没有才能,又敢怨谁呢?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不忘记以前的事,就能(象老师一样)成为后来做事的借鉴和教训。可是,有些宾语前置的古汉语句子如果像上面那样照直地翻译过来,就讲不通。如本文开头的“其是之谓乎?”照直地译为现代汉语就是“它说的就是这个(颖考叔……)”。我们联系这个句子的上文来看,它说的是“这个”吗?…  相似文献   

15.
提到“之”字结构,往往要涉及到人称代词“其”、因为“其+动词”这种结构常和“之”字结构相对应地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例如: 1.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遊》 有些语法论著认为人称代词“其”在上古汉语里一般只作定语,它所代替的不是简单的名词,而是“名词+之”。因此,例1的“其入”就是“师之入”,“其”代替的是“师+之”。例2的“其负大舟”就是“水之负大舟”,“其”代替的是“水+之”。 “其入”和“其负大舟”是偏正结构,“师之出”和“水之积”也是偏正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汉语语法教学中,“宾语前置”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词序现象而予以重视的。但什么是“宾语前置”,各类语法著作及古汉语教材却表述得含混不清,或者没有表述。这就为语法教学带来一些疑问和矛盾。 什么是“宾语前置”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宾语”。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宾语:动词的一种连带成分……。”(74页)还是没有说清楚。这种“连带成份”,究竟指的是一种句子成分,还是一种动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呢?请看  相似文献   

17.
试论汉语双音动词AABB重叠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汉语里,词的重叠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能够重叠的几类词中,动词的重叠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双音动词可以按照ABAB形式重叠,早已为大家公认。这种重叠“表示尝试态”,并且“尝试态有时引申出时间短暂的意味”。 很多语法著作把ABAB重叠形式作为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之一。如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编写的《汉语语法常识》(湖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指出:双音动词是逐词  相似文献   

18.
论“有以”“无以”的形成和结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有以”“无以”是上古汉语中的两个固定结构,多数用在动词或动词短语前面,少数用在句末。例如:1)人各有以事君。(左传·襄二八)2)无礼无以立(又昭七)  相似文献   

19.
处置式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王力先生的《中国语法理论》一书中,为此史存直先生曾在《汉语语法史纲要》里提出疑问,认为应该称作“把”字句。处置式是汉语语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和普通的介宾结构不同,尽管后来的处置式也有不表示处置的,但处置性毕竟是这种句式产生时的重要特征,何况又不仅限于“把”字,所以我们这里还是称为处置式。处置式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用介词“把”或“将”把作为受事者的宾语提到动词前,目的是为了理顺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使之变得清楚明白,有时也有强调受事者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述语+宾语+补语”是述语动词后同时出现宾语和补语,宾语的位置在补语之前的结构。这种结构在现代汉语里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数量词组作补语,如“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二是趋向动词作补语,如“拿一本书出来”(也可以说“拿出一本书来”);三是介词词组作补语,如“放它在地上”。现代汉语的这种结构是从近代汉语继承下来的,上述几种情况在近代汉语里都是较常见的,例: ①要妆了相来会你一次。(《李笠翁小说十五种》,248页。以下简称《李》) ②李典飞马直入贼陈,生擒黄劭过来。(《三国志通俗演义。》,118页。以下简称《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