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泽谕吉的启蒙道德思想辽宁大学窦重山在日本近代发展史上,福泽谕吉(1834—1901)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日本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先驱和启蒙思想运动的代表,他素有“日本的伏尔泰”和“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的赞誉。以往,研究者们多注重其哲学思想、历史...  相似文献   

2.
龚颖 《唐都学刊》2013,(6):31-34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启蒙运动家,他在强调掌握科学规律的重要性的同时,主张人类的道德世界有其独特性,解决道德问题不能依靠当时流行的“生存竞争”的进化论、功利主义等学说。人只有在遵从“自发”的规定、超越一切“他律”性规矩时,才会成为真正的人,才有可能不必刻意地去做符合道德的事情而自然采取正确的言行、不必介意道德为何物而自然成为道德性存在。  相似文献   

3.
福泽谕吉的国际政治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泽谕吉的国际政治思想浅析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高增杰一、“国际政治思想”研究的视角中日两国自1972年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至今恰好经历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历史,两国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今天,在即将迎来21世纪的时刻,回顾25年来中日两国关系在各个层...  相似文献   

4.
福泽谕吉,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他积极倡导资产阶级的"文明开化",反对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封  相似文献   

5.
福泽谕吉“文明史观”的双重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着这样一种做法,对福泽谕吉的启蒙思想过于褒奖,多强调其正面的积极影响,却很少论及其负面的消极作用。这似有失偏颇,至少是不全面、不准确的。应当承认,在日本,福泽谕吉始终是一位倍受推崇的启蒙思想家。他的启蒙思想,不仅在日本近代明治维新时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至  相似文献   

6.
黄绾,字宗贤,号久庵,又号石龙,浙江黄岩县人,是明中期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一生治学三变。早年初师谢铎,学宗程朱;中年转师王阴明,笃信心学;晚年背离王学而转向实学。《明道编》是他批评宋明理学的战斗檄文,也是他的实学思想的重要著作。黄绾晚年所以由心学转向实学,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政治需要和实学思潮影响的结果。黄绾所处的时代,正是明王朝由盛转衰,阶级斗争、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导致社会政治危机和程朱理学由独尊转向衰颓的时代。在对明代社会危机和宋明理学的反思过程中。他认识到:“今日海内虚耗,大小俱弊,实由学术不明,心术不正”(《明道编》卷四)所致。可以,他认为要拯救当时的社会危机,只有“明学术而已”,即只  相似文献   

7.
略论王瓒的实学思想周梦江王瓒(1462-1524)字思献,号瓯滨,明代温州府永嘉县永强(今温州市瓯海区〕人。弘治九年(1496)进土,官至礼部主侍郎,卒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定。他的远祖王,原居河南开封府。北宋灭亡后,追随宋高宗赵构,扈驾来温,后遂定...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4):92-100
甲午战争前,朝鲜甲午农民战争的爆发被日本认为是侵略朝鲜的"良机",也为福泽谕吉提供了实现其积极鼓吹的"朝鲜政略"的机会。甲午战争期间,福泽谕吉阐述了自己的"朝鲜改革论",为日本"改革"朝鲜寻找"正当理由",并为此积极地出谋划策。福泽谕吉的"朝鲜改革论"随着甲午战争的进程而有所改变,大体上追随了日本的对朝政策,其只不过是在其文明观掩盖下的对朝鲜的"侵略论",实质就是使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正当化。  相似文献   

9.
高拱是我国明朝嘉靖、隆庆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概括和总结其实政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批判空虚寡实的宋明理学,阐发并建构起了他的以元气实体论、求实求是论、实理实事论和实政实功论为主要内容的实学思想体系,体现了务实精神、求是精神、实践精神、批判精神和改革精神等重要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0.
福泽谕吉的中国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泽谕吉的中国观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臧世俊福泽谕吉是近代日本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劝学篇》、《文明论概略》等启蒙著作,在唤醒日本国民砸碎旧的封建制度枷锁和向欧美资本主义学习方面确实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但同时,他也渐渐形成了“脱亚”思想,对中国、朝鲜等邻近国...  相似文献   

11.
尽管日本女权运动中还有很多课题需要解决 ,但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这是有目共睹的。那么谁是日本通晓现代女性观的先驱者呢 ?特别是明治维新以后 ,最早提出主张维护女权的又是谁呢 ?这个人就是福泽谕吉。一、福泽谕吉女性观的分期  通览 2 1卷的《福泽谕吉全集》 ,其女性观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代表作是从幕末庆应 2年 ( 1 86 6 )出版的《西洋事情初编》、庆应 3年 ( 1 86 7)出版的《西洋事情外编》至明治 3年( 1 870 )的《中津留别书》、明治 9年 ( 1 876 )的《劝学篇》 ,共 5 0篇。但《西洋事情初编》及《…  相似文献   

12.
吴兴洲  赵吉惠 《唐都学刊》2004,20(2):128-132
张载关学指张载在陕西关中地区创立的理学。其理论核心是承认“气”为宇宙本体 ,万物之源 ;其学风坚持“经世致用”传统。张载关于“至虚为实” ,“太虚者 ,天之实也”以及批判佛家之“空”、道家之“无”的观点 ,奠定了明清实学思潮的思想基础。明清实学是传统儒学在宋、元、明、清时期形成的独特的理论形态 ,既是宋明理学分化的思想结晶 ,又与其相区别。明清实学 ,坚持“经世致用”传统 ,发扬实体、实学、实用学风 ,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揭示了黄宗羲和朱舜水这两个明清之际实学思潮代表人物的实学思想的三方面区别点:(1)弘扬原始儒学而反对宋明理学与继承原始儒学又发展宋明理学的区别;(2)维护封建正统政治与宣扬民主启蒙思想的区别;(3)传播儒家文化与潜心史学研究的区别。同时指出了这种区别是“天崩地解”的时代环境和个人独特经历所致。最后引出对明清实学的二点总看法:(1)实学与反理学无必然联系;(2)实学与启蒙思潮并不直接一致。  相似文献   

14.
戴震是清代批判程朱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的内在发展脉络始终以解构和批判程朱理学为基本取向和最终旨归.戴震通过对文辞的训诂考据、历史事实的勾稽、社会实践批判之“实学化”的方法择向,对程朱理学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解构和抨击.《孟子字义疏证》末尾处“权”论的展开,乃是其反理学“实学”方法论的必然走向.这一过程,也反映了戴震重视知行的“智识”主义和行为主义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15.
一我是在学生时代离开中津的。自那以后,经一位教授的指点,我开始阅读福泽谕的著作并受到他伟大思想的启迪。在福泽的著作中,最使我感动的是《文明论概略》(以下简称《概略》)。在此,我想以福泽的《文明论概略》为中心,把他的日本文明史观、道德观与西洋的文明史观、道德观作以比较。柳田泉也曾将这本书看作是福泽的思想库(《明治初期的文学思想》卷一,一九五六年)。而永田广志则在《日本唯物史论》中对可称得上是这本书续篇的《民情一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福泽谕吉(1834—1901)作为日本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运动的杰出代表,既是几本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先驱者,又是日本近代的启蒙哲学家。由于他在日本近代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被日本学术界称作“日本的伏尔泰”,并被誊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德川时代末期,福泽谕吉出生于大阪丰前中津藩的一个中小士族的家庭。据说,在他诞生之日,其父福泽百助偶得盼望已久的汉文书籍《上谕条例》,因而给他取名为谕吉。三岁时,父亲骤然病逝,他便随母亲回到藩地中津。十四、五岁起,开始学习汉学,通经史,熟读《左传》。随着年令的增长,他逐渐对封建制度的束缚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7.
福泽谕吉是近代日本最大的启蒙思想家。综观他的一生,其奋斗的终极目标是“如何使一般国民跨入文明开化之门,使日本成为兵力强盛、商业繁昌的大国”。笔者认为,围绕这一终极目标,他一生的著述有两大标志。一是以发表于明治8年(1875年)的早期著作《文明论概略》为标志。在该书中,针对欧美列强群狼环伺、日本民族的生存危如垒卵的严峻形  相似文献   

18.
福泽谕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特别是他的文明教育观,对日本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在介绍、传播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启迪国民、提高日本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试图阐述福泽渝吉的文明教育观,以求教于教育史学界的前辈、专家。一一八三五年,福泽生于幕末一个下等武士家庭。当时,正值日本社会由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转变时期,摇摇欲坠的封建制度仍然禁锢着日本人民的思想。十九世纪中期,步入青年时代的福泽又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国内,将军、诸侯及武士残酪地压迫农  相似文献   

19.
《畿辅人物考》是孙奇逢晚年编纂的一部地方人物传记。该书在其生前未及刊刻,之后稿本又一度遗失。因此,同其姊妹篇《中州人物考》相比,该书长期埋没于世。书中所记载的许多明末人物与孙奇逢有着或直接或间接的交往,其事迹来源于孙氏耳闻目见,对于研究明代畿辅人物和孙奇逢的生平交游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该书在编纂体裁、体例和史论中都体现出了孙奇逢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也正是由于对实学思想的大力提倡,使得孙奇逢成为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重要推动者。  相似文献   

20.
“实学教育”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大力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政策的教育理念,其推崇的“实学”精神源于中国的宋明理学,又吸纳了西方实证哲学;“艺术教育”源于德国艺术教育运动,其信奉的“为艺术而艺术”“个人主义”“民主主义”等思想是日本民众对国家意志的一次精神反叛。以李石岑、吕澂、丰子恺、蔡元培、鲁迅等为代表的留日学生在对两种教育主义进行取舍、统合和圆融的过程中,或将家国情怀孕育其中,以美育为救亡图存的通途,或将中华传统知识资源内蕴其中,以美育为人生实现的桥梁,又或将二者兼容并蓄,逐渐书写出现代美育观念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