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药研发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1998年,郭夏从北美回国,在北京中关村拓展,创办万全科技药业有限公司.当时的注册资金只有区区百万美元,但郭夏的目标却是打造"有销售和生产基地、工贸一体、让华人自豪的世界级制药企业",要研制出让中国人买得到、买得起、质量可靠的好药.  相似文献   

2.
引进外国人才要有好的环境,没有好的环境要创造好的环境。所谓环境,不外乎法律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这些环境条件都不是某一个聘用外国人才的单位自己能够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但是有一个条件却是单位自己可以解决的,那就是付给外国专家的工资。所谓高薪引进外国人才,可观的薪水是起一定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我想一块砖盖不起一栋大楼,但一栋楼却是由一块一块的砖盖起来的,要盖一栋好楼就要砌好每一块砖。一堂课教不出一个人才,但人才却是由一堂一堂课培养出来的,要培养优秀人才,就要上好每一堂课。生物是一门知识系统性强,涉及面广且又相对独立的学科。它属于理科,题型多样灵活,学好它更多的是需要理解;但它又不像文科中的历史需要记忆。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使教学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4.
有人似乎天生与成功绝缘,而事实却是,他分明害怕成功。被自己否定的结果,便是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很多人都有“就差那临门一脚”的经验,到头来让自己白忙了一场,功败垂成。有一天,如果你反省自问,发现自己的成就似乎远远落在你的抱负之后,或者,你常常在一个好的开始之后,却总是在最后一分钟失败了,那么,你很可能是因为潜意识里的“害怕成功”在作祟。什么是“害怕成功”?简单地说,就是你在有意无意间,会做出降低生产力、打击士气的事。譬如,你告诉自己“我真差劲”、“我真无能”等等,用这些丧气的话来不断地否定自己。结…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的中国人,几乎人人都在盼望成功,都在努力争取成功。作为成功者的乌·巴特尔先生对“成功”的理解发人深思:“美国是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因此,不少人认为有钱即有幸福,成功的标志也就是发财。但我认为不能以拥有多少金钱作为成功的标志,还得看一个人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是否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巴特尔先生是蒙古族人,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他在北京长大,在那里生活了整整二十七年。1981年他作为自费留学生来美国求学,开始了他人生新旅程。象任何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样,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他来美国的第一站是波士…  相似文献   

6.
上帝的奖赏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讲究成功。对于当代的中国与中国人也该讲成功。每一个当代人都在选择着自己的人生。每一个当代人都力图走成功之路。一个民族也在选择自己的成功之路。虽然,一个民族之路并不是其所有成员的人生简单算术和,但却是这一切的真正意义上的总和。中国处在一个非常的变化时期,中国人也处于一个非常的变化时期。当世界的纷繁图景呈现在中国人面前时,当各种潮流、各种人生哲学车水马龙地在视野前掠过时,一个什么样的简单口号有助于把每一个中国人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牵引向前呢?提倡对成功的追求,大概是很方便的。中国人现在要成功。中…  相似文献   

8.
《人才瞭望》2006,(6):68-68
世界上有6个很大的迪斯尼乐园,在美国的佛州和加州这两个迪斯尼营业都有一段历史了,并创造了很好的业绩。不过全世界开得最成功的、生意最好的,却是日本东京迪斯尼。美国加州迪斯尼营业了25年,有2亿人次参观;东京迪斯尼,最高记录一年可以达到1700万人次参观。研究这个案例,看看东京迪斯尼是如何吸引回头客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职业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可以说就是一个人发展的生命历程。但是准备进入和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必须正确处理好的一些重大问题却是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处理得好就能既快又好的发展,否则反复探索,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阐述开展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了在高校开展好养成教育对大学生成人、成材、成功的重要意义,并从时间上、内容上、制度上对高校构建养成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开展好高校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人生在世,莫不希望自己建功立业:不一定要功勋盖世,至少能留下立言、立功、立德的“三不朽”事业。人人都希望有功于社会乡里,可惜很多人求功好利,往往适得其反,功败垂成。那么,哪些人不能成功呢?  相似文献   

12.
从尴尬开始     
从尴尬开始,一路走向成功。他貌不惊人,毕业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院校,而且只有大专学历,可是在满满一屋子来自各名牌大学,有着硕士、博士头衔的应聘者中,他的表现却是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3.
第一,要学会做人。这是一切事业成功最基本的条件。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有事业心的人、勤奋的人、诚实的人。人都做不好,事业就不可能成功;做人不成功,人家就对你不尊敬、不信任。要做一个社会的人,要把周围的人关心好,包括客户、消费者、同事、竞争对手、同行,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处理好。学会做人,人家才愿意跟你相处,与你合作。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雅戈尔在未来的发展中,就是要培养一批人,培养方方面面的接班人,每个部门都要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杨东风  钱路  孙武 《人才瞭望》2006,(11):16-20
提起中国的人力资源专家,它总是与一些名字紧紧相连。这些人力资源专家虽然不是手握权柄的强者,却是一群研究人力资源发展客观规律的、影响强者的智者,他们用集一生之智慧的理论与实践,推动着中国人力资源学科的发展,从而也推动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中国当代人力资源研究领域,就有这么一位杰出的女性专家,她最早界定人力资源的相关概念、原理及研究框架,提出廖氏提高职业成功概率的五大理论,是中国人力资源本土化研究的拓荒者。她就是厦门大学教授、博导,著名人力资源学家廖泉文。  相似文献   

15.
郭策 《人才瞭望》2007,(3):103-104
转行是个跨度很大的跳槽,向往的行业与现有的行业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跨越不好,掉在沟里,不能自拔;跨越好了,成功飞跃,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16.
如同人的生命不能缺少DNA,智商也是为官者须臾不可或缺的。虽然它在成功比率中只占20%的份额,但它却是我们的先人代代遗传下来的。或者说,没有这20%,其余的80%便无所依存。如果说DNA是人储藏、复制和  相似文献   

17.
医学上称45至6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为中年人。中年人犹如正午的大阳,是人生中最辉煌。最鼎盛的时期。然而,就是在事业、家庭、生活的风帆驶向成功彼岸之际,中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却开始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正如月盈月亏一样。尽管这一过程是缓慢的、无形的,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变化并不明显,但当瘤疾显露时,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年人的体力,看上去与青年无异,未减当年之风采,殊不知,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开始减退,局部器官开始衰老,如皮肤松驰、皱纹增多。视力减弱、头发变白、反应迟缓等。由于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的减退和紊乱…  相似文献   

18.
苏华 《人才瞭望》2006,(2):30-3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兼并的加剧使人力资源管理变得更为复杂,全球范围的企业兼并一浪高过一浪,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9年全球跨国兼并案6700起,金额7200亿美元。美国麦肯锡公司对全球企业兼并案例的研究显示,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兼并案是成功的,绝大多数兼并案不成功或存在缺陷,主要原因是并购后期企业的过渡和整合时期问题没有处理好,  相似文献   

19.
钟佩华 《人才瞭望》2006,(12):81-81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用人和留人也许是最让管理者们头疼的事,而恰恰是这两件事左右着企业的命运。实际上,人用好了,留人便成功了一半,而用人的前提就是先要知人熟人。  相似文献   

20.
徐剑 《人才瞭望》2004,(3):42-42
企业经营要想成功,策略与执行力缺一不可。许多企业虽有好的策略,却因缺少执行力,最终导致失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就在于双方的执行能力。如果对手在执行方面比你做得更好,那么它就会在各方面领先。有关调查表明:成功的企业,20%靠策略,60%靠企业各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其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