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吗?什么是文学?文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这是文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文艺理论教学和研究中首先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但我国从50年代至今日,几乎所有的《文学概论》一类的教科书都沿袭蔡仪、以群之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似乎成了不容质疑的  相似文献   

2.
物质利益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占有什么地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利益作为生产关系的表现,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发挥什么作用?以往的哲学教科书很少论及,但是,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却经常遇到不少有关论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也经常碰到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问题,迫切需要历史唯物主义来回答。因此,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真探讨物质利益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相当一部分美术教师将美术教学内容混淆为美术课程内容、美术教科书内容或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美术教学内容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美术教学目标和学生美术学习的特点,在有效地利用和开发美术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对美术课程内容和美术教科书内容的重新选择和组织,所提供给学生的各种与美术学习有关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常说宗教学是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说人类在先前阶段就没有进行过宗教研究吗?如果有,那我们所谓的宗教学研究同传统的宗教研究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样,我们就触及到了何谓宗教学这个宗教学研究中首先要面临并且时刻要思考的问题。什么是宗教学,一如什么是哲学、文学和史学一样,是一个看似容易回答但真正回答起来却相当棘手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形式地设定宗教学是一门关于宗教的学科或科学则是没有什么不恰当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对宗教学作出什么样的界定,我们都需回答宗教是什么的问题。当我们反思宗教的时…  相似文献   

5.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应当有什么样的追求?这些古老的人生课题,至今仍是人们争论的热门话题。李秀筠副教授主编的《新编伦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总结近年来人民群众道德实践、吸取伦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生问题作了系统地回答。该书可说是一部激励人们追求高尚人生的启示录。 《新编伦理学》探究了人生的真谛,弘扬了科学的道德观。所谓人生问题,概括起来不过是讲人是什么?人生如何?人应当怎样生活?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对人的本质和  相似文献   

6.
在史学认识过程中,作为认识主体的史学家和作为认识客体的客观历史本身,构成了史学认识的两极。两者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史学认识的发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这是个动态的过程。它要回答作为认识客体的历史是什么?其构成和内容是什么?还要回答作为认识主体的史学家如何构筑自己的认识道路,选择什么样的认识方式,达到对被认识客体的认  相似文献   

7.
论语言系统中的词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词汇是语言系统的组成部分,在语言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语言学家们对词汇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还没有做出令人满意的理论上的解释,也没有总结出对词汇进行分析的有效的方法。词汇是什么?词是什么?词是怎样的一个结构?词汇系统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对词汇做出科学的理解和分析是目前语言学家们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的目的也就在于企图对这些问题加以回答。作者的见解也许是不正确的,但无妨借此来引起人们对这问题的注意。语言中的词汇是语言中的各个词的总汇,它是一个系统,因为它是由彼此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组成员(即各个词)组织而成的状态。一种  相似文献   

8.
财产所有人对自己的财产有无非法占有的问题?如何理解精神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转继承的财产是被继承人的财产还是继承人的财产?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目前的民法学教科书中或无论及,或无定见,或有偏顿,以至不能给予圆满的回答。所以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历史评论》的评论员介绍说,历史的用途是什么?我们对往事的认识是怎样构成的?用来发现历史的方法又是什么?托希的这本新著探讨了这些问题和有关史学和史学家的总的看法,他还回答了有关历史研究的性质和目的问题。《历史的探索》研究了历史学家的传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合理性的确认所能依据的理由是什么?在何种程度上理由才能说是充分的?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弄清合理性的内涵。为此本论述了合理性的三层含义。这种说明是我们对现代各种危机试图做出的回答.为人类的存在提供手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是近20年来语文教育界研究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也是争论较多的焦点问题。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语感是什么?怎样培养语感?”这两个问题进行的。本文从理论层面谈起,探求了语感的含义、特征、心理机制,回答了“语感是什么”的问题;最后落实到实践层面,提出了语感培养的两条途径,回答了“怎样培养语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诗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正如美是什么难于回答得令人都满意一样。然而这是必须回答的。中学教科书中、大专院校教材中,诗人和诗论家的文章中,各有所说,令人有莫衷一是之感。 对研究古典文论诗论、写古体诗和热爱民族诗歌的人说来,毫不怀疑古已有之的定义:“诗言志”或“诗缘情”。因为这个言简意丰的定义,指导中国抒情诗创作达两千余年之久。可是,对一些新诗人来说,就成问题了。这是由于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反封建文化的潮流中,存在着虚无主义倾向,导致诗人们一方面没有批判地继承古代诗论遗产,另一方面盲  相似文献   

13.
女性的价值选择与实现是女性解放的实质所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这一问题面临许多新情况.是成为事业的"女强人",还是回归家庭,或是二者兼顾,不同的女性选择着自己不同的的归宿.而作为一个整体,女性的价值是什么?整体女性又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选择?本文对此给予了较好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教科书是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环节,它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知识的系统性组织、课程与教学问的连结.然而,香港对教科书的探讨仍然不足,而且教科书的质量仍有待提升.在制度层面分析香港教科书编审情况的基础上;从教科书研究、政府审书尺度、政府审书取向、教科书内容质素等四方面,阐述提升教科书效能的建议.作者认为,香港特区政府仍负有最重要的责任.能否加强教科书研究?能否强化审书机制?能否扮演更积极的审书角色?这些都是特区政府能否提升教科书质量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标准的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健康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人们已经习惯教科书上的既定标准了。但是 ,近几年来 ,研究人员对此及问题与矛盾提出了不少疑问。文章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企业权力理论研究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对企业权力理论中的很多问题正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例如,企业权力性质是什么,企业权力来源的基础是什么,企业权力如何配置?以及由此派生的公司治理等问题,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给出了不尽相同的回答.尽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令人莫衷一是,但企业权力理论研究整体框架已趋于清晰.  相似文献   

17.
从第二国际末期开始,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几乎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斗争的主线。自改革的浪潮波击到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反修”问题似乎消声匿迹了。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反修斗争?如何评价反修斗争?反修斗争对国际共运产生了什么影响?为什么现在“反修”问题消声匿迹了?甚至什么是修正主义?这些问题都是在国际共运的。研究中不容回避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高度上予以解释并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8.
人生哲学是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进行理性思考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人生的本质是什么 ?人生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 ?人在生命进程中积极进取 ,还是消极厌世 ?人生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 ,还是只为个人打算 ?人生的这些基本问题 ,是每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要认真思考、郑重选择而不可回避的问题 ,也是人生哲学必须首先着重回答的问题。人生哲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 ,给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在认识人生意义、确立人生目标、选择人生道路方面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但如果我们把眼界局限于人生问题 ,就人生谈人生 ,不一定能对这些基本问题作出正…  相似文献   

19.
领导艺术在任何组织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个人、团体、组织和联合体取得成功,发挥作用的关键。领导艺术能把个人或组织所具有的潜能变为现实。麦克纳马拉(R.Mcnamara)是一个被公认为神童的啥佛大学毕业生。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选择一个好上司。”一个人可能遇上一个  相似文献   

20.
张云 《国际公关》2014,(2):92-93
正在"公共关系"被引进国内的近三十年间,几乎所有的译著、论著和教材对"公共关系主体"的表述都采用同一种方式,即只说明"谁是公共关系主体"而不说明"什么是公共关系主体"。谁是这一主体呢?答曰:社会组织,简称"组织"。这种解释实际上经不起追问。例如,任何社会组织都是公共关系主体吗?如果回答"是",那么如何解释绝大多数的社会组织从领导到职工都没认为自己是什么"公共关系主体"?又如,任何公共关系主体都是社会组织吗?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