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自然条件的状况以及对它的利用有密切联系。马克思在分析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时曾经指出:“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0页)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幅度地发展目前还比较落后的杠会生产力,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是十分重要的。这里仅就怎样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生产条件,首先是农业自然资源条件,这是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是增强农业扩大再生产能力,推动农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农业生产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 农业自然条件是指自然界与农业生产活动有关的一切自然因素和要求,既包括气候、土地、水和生物等资源性的自然条件,也包括其它非资源性的自然条件,例如地貌和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3.
一按照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特点,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地尽其力,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生态系统,实行种植区域化和生产专业化,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是现代化农业要实现的目标。在延边四万二千七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多样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自然资  相似文献   

4.
清代青藏高原农业技术的地域类型与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青藏高原的农业技术存在着不同的地域类型,而作物种植的垂直差异使技术类型的空间分布更具复杂多样性。该地区的作物结构及其分布,典型地反映出高寒农业的特点。单一的种植制度、粗放的耕作方式、落后的水利技术和低效率的工具组合,亦体现了清代青藏高原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条件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全国19.5亿亩耕地中有 11.5亿亩没有灌溉条件,8亿亩灌溉面积中,相当一部分的灌溉保证率不高,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对灌溉的需要。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国范围特别是北方地区旱情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要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应该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的战略性任务。 一、加强农业节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随着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却是弱势产业,因其对自然条件过于依赖,且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不适合过度竞争。因此农业生产活动是难以完全适用反垄断法的规定。不少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的反垄断立法都对农业领域给予反垄断法适用除外。但是农业适用除外并非绝对,只有当农业主体适格,农产品也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农业主体从事的行为也在法律明文允许的范围内,才能得到反垄断法适用除外。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方法,而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上的广泛应用,更加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全过程的信息化、高效益化。以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壤全氮空间尺度特征的研究分析为例,论述了该系统作为当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土壤肥力评价、合理施肥以及作物选种等土地管理与利用所具有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业面源污染相对于工业点源污染的治理来说交易成本高、涉及个体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减排效果难以量化。借鉴点源污染排污权交易理论,构建适合我国的新型农业面源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体系,提出应建立区域农户合作组织,发展有机农业,杜绝滥用化肥农药,积极引导工业点源治理企业参与面源污染治理并合理分配初始化交易比例,最终形成政府适当引导下农户有组织参与的市场化运作的面源污染排污权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9.
持续几个世纪的英国圈地运动逐步瓦解了中世纪以来的敞田制,改变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及分配体制,确立起了近代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及占有体制。圈地运动以和缓渐进的方式对农业生产关系、农业经营体制、农业生产规模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主要表现为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根据生产需要利用各种办法改良土地,通过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土地,从而达到了地尽其利的效果,使英国的农业生产不仅满足了国内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也适应了以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化进程的要求,从而为英国在近代世界的率先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朱德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军事方面的功绩和对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而他在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却鲜有论述,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一、强调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 朱德在1956年9月27日发表的《加强团结,建设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我国的自然资源是很丰富的。就矿产资源来说,煤铁及一些有色金属的蕴藏量居世界前列,水利资源的潜力也很大,这些很有利于工业的发展。在发展农业经济方面,“我国具有世界上少有的优良的地理条件”,大部分地区属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较为优越,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可以种植多种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作物。”因此,朱德主张我国的农业经济“必须向多种经营发展”。他指出,只  相似文献   

11.
一、祖国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伟大国家(一)在人民民主制度下,祖国的自然条件才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我们祖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多的国家。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我国人民,在这块富饶广大的土地上劳动和繁殖着,坚强地对自然进行着斗争,取得了利用与改造自然条件的不可磨灭功绩,使祖国成为一个富有历史文化的古老大国。但是,几千年来,在阶级社会里,我国劳动人民因长期受着封建王朝与反动统治者的剥削,还不能充分发挥对自然斗争的力量,从而,失去了合理利用祖国自  相似文献   

12.
立体农业是现有的农业资源条件下,通过多种产业的科学组装,并在一定的技术和物质配合下形成的人工生态农业生产系统,其目的是在整体功能上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立体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立体种植,则是利用不同作物的间、套、混、复等种植形式在田间构成复合生态群体,利用作物生育过程中的时空差异,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对自然环境的抗逆性,因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产值.搞好立体农业,依靠科学技术和物质的投入为种植业开辟新的  相似文献   

13.
高效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佳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近年来,溧水县晶桥镇通过加快发展高效农业,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在发展高效农业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实现高效农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即便两种作物有着相似的政策环境、组织过程,在产业的社会经济效果上也会大相径庭。学界偏重于从政府的产业治理、市场逻辑乃至农民的生计选择对此加以解释,却未能充分阐明作物特性之于产业发展的前置性因果。农业社会学的作物特性机制强调从农业的两重性出发,突出作物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从而揭示作物、产业、社会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对贡县白莲、大棚蔬菜两种作物及其关联产业的比较研究发现,作物根据其特性可分为制度性作物与弥散性作物两种类型,并在作物与市场、农民社会生活的融合过程中呈现出制度性产业与弥散性产业两种类型。制度性作物与弥散性作物连通了产业的生产组织、市场过程,进一步牵动了产业的实际经济效益,诱导出农民社会生活样态,从而使一些作物能够顺利扎根乡土,另一些则不被农民接纳。制度性作物与弥散性作物各有其合理性,应结合地方作物结构、农民生计体系、劳动力条件等民情基础,寻找具有内在亲和力的产业担纲者,以助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合理开发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省自然条件复杂 ,土地类型多样 ,土地利用状况区域差异明显。用地结构不合理 ,生态环境恶劣 ,土地质量差 ,开发潜力小 ,人均土地占有量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强土地管理 ,控制人口增长 ;优化产业结构 ,充分、高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增加土地投入 ,改善生态环境 ,不断提高土地质量 ,建立农林牧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宁夏在发展“一优二高”农业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一)发展立体种植业。宁夏根据“种两季不足,种一季有余”和灌区“雨量少而不旱,海拔高而不寒,光热多而同季,土性碱而深厚”的自然特点,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光能资源,利用农作物生长期时间差和高矮作物空间差,大搞立体种植业,实现多种多熟多收,形成粮食、粮油、粮菜、油糖、经菜、瓜菜等10大类100多个品种的间、复、套种植,效益显著。1991年粮食作物间、复、套种植面积达217.2万亩。近几年  相似文献   

17.
西藏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气温低,很多地方都不适合人类生存。但自远古以来西藏人民就在雪域高原条件下创造了城市文明,并构建了适合高原条件的城市人居环境,其城市选址、空间布局和住居建筑等都能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顺应自然,展现了西藏人民的人居智慧,西藏城市成为全球人居环境的一个特殊样本。20世纪中叶西藏民主改革以来,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援藏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西藏高原人民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在对高原自然规律认识不断加深的基础上,运用智慧和能力,将城市人居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必须肩负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确立人对自然合理利用的生态价值观;确立在生态文明条件下的生活方式;确立人对自然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生态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水平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不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和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要素优化配置和制度创新的过程。这一进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转化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以及所而临的主要矛盾与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是不相同的。因此,我国农业现代化而临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徽成盆地自古是川蜀门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该区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在清代,徽成盆地的农业开发呈现出新的特色,外来人口的迁入和新作物的栽培与推广使得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都进入了新的阶段.研究其经验、教训,对今天的徽成盆地开发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