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总部经济提升首都经济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部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总部经济的概念、内在机理,指出总部经济是对首都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化和拓展,并从首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结构升级、首都城市功能的实现、环渤海区域合作的角度探讨北京发展总部经济对提升首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最后,在分析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京港地区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聚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跨国公司(MNCs,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地区总部(RHQs,Regional Headquarters)聚集所涉及到的经济学相关理论,学界及实业界目前的相关研究还并不充分。在国际经济政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此作深入研究有助于从事经济实践的人们“知己知彼”,从而更好地理解MNCs与RHQs的操作行为和战略意图。本文对已有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初步综述,对香港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的经验加以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在吸引跨国公司总部进入方面存在的差距,指出:当前北京加速建设“四个中心”,大力建设发展总部经济,就必须虚心学习其他国际大都市的成功经验,切实把握总部经济的实质内涵,制定长远视角的整体战略目标,积极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集聚北京。  相似文献   

3.
总部金融作为总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京区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北京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促进北京尽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当前,进一步增强北京总部金融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拓展和提升北京总部金融的创新功能,使其更好地满足首都经济建设的需要,是北京总部金融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关于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莉 《社科纵横》2005,20(3):57-58
总部经济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开展城市经营的好思路,但发展总部经济不能光炒概念,因为总部经济这一概念本身并不具有生产力,本文就城市如何抓住机遇,发展总部经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广州市东山区总部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铁苗  白国强 《探求》2004,(1):57-60
本文在比照国内外总部经济发展较好城市的基本环境与条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广州市东山区总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而提出了发展广州市东山区总部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宝峰 《学术交流》2012,(Z1):73-75
本文通过在入世背景下国际贸易与金融的分析,得出我国金融规模与国际贸易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在国际化道路和方式上,中国公司不再单单是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获得盈利,而是开始了以特定优势为主要内容的竞争。通过学习和知识的增长来拉动未来的经济绩效。并提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仅要注意吸引金融总部扎根北京,也要促进像华为等技术知识型企业落户北京,促进北京现有企业加速向知识型、技术性的转变,使公司能够具有特定优势和核心能力,进而成为真正的国际化公司。而国际贸易自由化及其份额的扩大将对金融自由化以及北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宙飞 《创新》2009,3(6):87-91
在对总部经济理论国内其他城市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总部经济理论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南宁市的未来发展应定位于总部经济。具体目标应定位在区域总部和功能总部方面。  相似文献   

8.
《创新》2009,(6):91-91
根据总部经济理论,欠发达地区如能跻身总部经济价值链的制造基地环节,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北京经济贸易结构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首都在各方面具有特殊优势,但也毫无例外地受到要素资源和发展的限制。扩大开放可以增加北京的发展资源,但如何更好地在资源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将经济结构进行优化选择,通过结构性增长和国际贸易获得可持续发展是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问题。本文认真研究了北京十六个主要产业的综合效率,提出了北京经济结构转换和新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0.
近日,龙城新区开发区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用不到一年时间引进的总部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在龙城新区城市经济发展中隆起引人瞩目的新高地。目前,总部经济中心大楼已被76家入驻企业"挤满",注册资金总额达到2亿元,已形成税收3600万元,2012年预计实现税收4800万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园区内土地和项目建设之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再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北京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从首都经济战略的提出,到以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核心的首都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再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理念的产生,北京经济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以人为本、自主创新、生态文明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北京经济向高端化、知识化、总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和现代化的国际城市。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城市转型的思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中存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垃圾围城、房价暴涨等问题;片面追求经济量的增长而忽视质的提升。我国城市发展正面临着全面转型,转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城市转型有六种思路:三个北京、后世博上海、创意城市、总部经济、浐灞范式和资源型城市。在城市转型过程中要注意复古与创新、转型与遗留、城市化与人口膨胀的三个关系。城市转型实施路径有:城镇化;分流需求;健康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企业转移出现新趋势,国内区域之间争夺国际资本的竞争也愈益明显。广州利用外资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欲保持广州外向型经济的竞争优势,应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新局面,改善投资软硬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式,健全招商网络,发展总部经济,实施大企业、大产业的集聚,开拓中小企业对外合作领域,建立有效的招商引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京津冀区域的三大经济增长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主要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老城区造成了尖锐矛盾,极大束缚了北京独特优势的发挥。需要像上海开发浦东、天津建设滨海新区那样,在北京主城之外的通州构建北京大都市圈和京津冀地区的新商务中心区,重新集聚北京现代服务业和知识密集产业的优势资源,充分释放其巨大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通州新商务中心区可与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店工业区优势互补,成为京津冀区域的工业增长极,全面带动京津冀、环渤海以至广大"三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北京与上海经济辐射能力差异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指出北京在经济辐射能力方面远弱于上海,并分析了其原因以及两个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发展趋势,最后就北京增强经济辐射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晓权 《社科纵横》2006,21(12):46-47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制定产业政策必须处理好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和国际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本国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在产业政策内容上,要将产业政策目标定位在增强本国中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在产业结构政策方面,要采取优先发展中技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鼓励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限制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政策;在产业布局政策方面,要利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重新定位北京城市地位的契机,对产业重新布局;在产业组织政策方面,要限制跨国公司滥用经济优势地位和促进本国企业联合壮大并举;在产业科技政策方面,要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利用技术标准保护国内市场资源和民族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未来北京经济活动区位的三个重要的演变趋势 ,这三个趋势是 :集聚与分散共存———未来北京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基本态势 ;办公业和写字楼———未来北京城区的重要行业和景观 ;园区化———未来北京产业布局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8.
外商直接投资与北京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近二十年来北京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特点的基础上,运用1987~2004年相关数据资料,定量分析FDI对北京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FDI与国内投资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揭示FDI影响北京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从总体上看,FDI促进了北京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京承办 2 0 0 8年奥运会为跨入新世纪的北京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加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奥运经济将有力地促进首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对促进北京在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初步建立起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框架、提前实现“新三步走”战略目标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可以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充分利用优质生态环境和新能源的优势,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提升低碳经济竞争力,使海峡西岸经济区率先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本文在探索低碳经济竞争力内涵基础上,构建了省际低碳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09年东部沿海9个省份低碳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了福建省低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