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论杨贤江对我国教育理论的杰出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贤江是我党早期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是我国二、三十年代教育理论领域劈荆斩棘的先驱者。他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创立,为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奠基做出了杰出贡献。今天,在我们努力开创教育理论研究新局面的时候,回顾杨贤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功绩,对丰富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理论宝库,指导当前的教育理论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贤江撰写的《新教育大纲》的出版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在中国的形成。他的这一开创性工作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当时各派政治力量思想斗争的必然反映 ,是中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亦是他个人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与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是他对中国革命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杨贤江同志(1895——1931),中国共产党党员,杰出的马克恩主义教育理论家。“在他短促的一生中,不但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联系中国实际,对建立无产阶级教育理论工作,有先驱者披荆斩棘的功绩,而且以实际行动,参加革命斗争,领导青年运动,成为文化教育战线上一名坚定的战士。”(潘懋元:《杨贤江的教育思想研究》;《教育研究》,1980.9。)  相似文献   

4.
十年中,党中央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的两个《决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都很重视。而第二个《决议》的概括则更加完整,突出了理论武装的连续性和直接现实性。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科学理论体系与崇高价值体系统一的特性所决定的,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这种指导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为精神文明建设规定正确方向;二是它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当代,最重要的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教育人民。认真汲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是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下提出的,在实践与理论的探索中,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其中,延安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历史教育,突出反映了当时党领导现实革命运动的必要性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思想、进行党的建设的现实需求。在这样的语境下,延安时期的历史教育,按照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呈现出从“国史”到“党史”的变化,也体现了这时期党的历史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联价值。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 :第一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形成了独到的思考中国教育问题的思维原则和方法 ;第二 ,邓小平对教育发展决策、方向和体系等教育理论问题作了创造性的论述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新境界 ;第三 ,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我们党和政府作出一系列重大的宏观教育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今后成功地解决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陈云从党领导革命的历史经验中认识到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并从理论前提、现实依据和根本立场等多层面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陈云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进一步开辟认识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道路。同样,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得到发展。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一系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理论,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辉煌业绩,对丰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论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科学的分析。他在党内首先同时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概念并科学地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他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他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作出了总结,强调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强调党的自身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度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张闻天是中共历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原则、方法、机制建设等,张闻天都提出了独特而深刻的、富有开创性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对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的规律性学说和理论体系,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方法的规律性为研究对象,具有自身独特的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对于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克服以往教育实践中的教条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就是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地包含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之中,它的内在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它的理论是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结晶;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中国具体运用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它既包含着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的横向角度的选择,也包含着对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的纵向角度的选择,它这两方面的选择,既是对科学原理与科学原理运用关系的进一步说明,也是对科学原理运用中科学精神作用的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的特点及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探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的涵义及其实质,在此基础上深刻地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的特点及其规律,这对更好地深化和思考“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进行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怎样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重大问题,以此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有一个逐渐建构的过程,诸多的理论家、作家、革命家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周扬是其中独特的一位.他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艺理论、批评实践,涉及到文艺的阶级性与自由、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艺的人性与人民性等重要问题,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周扬这一时期的理论围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  相似文献   

15.
理论教育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著作,<共产党宣言>为理论教育科学理念的树立和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理论指南.当今时代条件下,在认真剖析、反思和汲取理论教育历史教训的前提下,真正做到教育实践与这些理论指南的契合,必将使理论教育日趋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国家理论、权力配制方面有丰富的论述,对中国法律思想有许多深重的影响。研究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制度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走过了90余年的风雨征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余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色彩斑斓和丰富多彩的画卷,并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大体上有三种主流形态,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种形态,它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马克思的新发现(即唯物史观)三者之总和;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进行艰难探索的理论成果;"实践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种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在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和邓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我们可以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不仅仅是认识论,而是包括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证法、实践价值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形态主要是:艺术生产论、艺术掌握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生活源泉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实践形态主要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艺术标准第一、政治标准第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社会保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社会保障的发展前提、适度发展原则、价值取向以及实践理性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基本精神,又对时代发展作出了科学回应,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加强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就现有研究而言,学界对人工智能科学内涵的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对人工智能的理论观照和人工智能助推马克思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向度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存在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问题意识不足、对话缺失、教育工作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未来需要在辨识与辩证中明晰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的问题域,在科技与文本中推进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形态建设,在阵地与场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