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企业对外捐赠资产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企业在发生对外捐赠业务时,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将捐赠过程中发生的捐出资产的成本及相关税费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但按照税法规定,在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时,应将其划分为两个方面的业务进行调整:一是视同将该项资产对外销售,其利润部分要交纳企业所得税;二是税法规定,必须是通过红十字会、宋庆龄基金会等公益性组织和机构对外进行的捐赠才可以税前扣除,且不得超过规定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的比例。例1思语公司2005年共发生两笔对外捐赠业务:一是通过红十字会对外捐赠产品一批,账面成本10000元,市场公允…  相似文献   

2.
关于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问题,在国家发布的有关文件及相关制度中已经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由于对有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相关制度和文件中还存在不科学之处,因此,在会计实务和实际操作当中还会产生一些误解。本文主要针对四个问题展开论述:第一,对于接受捐赠资产会计处理的规定容易产生误解;第二,对于接受捐赠资产的信息披露缺乏依据;第三,对于接受捐赠资产的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自相矛盾;第四,税法新规定将会抑制捐赠行为的发生。在论述过程中,笔者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4月24日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就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在国税发[2003]45号文出台以前,对于接受捐赠资产所得税的处理,内外资企业各有一套。对于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要求内资企业将产生的相应的所得税额记入“递延税款”,等到企业出售或报废该项资产时再交所得税;而要求外资企业将由此带来的所得税记入当期“应交税金”中,于接受捐赠当期直接确认。对于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内资企业不用缴纳所得…  相似文献   

4.
企业对外捐赠业务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由于会计和税收遵循的原则、服务对象不同,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也不同。因而当根据会计核算提供的有关信息纳税时。往往要根据税法的规定对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企业对外捐赠就是两者存在差异的业务。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对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的所得税管理, 防止税收流失,国家税务总局于2003年发布《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并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与财政部2001年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相比较,存在着诸多差异并影响企业所得税。这些差异如何协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按照税收法规对差异进行纳税调整。下面举例说明不同债务重组方式下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企业根据战略需要或出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将生产经营中剩余资金投入其他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多,但在相关的会计教材(包括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和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教材)中对投资业务在所得税法上的规定和所得税会计处理都没有进行介绍,因此笔者根据《企业会计制度》有关的税法及补充规定和个人的理解,对投资业务的所得税调整及其会计处理作一介绍,以抛砖引玉。一、对外投资时的所得税调整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投资》准则的规定,用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时,无论是短期投资,还是长期投资,其入账价值都不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  相似文献   

7.
依据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中关于预计负债纳税调整问题的答复,笔者详尽地介绍了预计负债的产生、相关的会计处理,并着重分析了预计负债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及纳税调整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计提八项减值准备。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将备受各方关注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作为第8号准则纳入其中。为了更好的理解新准则,本文对资产  相似文献   

9.
企业改制等进行固定资产评估,会计政策要求必须根据评估结果对资产进行账面价值调整并按评估新价值计提折旧;税务政策则要求对已调整相关资产账户的评估增值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进行纳税调整。本篇引用"子资产"概念,探讨固定资产评估账务处理方法技巧,使之同时满足财务税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耿辉 《决策探索》2006,(10):64-6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文件财会[2006]3号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资产减值准则》作为第8号准则写入其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本文对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资产减值会计进行更加准确的操作.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合理地确定其入账价值。为避免企业高估资产、虚增利润,企业应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合理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本文对《企业会计制度》以及新准则中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时点、标准、确认范围、确认方法、计量、转销以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与会计处理科目进行了综合归纳。  相似文献   

12.
童艺强 《科学咨询》2006,(19):32-33
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计提八项减值准备.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披露,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将备受各方关注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作为第8号准则纳入其中.为了更好的理解新准则,本文对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更加准确对资产减值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4日出版的《中国税务报》第九版《会计与税收差异为“零”,也要进行纳税调整》的业务交流文章中有一段这样的文字:“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以财会[2001]41号文件发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至今已相继出台了十余个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文件,该文件对加强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可靠,消除隐患,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是存在部分不相容职务未分离,内部牵制控制不严;业务处理流程不规范,未严格按授权批准处理业务;会计业务控制存在缺陷;执行与监督、检查不力,考核、奖惩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强组织结构控制和严格内部牵制控制,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严格按授权批准处理业务,规范业务处理程序控制;完善会计业务记录控制;坚持内部稽核与审计控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内部经济责任制控制;提高人员素质,进行岗位轮换;应用先进的管理控制手段,提高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等,共七条关于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粗浅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比较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颁布前我国没有所得税会计准则,只有《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4)《、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1995),企业在会计实践中主要是按照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所得税计算方法、账户设置、会计确认及计量等方面的对比,对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析并对有关规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谈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工程组价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男 《经营管理者》2012,(1X):236-236
2004年1月1日,新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开始施行,它在1993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若干规定》(建标[1993]894号)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其中一项重要的调整内容是:将工程实体消耗项目与措施消耗项目相分离,使得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划分更加合理,并将对建筑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论述了这一改革的几个方面的亮点:适应了建筑安装工程招投标竞争定价的需要,使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更加合理,更有利于企业控制成本。  相似文献   

17.
许辉 《经营管理者》2012,(18):66-67
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是两个不同的专业名词,虽密切联系,但由于会计与税法的目标、服务对象不同,所以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分离。而纳税人既要按照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又要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纳税。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掌握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正确计算税额和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企业安全生产费的财务核算和财税处理主要参照的是: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企[2012]1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煤矿企业维简费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2011]第26号);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财会[2009]8号)。本文主要论述了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财务核算和纳税处理,以及安全生产设备购置费的税务处理。  相似文献   

19.
2018年12月7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2018修订)》(财会[2018]35号,以下简称“新租赁准则”)。新租赁准则对承租人来说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增加了选择权重估和租赁变更情形下的会计处理;对出租人来说增加了披露相关租赁收入及未折现租赁收款额信息。本文从承租人的角度出发,先介绍新租赁准则的修订背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然后以T公司为例,介绍企业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的会计处理过程、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过程,分析新租赁准则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介绍公司租赁资产信息化建设成果及租赁资产管理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企业接受捐赠资产需通过设置“待转资产价值”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并应按税法规定确定的价值作为捐赠所得,计入当期的应税所得额,计征企业所得税。应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与接受捐赠资产相关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