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三种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并不是指前几年在“人文精神”的讨论中某一种被特别呼唤的精神。无论是从过去总结出还是就未来预言出哪一种主导性的精神原则都不是我们此刻要做的事。我们毋宁是用“人文精神”泛指那种总是对人类生活作出意义省察的力量及其活动,就算是“人文知识分...  相似文献   

2.
当代自然科学,特别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建立,在自然科学界和哲学界又重新提出一些古老的问题: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吗?科学理论是对外部对象的客观反映吗?围绕着这些问题,自然科学家之间,哲学家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场论战实质上是关于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知识的客观性问题。因此,澄清客观性的含义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客观性一词包含着三个层次的不同含义,第一,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性;第二,认识论意义上的客观性;第三,知识论意义上的客观性。这三个层次上的客观住所界定的对象不同,范围不同,因而含义也不一样。由于这三者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因而容  相似文献   

3.
对同一性和斗争性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理解为对立双方的一种状态,即矛盾双方的一种力量对比关系的状态。从这一角度来看,所谓矛盾的同一性,就是指对立双方的一种均势或平衡的状态,例如抗日战争中期的中日双方的相持状态,国民经济中生产和消费的平衡状态,等等。而所谓矛盾的斗争性,即是指矛盾双方平衡、均势、一致状态的破坏。举  相似文献   

4.
人的自由和人类解放,是相互为用直接同一的两个范畴.揭示自由内涵的奥义,探寻人类解放的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主旨所在.一个多世纪以来,每当人们为自由而奋起或为自由问题所困惑的时候,援引马克思的自由观几成一种时尚.但究竟什么是自由,马克思又是如何看待自由的,应当说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本文仅据马克思的若干论著,对他当年探索自由的思想演变历程作一简略考察,以期从中找到自由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5.
荀子的人文精神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荀子之“人”,为有辨、有义、能群、能分之人;其“文”为礼乐制度、法则条理、文献典籍、文辞辩说之文,几乎涵盖了当时的一切人文内容。他的人文思想,通过处理神人、天人、群己、物己的关系,高扬了人在神、天、物面前的主体地位。荀子思想的全貌是隆礼、本仁、立中,其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仁礼之中。作者主张从儒学的仁礼互动、持两用中的矛盾运动去把握荀子的人文精神,并确定其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方朝晖 《文史哲》2020,(6):22-34+162
中国历史上的"三纲",本义并不是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是指君臣、父子、夫妇这三大伦;因为这三伦被视为一切人伦中最重要的,为人之大伦或人伦之纲,故称"三纲"。这一"三纲"本义承《尚书》《诗经》的纲纪传统以及先秦的"大伦"思想而来,经董仲舒阐发、《白虎通》界定,在汉代以来一千多年里占统治地位。宋代以来,狭义"三纲"概念,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于朱子等人影响而日益流行,但严格说来,很难说后起的狭义代替了本义,而最多只能说狭义合并了本义。正因如此,一直到清末,仍有大量学者从本义而不是狭义使用"三纲"一词;即便朱熹、吕祖谦、真德秀、吴澄、宋濂、丘濬、湛若水等许多认同狭义"三纲"概念的人,也同时把本义作为狭义的宗旨,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本义使用"三纲"一词。因此,忽略本义,将"三纲"不加分辨地等同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就无法理解古人"三纲"的真实含义和思想,进一步导致其被现代人歪曲甚至妖魔化。  相似文献   

7.
一列宁作为首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的实际情况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无产阶级领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批评领域也是如此。由于具体的历史原因,列宁没有也不可能象马克思、恩格斯那样,在理论上从人类的精神创造到具体的文艺实践,都那么从容细致地给予分析和总结,并从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上建立起较为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农村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我党通过对农村游击战争环境及红四军当时的状况正确分析 ,独立自主地召开古田会议 ,开创性地作出了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等一系列正确的理论原则。这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营经济的界定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理论界和实践工作中,对于民营经济这个概念的看法尚不一致,对其内涵和外延仍众说纷纭,没有形成严格的界定.这在发展民营经济之初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民营经济已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不仅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迫切要求尽快规范化,促使其更健康、迅速发展.因此,认真探讨民营经济这个概念,已提到了议事日程,成为深入进行理论探讨和正确地指导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揭示民营经济概念的内涵,并就相关的一些问题发表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1.
论法的社会性及其现实意义黄竹胜法的社会性是法理学的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也是现实法律运行操作过程中一个必须充分把握和高度重视的问题。法的社会性这一概念的明晰化,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本质的理论认识,也有助于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多元化的法律体...  相似文献   

12.
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中,有一个重要认识历来不大为人们所关注,这就是风险意识.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之后,在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之后,我们在面对诸多挑战时,一方面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备感对前进道路上的诸多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在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重温他的有关著述,我们深切体会到他的风险意识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纵观铁人的一生,不难发现“铁人精神”是铁人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而拼搏实干中创造的。“实干精神”是铁人精神的内涵之一。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我们重新学习、探讨铁人王进喜的实干精神,在建设四化中继承和发扬实干精神,对于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对于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侵蚀,防止和平演变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卡普拉的政策主张及其现实意义刘笑平弗·卡普拉是美国的一位享有盛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许多著作以其思想深刻、见解独特而享誉学术界。中国许多读者也许不会对他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一书陌生。他的另一代表作《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  相似文献   

15.
决定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它有时指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有时又指事物发展的确定性和可预言性,如此等等。笔者认为决定论有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和认识论意义上的概念两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表述形式,两者不加区别的混同使用是导致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争论的根源,区分这两种含义是澄清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争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洪远朋在《〈资本论〉札记》一文(《复旦学报》1982年第3期)中说,使用价值是否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关键在于分清两种不同含义的使用价值。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中可以看出,存在着两种不同含义的使用价值。一种是直接满足需要的使用价值,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另一种是用于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速度和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其中包括审判方式等程序制度的改革也尤为引人注目,而在“法制程序化”这一法制现代化的要求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我国传统的程序理念,也更加关注程序正义。一、我国传统的程序观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界一直视程序与实体是形式与内容、手段与目的关系的关系,因此对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的关系也等而视之,使人们评断某一诉讼结果正义的标准,只看是否符合实体正义的要求,而很少关注程序正义的问题。从而忽视或否定了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在传统的程序观中,…  相似文献   

18.
<正> 主客体关系问题,是一个有着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耀邦同志讲:“我们政治思想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提高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我是这样理解,也就是改造我们的主体,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来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国情,认识我们国家在整个世界当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整个世界的形势,把我们国家能够更有效地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所以主客体问题,也是我们政治思想工作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这里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主客体规定和相互关系问题,第二个是哲学基本问题和主客体的关系问题;第三个问题是这个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终身教育思潮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终身教育是指人一生所受到的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总和。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涵括了“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及“终身学习”三个基础性概念及与其对应的理念与实践。本文在对终身教育思潮的思想进行分析与概括的基础上指出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消费力分析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力是指消费主体为了满足现期或预期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能力,它是个人和群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获取消费资料与服务,并通过一定方式予以消费的一种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逐步凸现了消费力对形成和选择需求市场的重大影响,因此,消费力的研究对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和现实意义。一、消费力分析的前提消费力是相对于消费主体而言的一种社会性的消费行为能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需双方没有市场选择机制,个人收入水平仅能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最低开支,因此,消费力不被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