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文精神问题已成为文化界讨论的热点,关于人文精神失落与否及相关的对策方面的讨论一度热闹非凡。但综观近几年来的讨论,对此问题的研究未有明显的深入。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哲学尤其是人学的充分关注。人文精神固然是一个文化的、伦理的或社会心理的问题,但从本质上看却首先是一个人学的问题。只有从人学的角度,才能深层次地揭示人文精神的特质及其在人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文一词通常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这个意义上说,凡由人类创造或改造之物都属于人文的范畴。人…  相似文献   

2.
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缺失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文精神缺失大讨论的背景下提出这个倍受瞩目的哲学命题,其重大意义在于使人本身的价值问题能够得到更加深刻的关注,有利于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建构与培养。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主要是: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精神文化世俗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构失衡等。其主要原因是:新旧价值观的冲突、技术理性的异化及急功近利的价值趋向等。  相似文献   

3.
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价值、理想和生存意义作形而上关注的思想、理论或学说,它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的主要渊源,实事求是的传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失落”新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人文精神是一个学界热门话题,但人文精神究竟有何含义,其在当前的状况如何,或者说,人文精神是否失落,甚至我们是否有过人文精神,都聚讼纷坛,莫衷一是。本文试从一新的角度对此问题作一回答,以求教于学界。人文精神之意蕴人文精神的含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精神,其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地位,追求现实幸福和个性发展,反对禁欲主义。这种重视和追求在当时常同一些复兴古代文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广义的人文精神泛指一种重视人和文化的思想,也可以说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文主义。不过由于对人和文…  相似文献   

5.
宁晓洁 《学术探索》2014,(4):101-104
现代社会对于人文精神的关注表现在多个领域之中,人文精神归根到底就是有关于人的关注和思考,在笔者看来与人文精神表达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文学创作中对于人的关注,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人类主观意识的外在表达,是人独立思考的固化形式。本文即是在探寻中西方文学中对于人文精神构建基础的分析之上,从中西方文学的起源和发展轨迹中对中西方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探究,分析其人文精神侧重和表达的不同之处,以更好地理解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略论中西人文精神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略论中西人文精神冯天瑜本文对近十年来理论界所关注的人文精神问题作了较为集中的讨论。文章分析了新时期以来中国人文精神问题提出的社会背景、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分析比较了以强调个体价值为特征的西方人文精神和以强调社会人格为特征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产生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众多的文章对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它与科学教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但对人文教育的含义以及它的基本要求论及不是很全面,欲说明人文教育的含义,就必须先谈谈人文精神的含义.  相似文献   

8.
略论中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中华人文精神康群(郑州晚报社)近年我国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就是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何谓“人文精神”?“人文”是人类社会各种纷坛复杂的文化现象。“人文”这个词最早源于易经的“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的文化主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精神的文化主题刘良海有关人文精神的论争是近年来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这场最初由文学界引发的讨论很快成为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瞩目的焦点,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准确地把握人文精神文化主题的基本特征,是全面考察人文精神尤其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关键,是人文精神研讨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精神文明建设归结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在讨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诸如伪科学、反科学、封建迷信、物欲横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归根结底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立问题,认为所以产生这一分立既有我们在追寻现代化过程中忽略传统文化的人文意蕴的历史逻辑,也有我们在教育中过于强调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人的全面价值培养的现实原因,最后还讨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通对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并为协调这两种精神状态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西方人文精神演进的历史脉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 ,学界有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讨论 ,似乎均着力阐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异 ,认为忽视这一差异已经在现代生活中引发了一系列不良的社会问题 ,并将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未来阶段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应当说 ,这一探讨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成果 ,无论如何它已经引起了人们对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高度重视 ,并促使人们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中重新理解人类生活实践的精神特质。然而 ,当不少学者力图从概念上给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以明确的界定时 ,问题也随之发生了 :科学精神是否是有别于人文精神的另外…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商品出现了供求基本平衡且供给逐渐大于需求的态势。虽然在某些仍保留着行政性垄断的行业中。短缺现象尚未消除,但短缺经济在大多数领域已基本结束,我国在总体上已基本形成了买方市场格局。然而,在“告别短缺”的同时,部分行业的相对生产过剩、某些商品的供应过剩也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现实问题。目前,这个问题已开始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关注。然而,从有关的讨论来看,我感觉到,在如何把握“过剩”的含义、原因以及对策上,仍有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就此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一定要做一名基督徒?做一名基督徒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除了做人我们还要做基督徒?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真诚地想要理解的。《论基督徒》是汉斯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在这本著作中,汉斯昆讨论了现代人文语境中基督信仰的全部基本信理,为"基督徒的真正含义"这个极具关注性的问题做了深刻注解。本论文试图对之进行梳理和辨析。  相似文献   

14.
本刊自今年第二期起举办《关于学术研究方法论问题的讨论》专栏以来,许多学术研究工作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热烈地参加了讨论,共发表了有关方法论问题的短文二十三篇。讨论的情况表明,方法论问题,学风问题,是学术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问题。在讨论中,各个学科都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历史研究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讨论。我们认为,方法论问题还有继绩进行讨论的必要,但这个专栏的形式,已经显得不能适应讨论逐步深入的情况。因此,决定专栏讨论在这一期结束。我们希望继续就各个学科的方法论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对历史科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以便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进一步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批判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观点,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红旗。  相似文献   

15.
本刊自今年第二期起举办《关于学术研究方法论问题的讨论》专栏以来,许多学术研究工作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热烈地参加了讨论,共发表了有关方法论问题的短文二十三篇。讨论的情况表明,方法论问题,学风问题,是学术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问题。在讨论中,各个学科都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历史研究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讨论。我们认为,方法论问题还有继绩进行讨论的必要,但这个专栏的形式,已经显得不能适应讨论逐步深入的情况。因此,决定专栏讨论在这一期结束。我们希望继续就各个学科的方法论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对历史科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以便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进一步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批判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观点,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红旗。  相似文献   

16.
本刊自今年第二期起举办《关于学术研究方法论问题的讨论》专栏以来,许多学术研究工作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热烈地参加了讨论,共发表了有关方法论问题的短文二十三篇。讨论的情况表明,方法论问题,学风问题,是学术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问题。在讨论中,各个学科都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历史研究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讨论。我们认为,方法论问题还有继绩进行讨论的必要,但这个专栏的形式,已经显得不能适应讨论逐步深入的情况。因此,决定专栏讨论在这一期结束。我们希望继续就各个学科的方法论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对历史科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以便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进一步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批判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观点,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红旗。  相似文献   

17.
本刊自今年第二期起举办《关于学术研究方法论问题的讨论》专栏以来,许多学术研究工作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热烈地参加了讨论,共发表了有关方法论问题的短文二十三篇。讨论的情况表明,方法论问题,学风问题,是学术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问题。在讨论中,各个学科都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历史研究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讨论。我们认为,方法论问题还有继绩进行讨论的必要,但这个专栏的形式,已经显得不能适应讨论逐步深入的情况。因此,决定专栏讨论在这一期结束。我们希望继续就各个学科的方法论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对历史科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以便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进一步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批判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观点,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红旗。  相似文献   

18.
本刊自今年第二期起举办《关于学术研究方法论问题的讨论》专栏以来,许多学术研究工作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热烈地参加了讨论,共发表了有关方法论问题的短文二十三篇。讨论的情况表明,方法论问题,学风问题,是学术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问题。在讨论中,各个学科都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历史研究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讨论。我们认为,方法论问题还有继绩进行讨论的必要,但这个专栏的形式,已经显得不能适应讨论逐步深入的情况。因此,决定专栏讨论在这一期结束。我们希望继续就各个学科的方法论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对历史科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以便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进一步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批判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观点,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红旗。  相似文献   

19.
本刊自今年第二期起举办《关于学术研究方法论问题的讨论》专栏以来,许多学术研究工作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热烈地参加了讨论,共发表了有关方法论问题的短文二十三篇。讨论的情况表明,方法论问题,学风问题,是学术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问题。在讨论中,各个学科都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是否适用于历史研究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引起了大家的重视,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讨论。我们认为,方法论问题还有继绩进行讨论的必要,但这个专栏的形式,已经显得不能适应讨论逐步深入的情况。因此,决定专栏讨论在这一期结束。我们希望继续就各个学科的方法论问题展开讨论,特别是对历史科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以便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进一步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批判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观点,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红旗。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人文精神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文精神的话语缘由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王晓明教授等人对人文精神危机和失落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在《上海文学》第6期刊登了对话录《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紧接着,《读书》等多家报刊就此话题展开论辩,由此从南到北波及全国,形成了此后十多年来中国学界独特的文化现象和人文景观。人文精神讨论有其学术背景。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到中期主要针对“文革”反思的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针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反思的价值、主体性、人权、个人利益、个性解放问题讨论,90年代初期以来针对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