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钱国宏 《老年世界》2010,(20):15-15
网络时代,“爱情指数”已成为现代人衡量爱情甜蜜与否、婚姻是否幸福的重要标尺。“爱情指数”大行其道,而我的父母却对“爱情指数”懵懵懂懂—二虽然他们牵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但时至今日,他们却依然不懂何谓“爱情指数”!  相似文献   

2.
女朋友     
林特特 《金色年华》2008,(11):26-26
女朋友说,她不会结婚,连恋爱都不可能. 我挥舞双手,极力说服她,生活有多美好,爱情有多值得憧憬,而她打断我:“我有九个表姐,无一爱情顺利、婚姻幸福,我比你懂得多。”  相似文献   

3.
安子 《女性天地》2010,(9):45-45
有人说,爱情天平的两边应该是对等的,付出多少,就获得多少。但现实中“付出”那么多:青春、热情、金钱、真诚、时间、眼泪……“获得”也许只有一点点:一点体贴、一点关心,或者其他,爱情总是透着一股傻劲儿,往往为了得到想要的“珍宝”心甘情愿地全盘付出。想知道自己的爱情天平上上扬的砝码盘里,到底放着你想要的什么珍宝吗?去海底探险,答案马上揭晓。  相似文献   

4.
罗西 《老年人》2013,(4):36-36
情种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 梁实秋七十多岁时,老枝发芽,有了爱情,情书里自称“秋秋”,发嗲,顽皮。生孩子养老,是一条老路,其实真爱才是真正的“防老”粉红药方,爱情是生命最好的保鲜剂。  相似文献   

5.
写了那么多的爱情,总难免经常有人来问我同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喜欢写爱情?”爱情所占的比重,在人生每个阶段都不一样,但它终究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写我从爱.晴里看到的那一部分的人生,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6.
熊政 《现代妇女》2010,(7):87-88
本文认为金基德的电影《时间》深刻地反映了高速、无序的现代生活中现代人对“爱情”的深刻体验,同时他艺术地采用了隐喻的方式探讨了“爱情”的本质:在“时间”之下,爱情的本质被清晰地放大,它以严肃而不可抗拒的面容让我们重新思考心灵融合的永恒,也许这在任何时代的爱情体验中,也是爱情最终的本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爱情本质的追求中,女性总是处在更先、更敏感的位置,这也是与女性对时间的体验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7.
鲜活的爱情     
鲜活的爱情王书春世上有永恒的爱情,但没有凝固的爱情。爱情,永远值得开始一次,因为“永恒”恰恰来源于这无数个“开始一次”的情感交流。在爱情的伟大感觉和伟大向往中,两个灵魂只有通过不断交流,不断融合,才能成为“永恒的恋人”。爱情是一条河,看似永远奔流不息...  相似文献   

8.
田倩 《金色年华》2014,(10):44-47
如今越来越多的感情事故,层出不穷的感情破裂,让人大呼“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但周迅执著于爱却也洒脱来去、受伤重重却也敢爱敢恨,于每一个离别之处不喊委屈、不计得失、不憎恶爱情,是否也可以成为一种“安心行我路,不问江湖事”式的单纯、勇敢、洒脱的处世范本?  相似文献   

9.
《当代老年》2008,(2):1-1
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孩儿,向她的母亲提了一个问题:“妈妈,婚后我该怎样把握爱情呢?” “傻孩子,爱情怎么能把握呢?”母亲诧异道。 “那爱情为什么不能把握呢?”女孩疑惑地追问。  相似文献   

10.
瑞晨  王欣 《女性大世界》2004,(12):128-129
爱情的名堂很多,最近听说又添了一种叫“鸡肋”爱情的,很有意思,于是就想拿到“情爱课堂”与大家分享、剖析一番。  相似文献   

11.
我叫lily,29岁,单身,在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做财务经理。在工作之余,我还有个外号,叫做“爱情顾问”。说来好笑,一个没有爱情的人怎能充当起“爱情顾问”的角色呢?我分析了一下,或许是自己热心的脾气,也或许是朋友们认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吧,平时和我倾诉感情问题的人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12.
中和 《当代老年》2008,(7):20-21
爱情,是一个多么高尚和美好的词语,曾有人这样形容它:“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曾是多少人梦中的追求、现实中的期盼,然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却频频听到一些爱情不和谐音,甚至有人说这个世界早已没了爱情。  相似文献   

13.
心灵     
《现代妇女》2009,(6):4-4
农历“三月三”,素有“爱情之都”称号的杭州上演了一场浪漫派对,首届中国相亲大会在西湖白堤举行。据统计,自2月浙江卫视启动相亲报名以来,共吸引了全国100多万人以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报名参与,当天现场相亲人数达5万。今后每年的“三月三”,相亲大会都将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  相似文献   

14.
晓伟 《女性天地》2008,(12):10-12
海霞亮相《新闻联播》后,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认可和接受,同时,她和清华大学“百人计划”责任教授、博士导师罗永章的甜美爱情也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5.
她等到了陈浩铭。没错,对这个男人的沉默、坚持和爱护,都是她心计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心机”,因为她们并不知道,顾小西是有爱情信仰的,只是在她的爱情信仰里,多了一些条件罢了。就如陈浩铭需要的,也不只是一个护工,那天,在她握住他手指的时候,她清晰握到了他传递的温情。  相似文献   

16.
有别于“都市风光”上海、“古典园林”苏州、“太湖风情”无锡,杭州作为“爱情之都”有着独特的旅游形象;与三亚、大连等城市所推出的诸如“浪漫之旅”一类的主题不同,杭州秀美的景色以及爱情旅游资源的总体优势是其他城市无法超越的。  相似文献   

17.
moon 《现代交际》2009,(2):I0003-I0003
前段在热的《奋斗》进述了一群“80后”的爱情与事业、快乐与迷茫,剧中几位“80后”的爱情与事业、快乐与迷茫,剧中几位“80后”更是把搞怪、折腾进行到底,而他们(她们)突显自我个性和时代特点的造型则成为该剧又一大点,现在,就跟随我们,一一为你解析。  相似文献   

18.
米子 《现代妇女》2010,(8):53-53
最伟大、最神奇的爱情,总是和法力分不开的,织女用自己的魔力赢得了爱情,成就了中国的“情人节”。七夕来临之前,就让我们一起来在电影中品味属于爱情的魔力,体味一下,你的爱人真正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19.
近读巴金的《随想录》,想起作家刘心武的一句话:“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活不多,但很精彩。人生不可缺少亲情、友情和爱情。文学巨匠巴金可堪称为具有“三情”的典型人物。亲情是一种深度。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包括出于重的称呼和热心的照顾,真正体现“一家”的感情,充满一家人的欢乐。巴老在家里,和家人朝夕相处,以加情愫。他写“随想”,养成一种习惯,即让女儿小林做“随想”的第一个读者,给提意见。小林是文学刊物的编辑,有些实践经验。她校阅…  相似文献   

20.
《青春之歌》——这首表达信仰与价值的理想之歌,在共和国历史上空回响了几十年,唤起了许多人对青春价值的思考。本文试图以“无名时代”的价值视角审想象“红色年代”的爱情意识,并试图在“历史叙述”与“时代想象”之间,构建一条理解与对话的“交流通道”,阐释“红色爱情”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