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支持西欧一体化的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后,美国一直热衷于支持西欧一体化的进程。究其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在政治上,美国希望西欧通过联合来维持稳定,并希望通过对西欧一体化的参与,让西欧在联合过程中采纳美国的模式。在经济上,美国希望通过联合来推动西欧的经济发展,重建西欧,使美国得以摆脱对西欧的沉重负担。在安全利益上,美国希望通过西欧一体化来加强对苏联和德国的双重遏制,阻止苏联的扩张,控制德国的发展方向,维护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处境不利时,斯大林迫切要求英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以牵制德国,减轻苏联的压力。丘吉尔先是以种种借口拒绝,继而又千方百计进行拖延。其拖延手法,一是迅速制定英国的战略计划,把战略重点放在中东北非;二是在美国参战后,想方设法把美国兵力吸引到西北非洲,不让它为苏联开辟西欧第二战场;三是在北非战场取得胜利后,极力主张开辟巴尔干战场,继续阻挠开辟西欧第二战场。结果,开辟第二战场一事被拖了近三年。  相似文献   

3.
西方许多和平运动的支持者认为,苏联应当通过单方面裁军为美国树立一个范例。他们希望美国也这样做,从而为迅速、全面的裁军扫清道路。许多西欧的反战积极分子还再三地保证:要是华盛顿当局和北约拒绝这样做,他们将以大规模的行动来迫使美国及北约仿效苏联,从而结束军备竞赛。那么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证明了什么呢?以下  相似文献   

4.
在欧洲历史上,欧洲联合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却没有走上联合之路,这是因为德法两国没有实现和解。二战后,美国为了复兴西欧,为了解决"德国问题",才有了"舒曼计划",德法才逐渐实现了和解,才有了早期欧洲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策略,英国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它对美国的全面依赖及本身的优势条件,构成美国与英国结盟政策的动力和基础,美国对英国结盟政策追求一系列目标,特别是期望它在西欧联合运动中扮演领导角色,英国拒绝参加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表现与美国推动西欧联合的方针相去甚远,其中在美推动下,终于终向欧共体,英国迫于安全需要,积极配合和支持了美国促进西欧军事联合的方针。美英“特殊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以美国为主导的互相利用的联盟关系。  相似文献   

6.
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英国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它对美国的全面依赖及本身的优势条件,构成美国与英国结盟政策的动力和基础。美国对英国结盟政策追求一系列目标,特别是期望它在西欧联合运动中扮演领导角色。英国拒绝参加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表现与美国推动西欧联合的方针相去甚远,其后在美推动下,终于转向欧共体。英国迫于安全需要,积极配合和支持了美国促进西欧军事联合的方针。美英“特殊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以美国为主导的互相利用的联盟关系。  相似文献   

7.
战后初期,美国由于经济、政治、军事力量迅速膨胀,开始推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随着美苏冷战的加剧,美国在1946年至1947年之际逐步形成了控制和利用西欧遏制苏联的大西洋联盟政策,而西欧联合被美国当局者认为是其大西洋联盟政策的重要部分。美国战后极力支持西欧联合,虽然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但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联合思想的发展。欧洲人谈了几个世纪的欧洲联合终于在战后迈出真正的步伐并取得进展,这固然与欧洲的历史遗产、欧洲联邦主义者的愿望有关,尤其是与战后西欧国家的现实需要与自身努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战后通过经济援助,复兴西欧经济,加强对西欧控制的计划。该计划是在战后西欧经济面临崩溃边缘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其目的是通过经济援助,来稳定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使其成为美国巨大的投资场所和商品市场。该计划是实施“杜鲁门主义”称霸全以战略的重要步骤.一方面它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兴。推动了西欧的经济决作:另一方面它也使美国获得了巨大实利,确立了美国在西欧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战后初期美国推动西欧联合政策的实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联合西欧对抗苏联的大西洋联盟政策中,推行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其两个首要步骤.而美国在着手进行这两件大事时,都以西欧联合作为援助西欧各国的先决条件.因此,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实际上是战后初期美国推动西欧各国在经济、外交、军事及政治上实现初步联合的最早行动.  相似文献   

10.
勃兰特新东方政策浅析罗预二战结束后,由于美苏冷战,德国正式分裂为东德、西德两个国家,欧洲亦从意识形态和军事上基本分裂为东欧、西欧两大集团,分别加入了以苏联为首和以美国为首的两大敌对阵营之中.在紧张、动荡不定的欧洲局势中,德国问题是战后东西方关系的一根...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全面控制西欧,同苏联进行对抗,建立世界霸权地位,以北大西洋区域国家加强“合作”为名,在西欧积极推行了北大西洋战略。这一战略赖以存在的前提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对于美国来讲,北约组织不仅是它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工具,而且也是它控制、拉拢西欧,维护在西欧“领导地位”的主要纽带。因此,战后美国北大西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紧紧围绕着使西欧和美国结为一体,在服从美国利益的前提下同苏联进行争夺而全面展开。战后以来,尽管美国的战略态势、战略处境和战略地位不同时期有所差异,但是美国控制西欧,同苏联争霸的对外战略始终是没有改变的,只不过在手段、方法上有所转换而已。  相似文献   

12.
一九四二年四月一日,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提出横渡英吉利海峡作战的战略计划.其要旨是:以英国为基地,集中英美人力物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与德军进行正面作战,争取早日结束欧洲战争.“战争无非是国家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通过渡海作战,美国要达到什么样的对苏目标?支援苏联、争取与苏联进行战时和战后合作,还是要在打败德国的同时也打击、限制苏联?  相似文献   

13.
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开始了战后大规模的对外援助.经济援助中最重要的是欧洲复兴计划,它对战后欧洲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美国进一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的重要步骤.另一方面,随着冷战的进一步加剧,美国政府认识到仅仅依靠经济援助不足以抵制苏联的威胁,因而又将援助重点转向了军事援助,希望在军事实力上与苏联抗衡.由于援助重点的转移,双方的对抗也进一步升级.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国推行了绥靖政策。这是一种失败的政策。英国认为德国的扩张是有限度的,是可以满足的,其结果是刺激了德国侵略的欲望。英国认为和平是可以维持的,否认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安抚德国,最后却仓促地卷入了战争。英国多方面压制法国,破坏了法国的同盟体系,削弱了法国的力量。在与苏联谈判过程中,英国缺乏对谈判的准备和与苏联联合的诚意,对苏联的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同时,英国担心苏联趁机扩张,导致谈判失败。探讨"二战"爆发的原因,吸取绥靖政策的教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欧洲货币体系(EMS)的建立,是西欧共同市场在经济、政治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由于这个目前由九个国家组成的、人口总数多于美国近乎苏联而经济实力则超过苏联趋近美国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在今日的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是一支重要力量,也由于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不止,因此,这一货币体系广泛引起了各方的注意。本文试就欧洲货币体系的由来、现状以及前景作一些考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法国各主要政党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是一个多党制的国家。左右法国政治生活的法国社会党、保卫共和联盟、法国民主联盟和法国共产党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 ,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法国政府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战后法国社会党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经历了积极推动西欧联合、政策上的暖昧和积极支持欧洲联盟进一步深化三个时期。保卫共和联盟一贯支持西欧的联合 ,但在西欧联合的发展方向及具体政策上 ,在戴高乐时期和希拉克有所不同。法国民主联盟的三个政党都拥护和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法国共产党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前后可以 196 2年为界 ,分为完全反对时期和有选择地批判时期。法国各主要政党在欧洲一体化上的具体政策的分歧 ,源于“联邦”与“邦联”之争 ,即欧洲是主权国家的联合 ,还是超国家的联合  相似文献   

17.
北约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产物和工具。冷战时期,美国利用北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冷战后以来,美国大力改造北约,为北约制定新战略,使北约走向全球,利用北约扩张势力,建立美国一统天下的单极世界。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欧洲曾是一个有统一思想和“欧洲精神”的地区,但由于两次大战的浩劫和苏联的出现,欧洲经济濒临崩溃、统一困难重重。为了振兴西欧和美国的利益,1947年初,马歇尔提出“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的“马歇尔计划”;计划的实施,使西欧经济得到恢复,实现了美国全面控制西欧的目的,同时也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战后初期及50年代美国与西欧联合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初期 ,美国出于大西洋联盟战略的需要 ,形成了支持和推动西欧联合的政策 ,并在推行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过程中付诸实施。 5 0年代前半期 ,美国为了加快复兴德国 ,仍然极力推动和支持舒曼计划。但到 5 0年代后半期 ,由于对欧洲经济共同体一些经济政策的担忧 ,美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已是一种审慎的支持态度。  相似文献   

20.
自1940年6月法国沦陷于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之下,至1941年6月苏联伟大的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爆发的一年间,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形势是极为艰难的。然而,希特勒声东击西,制服西欧,然后挥戈东进,全力攻苏的战略计划终未得逞。在此期间,英国在西欧坚持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