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倦怠缘自心理的疲乏,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状态,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1974年,Freudenberger最早提出职业倦怠是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一种情绪性耗竭症状. 目前,由于各类原因,领导干部中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比较严重.职业倦怠的出现不仅对领导干部的身心健康有害,还会直接影响国家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 一、职业倦怠对领导干部的影响 职业倦怠的出现对领导干部的身体、心理和工作等方面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1.职业倦怠对身体的影响.具有职业倦怠现象的领导干部身体长期处于深度疲劳状态,失眠、头痛、头晕症状经常出现,严重的还会出现肠胃问题和高血压.一些人因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下,睡眠发生紊乱,有时头脑中经常出现令他们忧虑的事情,处于亢奋状态,导致失眠;有时睡眠时间很多,但总是觉得没睡醒,处于混沌状态,不想去面对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职业倦怠指的是长期对工作产生的情绪和人际应激源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综合征,个体在长期压力环境下,态度、情感以及行为出现衰竭。会对个人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以及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笔者对本单位党群党建工作中的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对其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解。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运用整群抽样法对本单位党群党建工作中的计划生育服务站30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发放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指的是长期对工作产生的情绪和人际应激源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综合征,个体在长期压力环境下。态度、情感以及行为出现衰竭。会对个人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以及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笔者对本单位党群党建工作中的计划生育服务站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对其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4.
<正>在机关工作的干部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经历、矛盾和冲突,他们既有积极正面的一面,也难免会出现工作冷漠、对生活和职业厌烦等负面情绪,随之出现郁闷消极的心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负面情绪还有可能逐渐从个人心理弥散成群体心理,进一步发展为职业倦怠,并最终成为制度性问题。一、心理郁闷的产生原因机关干部履行岗位职责,需要不断付出自己的知  相似文献   

5.
心理授权是授权管理理论的一个新视角,它融入了心理学中重视个体成长的理论部分,使人们将视线开始关注于个体在被授权时的内心感受.本文阐述了心理授权的发展阶段和兴起的背景,总结了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心理氛围、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工作特征、工作特征、工作满意度等在内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属于社会体制改革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体质改革速度越快,职业体系越是出现了不稳定性,更是随着生活节奏和社会压力的增加,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叫做职业倦怠的社会现象受到关注,职业倦怠是人们面对工作有很大的压力,从而出现疲乏、焦虑、抑郁、工作能力下降、身心疲惫等现象,作为服务性行业的会计人员,已经渐渐成为了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本文首先介绍会计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和危害,接着从会计人员自身因素、组织管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会计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接着提出相关对策来预防、控制和缓解会计人员职业倦怠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从众心理作为个体在群体中固有的心理现象,表现了群体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以往关于从众心理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注重探讨怎样克服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而本研究主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从众心理,利用其对个人和群体的积极影响,把它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探讨从众心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在职业生涯中产生的职业倦怠,危害其身心健康,影响其工作成效,对辅导员个体、个体所在的部门或团队以及个体所在的组织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本文在深入分析职业倦怠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探讨从组织管理创新的角度,消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办公环境所导致的组织群体心理和员工个体心理的潜在变化,使得职业压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员工个人的压力必然会影响到组织运行的结果,因此也成为企业发展的负担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员工帮助计划(EAP)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员工面对各种情境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减轻了员工的压力和恐慌,帮助企业顺利渡过难关,尤其在一些特殊的企业行为中,如企业裁员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转型期图书馆员由于职业特点导致产生心理问题的三种成因,指出了职业倦怠心理的三种表现形式,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旨在消除图书馆员的不良心理,提高馆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1.
黎冲森  路人 《经理人》2006,(12):116-119
职场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是由工作压力引发的心理疲乏现象。尽管倦怠症人人都有,但在程度或频率上一般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下面就看看几位女性高管是如何有效应对它的。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是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的主体构成,他们的工作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事务的运行质量和效率。近年来的数据显示,由于公务员职业的特殊性,其职业倦怠问题日益突出。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公务员的  相似文献   

13.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处于下行趋势,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社会生存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企业管理中的员工职业倦怠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从加强新时期企业管理中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意义入手,分析企业管理中员工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原因,结合实际研究提出针对新时期企业管理中员工职业倦怠的对策,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关注员工心理需求、打造和谐工作环境等,力求为推动新时期企业管理作出有益的尝试及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王运宝 《决策》2009,(4):21-23
公务员职业倦怠作为一种特定的心理症候,其出现是诸多压力合力作用的结果,减轻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负面效应,最终还是需要社会、组织和个体“三合一”式的合力运作。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房地产行业具有高风险、高压力等特点,因此其销售人员(置业顾问)的职业倦怠现象较之其它行业尤为突出。本文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角度出发,提出工作要求过高、工作资源缺乏是置业顾问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的预防及干预职业倦怠的产生,本文提出了调整工作要求提高工作活力、有效整合资源提升职业效能感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中存在引发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因素,而缺失休闲教育的培训体系是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生长基。休闲教育以价值回归对治职业倦怠症状,以参与式教育取代形式化灌输,以渗入性培训实现自我教育和提升,以领域交互实现工作与生活的良性循环,正好契合干预公务员职业倦怠的需要。为此,要树立休闲教育理念,推进公务员群体的休闲教育和培训;完善休闲教育体系,努力打造有利于提升公务员休闲能力的环境条件;以劳动解放促进人的解放,增进休闲体验与职业感知的交互提升。  相似文献   

17.
引导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方向是当前一个重大课题。然而,消费者为什么会实行低碳消费行为模式(即低碳消费行为归自何种心理)?如何促进和引导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即低碳消费行为如何才能持续)?对于这两个关键性问题目前还缺乏深度的研究。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探究低碳消费行为的深层次心理归因(解决第一个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干预路径(解决第二个问题)。研究发现,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内部和社会心理归因。但它们对于低碳消费行为的促成机理并不一致:个体提高心理意识产生相应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认知性学习范畴;个体观察参照群体的消费模式及其结果产生特定的低碳消费行为,这归于观察性学习范畴。不同心理控制源的个体(内控型还是外控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低碳传播沟通和情境结构变革两个主范畴是低碳消费行为的政策干预变量,且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通过传播沟通影响个体心理意识、社会参照规范,通过情境结构变革影响低碳消费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成为主要的政策干预路径。这些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制定有效的干预政策,为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危机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经济状况、学业期望、情感归属、人际交往等交织在一起,但遇到特定的生活事件时,这些交织在一起的因素就会共同作用在大学生的身上,使冲突一下子体现出来,引发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危机。当代大学生因为各方面压力,常常导致心理危机的爆发,有效的进行预防和干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导致本土组织内出现"小圈子",影响组织成员组织公平感知,造成非圈内成员职业倦怠感高、离职意愿高、工作绩效低、职业满意度低等心理行为问题,降低组织内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合作意愿,影响个人和组织的成长与发展。重点开发本土组织领导心理资本、全面培养组织成员个体心理资本、综合提升本土组织团队心理资本的策略,以及认知与实践相统一的提升方式,是缓解因差序格局产生的弊端、提高本土组织管理水平、提升本土组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影响其工作态度、工作投入、工作效果,以往研究多是强调从改变外部因素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忽视了辅导员自身所拥有的心理资源,在借鉴相关实证研究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提升辅导员的心理资本(包含事务型心理资本和人际型心理资本),从而达到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