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在廉政法制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和贡献,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巩固,吏治的肃清。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当时的廉政法制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在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在前代的经验教训之上,在法制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展开了一系列的廉政法制建设,主要表现在完善惩贪肃贿的立法、加大刑罚惩治力度上。本文将着重从这两个方面来阐述洪武年间廉政法制建设对明代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朱元璋之问     
朱声敏 《领导文萃》2014,(12):72-76
正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几百年来,他由乞丐登上皇位的传奇被人们津津乐道,他用严刑峻法惩治贪官污吏的历史更是被人们广为传诵,至今粉丝遍布华夏。然而,在朱元璋时代,贪官污吏却杀了一个,站起来一批,始终前赴后继、延绵不绝,以至于晚年朱元璋曾非常懊丧地说:"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朱元璋这个问句在历史上相当有名,我们姑且称它为"朱元璋之问"。  相似文献   

3.
夜读史书,看到《明史》中叙述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的一些故事,颇受启迪。马皇后外号马大脚,因为曾与朱元璋同患难、共开国而在历史上很有名,朱元璋称她为“家之贤妻,犹国之良相”。当时,马皇后随朱元璋同住军营,军中缺粮,她从养父家把烧饼揣在怀里带回给朱元璋吃,竟因烧饼热而烫伤皮肉;平日,她总是备干粮肉脯供给朱元璋,从未短缺,自己却常饥饿入眠;朱元璋攻克太平后,天天打仗,她率领将士们的妻妾驻扎江宁(今南京),亲自缝纫衣服鞋袜,以供军需;陈友谅侵犯龙湾,朱元璋率兵抵抗,她又把钱财都拿出来犒赏战士。朱元璋称帝后,立马氏为皇后。马氏勤…  相似文献   

4.
<正>明太祖朱元璋是个贫民出身的皇帝,在元朝末年平定天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经常深入基层,微服私访。一日,朱元璋微行至乡下山间,见一养蜂人辛勤地侍弄蜂箱,便跟他攀谈起来。朱元璋问:"你一年割取蜂蜜多少次啊?"养蜂人回答说:"春夏两季,花多,蜜蜂采蜜容易,我每个月都割蜜,收获就多。这时候有槐花蜜、菜花蜜、枣花蜜,很  相似文献   

5.
偶翻《明朝小史》,看到这样一段记述:“帝(明太祖)治贪官,法律甚严,赃至六十两以上,俱剥皮贯草。凡府州县卫所衙门之左,特立一庙祀土地,为剥皮场,名其庙曰:皮场庙。又于公座旁,置一剥皮贯草之袋。”明太祖朱元璋将贪官剥皮贯草,并将剥皮贯草之袋置于官员的公座旁,虽是警戒,但显然过于残暴。然掩卷而思,他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惩治的决心之大还是值得肯定的。想想明初有“吏治澄清者百余年”的记载,当然不会毫无根据。明承元后,能够扭转元末官场的腐败风气而有百余年的清明政治,与朱元璋的狠抓严打是不无关系的。由此笔…  相似文献   

6.
正《明太祖实录》收录有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的一道谕旨:上谕中书省臣曰:"民,国之本,古者,司民岁终献民数于王,王拜受而藏诸天府,是民数,有国之重事也。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于是户部制户籍、户帖,各书其户之乡贯、丁口、名岁,合籍与帖以字号编为勘合,识以部印,籍藏于部,帖给之民。仍令有司,岁计其户口之登耗,类为籍册以进。著为令。这道谕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似乎不值得拎出来说道说道。不过这并不是朱元璋的原话,而是经词臣、史官之手润饰、改写的文字。朱元璋的原文其实是这么说的:  相似文献   

7.
<正>朱元璋起自民间,目睹元末政治腐败,深恨贪官污吏害民,因而于建国之后大力整顿吏治,不仅设立章程,禁止官吏玩忽职守、不务公而务私,而且制定严刑峻法,制裁贪官污吏,纠正贪墨之风,同时还廉洁自律,身体力行。应该说,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明王朝惩治贪腐的效果最好,官吏"带病提拔""边升边腐"的现象基本没有。朱元璋是如何多管齐下,防止官吏"带病提拔"的呢?  相似文献   

8.
对朱元璋研究得比较仔细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相似文献   

9.
岂是刑场     
段志强 《领导文萃》2013,(13):88-90
明太祖朱元璋定鼎南京,开基立业,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人才缺乏:曾在元朝做官的人不愿服侍新朝,隐逸在山林的读书人又对这位暴发户皇帝没有好感,至于那一群开国功臣,不但武多文少,而且不易驾驭,都不是治国安邦的理想人选。朱元璋网罗人才的手段以恐吓为主。避居上海的秦裕伯不愿出仕,皇帝亲笔写一道手谕给他:"坚守不出,恐有后  相似文献   

10.
<正>明太祖朱元璋在得了天下之后,有感于历史上多次宦官乱政的教训,特地立了块铁牌在宫门口,上面铸了几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他还规定,内臣不许识字,外臣不许和内臣有公文来往。然而,明朝的历史,最终被宫门口这块铁牌给嘲笑了。宦官乱政,在朱家皇帝们手上超过任何一个朝代,  相似文献   

11.
韩立坚 《领导科学》2007,(21):52-53
明太祖朱元璋在治贪方面是异常坚决的,其责贪之烈、律贪之严、惩贪之狠、反贪之久、治贪之效,在封建帝王中无人能出其右,称他为"反贪一帝",一点也不为  相似文献   

12.
<正>近读《明史》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段子",读来虽令人发笑,但对改进文风仍有现实意义。据载,明太祖朱元璋最厌恶缛文繁词,多次面谕群臣写奏章"许陈事实,不许繁文,若过者罪之"。可司法部副部长茹太素虽有学问,但爱卖弄、喜作长文。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茹太素呈一篇政事建言,竟达1.7万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让秘书王敏代劳,都念到6300多字了  相似文献   

13.
<正>据史书载,明太祖朱元璋起用官员,每任前总要告诫他们:"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从外面取水灌入井里,满了就要加高井台,一旦台被水溢,就会殃及你的乌纱帽。"这一"喻井观"讲的是当官从政要算好"井水"这一"得失账"。那么,这一"井水得失账"对今日的党政干部有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14.
张嵚 《领导文萃》2022,(3):42-45
在明太祖朱元璋之前,中国历代皇帝里最神奇的"创业奇迹"——汉高祖刘邦常被人吐槽的,就是其无比草根的"创业团队". 刘邦的"创业团队"有多草根?以东汉学者王符的话说就是:"高祖所以共取天下者,缯肆、狗屠也;骊山之徒,钜野之盗,皆为名将."特别是那几位最早跟刘邦"创业"的团队成员,樊哙"以屠狗为事",夏侯婴"为沛厩司御",...  相似文献   

15.
皇帝是人不是神,这是常识。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皇帝却被人为地神化,遗害无穷。考察皇帝的人神之变,有助于我们对封建专制主义认识的深化。 就拿明太祖朱元璋来说吧。本来他家穷  相似文献   

16.
张宏杰 《领导文萃》2014,(12):88-91
正朱元璋十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开国之初,百废待兴,各条战线都急需人才。朱元璋掀起了一次访求知识分子的高潮,来充实自己的官僚队伍。而建国之后,朱元璋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前后发生过很大变化。(一)江西贵溪县的夏伯启叔侄想作元遗民,不愿当官,把自己左手的大拇指砍掉了。朱元璋闻知大怒,夏伯启叔侄被枭首示众,全家都被籍没。和夏伯启叔侄一样被朱元璋杀死的还有苏州人才姚润、王漠,他们也是"被征不仕",结果是"皆诛而籍其家"。  相似文献   

17.
事以简为上,话以简为当. 不知从何时起,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一些领导逢会必讲,逢讲必长,似乎讲话不讲上个把小时,不足以显示出领导水平,不足以显示身份.结果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不少干部群众抱怨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领导讲长话." 孔子曾倡导"辞达而已矣",著名诗人陆游也主张"句中无余字,篇外无长语".讲话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篇幅长短,而在于是否说到了点子上、抓住了要害.心无正气,说话则假;心无底数,说话则空;心无重任,说话则飘. 明洪武九年(1376年),刑部主事茹太素给皇帝朱元璋呈上一份长达一万七千字的奏章,朱让别人念给他听.读了六千三百字,还不知这位高官要说什么.朱元璋气得火冒三丈,命人将作者重责五十大板!事后朱元璋说,刑部说的事儿,五百字就够了.他劝诫群臣:"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自今有以繁文出入朝廷者,罪之."  相似文献   

18.
<正>明朝皇帝朱元璋曾给手下算过这样一笔账。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以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朱元璋的这笔账算得颇有哲理,被后人称为"守井哲学"。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心理学家依据亲密程度将人际距离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众距离四种心理距离,引申一下,可以用亲、近、疏、远四字概括。领导者把握好人际心理距离,有利于延揽人才和管理下属,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乱世风云变幻之际乘时而起,虽为"淮右布衣",却成就了一统华夏和"洪武之治"的历史伟业。这一局面的出现绝非偶然,它与朱元璋的人才政策息息相关。其中,朱元璋的人际距离艺术尤为世人所赞。剖析其人才管理之法,对于当下领导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纵观中国历史,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莫不与吏治的清浊息息相关。吏治不明,则政通人和,国家兴旺;吏治昏浊,则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因此,历代开明的统治者无不把整饬吏治作为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来抓。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一、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反复灌输民本思想和廉政思想 作为一名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而登上明朝皇位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深知元朝灭亡的原因,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深切地感受到王治腐败的危害性,因而也就深刻地汲取历史教训,惟恐重蹈元朝灭亡的覆辙。他即位后,多次利用各种议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