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对华贷款开始于1979年,结束于2007年,在2000年时曾到达顶峰,此后逐年递减,最终走向终结。日本终止对华日元贷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日元贷款作为日本"经援外交"的一项最传统、最重要的措施,其终结从根本上体现了日本对华政策的重大调整。同时,贷款的终结对于中日两国的影响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从1980年4月到2004年3月,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ODA)日元贷款的承诺额累计约29504亿日元,中方实际使用19400亿日元。从中方接受外国官方发展援助资金的绝对数量看,日长是中国最大的ODA提供国;而从相对规模看,日本对华提供的ODA数额又大大低于其他重点援助对象国,且呈持续编减之势。从中日两国的历史渊源,特别是从双方经贸关系的相互依存度来看,日本对华实施的ODA规模并不大,动力也明显不足,究其根本源于日本对华ODA本身所追求的国家利益及对华关系的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3.
日本对华ODA始于1979年大平正芳任首相的时期。20多年来日本一直是中国大的援助国,日本对华ODA,特别是其中的日元贷款,支持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自2000年以来,日本大幅度削减对华援助,同时,外援重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其中的原因以及对中日关系未来走向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ODA大纲》的出台 ,标志着日本在新世纪对ODA政策的调整宣告完成。这次调整表现在大纲明确提出ODA目的就是国家利益、ODA政治色彩更加浓厚等。在某种意义上 ,这次ODA政策调整反映了日本在新世纪的战略调整及外交方向。与此同时 ,日本在新世纪前后也调整了对华ODA政策  相似文献   

5.
1868年,日本推翻了德川幕府,成立了明治政府。开始了著名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伊始,日本政府便开始了积极的对华外交,不过,这种对华外交却以没有了睦邻友好的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不断蚕食中国的属国,压缩中国的战略空间的对华侵略外交。这一时期的中日关系,其实就是日本初步侵略中国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蔡亮 《国际论坛》2011,(5):31-37,80
自日本政府决定在2007财年终止对华日元贷款项目后,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则以无偿资金援助与技术合作的形式为主,援助对象以促进环保、人员相互交流等"软件"领域为重点,尽管援助规模大为缩减,但在改善中国基层福利设施、提高中国环境保护能力及促进中日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等方面仍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尽管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再度引发了日本国内对继续援华的质疑之声,但对华ODA仍将延续一段时期,并继续为改善中日关系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期,从中日关系发展的整体格局分析,中日关系整体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但对华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仍然在积极推进.结合安倍政府对华文化交流开展的现实,借助互联网的对华文化交流,可以进一步明确对华文化交流的网络范式.对华文化交流的网络范式以日本传统文化、日本流行文化以及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为主要内容;并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相关平台等流行范式,呈现出非政治性趋向、多元化传播趋向以及经济导向趋向的特征.对华文化交流的网络范式构成日本对华文化交流的关键性组成部分,是分析日本对华外交与中日关系的重要变量所在.随着中日关系的有效改善,未来日本对华文化交流在实施范式与内容层面都可以实现有效的扩充,更多日本文化产品将可能在华流通;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将使这一范式更为充实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佐藤外交”是1937年初日本林铣十郎内阁倡导的对华所谓“平等”外交。本文试就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对“佐藤外交”的产生、内容及其实质作一初探。一“佐藤外交”是林铣十郎内阁继广田内阁对华强硬外交失败后.从对苏战略出发.为扭转中国抗日趋势所采取的一种和缓外交。1936年是中日关系趋于恶化的一年。在这一年,广田内阁一方面通过大举增兵华北、大搞  相似文献   

9.
"中国威胁论"是理解冷战后美国对华外交战略调整的文化线索.冷战后,"中国威胁论"持续充斥美国朝野以及各类传媒,涉及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中国威胁论"引发美国在战略上对中国的重新定位,并导致美国对华外交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对华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府开发援助或称官方发展援助 (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 :ODA)是带有政治外交目的和长远战略意图的一国对外政策行为。本文对日本对华官方发展援助 (ODA)的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决策过程、政策调整、战略意图、实施现状、未来走向和理论框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学理性分析和历史性考察。并认为 ,这一研究具有认识国际关系体系和国际政治格局 ,分析日本政治外交和战略走向的现实意义 ,也具有追踪考察中日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 ,在对外政策上推行了一条侵略、扩张的路线 ,尽管其外交手法不断发生变化 ,但最终目标却始终未变 ,即企图建立一个称霸亚洲和世界的大日本帝国。本世纪 2 0年代中、后期日本对华所推行的“币原外交”和“田中外交”即是实现这一总目标的具体体现。本文分析了 2 0年代中、后期日本对华外交变化的原因、特点 ,揭露其对华政策之实质。  相似文献   

12.
在对待新银行团及其对华贷款和中国裁军问题上,英国对日本使用了又打又拉的方针:一方面要求日本不要单独对华借款,并主要针对日本控制中国的工具——皖系政权的统治支柱国防军,要求日本同意新银行团对华贷款的条件之一是裁减中国北南多余的军队,同时反对日本将东蒙列为新银行团范围之外;另一方面,英国对日本又有所让步,同意南满列为新银行团范围之外。日本对英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一方面,施展谋略单独对北京政府借款。并要求英美法同意逐渐裁减中国所有军阀的军队,而不是只针对国防军,最后的态度甚至变为竭力保持国防军,而裁减其他军阀的军队。坚持南满列为新银行团范围之外;另一方面,对英美也所有让步,同意东蒙列为新银行团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13.
中美“桐油贷款”外交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美外交档案,详细研究了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中美“桐油贷款”的缘起、交涉、决策及影响,强调此项借款名为商业性贷款,实为政治性援助。它是中国对西方外交的一个突破,同时也表明美国的东亚政策在原有的绥靖日本这一基本内容之外,出现了援华制日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14.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逐步获得了"满蒙利权".在此过程中,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的外交战略不容忽视."小村外交"通过对华软硬兼施、施展权术,以及日俄协商等一系列灵活举措,为日本攫取、拓展和维系"满蒙利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并由此推动了日本"大陆政策"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5.
面对后危机时代新的语境,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对华外交战略思维也在进行着调整,由注重政府外交向注重公共外交转型,由“强硬外交”向“巧实力外交”转变.这种外交战略思维的变化主导着美国建构新公共外交的战略框架,即采取“主动—接近”的公共外交姿态,尤为注重“网络外交”.在美国公共外交的实践方面,通过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为主导的话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两面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以“七·七”事变为开端,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近卫第一次内阁在侵华战争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华采取了政治诱降的外交政策。长期以来,史学界只注重近卫内阁对华武力进攻的一面,忽视了它企图利用“和平工作”对华诱降的一面。为了全面地了解近卫其人及其在侵华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必要对它在第一次内阁时期的对华诱降外交做进一步的剖析。一、近卫第一次内阁的对华诱降外交,其核心是以诱降蒋介石为对象,目的是迫使蒋介石投降,早日结束对华战争。其诱降的形式和手段不断变化,错综复杂。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七·七”事变到“八·一三”上海抗战时期的对华诱降外交——“宫崎工作”和“船津工作”。这一时期,是由于处在侵华战争的初期,日本国内特别是陆军,  相似文献   

17.
1919年,以《大阪朝日新闻》为代表的日本报纸对中国国内的社会动态进行了密集报道.在这个过程中,其对华态度经历了比较明显的转变过程:从—开始积极倡导“日中亲善”,到巴黎和会后对中国强硬批评;从五四运动期间感到愤怒和失望,再到五四后期对中日关系表达深切担忧.日本报纸的这种态度变迁,与日本政府在不同阶段的对华政策与外交形势密切相关.在政府的严密管控下,日本报纸一方面通过倾向性报道配合本国的外交方针,同时亦反过来试图影响政府的对华立场.有关这一历史事实的解读和分析,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看待中日关系以及改进对外宣传方式仍有现实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浅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尹新纲,陈康从80年代后半期以来,由于日元升值、贸易摩擦等原因,日本的主要产业开始向海外大举挺进,其目标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从九十年代的形势看,这一轮对外直接投资已基本完成,日本企业对欧美的投资欲望已大为退减,其...  相似文献   

19.
文\一、小泉催促中国“毕业”2004年11月28日,出席东盟与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记者招待会。谈到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时,小泉说:“中国的经济已经实现了飞速发展,已经到了该毕业的时候了。中国归还日元贷款也十分顺利,我期待中国尽早成为毕业生。”人们注意到,此前一个星期,11月21日晚,应日方要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智利圣地亚哥会见了小泉。会见中,胡锦涛强调:当前,两国政治关系困难的症结是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我们希望日方妥善处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拖的时间越长,对包括中国人民在内…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时期日本对东三省政策大致分为革命爆发后的混乱时期、拉拢赵尔巽、张作霖时期以及蓝天蔚北伐时期。日本对华外交的混乱、对辛亥革命所导致的政体变化及政治力量的对比缺乏正确判断,以及列强对日本的掣肘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作为二流帝国主义强国的日本,在辛亥革命时期对东三省的政策呈现出落后时势与手段拙劣等特征,因而注定了其不可避免的被动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