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实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来,工业作为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创造者.因此工业增加值的计算问题也就成为工业统计专业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按照现行工业统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应当归入工业增加值的统计范畴,形成工业企业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而且几年来一直也是这样计算的,这也是与国际经济核算接轨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几年来的工业统计工作实践,使笔者对固定资产折旧的  相似文献   

2.
翟振华  贺欣 《山西统计》2000,(10):24-24,38
工业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 ,反映和研究工业再生产过程中的数量方面及其工业发展的规律性 ,并运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 ,为工业企业制定计划 ,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行对企业的科学管理。工业统计的对象 ,决定了工业统计工作 ,不仅具有客观性、统一性和科学性 ,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监督性。因为工业企业统计不仅仅单纯地反映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数量方面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肩负着统计监督和控制这一职能作用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 ,参与市场竞争 ,就必须自觉地遵循市场经济中…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工业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不断涌现,企业大量增加,投资主体更趋多元化。目前,广东有工业企业及个体工业37万多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20696户,个体工业达25万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搞好工业统计工作,已成为摆在各级统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广东工业统计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了以规模以上工业超级汇总、规模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诞生后,1950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工矿企业普查。全国性的工业企业的月度、季度和年度统计报表制度,就是在工矿企业普查和1954年的全国私营工业企业和手工业普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50年代后期,工业统计数据曾出现过严重不实。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统计工作也受到严重冲击。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统计工作逐步得到恢复和大力发展。 新中国的工业统计工作,在改革开放前一直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主要是围绕工业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主要技…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关于做好工业统计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的要求,1999年,工业统计工作要进行两项重大改革,一是建立5(hi家工业企业的联网直接报送制度;二是改变“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报”的报送方式,由上报综合汇总表改为上报分企业资料。  相似文献   

6.
诸暨市城关镇 ,2000年共有工业企业2199家 ,实现工业总产值48.68亿元 ,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40家 ,实现工业总产值10.98亿元。1998年 ,全省对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工业企业)实行超级汇总以来 ,该镇能认真贯彻实施工业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工作 ,积极探索 ,经过几年的努力 ,工业统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 ,建立健全统计网络。该镇地域广、企业散 ,个私经济发达 ,因而做好统计工作的难度较大 ,为此 ,该镇花大力气建立健全了与统计任务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7.
1998年工业统计方法制度进行较大的改革,工业定期统计口径由原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改为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为了了解实行新工业统计方法制度后,基层统计机构的运作情况及统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企业统计网...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企业的统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光华  马岚 《中国统计》2001,(11):38-39
我国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回顾我国工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建国以前。这一阶段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双重压迫,极其落后,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当然也就无从谈起,加之旧中国的工业统计学家们并没有给工业统计学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几乎是一片空白。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这一阶段的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是沿用苏联的东方式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它完全是为了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产生,是一种产品生产型工业统计指标体系,包括: 工业生产成果统计指标、工业劳动统计指标、工业生产设…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不仅提供了—大批高质量的系统的工业统计资料,也推动了工业统计工作的改革及工业统计教学和理论研究的发展。为了及时把工业普查的新经验转化为理论,并以工业统汁改革的新成果充实工业统计教学的内容,全围工业统计教学研究会受国家统计局干部培训中心、中国统计出版社的  相似文献   

10.
香港政府的工业统计谢洪礼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香港政府,不负责管理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没有设立工业主管部门,工业统计工作由政府统计处负责。1973年、1978年香港政府统计处开展过两次工业普查,但自1983年建立工业生产年度统计调查制度之后,就不...  相似文献   

11.
《统计与预测》2002,(1):47-47
近年来,工业统计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先是由按隶属关系统计改革为按企业规模统计,随后又将规模以下工业的全面报表制度改为抽样调查制度。随着工业统计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业统计实务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也亟待解决,我们在总结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工业统计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以全面调查、层层汇总为调查方法的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来搜集工业统计数据。现行工业统计报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定期报表的统计范围包括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年报的统计范围包括全部工业企业(单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传统的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工业统计改革与基层企业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统计改革与基层企业统计江西省统计局彭勇平1998年国家对工业统计方法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工业定期统计口径由原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改为全部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企业。但在实行新工业统计方法制度后,基层统计机构的运作却出现了新的...  相似文献   

14.
程家瑛 《中国统计》2012,(11):38-39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如何确保源头统计数据真实可信,始终是统计工作的重大责任。在"四大工程"建设中,切实提高工业统计数据质量,事关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事关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但通过对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仍发现一些影响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值得我们思考,亟待加以改进。一、工业统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填报数据随意性大。目前大多数企业"重会计、轻统计",统计工作岗位兼职多。会计人员兼统计,有的统计人员甚至身兼数职,造成统计业务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自建国以来,我国的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基本上采用全面调查、逐级布置报表的方法来搜集工业统计数据。1998年,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改革工业统计定期报表制度的新方案,将报送范围由原来的全部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缩小至独立核算的国有工业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我认为这次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减轻了政府统计部门,特别是县市统计局的的工作量。以宜春市为例,1997年执行新的统计制度以前,全市有505个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填报工业统计…  相似文献   

16.
当前,工业增加值核算中存在GDP核算与工业统计中工业增加值核算方法不统一、年度与季度核算方法不统一、省级核算与全国核算方法存在差异等矛盾。改革和完善工业增加值核算的设想:统一调查组织机构、实时维护企业名录库、改进工业统计制度等;推进改革的保障是:加大政府支持,协调推动名录库的实时更新;统一工业统计的调查机构并统一组织实施工业统计调查等。  相似文献   

17.
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乡镇工业统计工作上海市青浦县徐泾镇工业公司朱文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工业统计如何适应经济体制转变,强化服务功能,使统计工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决策,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在这方面徐泾镇的基本做法是:1.理顺统计...  相似文献   

18.
乐清市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迅猛.2001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354.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为160.4亿元.乐清是温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最多的一个县级市,2000年,超级汇总的工业企业有3 50家,至2001年底已近500家,从而给负责工业统计的专业同志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工业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工业总产值作为工业统计的主要指标。用总产值反映工业生产水平和规模,计算工业发展速度,考核企业生产成果,有不少弊端,不利于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领导部门拟逐步采用工业净产值代替工业总产值作为工业统计的主要指标,这是经济指标的一大改革。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工业统计定期抽样调查(惠州)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历时两个月的广东省工业统计定期抽样调查(惠州)试点工作,于一月底已基本完成。这次工业企业抽样调查试点,是据国统字[1996]341号《关于开展工业统计抽样调查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由省企业调查队筹备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