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杰杰熊     
这就是我,一个大眼睛、大耳朵、大嘴巴、大脑袋、人称“杰杰熊”的小胖子——何寅杰。说起我这“杰杰熊”的雅号,还有一段来历呢!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坐在教室里做作业。这时老师走过来,说;“同学们,现在我把照片发下去,大家把照片贴在胸卡上。”这时我同桌的橡皮用完了,又  相似文献   

2.
贪吃的妹妹     
我有一个贪吃的妹妹,只要是零食摆在她面前,就会被她一扫而空。妹妹长着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显得十分精神;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向别人要吃的呢,一个嗅觉灵敏的小鼻子把我房间深层的零食找出来了;一张大嘴巴恨不得把地球都吃了;我的妹妹爱吃零食导致了许多蛀牙哦!有一天,她又来我家当"零食警犬"了。一进家门她就开始用她那"狗鼻子"来找零食了。这招可让我受不了了,我只  相似文献   

3.
姚遥 《新少年》2009,(1):87-87
我5岁时,有—天和小伙伴在家里捉迷藏。轮到我藏时,我让她等在屋外,关上房门。我在屋里东躲西藏。这时看见床上放着—个大整理箱,厚厚的布面上印着五颜六色的小花,像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房子。我想,藏在这里面,她肯定找不到我。于是我便把拉链拉开,把脚先伸进去,随后整个身体钻了进去,缩成一团,整理箱勉强装下我。我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把拉链拉上,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  相似文献   

4.
百步吹灯     
小王是某厂有名的“智多星”,在一次青年联欢晚会上,大家都要他表演一个精彩的节目。小王想了想,就说“:今晚我没有什么精彩节目献给大家,就表演一个‘气功百步吹灯’吧!”“什么?”大家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一个个像喝了迷魂(hún)汤,全迷糊住了,都惊奇地说“:小王根本不会气功,他能表演这个节目吗?”这时,小王叫人找来一支蜡烛和打火机,将蜡烛点燃后粘(zhān)在桌子上,转身走了起来:“一步、两步、三步……”他一共走了100步,然后运足气,对准蜡烛一吹“,噗”一声,蜡烛熄灭了。小王说“:怎么样?走100步还能把蜡烛吹灭。不假吧!”大家都笑…  相似文献   

5.
谈词语教学     
词语教学“死”易“活”难.有人以为词“海”无涯,不管怎样打基础,都无济于事;有人则认为,词语教学就是要强调死记硬背.这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我认为,词语教学有一个由死到活的过程,或曰:置之死地而后生.学生刚接触某个词时,总得了解它的含义、词性,这时“死”的东西多一些;以后经常见面,对这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所具备的不同的含义和词性都掌握了,理解得深入了些,运用起来就会灵活一点,这时,“活”的东西就多了.“死”与“活”就是这样一对矛盾.没有“死”,也便没有“活”.指望一步登天,一下子把所有词语都讲“活”,或否认记忆在词语学习中的作用,这是不现实的;忽视举一反三,忽视灵活运用,把词语教学看作讲讲、抄抄、背背、的机械动作,这就降低了词语  相似文献   

6.
见缝插针想找温州龙凤针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林海采访,可真是有点难。第一次打电话想约他,他说:“真不凑巧,我马上要出差了,估计要等三天才回来,到时再约好吗。”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时我又想到了他,并拨通了他的手机。他带着歉意说:“虽然我昨天刚回温,现已经在永强机场,马上要赶往福建签订一份合同。”找了他好几次都难以见上一面,我也记不起跟他联系了几次,不是出差就是有客人来,或者有事。上周他终于有时间了,那天是他在温州市委党校参加本科学习的毕业典礼之后,他终于有空了。  相似文献   

7.
洗阳羊 《新少年》2013,(6):28-29
小鸭子阿黄围绕着咪咪转了几圈,半信半疑道;"你来找我帮忙?我能帮你什么?我看你还是来抢鱼的。"这时,吉吉一溜烟地赶了过来,因为跑得太急了,他想收腿都来不及了,一头撞在了阿黄身上,只听"扑通"一声,阿黄和吉吉同时跌进了池塘里。吓得咪咪惊叫起来:"救命啊!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刚上完,我就兴冲冲地跑到教室,刚好在分发计算器!我刚把计算器打开,刘一就跑过来,大声叫道:“注意,你身边有定时炸弹。”我吓了一跳,恨不得赶快逃跑。“定时炸弹在哪?在哪呀?我们会不会被炸死啊?”这时陈天怡笑眯眯地说:“不是炸弹,是计算器。”我的心这才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9.
她脸红了     
适逢国庆节,去朋友家玩了几天。 在归途中,候车的人简直不亚于来时。车少人多,等了个把小时,远远地来了一辆,车未停稳人已慢慢向门口挤、朋友连推带捅把我送上车,紧跟上来一个胸前佩着“西安交通大学”校徽的女大学生。我趁空找了一个“位子”坐下,她也挤到车头箱盖上找了块地方随便坐下。 刚坐稳,后边就有人喊:“哎!那女娃,帮忙给把包簇在里面。” 这样子一连接了几个,最后一个包既大又沉,尽管使出全身力气,两只手用力往上提而最终还象要拖地一样。正要簇时,不小心将旁边司助坐抱小孩的妇女女撞了。他连忙解释说:“对不起,我这包太沉了……”  相似文献   

10.
笑容     
《蒙娜丽莎》曾使众人为之倾倒,蒙娜丽莎成了举世公认的“微笑之王”;但是,在我心中却有一幅不是名画却胜似名画的“微笑”之作。或许在他人眼中,它根本无法与达·芬奇之作相提并论,但它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头,成为我心中的《蒙娜丽莎》。公共汽车艰难地在公路上爬行。蜷缩在这举目皆人的车厢中的我真恨不得自己能缩小身子,有个安身立足之地。好不容易挨到下一站,勉强舒展一下那麻木的双脚,这时车外传来一个妇女焦急的呼喊声:“等等!等等!”于是关了一半的车门又打开了。车上人开始骚动了:“少赚点算了,想把我们挤死呀!”几个脾气躁的不耐…  相似文献   

11.
毒药     
我有个习惯,一坐上地铁就瞌睡,如果哪一回等到坐位晚了,我还会睡过站。晚上睡不着觉看英语都不管用时,我就恨不得家里有个地铁跑跑。有次一上地铁就有座位,心中大喜,有这么充足的时间——16站。这回我可睡不过站了。曾经研究过为何打的、坐公车都不困,偏偏要睡地铁,得出的结论是地铁里严重缺氧。君不见一屋子人开会时总是使人昏昏欲睡,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2.
何老师终于来到课堂上了,还带着道具呢,一个硬梆梆的土豆和“KFC”的软吸管。“气功”表演开始了,只见他用右手的大拇指紧封住吸管的一个口,左手平拿着土豆,运了一口气,突然间,一口气把吸管猛地倒插入土豆,居然刺穿了整个土豆。何老师好残忍啊!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所有的科学试验都要有代价的。随后他再把吸管中的土豆条挤出来,里面居然还有一根“薯条”。后来,何老师又演示了一遍,还把秘诀告诉我们:要把吸管的一个口封起来,使得空气撑着的软吸管就如同铁一般的坚硬;另外就是穿刺时用力要集中。何老师就又让三位同学上台学“气功”,两男一…  相似文献   

13.
悼念姥姥     
想念 《百姓生活》2010,(4):18-19
一 姥姥,叫申淑英。这是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才知道的。有一次,一个跟我玩耍的小伙伴突然问我:“你知道你姥姥的名字吗?”我听她这样问,一下子不知所措,摇着头说:“姥姥不就是姥姥吗?怎么还有名字?”她睁大眼睛.故作惊讶地反问道:“每个人都有名字,姥姥当然也有名字了。她把你从小看到这么大,你怎么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袁国义 《老友》2014,(5):53-53
正曼谷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慢"。我学会的第一句泰语就是"宅阴阴"(慢慢来),这是他们的流行语,更是导游的口头禅,同时也是曼谷乃至整个泰国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下了飞机,我们旅行团在曼谷机场大厅转了几圈也没找到要找的人。正在大家纳闷和不耐烦的时候,一个圆脸男青年出现了。他,就是我们旅泰期间的当地导  相似文献   

15.
说“心眼”     
想起“心眼”这个词,是因为读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幼儿园阿姨在休了一段时间的病假后回到工作岗位,心血来潮地要班里“想她”的孩子举手。见只有几个小朋友举手,阿姨显然不满意,就启发孩子:你们这么长时间没见到我,怎么会不想我呢?如果你曾经想过我,就把手举起来吧!这回,除了一个小朋友外,其他小朋友都举了手。阿姨就去问那个没举手的小朋友:“你真的没想我吗?”那个孩子肯定地点了点头。阿姨又问:“为什么没想我呢?”孩子说:“我想我姥姥和我姥爷来着,他们把我的‘想’都用完了,我没有地方想你了!”当天,这个孩子是哭着回家的,因为阿姨罚…  相似文献   

16.
泥巴童年     
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欢乐。带给我欢乐的是泥巴和那些泥制品。家乡的红色土壤,黏性很大,我们把它叫作“胶泥”。我们这些泥孩子成天在胶泥里滚爬。夏天放学后,我和小伙伴把“胶泥”从洼地里挖来,找有水泥面的地方去摔打。当时学校就有一个乒乓球台。我们都争抢着到那里摔泥。十几双小手一齐抡开,只听见一片“啪啪”声作响。大孩子边摔边指导我们:“要摔熟,摔透,用力多摔一会儿。”我们听了,用小泥手抹一把脸上的汗水,又是一阵啪啪的摔泥声。大孩子手把手地教我们,还说:“胶泥是不是摔熟,要用头发割一割,割开里边没蜂窝就熟了。”于是我们纷纷…  相似文献   

17.
“喂!大连某部第二干休所吗?请转高玉宝家。”“你又是找他做报告的吧?他参加完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又‘失踪’了,他老伴也找他呢!”接线员不耐烦地对我说。唉!没想到,高玉宝这老头儿离休了还那么忙。 我只好三顾高家,终于在这个周日见到了有41年中国作家协会会龄的高玉宝。刚一落坐,老人便歉和地对我说:“前几天去沈阳开完会,被铁岭市几家单位‘抢’去作了五场报告,让你久等了。”顷刻,我的拘谨被这浓重厚实、充满磁性的山东口音融化了,我感到他比《半夜鸡叫》中的小玉宝更加可亲可敬,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18.
剃眉毛     
我小时候,常见爸爸剃胡子。他把电动剃须刀往下巴上一按,嗡嗡的,真好玩儿!我朝爸爸要,可他不给,说这是大人用的,小孩子不能碰。一天,家里没人,我翻出了剃须刀。在手里摆弄了半天,可它就是不能发出嗡嗡的响声。是不是坏了?不能啊!早上爸爸用时还好好的。我看见上面有一个按钮,就按了下去,这回,它转起来了。我把剃须刀往下巴上放,来回转动。痒痒的,舒服极了。但我没胡子,剃了半天,只是空转。我忽然想到了眉毛,这和胡子差不多,便把剃须刀朝眉毛上剃去。只听“刷”的一下,剃须刀的动静变了。接着“刷刷”几声,我感到眉毛不断往下落。我去照镜子…  相似文献   

19.
“气球”食品袋在去九寨沟的路上,坐在车上经过了N个小时的上上下下长途颠簸,无精打采的我感觉有点疲惫和饥饿。随手打开旅行包,摸出了一袋蛋黄派。这时我感觉不对劲,睁开惺忪的眼睛看个究竟,呀"原来是蛋黄派的包装袋变成了一个圆鼓鼓的“气球”,活像一只“气蛤蟆”。用手指捏一捏,感觉硬棒棒的,像是快要炸开似的。我又急忙找出几袋豆奶粉、麦片之类的小食品,包装袋胀得一个比一个圆。我把这些“气球”食品拿出来在车上展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种情形在平原地区郑州可是见不到的呀"这时科学老师对此现象做了明确解释。他说“:由于现在的高…  相似文献   

20.
要不是整理书房时,翻出一批受潮发霉的照片,我都差点要把那200多张像刑侦档案一样的裸照给忘了。大约四年前,我一外地的哥们曾经跟他们当地一班摄影家和发烧友们外出搞过一回人体摄影的“艺术创作”。据说他们在一个风景点的酒店里找了两个小姐,谈好价钱后,就把她们带到一个景区里人迹罕至的青山绿水里搞起了创作。哥们向我描述了当时现场的情形:一群上了岁数的爷们哈着腰撅着屁股,一边指挥着两个除了胸部伟大的女模特摆着各种各样古怪姿势,一边端着长枪短炮围着她们就是一通狂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