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 “社会”概念的现有规定及其适用范围 什么叫社会?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中写道:“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简言之,社会就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合体。不难发现,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社会”,实际上只相当于“社会经济形态”的意思,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概念。但是,罗森塔尔等人在编写《简明哲学辞典》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对  相似文献   

2.
经济史分期的标准是生产关系的根本质变或部分质变,而不是“新经济成分的出现”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各个个人藉以从事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其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每一个都是一定的生产关系总和,而每一个生产关系总和同时又代表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因此,我认为,经济史分期的标准应当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化。所谓生产关系的重要变化是说: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之间,应该是基本的生产关  相似文献   

3.
一、马克思的交往概念社会交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尤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建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以及由这种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与生产力、分工、生产方式、实践等重要范畴直接相关,又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以及共产主义理论密不可分;并且,从根本上说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这两条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都与马克思对社会交往概念的理解有着内在联系.所以说,社会交往理论本身就构成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各种专业学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兴旺发达,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学术性社团的社会作用,加强和完善学术性社团的建设,有必要将学术性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63页)可见社会是基于一定生产关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的疑问和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曾提出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在宏观层面如何认识这个原理;二是对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如何解释.生产方式有多种类别.一定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和生产方式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对资源配置的概念使用要有区分,广义上称资源配置,狭义上不妨称要素配置.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是两个概念,既存在"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关系"这个关系式;又存在"管理方式→生产关系→生产力"这个关系式.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需要修正,结论为:科技生产力(硬技术、既定、静态)→生产方式(抽象)→生产关系(抽象)→管理方式(具体)→生产关系(具体)→合力生产力(动态).  相似文献   

6.
论初级阶段资本的生产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从一个理论命题谈起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任何社会生产的两个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就形成了这个社会的独特的生产方式。任何社会的生产方式都是以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定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所谓的社会生产力就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社会生产的历史结果,表现为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力的显示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即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总是一定生产方式下的运行结果;而一定的生产方式必须以历史的生产力为条件,即一定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在这段话里,马克思讲“生产关系”时,特别强调了是“同物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习惯于认为“五种生产方式”是全人类社会“普遍必经”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照此说来,资本主义就是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而不经过资本主义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偏离”了普遍规律的“变异”的社会主义了。这样认识是否正确呢?笔者认为,在一般地讲解社会发展史时,作为一种逻辑的推导和历史的例证,概而言之地讲人类历史上先后经历五种生产方式,是有其合理性的。但要把那五种生产方式中的当中三个阶段通通说成是全人类普遍必经的阶段和普遍规律,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  相似文献   

9.
一 马克思指出,商品经济是“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即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显然,这种生产关系是有别于作为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那种生产关系的。但,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同样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的回顾唯物史观认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是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马克思说过:“社会关系与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08页)旧中国所以会发生革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反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建立以后,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关系已经被废止,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有领导、有步骤地建立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研究多数依循着西方"国家与社会"的经典理论范式展开,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反向求证的研究套路在面对中国社会组织这一不断变化发展的经验现象时遇到了各种危机,未能揭示出真正契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实质.如何才能透过社会组织寻找到一条接近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真相"的途径呢?回到历史或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它将有助于我们跳出西方经验和理论框架的桎梏,同时也有助于超越"狭隘的现在",以社会组织本身的演变为主角,充分贴近其本来面目,把握其深层构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十九世纪科学思想中最伟大的成果。由于这一发现,社会科学第一次被纳入了科学的轨道,历史的发展被科学地看作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究竟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的呢?列宁指出:“他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又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  相似文献   

13.
一个经济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可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商品经济阶段不可避免而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可以超越作为理论依据的。为什么超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是可能的,这有没有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呢?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有同志提出一种所谓“社会主义异化”论观点(以下简称“异化论”),说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政治异化、思想异化、经济异化、劳动异化等。对这样一个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应如何分析呢?列宁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列宁这一科学论断,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只有从生产力入手,认清生产力性质及其发展规律,才可以认清生产关系,管理方式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才可评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先进的或是落  相似文献   

15.
所谓“西方”,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建构。欧洲特定的文化背景,历史上一系列的文化及社会运动,对历史思想和历史书写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西方史学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独特性,譬如强调进步和发展等等。然而这种独特性并不是一连串独一无二的特征,也不意味着西方历史著作的方式在所有方面都优于其他方式。归根到底,正是不同体系之间的冲突,尤其是不同“力量”之间的动态平衡,才构成西方历史思想和历史书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形态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以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理论界过去较为流行的看法,是将社会形态定义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具体的历史统一。这个定义的理论来源,主要是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和尤金合编的《简明哲学辞典》,他们说:社会经济形态是“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跟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直接根据是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多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说是意见纷纭,分歧很大。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句话的翻译上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德文版原文,这句话应作如下翻译较为合适:“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交换条件。”这里的变化是,把现在中译本中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改译为“生产条件和交换条件”。为什么要这样改译呢?  相似文献   

18.
青年概念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年”是处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社会群体和热情奔放、探索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先锋队。八十年代的中国青年大抵是十四岁至二十九岁的年轻人。“青年”的属概念是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这里所论的“青年”概念正是对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下的年轻人的科学抽象,决不是那种抽去了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人”的概念。我们在给“青年”下定义时指明一定社会形态中的青年,是为了使青年能从自己所处的实际社会生产关系出发去认识与改造社会。如果我们离开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改造,就不可能正确认识青年和谋求青年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有个重要的论调,认为中国“跳”过了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公开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所以现在“要补资本主义的课”。又说: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恰恰是我们中国需要的”,而且是“紧迫的需要”。也就是说,中国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不应该走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中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呢?历史早已以其客观的选择雄辩地回答了这个问  相似文献   

20.
无须讳言,我国还存在种种现实社会问题。它们是社会主义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试图把我国现实社会问题作为一个整体,从宏观角度对其产生的基础和原因、性质和特点、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作一概略探讨。顾名思义,社会问题是指一定社会中发生的问题。马克思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社会就是人们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所共同构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社会的含义出发,就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