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澳门是我国最早遭受西方殖民主义侵占的领土,也是在中外关系史上曾经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城市。但是关于澳门历史的文献资料,在中文古籍里保留的并不算多。这大概是由于澳门一地的兴盛发展,时在西方殖民者占居之后,而中国人自己对它反觉陌生的缘故。然而澳门毕竟是中国土地的一部分,它的兴衰去留是不会不被国人所关注的。从明代起,中国若干官、私著作里即有关于澳门的记述,例如万历年间郭棐纂修《广东通志》的《澳门》条、沈德符著《万历野获编》的《香山澳》条以及庞尚鹏、郭尚宾诸人的有关奏稿等。到了清代,有关的记载和专论在一些政书、方志、笔记里更显增多,  相似文献   

2.
《琵琶记》没有列入《荆(钗记)》《刘(智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大南戏之内,不少人为它叫屈。王骥德《曲律》(1610)已经说不清这个说法的由来,但是一个来源久远而被公认的说法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南词叙录》称《琵琶记》的前身《赵贞女蔡二郎》为“戏文之首”,但《琵琶  相似文献   

3.
屈原生年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诗人和爱国主义者。他的生年曾有不少人考证过,但一直聚讼未决。本文也想作一点试探,主要内容是:一、考释屈原自叙的生年;二、推算屈原的生年为公元前三五三年;三、以屈原的生平事迹论证其生年应为前三五三年。  相似文献   

4.
关于陆游的卒年问题,历来说法不一,至今尚无定论。《宋史》本传谓:“嘉定二年(1209)卒,年八十五。”宋·张淏《宝庆续会稽志》、清·赵翼《陆放翁年谱》,均主此说。自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提出“嘉定庚午(1210),年八十六而终”以后,元·方回《瀛奎律髓》、清·钱大昕《陆放翁年谱》即主此说。近年来,陆  相似文献   

5.
6.
杨伦是清代著名杜诗注本<杜诗镜铨>的作者.主要考察了杨伦一生的大致行踪、交游和仕途情况.  相似文献   

7.
以《琵琶记》戏剧唱词为封闭语料,从中抽取含颜色词例句209例,其中语义颜色词152例,语用颜色词57例。语义颜色词规约义可以受到转喻、隐喻的认知机制和文化机制影响而引申出新的意义;语用颜色词极大地丰富了颜色词的数量,并且语用颜色词有着语义颜色词所不具有的修辞效果。这两类颜色词词义引申的轨迹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琵琶记》表现了一幕因追求现实功名而导致尽孝愿望破灭的社会悲剧。这种构想与元末现实紧密相关。只是入明以后,世道大变,人们遂忽略这一含义,强调和扩展了礼教内涵,并将注意力放到忠孝矛盾与负心与否的问题上,通过不断的和渐进的改动,使这种理解得到巩固。本文则是对原作的悲剧涵义和表现方式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琵琶记》是中国戏剧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其优美的曲辞,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及强烈的道德色彩赢得了批评家的称誉和民众的喜爱。作为早期的传奇作品之一(被一些研究者视为最早的作品),《琵琶记》成了后世剧作家的楷模,极大地影响了传奇风格的发展。近些年来,在中国,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帝京景物略》的编撰者为明末之刘侗、于奕正,但是翻检清康熙、乾隆、光绪和民国四朝《麻城县志》以及《蕲黄四十八砦纪事》等,发现参与此书编撰的还有周损和曹胤昌二人,但他们竟湮没无闻,不为世人所知.周、曹二人文名不传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诗风、文风不合时宜,政治立场和反清复明的斗争经历为清朝统治者所忌讳.  相似文献   

11.
《琵琶记》不愧为“驿骝方独步,万马敢争光”的艳冠群芳的长篇戏剧巨制,它可以和《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并论相提。《琵琶记》散入各个地方剧和各种唱腔中,变化万千,各有特点,但无不以高著《琵琶记》为其兰本。几百年来,这个剧本在人民中广泛流传,广大人民都追随着张太公对蔡伯喈的气恼痛骂而气恼痛骂,更追随着他对赵五娘的同情体贴而同情体贴。 《琵琶记》并非高明独创,早在南宋初年,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一诗中说:“斜阳古道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正唱蔡中郎”。可见这个故事早在公元十二世纪中期就在民间流传,惜无记载,细节无从推敲。南戏  相似文献   

12.
《琵琶记》中似类平比标记有似好似一似相似。似也可用于否定句式或反诘句式,表示差比。如类平比标记有如犹如。如也可用于否定句式或反诘句式,表示差比。《琵琶记》中还有是厮象同一般等平比标记。同或与和构成框式平比句式,或用于否定句式表示差比。一般总是与似一似是或和构成框式平比句式。《琵琶记》中胜类差比标记有胜胜似,赛类差比标记有赛赛过,另外还有差比标记强如比于等。差比标记比可用于否定句式或反诘句式,在语义上仍是表示差比。《琵琶记》中的比较标记与《张协状元》中的比较标记既有同又有异。  相似文献   

13.
元末明初,瑞安高明著《琵琶记》,得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赞许,说: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琵琶记》如山珍海错,富贵家不可无。该剧自问世之后就风行海内,甚至达到了几半天下的盛况,明人胡应麟记载说每奏一剧,穷夕彻旦。此剧经过改编,长期流传在各地舞台,至今活跃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成为温州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为什么?本文试作解读。  相似文献   

14.
<四库未收书辑刊>收入两部<明史断略>,一部为钱谦益著,一部为彭而述著,两部书的内容大部分相同.检索著录及细加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彭而述对钱著进行了评点与续写,但其相同的部分却是彭而述对钱著不能辩解地抄袭.  相似文献   

15.
薛昂夫行年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超吾,字昂夫,号九皋。以字行,人称薛昂夫。元代畏吾儿族有名的散曲家。 王德渊《薛昂夫诗集序》:“薛超吾,字昂夫。其民族为回鹘人,其名为蒙古人,其字为汉人”。 薛超吾,康熙《衢州府志》作“薛超吾儿”,民国《衢县志》作“薛遮吾尔”,皆随音译写,字无定形。 “回鹘”,即古代之“回纥”,散居漠北,以游牧为生。隋大业间,与仆固、同罗诸部结为回纥同盟。唐德宗贞元四年,改称回鹘。后为黠戛斯所败,部落西迁,散居今新疆东南一带。蒙古铁木真时归附,称畏吾儿,即现今之维吾尔族。 揭侯斯《送爕元普序》云:爕里普化为蒙古人,本无氏姓,“故人取名之首字加其字之上若氏姓之者,以便称谓,今天下之通俗也”。薛超吾之称薛昂夫,亦徇此俗。  相似文献   

16.
刘勰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他生于宋,卒于梁,历宋、齐、梁三世,一生坎坷,仕途艰难。然他的力作《文心雕龙》,却已成为“文苑之秘宝”。今天,它不仅在文学理论方面,而且在文章理论及修辞理论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探讨和研究价值。关于刘勰的生平,史书未作详细的记载,没有明确的系年,为今天研究刘勰的生平及思想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笔者根据所得资料,参考诸家考证文章,撰作此文,意欲衬刘勰生平系年作一点新的探讨,冀有益于付刘勰的生平及思想发展的研究,并以此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7.
天监四年乙酉公元五○五年左右三十五岁告别定林寺,起家奉朝请,担任中军临川王萧宏记室。是年十一月,萧宏北伐,刘勰当随军而行。关于刘勰起家奉朝请的时间,至今亦无定论。笔者认为,刘勰终齐之世,未获一官,最后不得已入定林寺以聊生,可见其地位卑微。然而“天监初”,梁王朝建立,却能“起家奉朝请”,这其中必有机缘。“奉朝请”虽“无员,亦不为官”,然却是南朝人仕之阶,齐梁间许多显官要员,均由奉朝请始。如沈约、何逊,司马筠、任孝恭等皆是(详见《梁书》各本传)。那么,刘勰何以“起家奉朝请”呢?许多学者认为,刘勰“起家奉朝请”,是由于沈约的荐举。这种可能性当然  相似文献   

18.
19.
司马迁不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就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他特殊的地位。遗憾的是《史记·自叙》没有记载他自己的生年,《汉书·司马迁传》也没他的生卒年的明确记录。一九一六年王国维著的《太史公系年考略》,把司马迁的生年定为汉景帝中元五年(前一四五年);关于他的卒年,王氏持模稜两可之说,“要之史公卒年虽未可遽知,然视为与武帝相终始,当无大误也①。”此后,一些中外学者,关于司马迁的生卒年,大都以王说为依据②:定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卒于汉武帝后元二  相似文献   

20.
有关《断发记》的作者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为李开先作,一为无名氏作,其中李开先作《断发记》为大多数人的看法。该文分别从版本、音韵等角度逐一加以考辨探析,提出《断发记》的作者不可能为李开先,只能是无名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