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鲁良 《源流》2006,(12)
在历史长河中,康熙、雍正、乾隆是时间接续的三个朝代,康熙朝61年,雍正朝13年,乾隆60年,但人们常道“康乾盛世”,似乎夹在康乾之间的雍正就无甚可言一样。其实,纵观中国历代皇帝,极少能像雍正这样勤理政事的。他“振数百年颓风”,革除旧弊,是“康乾盛世”的有力推动者。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杰  相似文献   

2.
关于康乾盛世的出现,论者多强调是康、雍、乾三帝正确治国之策的作用,但实际上康乾盛世形成的原因有三:在明、清交替之际的长期动乱之后,人心思治是康乾盛世出现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历史为康雍乾盛世的出现准备好了必要的条件;康雍乾三代帝王正确的治国思想和方针政策是盛世出现的必要因素。康乾盛世的出现是明末清初社会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与康、雍、乾三帝实行的正确治国方策相结合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康乾盛世作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也是清代最辉煌的时期,既是研究清史的一把钥匙,也对我们今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把康乾盛世放在全球视野下进行研究,用世界的眼光看待并研究康乾盛世,这是一个很有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乾隆南巡与治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朝乾隆皇帝弘历在位六十年,仿效其祖父康熙帝玄烨,亦六次南下巡视江浙地区。祖孙两代多次南巡,这是康乾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对“康乾盛世”的发展与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弘历对自己的南巡之举也颇为重视。他在《御制南巡记》中说:“予临御五十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的忧患意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忧患意识是《红楼梦》的重要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红楼梦》是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危言"。它明写的是一个家族的衰落,实际反映的却是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即被人们称之为的"康乾盛世"。贾府的衰败过程和衰败原因是"康乾盛世"衰败凝缩和缩影。历史证明了作者思想的正确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6.
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辉煌。在国家收缩权力、保护民众利益时,两者形成合作博弈关系,市场繁荣、经济发展,康乾盛世兴起。当国家侵害社会各群体的利益时,两者出现非合作博弈,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文化趋向保守,经济发展停滞,康乾盛世走向衰败。皇权不受制约和民众权利缺失,是康乾盛世转衰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7.
康乾盛世时期,桐城文学繁荣,桐城文派执清代文坛之牛耳,而张英号称“龙眠五子”之一,其诗文作品繁多,影响很大。文章通过对张英著述的解读,旨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张英其人、其文、其诗,从而进一步认识清代的文学发展与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8.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作为"康乾盛世"的核心,京师北京不可避免地在亚洲乃至世界的某些范围内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在清代,朝贡体系覆盖了东亚的大部分地区,北京城处于这个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北京城对于朝贡国的影响力,不仅依托政治上的强势,也表现在思想文化上的强势。京师强势文化的产生,除了国家强盛的大背景之外,还有一系列的特殊的出自朝廷的高端文化举措。康乾时期另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是,进一步与西方文化接触,开始了超越朝贡体系的国际交往。历史显示,北京是古老文化的宝库,又是引领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锋。北京的历史发展有其独特的经验,对其进行认真的总结,可以获得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宫泉久 《东方论坛》2011,(4):65-68,76
“诗中有人”是赵执信诗学思想的核心,他肯定儒家诗学“发乎情”的同时,又鲜明提出“诗固自有其礼义”,强调诗歌真的规定性。其诗学以与神韵说分庭抗礼的面目出现,是儒家诗学思想的回归和扬厉,是康乾盛世诗坛的异响。  相似文献   

10.
清朝农垦活动对森林的严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初期统治者较为开明,尽力发展生产并减轻农民的负担,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和平安定的“康乾盛世”。 清朝中叶,中国人口开始急剧增长,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清政府除了“开禁”、“赈灾”、“劝垦”之外并无更多的关注环境的政策措施,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开山烧炭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生态灾难。该文对其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引起当代人们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风云激荡,然而,中西文化交流的潮流却未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并得以在此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随着时间的推进,清代出现了励精图治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康乾盛世逐渐孕育。康乾盛世的一个重要成果及观察指标就是在北京海淀地区诞生了举世闻名的三山五园,即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这其中,中西文化交流既是康乾盛世的一个推动力,也是三山五园兴起的重要外因。考察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三山五园兴起的中西互动背景,既是清史研究和三山五园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有助于审视和把握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利弊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2.
廉洁清政是关系到社会兴衰、国家存亡的大问题,也是社会对其官僚队伍的基本要求。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在中国古代.明君贤相、清官廉吏不乏其人。仅以封建盛世来说,汉代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代的“贞观之治、一开元盛世”、明代的“洪武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既有皇帝的清明勤政,又有辅臣  相似文献   

13.
朱熹理学思想影响深远,其司法思想主要包括“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明谨用刑而不留狱”两方面,并对清朝法制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康乾盛世的形成。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应以之为鉴。  相似文献   

14.
越过唐诗宋词的熠熠夺目,带着沧桑隽永的缕缕忧思,历史的年轮驶向了三百年前的康乾盛世。繁华喧闹、安乐升平中。一名男子手拈翠翘,在花前月下、大漠天涯,低声吟咏忧伤,倏尔转开身去,留给我们一个伤感的背影。  相似文献   

15.
清代前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手段,缔造了繁荣富裕的“康乾盛世”,但也造成了人口的急速膨胀和农垦的迅速扩张,森林面积大为缩减。同时,战争和建筑业、手工业的发展都严重消耗了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6.
“治世”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追求的最高形态之一。早期“治世”概念道、儒、法、墨诸家并用,后被佛教化用,最终主要成为儒家治国的理念。“治世”的内涵具有一整套理论体系,物阜民丰、户口大蕃、任用君子、德治刑措、重文备武、四夷来朝等是最主要的内涵。“治世”这一概念,还催生出了一系列衍伸内涵,并与之成体系,比如治世之音、治世之礼、治世之文、治世之诗、治世封禅、治世祥瑞。“年号加盛世”的组合概念,古人使用得极少。在典籍之中,盛世主要运用在“唐虞盛世”“三代盛世”等三代时期,“开元盛世”古人称为“开元之治”,鲜有“康乾盛世”的提法,“年号加盛世”的概念多为今人对古代国家物阜民丰状态的概括。作为概念的“盛世”运用多于“治世”可能还要到近代以后。“三代之治”与“贞观之治”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套治世体系:前者是虚构可层累的概念,往往被学人借用为申说自身治国理想的工具;后者实际发生过,是古人艳羡与师法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不仅呈现出康乾盛世的繁荣,而且也在学术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初,统治者把朱子学确立为官方哲学,致使清前期陆王心学思想中理性思维的光辉逐渐黯淡无光。但陆王学术并没有成为绝学,依然按照其内在逻辑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清代康雍乾三帝的统治思想与文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政权建立之后 ,面对自身相对落后的民族传统与汉族先进的封建文化的矛盾 ,统治者最终选择了正统儒学 ,特别是程朱理学作为清朝的官方哲学和统治思想。尽管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 ,个性有别 ,其强调的重点和关注的方面也有差异 ,但“崇儒重道”的基本文化国策始终未有改变。这一文化选择的完成和统治思想的确立 ,为康乾盛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9.
民族政权是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的产生具有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军事、中原王朝国力的变化、外来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民族政权的性质因时代和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而不同 ,并且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 ,总的趋势是和中原王朝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由“独立政权”经“结盟政权”向“藩属政权”转化 ,在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时完成了整个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康乾盛世与欧风美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雍乾时期是清朝的全盛时期 ,人称“康乾盛世”。然而 ,在其繁荣昌盛的表象之下 ,潜伏着种种危机。与同期欧美国家的发展相比 ,更显得黯然失色。虽然它取得了中国封建社会所能达到的最大成就 ,但却落后于西方国家 ,落后于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和时代的潮流。清政府实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却使中国与外界相对隔离 ,看不到世界上正在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不能及时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与经验 ,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