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政策移植框架的研究——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政策移植理论的发展,政策移植理论已经成为当前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中最为学者关注的理论之一.同时,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文章以政策移植理论为研究工具,结合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情况,尝试对我国大范围的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由英国政府率先提出。英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矫正分散决策条件下个体最优行动造成的环境恶化和气候变暖这一市场失灵问题,其低碳经济政策独具特色,形成了涵盖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涉及政府、企业、消费者的政策体系,并在政策之间的协同性以及环境、经济绩效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完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地方科技措施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过程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而科技措施是科学技术得以创新的重要保障.我国地方科技措施目前已难以适应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低碳模式的发展,不仅要求政府引导公众意识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更需要发挥民间力量的作用,建立政策、制度相互配合的促进机制,完善科技措施的构成体系,同时让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成为科技措施创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未来我国减排压力将非常大。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国政府一方面需要通过政治、外交等手段参与国际减排规则的制定,为我国经济发展、企业转型赢得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我国还必须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期规划,争取抓住"低碳经济时代"的重要战略机遇,走到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前列,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解读低碳经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低碳经济是继工业化和信息化之后.人类经济面临的又一场革命,其意义深远."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发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其发展路径选择应是:树立低碳观念;制定低碳政策;推行低碳产业;开发低碳技术;建设低碳城市;提倡低碳生活方武.  相似文献   

6.
王爱国  刘洋 《东岳论丛》2019,40(7):127-139
根据绿色鼓励政策和绿色规制政策的不同特点,本文构建了绿色政策对低碳企业投资行为的传导机制模型,并运用深沪两市2010-2016年低碳企业样本对不同绿色政策与低碳企业投资行为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的实施为中国低碳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增加了低碳企业的投资机会;绿色鼓励政策中的政府补助政策对民营低碳企业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国有低碳企业投资没有影响。绿色规制政策中的命令控制型政策能够促进国有低碳企业投资,对于民营低碳企业投资促进作用并不大;2016年之前,绿色规制政策中排污费的征收并没有促进低碳企业的投资。民营低碳企业应该更多地受到经济性鼓励政策的支持;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公有制经济应带动非公有制经济投资低碳产业;适当加大对环境税(费)的征收力度,促进低碳业务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对于处在高速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如何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何为低碳经济,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等问题我国学术界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紧随时代潮流,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走出一条协调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广西应重点培育新能源和节能服务两大新兴产业,通过产业升级、低碳技术开发、倡导低碳消费等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为此,广西应制定系统的地方财税支持政策.而针对当前财税政策覆盖面有限、措施单一等不足,可采取增加财政投资、扩大税收优惠、建立碳基金和对居民低碳消费进行补贴等措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伏绍宏  谢楠 《天府新论》2020,(1):124-130
我国的低碳经济政策建立在“碳锁定效应”较为严重的时空节点上,政策推进的十多年间,我国的“碳锁定效应”在技术、制度、产业和社会诸方面的影响均较突出,且与碳排放的“公地悲剧”牵连,很大程度决定了低碳经济政策的创新难度。各主体的责任担当与主体间的配合调适尚不到位。在府际博弈的情况下,政府主体的行为时有失控,严格管控府际关系是现阶段政府主体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在企业低碳经营的内在需求与外在压力不足的情况下,强制企业释放社会责任是必要选择;培育最能体现低碳经济政策价值取向的社会公众进入政策议程是政策创新的重要举措。此外,还应合理搭配使用政策工具,增强具体政策应对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碳税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低碳经济背景下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最有效的政策手段,其立法已成为税法领域的重点议题.碳税的设立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推行低碳经济模式、完善我国现行税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在我国已具备实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在考察与借鉴欧日等发达国家碳税政策的基础上,本文就碳税的立法理念、开征时间以及碳税制度的具体设计进行架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运动"形式自上而下所形成的强制性政策动员方式与建国初期的国内外复杂环境、民众心理特点等因素共同构造了当代中国的政策认同.人们之间以及人们与制度之间的信任相当普遍,信任政治建立在以人事档案为代表的"信任替代物"上.反过来,这种"自上而下"开展的政策动员与"自下而上"形成的政策认同所建构的普遍信任有助于建立大规模的、复杂的和相互依存的社会网络和制度,从而实现了由人际关系凝聚的经验信任走向集体规划化的制度信任.  相似文献   

12.
政策网络:政策科学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网络是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后现代政策科学的主流话语和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它主要研究政策过程中相互依赖的行动者的稳定社会关系模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策网络中,行动者在网络中的地位、政策参与者关系的强弱以及网络的开放程度都会影响政策后果.政策网络理论在发达国家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后果与政策变迁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作为后现代政策分析的新框架,政策网络是对传统政策分析理论的超越,它对中国政策科学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当前政策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以来,我国政府迅速推开了一系列针对贫困人群的社会救助制度,这些措施无疑会对改善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和权益做出贡献,也为社会发展提供机遇.然而,中国的社会政策发展仍面临多方挑战.一方面,一些传统的应对市场经济风险的社会政策工具,在我国的使用效果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基础性的社会制度的缺陷或缺乏,诸如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的法制环境以及基于民主政治的公共和私人利益的表达和实现机制等,这使我国社会政策的作用和效果也受到了制约.为此,文章认为,中国的社会政策要从基础制度的建立和改善入手,在此基础上从中长期战略的视角出发,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制定和实施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中的政策空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凡是存在公共政策的地方,就存在着政策空间和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互动是本文阐述的中心。本文认为政策空间是由“政策企业家”参与其中,通过“溢出效应”等逐步渗入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之中;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的定位则是在一定的规则体系指导下,经过不同的政策价值层面由政策空间的渐进拓展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政策结果的多面向:寻访新政策网络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策网络理论在欧美国家盛行至今.该理论围绕着政策过程中国家与社会因政策资源相互依赖而形成的不同关系模式来描述、解释或预测政策过程及其后果.本文从结构主义、行为主义视角梳理了该理论关于政策网络对政策结果影响的观点,无论是"结构一后果"逻辑观,还是"行为一后果"逻辑观,片面强调结构或行为的局限性不言而喻.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偏执,使得学者们在检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能统合结构与行为于一体的新制度主义分析视角,以进一步增强政策网络对政策结果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以洛伊(Lowi)的政策分类框架为基础,运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国背景下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的研究表明:分配政策的执行偏差往往是由政策本身的因素造成的;构成性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不同执行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规制政策执行难度大,影响其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一是规制对象的特点,二是能否有效控制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建立在权钱交易基础上的合谋;再分配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生产商和公众等利害相关者会围绕其所蕴含的巨大利益空间展开复杂的利益博弈。在现有的制度背景下其必然结果是地方政府、生产商和社会中上阶层在博弈中获胜,共同瓜分再分配政策中所蕴含的巨大利益,导致政策执行失效。  相似文献   

17.
政策否决指政策过程中政治主体行使否决权,促使决策者放弃或改变议题、决定的现象.政策否决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一种常态政治形式,逻辑上构成共识政治过程的一个环节.我国政策否决现象可分为历时性政策否决、共时性政策否决两种基本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否决出现了重大变化,显示了公共政策过程朝向民主化的进步.但是,政策否决的非正式性较为突出,现有制度缺少把体制外否决纳入到体制内否决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政策预期与政策认同及其对于社会公正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问题,既是社会政策的问题,也是人民心理认同的问题。在这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政策预期和政策认同的问题。如果人们对于正在施行特别是未来将要施行的政策所能给自己的利益带来受益或受损的情况有所准确判断,那么就说明社会具有较高的政策预期值,反之政策预期值就低。而由于政策的调整过程同时也就是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所以任何一项政策的施行都将在实际上导致一些人的受益和另一些人的受损,这就产生了人们对于政策的认同倾向问题。这种政策认同程度的高低与政策预期值的高低一样,都将影响到社会成员对于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体认。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别论述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微观经济规制政策的内容、有效性及存在理由.从实施依据、目标、主客体、手段、调节对象、调节特征等方面比较了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与微观经济规制政策的差异,并且指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认为两者之间具有互补性,有互动关系,互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流行教科书对政策科学演进史的解读,是一种阶段模型.其实,这只是政策科学发展的路径之一.由于政策阶段只是政策主体行为的理论外化,而人的行为总是多因素作用下的产物,因此政策科学的演进,其内在的路径必然是人类对政策过程中因素的不断发掘:先是一种具有科学理性的认识因素的发掘与理性的政策过程理论的形成;接着是权力因素的重新发现与政策过程技术与政治双因素理论模式的出现;然后,政策科学转向多因素理论研究.由于这种理论转向,政策科学的范武革命深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研究的前沿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