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诡辩一词,源于希腊语soPhiste,意为技巧智慧,它最初的含义是掌握技巧,具有智慧的人,即“智者”。对“诡辩”一词的贬义理解,大约始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诡辩一词,中国最早出现在公元前二世纪时的汉朝人刘安所辑的《淮南子·齐俗篇》中:“诋文者处烦扰以为智,多为辩,久稽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论文集《工具论》,已由李匡武教授翻译成中文,并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从而填补了我国在翻译出版西方哲学古典名著方面的一个空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恩格斯称他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是“古代世界的黑格尔”。《工具论》是亚里士多德六篇逻辑论文的总称,也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其中《范畴篇》  相似文献   

3.
一、文艺学方法论借鉴自然科学理论是否可能文艺学方法论借鉴自然科学理论是否可能?有没有这必要?与其先从理论上加以申辩,还不如先从事实上加以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的理论源泉就得力于动物学和物理学理论,《诗学》中的“种类”一词,就直接借用了动物学的概念.亚里士多德说:“(悲剧)后来逐渐发展,每出现一个新的成分,诗人们就加以促进:经过许多演变,悲剧才具有了它自身的性质.”这便类似有机体的成长过程,一如从小马到老马的成长过程.《诗学》谈到悲剧的结构要求完整,“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这  相似文献   

4.
美学范畴的系统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学范畴论不仅仅是对个别范畴的考察,整理以及阐明其含义,而且还要将它们系统化,形成一个范畴体系。个别美学范畴只有处在美学范畴系统中才有可能规定并展现自己的内容。因此,美学范畴论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美学范畴系统。 一、美学范畴系统化问题的历史追溯 范畴的系统化发端于古希腊哲学。在欧洲哲学传统中,范畴来自古希腊柏拉图对普遍性概念的考察。柏拉图在《智者》中提出的“最普遍的种”这一概念,在本体论上就是理型,是界说和评价事物的标准,其含义与范畴相同。后由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从语言,逻辑和形而上学的综合分析中,把柏拉图“最普遍的种”这个用语的含义精确地表述为“范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范畴就是事物的一般属性,因此,范畴就是假设—对象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存在分为十类,即  相似文献   

5.
李孟国 《理论界》2008,(11):104-106
本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内容。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中对本体做出了不同的阐述,分别提出个体事物和形式是第一本体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考察始终相关于柏拉图的相论,起初是对相论的批评,后来则是对相论的回归,这一过程使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既呈现出矛盾,又显示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工具、方法、道路(logos) 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象他的“形而上学”一样,是后人起的名字。“工具论”名下分《范畴》、《解释》、《前分析》、《后分析》、《论辨》以及作为《论辨》第九卷的《辨谬》诸篇,而《形而上学》名下则只分卷、篇而没有标题,这可能因为《工具论》辑集较早,材料比较完整,《形而上学》成书则较晚,材料比较零碎;然而,无论如何,《工具论》与《形而上学》是相对应的两门学问,《工具论》专讲“思想”,《形而上学》则主要讲“存在”。  相似文献   

7.
<正> 由李武林教授,谭鑫田、龚兴副教授主编的《欧洲哲学范畴简史》(以下略称《简史》一书,已被国家教委定为全国高校参考教材,于一九八六年一月出版发行了。恩格斯早就指出,“对思维形式、逻辑范畴的研究,是有益的和必要的,而且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只有黑格尔才系统地做到了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0页)  相似文献   

8.
<正>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许冠三先生陆续发表了有关王船山的专论五篇:《王船山的历史学说》,《原王船山之“理”》、《王船山的宇宙观》、《王船山的致知论》和《船山学术思想生命年谱》,共约二十三万字.下面,我们先分别介绍各篇主旨,特别是许先生关于船山思想的独到见解,然后从总体上比较作者的思路和研究方法,与大陆研究者的异同。以交流学术,启迪新思.《原王船山之“理”》一文,以八章近五万字的篇幅,专门剖析船山的“理”范畴的历史演变和逻辑层次。作者认为,船山哲学的中心范畴不是“天”,不是“道”,不  相似文献   

9.
科学地建立逻辑范畴体系,是辩证逻辑科学中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黑格尔曾就如何建立逻辑范畴体系的问题,提出过系统的论述。对这个体系,恩格斯曾作过很高的评价。他说:“对思维形式、逻辑范畴的研究,是有益和必要的,而且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只有黑格尔才系统地做到了这一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0页)。 我们主要就黑格尔关于建立逻辑范畴体系的必要性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有关思想作一些简单评介。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科学的开山人,这位被马克思称为“特殊的探宝者”,之所以能创建出为人们认识世界、表达思想提供有效思维工具的逻辑科学体系,离不开他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更离不开他对人类思维实践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思维理论产生于思维实践,亚里士多德逻辑理论的诞生,主要有三大思维实践前提.一、证明的思维实践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始终贯串着证明的思想,在他首创的三段论中,更是着重强调了证明的三段论,他在《前分析篇》中曾说:“我们必须首先说明我们所探讨的主题以及它所属的学科.它的主题是证明,对它进行研究的是证明的学科.”①亚里士多德逻辑理论的  相似文献   

11.
定义,是重要的逻辑方法。它从开始形成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通过对逻辑史的研究,我们知道,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虽然曾经考虑过一些定义方法,但是,系统的定义方法的创始人,却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论辩篇》以及《后分析篇》、《形而上学》等著作中,详细地阐述了定义的方法,形成了自己一整套定义理论。这对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逻辑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在今天,仍然是有意义的。本文试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理论作一系统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恩斯特·布洛赫的《世界的实验》是一部新的范畴学说.在这部著作中,布洛赫借助于一套新的范畴体系,重新启动传统逻辑范畴的静态结构,把预先推定的乌托邦内容和人道主义-革命实践导入范畴之中,从而内在地修正了亚里士多德、康德的范畴学说.  相似文献   

13.
动词中心说与动词“向”理论是现当代国内外比较活跃的一种句法观与方法论。人们或者以为 ,它萌芽于法国特思尼耶尔 195 9年的著作———《结构句法基础》 ;或者以为萌芽于吕叔湘先生 194 2年编著的《中国文法要略》。本文以为 ,它来源于中国的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在《马氏文通》里 ,起词、语词、表词、止词是用一套名称代表两套范畴。其中一套属于句法范畴 ,一套属于语义范畴。语义范畴里的起词 2、语词 2、表词 2、止词 2 ,反映了《马氏文通》的语词中心说。  相似文献   

14.
《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月第2次印刷,以下简称《笺注》)是第一本将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词全部注释的著作。它以冯统《饮水词》所收348首为依据,按爱情篇、友情篇、塞上篇、江南篇、咏物篇、咏史篇和杂感篇七大类分类编排,于每首词后先作“说明”,后出“注释”。“说明”类似简评,颇中肯綮,给人启迪。“注释”则大多精当准确。然而,笔者捧读《笺注》时发现  相似文献   

15.
《周易》是一部在占筮的形式下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的古老典籍。在这部古老典籍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范畴体系。其中以“——”“—”两爻画象征的阴阳范畴是根基,以八卦及其六十四卦象征的类范畴是本体,而在阴阳、类范畴之上,形成了《周易》最大的范畴——“易”。 (一)关于“阴阳”范畴 、“阴阳”是《周易》的基本范畴。在《周易》古经中是用“——”、“—”两爻画具体表示的。“——”和“—”两爻画是构成八卦和六十四卦的最基本的东西,称作阴爻和阳爻。《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这话是对的。虽然在《周易》古经中没有阴阳二字并举的例证,但决不能由此无视《周易》正是用“——”表示阴爻,用“—”表示阳爻进行组卦的事实,也不能由此否定《周易》的阴阳范畴。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概念是“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列宁《哲学笔记》第194页)是现实世界的事物和对象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也就是说,一切概念都是有  相似文献   

16.
俄苏模式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的“社会形态”一词,有违马克思原著文本“社会形态”范畴的本义;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的舛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抗形式”‘‘社会形态”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不等于“社会形态”范畴.  相似文献   

17.
我们伟大祖国的称谓——中国,在世界上许多语言中都称为“支那”(如chinacina等等)。“支那”这一称谓的来源,早就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经过不少人的研究,在多年前就己得出结论,认为:“支那”的称谓乃是“秦”的音译,即“支那”的称谓来源于“秦”(见《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支那名号考》)。这种看法言之有理,持之有故,证据确凿,长期以来就为中外学者所公认。但是,一九七九年第四期《历史研究》曾发表一篇题为《论“支那”一词的起源与荆的历史和文化》的论文,第一次提出:“支那”一词的起源不是“秦”而是“楚”,从而这一似乎早己解决的问题又被重新提起。这里,不准备重复“支那”一词源于“秦”的种种理由,因为早有许多著作对此作过详细的论证,笔者是同意这种看法的,在拙作《秦史稿》中也曾做了一点补充。所以,这里准备着重研究的是所谓“支那”一词源于“楚”(即“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如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所言,范畴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同样,古代文论中的范畴,也有助于我们认清某一作家或流派的创作要旨,洞悉某一历史时期的文艺潮流,乃至于划分整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展阶段。例如,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诗有词、理、意兴。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汉魏之诗,词、理、意兴无迹可求。”这就是说:诗史可取居于中心地位的一个或数个范畴作为里程碑:沈德潜《归愚文续》卷八《李五洲太史诗序》指出:“古来论诗家,主趣者有严沧浪,主法者有方虚谷,主气者有杨伯谦,主格者有高廷礼,而近代朱竹坨则主乎学。”可见,文论家可用某一中心范畴作为自己理论主张的标志。至于清代所谓“神韵”、“格调”、“义法”、“肌理”等范畴,分别代表不同的创作倾向,则早已尽人皆知了。“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郭绍虞先生,正是从辨析古代“文”、“文学”、“文章”等基本概念涵义的演变入手,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作了比较科学的分期。  相似文献   

19.
志纯同志多年来从事汉语的研究和教学,好学深思,勤于探索.写过多篇带有开拓性的很有份量的学术论文.1980年我读到他写的《淡淡给词归类的一些问题》(见《语文知识丛刊》1981年第二辑)这篇论文.论文吸收了五十年代词类讨论的成果并有所发展,详尽地论述了“给词归类的标准”、“兼类词和读音不同的同形词不能混淆”、“词的兼类和词类活用不能混淆”以及区别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介词和动词、介词和连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标准,并阐释了一些归类的词例.我读了这篇  相似文献   

20.
三现在所知的关于被称为形式逻辑的一切几乎都来自亚里士多德,这其中包含了许多,但最重要的要算是对于演绎推理所作出的规定,亚里士多德逻辑核心的部分就是在推理方面留给我们三段论形式的演绎法。首先应当说明的一点就是这种逻辑方法是完全免除了哲学干扰的逻辑学,如波兰逻辑学家卢卡西维茨针对《工具论》中的《前分析篇》所说“这部纯粹逻辑著作完全免除了任何哲学的污染”⑧。这主要说明他的逻辑和柏拉图哲学没有丝毫关系。在亚里士多德逻辑中,他处理的是不能再分解的简单句,在这些简单勾当中分别处于主语和谓语部分的词项的解释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