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成的自然:马克思自然范畴的本体论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本体论的视野下,立足于人的感性的生命实践活动,从“自然”出场的原初境域、对自然做一种生成性及“可能性”意义上的理解三个方面,试图揭示马克思自然的本体论意蕴。  相似文献   

2.
魏晋玄学美学中的“性”范畴超越了儒家美学“性”之道德本体、道家美学“性”之“逻各斯”的探求,着力论证了精神生命、感性生命与社会理性生命三位一体的生命结构,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思维对此岸现世生命积极超拔的精神品格,包孕着浓郁的文化心灵结构、对生命的终极思考以及生命的价值与情怀。郭象的“性”论建构了以“独化”为核心的生命本体论,具体表现为:“独化”是存在的存在论,即本体论;“性”即物性与心性一体的自由生命意识。从而在本体论上建构了生命的本根与精神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在摸索如何实现中国哲学现代化的道路上,现代新儒家前三代学人大多都致意于重建形上学的努力,表现出自觉创构本体论的理论冲动和精神蕲向.作为现代新儒家之重镇,方东美没有如同其他人那样,承接宋明儒学以采取"新心学"或"新理学"的进路,而是归返于先秦原始儒家和原始道家并建立了"含情契理"的生命本体论.通过他探求"太初之指"、索寻宇宙人生之本体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由中入西,最后又援西归中的学思心路;同时,从中也能够见出由提出"生命"这一核心范畴,到依循"体用不二"的传统论证方式阐发其功用,以确证生命的本体论意义和地位,进而展开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方东美美学思想认为生命、宇宙、美感是一体俱化、融会贯通的统一体,人与宇宙、情与理、艺术与道德是圆融洽化、体用不二的.在此基础上,方东美阐述了美的本质、艺术与道德的关系极其悲剧结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激情本体论既不是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也不是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而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一种有益探索,是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哲学的永恒主题。魏晋时期,玄学思想家将思考的重点转向人的生存,并从本体的高度诠释了生存可能性。王弼、嵇康在会通儒道的原则上出现了分歧,但都将生存问题纳入各自视野,彰显出人的超越意识。郭象创造性地诠释了《庄子》文本中"自由"与"逍遥"的现实含义,将"道通为一"的精神境界含涉在世界之中,为人的生存可能性找到了新的形上依据。  相似文献   

7.
魏晋玄学是建立在“贵无”的本体论思想基础之上的, 其内容主要由人物品藻、名教与自然、才性之辩等几个部分构成。在魏晋玄学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下, 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魏晋审美范畴, 如清远、虚静、风骨等,并由此引发和促进古代审美意识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此, 把握好魏晋玄学与魏晋审美范畴之间的互动关系, 是理解魏晋审美范畴内涵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8.
生命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思考的重要问题,其中老子哲学思想中所蕴涵的"道法自然"的生命境界是一种通过"无为而为"的生命践履追求人的生命之"真"与"朴".当代中国人面对全球性、人类性的生命矛盾与生命危机和中国人自身传统文化失落与社会转型的痛苦抉择,面对自身生命观的困境,需要有当代中国人自己的生命观念.当代中国人应以现有的生活世界为根基,现有的生命境遇为契机,以对老子哲学生命境界之真义把握为财富,实现当代中国人真实的"自然"生命观转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主体具有实体和功能二重性,是客观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因而,主体是属于物质的一类,是“能动的物质”,对“人化自然”具有本体论意义;把主体纳入本体论。  相似文献   

10.
蒯因在论述本体论问题时,认为要区分何物实际存在及我们说何物存在,后者即"本体论承诺"的问题。从"本体论承诺"的角度理解技术,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回答"技术是什么"技术哲学中这一基本问题,对我们看待"经验转向"和打开"技术黑箱"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哲学界对于本体论问题的误解可以说是普遍性的。想当然的认为本体论就是关于本体的学问。"实践本体论"就是基于以上观点,同时借助实践范畴在人化世界的功能性作用,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就是"实践本体论"。本文针对这种对本体论问题望文生义的理解,将尝试着从本体与本体论,以及经典著作文本出发,来澄清本体论的画像,提供一个共同的本体论话语境域。并将对于"实践本体论"所走入的误区予以剖析,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只能是物质本体论,不可能是"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自然理论是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的科学理论。再度深入这一理论我们看到,马克思通过实践原则之建立,克服了理性形而上学,实现了人与自然在生活和实践中的原本意义上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3.
卢梭基于对儿童生命之“自然”的关好信念,认为儿童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都是好的;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的成长遵循着自然的秩序;儿童必须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实现成长。这些认识与生物学思想中关于复杂生命系统进化与发育的自组织机制是一致的。种系的发育模式和本能是生命存在的前提,而现实的生命活动作为有机体与环境的调节机制,成为推动生命系统从基因变异到精神演化之进化进程的根本动力,也是个体发展的现实机制。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从基因组的表达调控到有机体器官和组织的生理活动,再到人的精神活动,都表现出生命是自组织的选择系统。自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也是生命存在的本性。  相似文献   

14.
语言适应论指出,适应性在语用学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且与变异性、商讨性等概念在研究语言使用过程中具有本体论意义。变异性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生成性;商讨性表征了选择的不确定性;适应性展开为语言使用的本质核心。语言适应论的本体论意蕴展现为:语言对人类生存贡献何以可能、适应性何以可能、意义生成何以可能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竹林玄学、正始玄学、元康玄学为魏晋玄学之三派。在"汉文疲敝"的背景下,竹林玄学以礼义文化为非自然,故而倡言"越名教而任自然"。竹林玄学本质上是道家之学,他们对流于虚饰的文化批判在逻辑上成为新的文化建构的先导。从嵇康、阮籍的激烈态度至王弼、向郭的价值学说,其逻辑之演进有类于从先秦道家之"为道日损"再至儒家的道德重建。正始玄学"举本统末",其指归在于法"道"而行,趣于"同乎道"、"冥于神"之境。元康玄学"崇有"而倡"独化",其宗趣在于肯认人生之"自由"——自己由乎自己。王弼言"本无",可谓由体而发用;向郭倡"独化",则是由用而显体。虽然发论途径不同,体用不二之理趣则为共通。  相似文献   

16.
存在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论问题就是本体论问题,在各派哲学中,存在一词的含义差别很大,标志着它们在本体论问题上的不同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虽使用存在这一范畴,但并不赋予其本体论的性质,它不承认有和认识论相脱离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17.
在本体论意义上理解真理问题 ,存在严重的逻辑矛盾 ,它混淆了本体论和真理论的区别 ,将带来理论上的混乱。真理范畴不具有本体论意义 ,赋予真理以本体论意义 ,人为夸大了它的作用范围 ,抬高了它的地位。真理论本质上具有属人的特质 ,把真理理解为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是十足的庸俗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8.
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应以本体论的研究为前提和基础,研究本体论的实质就是探索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构成形式。西方语境下的国际无政府状态的两层内涵在于:民族国家是国际体系的基本行为体;各个民族国家常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解决争端。但在近现代时期的西方冲击——中国反应的视野下,国际无政府状态的两层涵义扩展、转化为:文化国家与民族国家并列成为国际体系的基本行为体;中国对西方冲击的反应具有逢弱愈弱、逢强愈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对任何一种理论概念的掌握,必须先行明暸它的研究对象。欲知什么是“本体论”,那么我们何不先问一下本体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应该首先指出的是,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逻辑的问  相似文献   

20.
玄学美学范畴标志着中国美学的理论智慧与思维水平在魏晋南北朝所达到的一个高峰。玄学美学由否定谶纬神学而建立玄学本体论的美学,并通过玄学美学范畴的建构、完善,逐步使玄学美学本体论范畴趋于成熟。到南北朝期间,玄学美学范畴实现由思性向诗性性质的意蕴拓展,在熔取新的思想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使理论思维和实践拓向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