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冰 《船山学刊》2014,(1):100-103
孟子转述告子的"不动心之道":"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之言向来令人费解。这句话既然是告子表述自己所认为的达到不动心的修养之道,那么告子在这里的"言"、"心"、"气",都应该是指达到不动心的根据和方法,是有其针对性的,也即是从哪里入手进行修行,才可以做到不动心的问题。告子认为不动心的修养根据应该在与"心"、"气"相对外在的"言"。而孟子对告子的批评,并非误解告子的不动心之道,而恰恰是洞察告子的思想误区,指出告子对"言"、"心"、"气"的割裂理解是错误的,是不能达到真正的不动心的。不是孟子误解告子,而是告子不懂孟子。  相似文献   

2.
六言必以节奏的整合才成为稳定的句式,这是确定六言句式与六言体诗起源的依据,所以不能追溯为《诗》中六言散语,也与《骚》语六言不侔。六言句式出于汉乐府,建安时始有文人创制,以五句而每句押韵的组诗形式为常。六言与五、七言在齐梁同时接受声律规范,始有隔句用韵相对,从而形成六言格律的雏形。但六言以三个双音节奏不能导致五、七言律体各联的粘连,因而不具严格的格律规范,按其平仄交替之理可推四式。由于六言不具单音节以为著力锻炼,所以造语必以"自在"为尚,这是衡量六言体诗高下最为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柳 诒 徵先 生 把 中 国文 化 史 的 发展 分 为 汉 文化 独 立 发 展、中 印文 化 相 融 合和 中 西 文 化相 结 合 这 样三 个 时期,指 出 中国 文 化 的 特点 是 伦 理 为本 位 ;中 国 文 化 史学 的 研 究 对象 是 人 民 在历 史 上 的 创造 ,其 作 用 在 于 复 兴 民 族 ;中国文 化史 学 的研 究方 法 是史 学方 法 论和 文献 学 的方 法论 。  相似文献   

4.
赵金刚 《江海学刊》2023,(5):93-102
宋明理学家的生命历程往往伴随着以工夫验本体的体验过程,朱子的“中和之悟”就含有自身修养工夫对本体、心性理论的修正。在朱子的工夫论中,强调“心是做工夫处”,要在心上实现“心与理一”。当朱子学被官学化、权威化后,元明朱子学者依照朱子所讲做切己工夫,以期达到“心与理一”,这一时期的朱子学具有“工夫论化”的特征。但并非所有学者都能像薛瑄、吴与弼那样用客观的理检验主观的心,陈白沙、王阳明都在做工夫时感受到心与理难以合一,最终放弃以客观的理作为标准,而转回主观的心。正是由于朱子学对于阳明来说首先是工夫问题,才促成了阳明学对朱子学的转向。  相似文献   

5.
朱红梅 《江汉论坛》2004,(4):128-130
思 维 支 配 语 言 。 本 文 从 分 析 英 汉 民 族 思 维 方 式 的 差 异 入 手 ,讨 论 思 维 方 式 的 差 异 对英 汉 语 言 结 构 的 深 刻 影 响 。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10日, 南开大 学美 国历 史 与 文 化 研 究 中 心 在 南 开 大 学 历史 学 院 网 页 上 公 布 了 2004年12月 中旬 南 开 大 学 历 史 学 院 学 位 委 员 会 关于“南开大学 严厉查处 张爱民博 士论文 抄 袭 问 题 ”的 决 议 。公 告 指 出 了 原南 开 大 学 历 史  相似文献   

7.
刘宝三 《江汉论坛》2004,2(4):115-119
建 立 以 先 进 文 化 为 标 志 的 新 文 化 ,是 我 们 党 的 神 圣 使 命 。 我 们 党 成 立 80多 年 来 ,为 建 立 以 先 进 文 化为 标 志 的 新 文 化 ,经 历 了 不 同 的 阶 段 ,出 现 了 不 同 的 新 文 化 ,主 要 是 毛 泽 东 的 新 民 主 主 义 文 化 、邓 小 平 的 社 会 主义 精 神 文 明 和 江 泽 民 的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 当 前 ,文 化 领 域 内 荡 涤 旧 文 化 、建 设 新 文 化 的 任 务 仍 然 十 分艰 巨 。 要 真 正 建 立 以 先 进 文 化 为 标 志 的 新 文 化 ,必 须 按 照 先 进 文 化 的 发 展 要 求 ,继 续 推 动 文 化 领 域 的 大 清 理 和大 转 变 ,实 现 从 独 尊 排 他 向 互 尊 兼 容 转 变 、从 闭 关 自 守 向 改 革 开 放 转 变 、从 照 抄 注 释 向 开 拓 创 新 转 变 、从“ 破 字当 头”向“重在建设”转变。社 会主 义文 化 建设是 一个 巨大 复杂 的 系 统 工程 ,要 建 设 好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文 化 ,必 须 正 确处 理 文 化 建 设 中 的 各 种 关 系 和 矛 盾 ,尤 其 是 一 元 导 向 和 多 元 取 向 的 关 系 、主 旋 律 和 多 样 化 的 关 系 、历史 传统 和 时代 精神 的 关系、立 足本 国与 放 眼世界 的关 系。  相似文献   

8.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08,29(4):130-133
对话句中的动词今天只用"说"、"对(告诉)……说",口头常用"讲",书面偶用"道".古汉语常用"曰、云、说、道"及"谓(言、语)……曰"等.还有专用的"关……曰","答"、"答(应)……曰"、"答(时、应)曰"、"告……曰"等.它们各有其特点和用法.先秦一般用"曰"及"谓(言、语)……曰"等."云"用于对话句出现在汉代,"说"在魏晋,"道"直到晚唐五代才出现.到了明清.在白话小说中,"道、说、说道"完全取代了"曰"等,"对(告诉)……道(说、说道)"取代了上古常用的复式形式.  相似文献   

9.
《楚辞·离骚》中有“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句。就“女媭”词义,历代释家, 解法各异。有言姊者(王逸)、妹者(郑康成)、贱妾者(汪瑗)、女伴着(郭沫若),亦有言女巫者(周振洪)、妇女之通称者(游国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我则认为,媭者,妻也! 何理之有?且先看人们对《说文》释“媭”以及对如上所罗众家之说的渐次怀疑。《说文》引贾逵之说:“楚人谓姊为媭”。由是,有王逸等汉儒及后代各《楚辞》释家之“姊”说。游国恩先生认为,“王选以为屈原姊,盖因贾逵有楚人谓姊日媭之言,遂即谓为屈姊耳,其实别无据也”。《离骚纂义》对许慎不直接释解“女媭”而引贾氏之语提出怀疑。陈  相似文献   

10.
刘玉敏 《理论界》2009,(11):156-157
"心即理"之所以被当作心学的标志性命题,就在于它简明直截,从本体论的高度树立了"心"独一无二的地位,将天下之事理归于一心,实现了主体即本体、本体即工夫的融合,从而与程朱天理论从根本上区别开来。除了陆王用这一命题建构思想体系外,"心即理"在佛教和儒家典籍中也曾多次出现,并不都具有心学意义。笼统地将"心即理"作为心学的象征是不准确的。心学有"心即理"的思想,但有"心即理"并不意味着就是心学。  相似文献   

11.
刘熙载言“文,心学也,”是一最贴近文学之根本的定义,文学的本体是“心,”文学活动即“心”活动。活泼泼的“心”与冷冰冰的理念相去甚远,以冰冷的理念为本体的现当代文学自然与“心”之文学也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语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仁怎么样"的命题,仍然是本体论命题,知行实践本体论中的<论语>正名说、<荀子>的"解蔽"以正名,孟轲的"言"与"心"与"气"的关系说、"知人、论世"以解诗书说,都是儒家的语言本体观.从出土文物看,孔子评<诗>的语义的标准化、程式化、范畴化,反映了儒家言语评骘的普遍化特征和语言形而上学的地位.儒家有丰富的学理范畴,涉及天地自然,道德情性,知行思虑,言语说物等方面,文章从与言语直接相关的心性,心思、思言、言辞等寻考言语之踪,并指出这是儒家学理中的感性活动和生命过程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庄子三言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把握庄子大道流行论前提下,紧扣"籍外论之",论述庄子寓言是以体道者和非道化者两类主角的道文,而重言仅是以体道者一类主角的道文,"籍内论之"的卮言是庄子本人体道醉言,但"应"是"论评和"反"非"论评的卮言性质,决定了它不为十九寓言(含十七重言)余下的比例所止限.正基于三言性质的重新解释,庄子三言的道俗两评亦畅然可解.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家奥斯汀在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中把施为句分成三种: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我们借用奥斯汀的以言指事之称,认为语言中的禁忌语也是“言有所指”,指代的是客观世界中人们所避讳的事物和理念,因此被禁忌。禁忌语的“言有所指”大致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称语类、专有名词指称语类、普通名词指称语类三个类别。人们之所以禁忌这些言语,是混淆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发现了朱子之学对“体用一源”的割裂,并从朱子的“理一分殊”思想困境中走出来,他否定了朱熹所主张的分殊于事事物物之“殊理”的存在,承认事事物物只能是天理的发用流行,即提出自己的“天理发用”思想。阳明的“天理发用”思想既是阳明“心即理”思想的根源,亦是“心即理”哲学命题的归宿。  相似文献   

16.
王船山认为诗源于人之情感,理本于人之天性,如一车之两辕,本不矛盾,只要能真正反映人的情感心性,以"理语"入诗同样可以写出佳作。他对以理语入诗的要求是"立风旨以生议论",反对纯粹的以议论为诗,以注疏、帖括、经语入诗。他对宋明性理诗的肯定与仿效主要原因是他要借性理诗之讴歌孔颜乐处、适性自然、流连骀宕来湔洗国破家亡的深悲巨痛,使自己的心灵获得某种超越;用纯素少雕饰的性理诗风格来改变自己昔日所学习过的马(司马迁)、班(固)、颜(延之)、谢(灵运)的精美富赡,以实现诗歌风格之多样化。但他对前人陷入禅学有所"修正",对多以道学语入诗、有类语录等缺点有所矫正。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作为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其学说影响了明代中后期的整个学风,其对“心”的阐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阳明所言之心,体万物而不移,妙运生生而不穷,即性即理,而为人一身之主宰.心物关系中的心应该在这种含义下理解.王阳明用“意之所在”与“明觉之感应”方式来训释“物”,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是都把“物”放在了心的映照之下.最后,可以看到王阳明学说中的“心”、“物”是以互相彰显的方式存在的,而这个桥梁就是“感通”.心物在互相彰显下存在,二者紧紧不离,既无离心之物,也无离物之心.  相似文献   

18.
宋明新儒学的逻辑发展及阳明心学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遵循历史的顺序和逻辑的顺序一致的原则,揭示了宋明新儒学气本、理本、心本三派哲学的内在矛盾和陷入的理论困境,论证了新儒学三次重要转变的逻辑必然性。认为阳明心学十分简洁,水平很高。但新儒学的根本缺点是把“心”“性”本体论化,不论是张载的“性即天道”,朱熹的“性即理”,还是王阳明的“心即理”,都忽视了人有比道德理性和道德实践更为基本的活动,从整体上说是忽视人的生存论。  相似文献   

19.
目前,整頓文风是一件大事。毛泽东同志提出写文章要具有准确性、鮮明性和生动性,一个以文化教育界为中心的整頓文风的运动已逐漸开展,并將在更广更深的基础上持續下去。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也是运用語言的巨匠。他光輝地运用并发展了馬克思主义,使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革命实踐結合起来。在語言的理論  相似文献   

20.
关威 《晋阳学刊》2004,1(3):75-79
五 四运 动 时期 ,中 国社 会和 思 想文 化发 生 了重 要变 革 ,妇 女解 放运 动也 得 到前 所未 有 的推 进。不 少有 识之士 揭 露 和 抨击 了 旧 婚 姻家 庭 制 度 对妇 女 的 摧 残,提 出 了社 交 公 开 、恋 爱 自由 、婚 姻自 主 的 主 张,既 推 动 了 妇 女 解 放运动 ,也 对社 会 变迁 产生 了 积极 、巨 大的 影响 。同时 ,一 些人 士 还就 婚姻 观 念变 革对 社 会生 活的 复 杂影 响进 行 了客 观、冷静 的分 析 ,从 社会 学视 角 阐述 了理 性的 婚 姻家 庭原 则 ,也 具有 积极 意 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