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胡琳玉  万成龙 《现代交际》2023,(8):80-87+123
人对水的审美,来源于最直接、最真实的情感。审美与道德都发自于人们的内心,而审美与德性的链接也是自然而直接的一个过程。本文以先秦儒家对水的德性的学术考察为分析视角,在对水的“德”“义”“道”“勇”“法”“正”“智”“察”“善化“”志”等德性的论述过程中建立水之德与人之德的联系,在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本主义的实现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界的真正的合一。  相似文献   

2.
刘洋  朱连增 《现代交际》2023,(11):84-90+123-124
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对西周时期“以德配天”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政者,正也”,即作为国家政治治理与引导的为政者自身应具有德性;二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者“为政以德”应该以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来规范人民的行为,使人民具有道德。而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思想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种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政治秩序,在这一秩序下,大家各司其职。  相似文献   

3.
方圆人生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是,对社会上的各种事情都透彻明白了,那就是学问:处理人情世故干练而通达,那就是文章。 人的一生无非是做人与处世。它的准则是:做事要方,做人要圆。这方面,老子和孔子都是没可说的。 方是规矩,是准则,是  相似文献   

4.
在平凡的人生中,要学会一笑而过。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说:“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品味这句话,恍然明白齐老做人处世的大智慧。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在人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人,可谓形形色色,有道德高尚者,有身际绝技者,有挑过指瑕者,有搬弄是非者……然而,他们终究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对他人的种种,我们不妨像齐老一样,在赞誉与毁誉面前,一笑而过。  相似文献   

5.
做人要以德为本,是中国人常挂在口边的话,自古以来,我们就十分注重道德观念,而对于人的成长阶段来说,处于幼儿的这一年龄段是,是人的一生中各项情感和认知养成的重要阶段,也就是说,这一阶段是培养道德关念,最重要的时期,作为德育教育的初始阶段,幼儿教师应当抓住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幼儿的思想道德水平,以保证幼儿养成良好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徐佰义 《现代交际》2024,(3):78-88+123-124
原始儒家的道德本体观是以天道为形上依据而建构的以“仁”为本的人道本体观。“生”贯通了原始儒家道德本体观的形上依据与形成理路,体现了原始儒家道德本体观的思维根系,即“生”贯通了天之“元”德与人之“仁”德,凸显出强烈的哲学特性和伦理品格,成为儒家文化哲学特性的重要标志。孔孟继续深化了原始儒家的道德本体观,在物质层面,表现为对获取物质利益的手段正当性的道德权衡,即儒家“见利思义”的德性主义观;在精神层面,表现为以情为本的情本体观,即儒家“仁者爱人”的情感主义伦理观。原始儒家道德本体观的理论困境集中表现为人性论的认知困境。原始儒家道德本体观具有一定当代价值。在理论层面,它建构了原始儒家的哲学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儒家无哲学的质疑之声;在现实层面,它启迪人们对道德理想与人生信念的追求,不忘初心,并且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可以利用的良好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15):40-40
做人诚信,吉祥如意,这句话是学习《易经》“中孚卦”之后领悟到的。“中孚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六十一卦,它的卦辞是:“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卦辞的意思是:“心有诚信,可以感动他人,而以诚信能够感动豚鱼,喻示诚信可感化一切,所以吉祥。”“中孚卦”旨在说明做人要讲诚信,《易经》大力倡导诚信之德,为此特设“中孚卦”,专门讲“中孚”,即内心诚信的问题,诚信是人在社会中做人的根本态度,下面讲三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老人言     
景象  张黎明 《老年人》2004,(10):1-1
一块石头,眯缝着眼睛去看,或许成了大山,但瞪大眼睛看,石头还是石头。祁东县张瑞祥人,无论男女老幼,都需要思想按摩,精神输液,心灵搀扶。长沙市胡汉勋人以德为贵,家以和为贵,业以精为贵,友以诚为贵。平江县潘赉如不论人之长短,耳边清静;不计己之得失,心里安宁。桃源县麻小和事在人为,人在有为,有为成就事业,事业贵在有为。长沙市胡白云人生如跳高,朝着目标跨越,跌落的是横杆,升起的是希望。新宁县刘长源半途而废,永远不会取得成功。成功者,总是一往无前,永远不会半途而废。衡东县萧传校编辑/贺小茂老人言  相似文献   

9.
目前,社会上发生了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究其根因,是道德理论、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相对于实际人生的严重滞后,渐渐地失去了效用。所以,所谓道德滑坡,实际上是传统道德的滑坡。作为历史进步、人生发展的必然后果,这固然有其令人欣慰之处。但是,作为新人生的承担者,新文化的创造者,我们最感关切,最迫切需要的是彻底反思道德与人生之间的真实关系,认真检讨传统道德的特点和局限性,积极探讨,建构以新的实际人生为依据的新道德,并努力推动它“上坡”。 (一) 道,其原意是有一定指向的道路。我们知道,人首先要生存,要生活。在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生活之道,是主体需求(需求的自觉则是价值、理想)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  相似文献   

10.
“做人难”,这句口头禅似乎已经成为千古不易的道理。细究起来,做人,不论是狭义的待人接物,还是广义的人之为人,立身处世,或者换一种更通俗的说法“人活着”,实在难得很。这感受,恐怕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拟古称谓)概莫能外的。演至极端,便生出了“人生即苦难”之类的说教。既然做人难,而人活着又必须做人(不愿做人的特例除外),于是乎便本能地盼望着“难”的反面“易”。对于易,几乎每人每事都有不同的预期  相似文献   

11.
许多人是认识了陈半文先生之后才知道陈史文教授的,然后发现,原来二文是一文,史文即半文。字面度之,史文显古雅,半文显洒脱。曾问“半文”何意,答日:一文不值也!此语是陈半文先生之戏言。弘道养德,道无为,德无价,戏言中的。史文是其大号,半文是其艺名,艺因人而重,人以艺而传,故“半文”者更名世。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中国“鬼才”的画坛大师黄永玉,一向有着自己特立独行的做人与处世方式。前几天,从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谈到了他对人生的几点看法,读后颇受启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青年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其教学是一个“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过程。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化繁为简、构建模块、围绕热点,通过“理实一体”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  相似文献   

14.
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部 分。职业道德亦称行业道德。它是同人们的职业活 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随着社会的分工和生产劳 动内部的分工而产生的,是随着这种分工的发展而 发展的。新闻行业的道德,是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 德规范通过新闻职业特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老人言     
《老年人》1994,(3)
老人言国以信而治天下,政以廉而得民心,人以德而启后昆。汝城县刘宗法人可以负我,我不可负人,人给我鄙视,我还以坦然。茶陵县张国育活到老学到老,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怀化市张学诗人生先有崇高的理想,而后才有真正的快乐。为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生活...  相似文献   

16.
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模式中最先进同时也是效用最高的管理模式。它坚持以人为本,以德待人,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是最适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人本管理提倡根据员工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分配工作,从而达到每位员工都能各抒己见,各有所长,将自己的工作效率最大化,创建良好的"以德待人"的工作氛围。高校是最推崇"德"的地方,在高校人事管理中运用人本管理方式,能弘扬高校的校风正气,让以人为本的观念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使"以德待人"的观念能得以传承发展,所以人本管理在高校人事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任何社会都是一定伦理约束中的社会,任何道德也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基础上的道德,简言之,道德的价值判断和行为趋向总是和特定的历史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有关道德的理论话题可以大致分为两种:道德至上论和功利主义论,前者强调人性的可塑性,在“道”与“器”的选择困境中要求“道”在自我人格中不断完善和发扬光大,要求人性的持续改造以及君子之风的良好培养,并以此来带动整个社会的改造,这是典型的儒家传统教义;后者则把道德放置在理性人的标尺之下,衡量人们道德与否的基础是市场交易中人的伦理行为的正当程度,它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交易平等…  相似文献   

18.
礼字当先,以诚感人 公司人力资源部人员必须先达标——待人处世有礼有节、心理成熟,不以个人主观为视角,真正从公司利益考虑,完全清楚各职位要求的实际关键素质.  相似文献   

19.
张琴  杜学元 《现代交际》2023,(3):75-82+123
当代道德教育以立德树人为重要使命,而当代道德教育存在道德理想不够坚定、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失衡及与生活联系不紧密等问题。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具有极高的道德教育价值,是能够有效提升当代道德教育质量的文化资源。将其与当今道德教育相结合并进行创造性转化,有助于明了理想信念和道德星空、提升道德教育境界、完善道德教育方法,最终提升道德教育归宿。  相似文献   

20.
"德"是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和为人处世之道,是经久不衰的行为准则。特别是现有道德失范、精神危机、公德滑坡等现象频繁,极易对思想和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产生严重影响。大学生是国家稀缺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道德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中国梦的实现。所以,培养他们健全的道德人格十分必要。而伟大教育家孔子对道德教化从一而终,其德教的核心思想贯穿于现代教育各个方面。因此,首先有必要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存状况;接着探究其原因;最后,借鉴孔子德育思想精髓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