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勇士>是汤婷婷1976年发表的半自传体小说,通过该小说作家反映出了华裔移民在文化冲突中的窘境,即在华裔成为美国人之初只身站在"华裔一美国人"中间这一横线上时,是无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无法理解美国个体文化的,而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国个体文化也不能够理解初为美国人的华裔,华裔美籍作家汤亭亭正是这种冲突中的一员.她透过母亲讲述的姑姑的形象及自己的想象,把无法适应双重文化的华裔美国人的彷徨的精神支点立于这一形象之中,即强调自我追求,自我适应.  相似文献   

2.
《东西南北》2013,(24):72-73
1949年10月1日这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之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举国欢庆,华夏沸腾。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铭记的重要时刻.尤其是对一个人.似乎更加难忘,这个人就是毛泽东的“老对手”——蒋介石。此时此刻,他在哪里,在做什么?这位曾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是如何度过这刻骨铭心的一天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在小说《娇女》中,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构建了双重“对话”关系。一是与美国文学史“对话”:美国文学在摆脱对欧洲文化的依附中诞生,但旨在表现民族之声的文学中,为黑奴解放疾呼的力作寥寥无几。《娇女》把种族压迫的主题从背景推向了前景,为重建美国黑奴文学作出了贡献。二是与美国文化史“对话”:蓄奴制文化的滞后性和渗透性,使种族歧视和压迫至今仍是困惑着美国政治文化的严重问题。《娇女》以开放性的艺术思维,让小说中的人物用自己的声音来展示“肤色的惩罚”所带来的“黑色的愤怒”,并让众多人物以各各不同的声音相互交锋,在争辩之中共同完成对于“美国人种”的“复杂命运”的理性思索,从而对美国文化提出道义的质问。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出生,伴随美国教育长大的华裔美国人,都需要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植根于他们血脉的中国文化及后天接受的美国文化共同作用于一身而发生的冲突与碰撞,这一冲突与碰撞,促使他们寻找自身作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的自我身份,自我位置的问题.汤亭亭的自传体小说<女勇士>,以文学的形式,在这一问题上,做了深入的剖析,在这里,叙述者游移在现实与幻想、中国与美国、过去与现代之间,反映了华裔女性在两种文化、两个世界之中的困惑、无奈与挣扎.她们在处于中、美两种文化背景、两种民族精神影响下,因既失去原有文化根基、又没有完全进入中心文化而总是处于边缘状态.本文就"白虎山学道"和"乡村医生"两则故事,探讨华裔-美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固守、对美国文化的疏离以及在两种文化冲突中的生存状态,为华人移民提出了生存策略,即在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尝改变自我,进而建构以"继承母文化、吸纳新文化"为核心的文化适应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作了探讨,认为:与巴赫金梳理出的欧洲文化中的狂欢因素相对应,金庸发展了中国文学中的谐谑传统,在《鸳鸯刀》《侠客行》等小说中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迭出新意;而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传达了中国文化中下层人物的复杂内涵,堪与阿Q媲美,表现了生命说不清道不明的无限含义。正是由于这两个因素,金庸小说完全可以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与张竹坡:中国古代小说美学之日月合壁──兼与叶朗杜贵晨马成生先生商榷陈金泉在我国古代小说美学史上,学术界提得最多的是三个人:一是金圣叹,认为“由李赞、叶昼等人发端的中国小说美学,到了金圣叹,才开始形成自己的体系”①;二是李贽,认为他是中国古典小...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裔小说以其特殊的文化身份经历了百余年的辗转发展,逐渐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认同.对中华传统文化从拒斥到回归构成了美国华裔小说独特的逻辑变动轨迹;华裔小说家在这一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纳入西方视野,在突出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与西方主流文化糅合,构建起别具一格的文化坐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可否认,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使中国步入了现代化的坦途。但是,当中国人正在醉心于现代化带来的物质享受时,来自另一方面的声音却又接踵而至:现代化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有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讨论,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却是:怎样重建一种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念?如果说中国现代化能有现在的成就与解放思想密切相关的话,那么,今天实现可持续发展亦当以观念创新为始。为此,本文从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做一些探讨。一、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环境伦理渊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美国农业科学家莱斯特…  相似文献   

9.
《东西南北》2014,(17):29-31
美国在中国的什么方向?东边?错,是北边。中国和美国之间隔着什么洋?太平洋?错,是北冰洋。这是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郝晓光给出的新答案,而且,这个答案被中国军方认可了。这两个长久以来存在于中国人印象当中的常识误区,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长期使用的地图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云南——倭族之源?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嵇立群日本和中国的云南,两地相隔遥远,说它们二者之间在民族学与文化上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似乎难以想象。但是,前些年,日本学者鸟越宪三郎的一本著作《倭族之源:云南》将日本和中国的云南联系到了一起,在书中,他从语言学、人...  相似文献   

11.
1840年以来的中国文艺的演化过程极为复杂多彩。文艺转型,即中国文艺如何从古典型转为现代型,是研究现代文艺史的重要方式之一。从这一方式看,中国文化的三种转型模式最具有理论意义。这就是建筑的意义转换,文学的形式转换和绘画的功能转换。关于建筑转义,我已经在《中国建筑文化三题议》一文①中有详论,这里就专门讨论文学和绘画的转型问题。中国文学的转型模式:“形式”转换中国文学的转型,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文学结构的等级变动,从古代以诗文为最高的诗、文、戏剧、小说等级制转为现代的以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  相似文献   

12.
描述生活,批判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深层内涵,借助于批判日常生活来探索理想境界,这正是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明清时期,以《金瓶梅》、“三言”、“二拍”等为代表,兴起了一股世俗小说的潮流,它们直接面对广大的市民群众,描摹和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实际,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作了充分的批判。这种批判与当时以李贽等为代表的理性文化批判相映成趣,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次较完整的文化启蒙运动。一、广泛的读者群众:世情小说对日常生活批判的现实基础任何文化批判如果不能被群众接受,不能转化为群众批判的力量,其影响力都是极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小说发展到宋代,出现了新的飞跃。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伴随着具有鲜明的商业文化、娱乐文化性质的“说话”艺术的兴盛,一种新型的小说———“话本小说”应运而生,它的产生,使中国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它为中国小说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正由于如此,宋代话本小说及与之相关的宋代说话伎艺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回顾百余年的通俗小说研究,可谓学人辈出,著述丰富,多有创…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全国人大九届十一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并已在2000年1月1日正式实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就该法的实施发表意见,他认为:“这如同当年农村开展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人独资企业法也将掀起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有关人士预测── 在上海,有80%的 人想自己做老板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拿高薪不算成功者。有资料表明,对美国350万百万富翁们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自己做老板成功的机会4倍于为他人打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从内心深处萌发出自己做老板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试论近代翻译小说对言情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的翻译小说对民初的言情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在价值观念上,它帮助当时中国正处在朦胧状态的对宗法制的反抗推向明确,开始显示独立的个性的人的存在,走向正视现实和反抗现实;其次是在人物塑造上,民初小说出现了恋爱的和尚、寡妇等崭新的人物,增加了人物的牺牲精神与忏悔意识,运用写实的方法描绘人物,改变了原先“才子佳人”模式;最后是在叙述方式上,民初小说改变传统叙事方式和结构,接受外来影响,促使小说转型。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中国的一位作家出访韩国。他在参观完韩国的一些大企业后,对韩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赞不绝口。陪同的一位韩国老教授却不以为然,并深感缺憾地说:"我们也还有不足。"中国作家追问其究竟,这位韩国教授竟出人意料地答道:"我们没有鲁迅......"。言下之意让人一目了然:韩国人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倡导和重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1993年,肩负重任的中国国家体改委访美代表团兴致勃勃赴美考察现代市场经济。所到之处,美国的专家、教授向中国客人首先谈及的不是美国的市场经济,而是美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一切进入文化的事物都被赋予意义。然而,小说的意义制造却并非易事,由于小说的虚构性、语言性的本质以及艺术化的规则和风格,它的意义制造成为一种无比复杂的意义悬置活动。被悬置的意义不但是未确定的,而且是未完全生成的,这样的意义由于其悬置的极限状态,很可能被认为是无法获得的而放弃承认它。 从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的比较看,一部小说的意义并不在于它表达了什么,而在于艺术家打算用它表示什么或做什么,以及由此得到的它与现实的关系。判定一部小说的意义不必具有一个共同的标准,也不在于小说所具备的现实性质,一种现实被纳入或放入一种虚构的环境里,便具有一种虚构性质的意义,因而失去了现实性意义的指导。我们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环绕我们的各个事物都有自己确定的意义,小说所做的,是把这样一些现实性事物转变为虚构性事物,把确定的、现实性意义转变为非确定的、虚构性意义。由于人类自我利益  相似文献   

18.
论天理与人欲潘富恩,胡虹天理和人欲的关系,是中国历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各派不同观点的考察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揭示了在今日社会如何正确处理天理和人欲的辩证关系,对社会经济和道德的文明发展,仍然具有的深远意义。作者:潘富恩...  相似文献   

19.
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版的王启忠先生的《<金瓶梅>价值论》一书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穿透迷雾,客观评价求真知。作者穿透了性描写的迷雾,超越了道德评价和伦理观念的取向,摆脱了应用理性审美思想的影响,将《金瓶梅》放到中国小说史发展嬗变的长河中,置于明清文化的框架内,进而推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上,从文学、美学、哲学、人学、政治学、经济学、义化学等全方位的角度,深入剖析其多方面的价值,客观评价其卓异成就与应有地位。从而论断出《金瓶梅》是一部“真正的政治小说、经济小说、文化小说,一部全面描写人的生命现象的小说,也…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的本文分析,从民族(文化)与身份、语言(文化)与身份、性别(文化)与身份这三个方面,考察美籍华人女作家查建英、於梨华、谭爱梅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化人——身处异国他乡的知识女性,在男/女,东/西两个世界之间特殊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对自我文化身份与性别身份的理解和阐释,由此说明,这两位作家精心构筑的小说世界,隐现了中国及其文化在遭遇西方文化时的困境,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她们小说中的人物便不再具有纯个人式的境遇。相反,这些人物的生命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和确认,都与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的存在总体经验联系在一起。她们的小说故事,成为与中国有相似政治经济背景的第三世界的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