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是毛泽东思想关于文艺问题的经典性著作,它对于马列主义占领文艺阵地,对于批判文艺界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讲话》发表至今五十年的实践反复证明,其基本原则和基本思想至今仍然是正确的,坚持《讲话》所指出的正确方向,对于我们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 1、我们的文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讲话》所论述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同志说得十分清楚:“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  相似文献   

2.
一九四二年五月,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均简称《讲话》),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文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艺问题的一般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讲话》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述了“五四”以来我国革命文艺运动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和当时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文艺界所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阐明了革命文艺的方向、方针和方法问题,为我国的革命文艺运动指出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可以说,《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表作。四十年来的文艺实践证明,《讲话》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提供了切入文艺现象不同层面的可能,但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没有一部文艺论著能穷尽文艺的本质属性。《讲话》从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革命三个基本层次研究了文艺与社会的关系,建构了第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体系;但在理论上也留下罅漏,包含着非科学因素。离开了《讲话》的文艺社会学性质,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它,评价它,坚持它,发展它。  相似文献   

4.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国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宣言书,也是二十世纪中期马列主义文艺思想发展的里程碑。《讲话》的诞生,不仅对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起着无可置疑的决定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世界各国进步文艺工作者和革命文艺运动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很早就译传国外。《讲话》正式公开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时  相似文献   

5.
党的文艺政策在经过漫长的孕育期后 ,终于在 1 939-1 942年步入了自己的成熟期。这是以《新民主主义论》特别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的。随着毛泽东思想的日趋全面、完整和体系化 ,毛泽东文艺思想也终于定型。从文艺政策学、运作学即文艺的领导科学这一角度考察 ,《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总汇和发源地 ,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政策性内容。可以说 ,是毛泽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领导科学这一崭新的学科或学科的分支  相似文献   

6.
关于解放区文艺的一体化表述遮蔽了晋察冀文艺的主体地位,削弱了晋察冀文艺的文学史价值。事实上“延安-晋察冀”之间存在丰富的互动关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前,晋察冀文艺工作者将文艺创作与抗战具体任务结合,使文艺既满足群众审美需求,又起到政治宣传的作用,形成了不同于延安的文艺生态,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产生提供了实践支撑和路径参考;落实《讲话》的过程中,晋察冀文艺作为对《讲话》的地方回应,起到示范作用,证明了《讲话》的正确性与普适性;而随着《讲话》权威性的确立,《讲话》前晋察冀文艺践行文艺大众化的独特价值被削弱了。因此,为避免对解放区文艺的同质化解读,有必要还原晋察冀文艺的主体性,探究解放区文艺的地方路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革命文艺要为人民的观点,以及文艺如何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以说是延安时期革命文艺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也是整篇《讲话》的核心理念。文艺要为人民服务,因为它体现了合目的性的"善"、合规律性的"真"。文艺工作者要在沉入生活的基础上把握时代脉搏,在坚持人民性的基础上提倡多样化,在转变思想的基础上提高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8.
在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的日子里,我校连日召开座谈会和系列讲座会,重新学习《讲话》,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和重大现实意义。与会者一致认为,《讲话》是一篇重要的马列主义文献,不仅指导了解放区文艺工作的发展,而且指导了新中国文艺工作的发展,它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指路明灯。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9.
从传播学角度看,《讲话》所阐述的是一个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环境下的文艺传播观,其对文艺传播关系进行阐述的出发点是一种组织传播观念。从党的组织目标出发,从一个在局部处在执政党的位置的政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出发,《讲话》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颇具复杂性的文艺传播关系图。《讲话》所勾勒出的文艺传播关系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传播主体的复杂性上;其二,《讲话》所勾勒的作为传播主体的作家艺术家与作为接受主体的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具有复杂性。当代社会,《讲话》所阐述的文艺传播关系思想仍有其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去探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对五四以来,特别是对左联以来革命文艺运动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和最佳总结。实践证明、它的许多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沦。同时,自《讲话》发表之后半个世纪以来,正是《讲话》培育了一大批新一代优秀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而且自《讲话》发表以来的现代中国文艺的许多优秀成果都与《讲话》的主导思想指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于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我国革命文艺发展的基本历史经验,联系延安和抗日根据地文艺工作的实际情况,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文艺理论和政策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本文仅就解放战争时期《讲话》所给予朝鲜族革命文艺的影响和所起的指导作用作一刍议,并就正于广大读者。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后,长期惨遭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朝鲜族人民,满怀喜悦之情迎来了期冀已久的解放。他们跟其他兄弟民族人民一样,欢  相似文献   

12.
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集中体现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至今已60多年了。《讲话》是延安时期战时文艺的精神指导,也是新中国文艺方针政策制定的根本依据。对《讲话》的科学研究经历了许多曲折。延安时期的研究,多从战时需要出发,而较少考虑文艺的特性;新中国成立后基本延续了战时的指导思想,而较多强调文艺的"服务"、"工具"功能;文革时期《讲话》精神被"极左"政治势力歪曲,致使文艺走入畸形;"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邓小平同志对《讲话》精神作了新的阐释,标志着对《讲话》的研究真正步入科学。一大批具有真知灼见的研究成果的出现,真正体现了毛泽东文艺"双百"方针的本意,同时也是对《讲话》文艺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臧凤华 《中华魂》2012,(9):8-10
70年前的5月2日和23日,毛泽东分两次发表了著名的堪称文艺宝典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篇《讲话》,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明确提出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讲话》对中国现代文艺大众化进程的推动。简略回顾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艺大众化”趋向,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有待于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出现。《讲话》明确地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推动了文艺大众化的进程,对整个革命文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42年春天,延安文艺界掀起一股批判性思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就是为整肃这股文艺思潮而形成的理论纲领.《讲话》本身是一个时段性、针对性很强的文艺发展方针.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活动,周扬突破了中共中央当时对《讲话》意义的既定表述,不断大力提升《讲话》的历史地位.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前行,周扬意识到《讲话》精神的局限性,对其主要观点进行了拓展和修正.  相似文献   

16.
延安整风运动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作为延安文艺的分水岭,使得延安作家的文学创作、理论话语阐释发生巨大转折。从整风前后延安文艺状况的比较着手,以报告文学为视角进行研究,认为报告文学在《讲话》发表后异军突起,不但成为实践《讲话》“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精神的重要文学样式,而且成为延安文艺由多元向一体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正值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纪念12月26日这个光辉日子,笔者想就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问题,谈几点思考已久的意见,略表缅怀之意。今年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正式在《解放日报》全文发表50周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著中,《讲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甚至是无与伦比的文艺美学著作。自问世以来,它对我国革命文艺的审美走向和世界文坛的美学影响,是举世公认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就没有极少数人无视以至否定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前些时候,不是就有人说毛泽东文艺思想蕴涵着“颇深的反美学倾向”吗?但愿这是莫大的误解,而不是固执  相似文献   

18.
正值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为纪念12月26日这个光辉日子,笔者想就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问题,谈几点思考已久的意见,略表缅怀之意。今年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正式在《解放日报》全文发表50周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著中,《讲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甚至是无与伦比的文艺美学著作。自问世以来,它对我国革命文艺的审美走向和世界文坛的美学影响,是举世公认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就没有极少数人无视以至否定毛泽东的文艺美学观。前些时候,不是就有人说毛泽东文艺思想蕴涵着“颇深的反美学倾向”吗?但愿这是莫大的误解,而不是固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文学跨入建设新的人民文艺的新时代,是以毛泽东1942年5月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的。《讲话》所激起的时代反响,至今仍不绝于耳。一切有志于建设新的人民文艺的作者,每读一遍《讲话》,都会体验到一种令人感奋的情绪,从中去寻找艺术的新生命。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讲话》所阐明的文艺思想不仅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工作和我国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以有力的指导和深刻的影响,而且至今仍然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今天重温《讲话》,正是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研究。而要以《讲话》来指导当今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研究,其前提是要确信《讲话》的科学内涵。所以,对毛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