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的反倾销程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扼要地介绍印度反倾销法中有关申诉、调查、采取措施以及复审方面的程序规定,以利于国内企业了解印度反倾销程序,及时有效地进行反倾销的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2.
印度反倾销申诉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理印度1995-2008年对外反倾销案件的基础上收集相关数据,发现印度反倾销针对的主要是化工、贱金属及其制品、塑料橡胶、机电产品和纺织品等行业.从国别上看,中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成为印度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印度反倾销打击的主要是出口增长快、市场份额高、在印度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1998-2008年印度反倾销案件作为样本,从被诉国家以及涉案行业角度使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稳健性估计结果.结果表明,从国家角度考察,印度反倾销措施对中国、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等主要被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都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转移效应,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远大于关税的影响,说明反倾销税成为印度约束被诉国出口的主要工具.从被诉行业上看,在主要涉案行业反倾销措施均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并且和关税相比,反倾销措施更能减少被诉国的市场份额,即贸易转移效应更大.为此,各国应该联合起来,争取在非关税壁垒有关条约中达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则,对国际反倾销活动能形成有力的约束:要重视对华反倾销,特别是在对华反倾销重点行业要建立出口预警系统,严格控制出口的市场份额,要避免掠夺性的占领市场,坚决控制“短、平、快”式的占领国际市场方式的出现,同时策划好出口市场转移策略,防止被反倾销;中方企业要积极应诉,争取无税结案.  相似文献   

3.
近年,中印贸易高速发展。然而,自1994年以来,印度对华反倾销问题愈演愈烈,为中印贸易的顺畅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就印度反倾销规则和对华反倾销实践的特点、动因及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应对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应对因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被反倾销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已被外国发起反倾销调查500多起 ,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已成为WTO成员 ,但由于我国“入世”在反倾销问题上的承诺 ,我国在“入世”15年内应对外国反倾销时仍将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制约。如何应对外国因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我国反倾销 ,是我国出口产品应对外国反倾销调查的关键。本文以“入世”后外国对我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外国对我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主要协议性依据 ,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外国对我国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毅 《社会科学家》2006,(1):115-119
“最佳可获得信息”规则是反倾销调查中被诉企业不应诉或消极应诉时面临的首要规则之一,WTO《反倾销协定》及其附件2对反倾销调查主管机关使用最佳可获得信息设置了程序上和条件上的限制。该规则主要应被用以防止反倾销调查中受调查的出口商拒绝或不在合理期间提供所要求的数据,或者严重阻碍调查。但另一方面,在反倾销调查主管当局享有缺乏严格而明确约束的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下,该规则也极可能被用来作为推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工具,我国的出口企业在遭到外国反倾销调查时,应注意采取妥善的因应措施,努力避免主管当局采用“最佳可获得信息”。  相似文献   

6.
WTO成立以来,欧盟是世界上对国外进口产品使用反倾销手段最多的地区之一,欧盟对外贸易反倾销已经成为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从国际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对欧盟近年来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得出欧盟对外贸易反倾销的发起主要与经济景气程度和区域产业结构有着密切关联,反倾销调查是欧盟各利益主体间博弈的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对此,如何有效应对国际反倾销及有效应诉反倾销调查,已成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中国企业要学会应对国际反倾销涉及的财务问题,特别是中国出口企业不仅要建立应对国际反倾销的财务信息支持系统及财务决策和监控系统,还要在应诉反倾销调查中做好会计举证和抗辩陈述工作,并加强相应的机构和人才建设,才能真正发挥财务在应对国际反倾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欧盟反规避、反吸收法律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以来,欧盟对我国发动了127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反规避与反吸收是其中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反倾销措施的继续。1995年10月20日至2006年12月28日期间,欧盟对我国出口产品发动了17起反规避调查、8起反吸收调查。借鉴欧盟在反倾销中的反规避、反吸收立法与实践,提出关于制定实施反规避、反吸收法律规则,有益于健全、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依法维护我国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被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倾销与反倾销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目前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重新审视反倾销的性质和作用,以求减少和避免国外对华反倾销,并建立自己的反倾销机制.  相似文献   

10.
反倾销措施对于发起反倾销调查程序的进口国经济具有不利影响,进口国采取反倾销措施可能会付出成本代价,进口国应慎重发起反倾销程序,以避免反倾销成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反倾销是他们最惯用的、最有威力的杀手锏之一。而我国目前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国外对华实施的反倾销使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锐减,并严重挫伤了国外企业在华投资的积极性。因此研究利用被诉反倾销的特点、原因及其反倾销的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珠江三角洲出口贸易额的不断增长,国外对该地区出口商品提起的反倾销案件数量逐年增加。2004年以来,陶瓷、玩具、皮具、纺织品以及鞋类等小商品行业接连遭遇反倾销调查。2004年4月,美国对我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立案调查,据报道,卷入此次反倾销旋涡的135家木制卧室家具制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之后,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国内产业的保护作用被逐步削弱。面对进口产品的倾销,我国产业界要学会运用反倾销这个WTO允许的规则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国内企业的正当利益、保证产业安全。就我国对进口产品反倾销调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反倾销调查进行经济学分析,针对反倾销调查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反倾销的政策绩效研究及其对中国实践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菀洺 《学术研究》2006,15(10):27-32
本文运用数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反倾销的本质、反倾销对进出口国的成本效益影响,认为东道国实施反倾销是保护本国产业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牺牲东道国消费者的利益。认为反倾销调查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对国外竞争对手产生威慑,对国内产业起到实质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起诉。到目前为止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并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瓶颈。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我国出口产品遭到外国反倾销指控的可能性,以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遭遇国外反倾销制裁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对华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我国屡次遭受外国的反倾销调查,有着国内外多方面的原因,找出这些原因,有利于出口企业能够正确应对国际反倾销,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年来连续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实际上已成为国际反倾销最大的受害者。为了趋利避害,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价值公式中找到方法,防止频频遭遇别人的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面对来自国外的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调查与日俱增,产品涉及到一、二、三产业的各个方面,给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本文就我国企业在反倾销调查中的表现分析了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反倾销的主动性;建立健全反倾销应诉机制;政府部门和各种商会要加强在反倾销中的协调作用;完善立法,建立合适的反倾销等具体措施,以保护我国诸多幼稚企业和工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目前 ,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受反倾销调查 ,出口贸易受阻 ,经济损失惨重。为了维护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发展 ,保护出口企业的正当利益 ,对国外反倾销的原因及政府和出口企业的应对之策进行研究 ,提高对反倾销的认识 ,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论欧盟及美国在反规避调查中的原产地标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学术界》2006,(6):286-290
原产地标准与反倾销的反规避调查直接相关。确定进口国组装、第三国境内组装产品的真正的原产地,实际上决定着对该组装行为是否构成对反倾销措施的规避的判断。欧盟和美国针对反倾销的反规避调查,制定了比其一般原产地规则更为苛刻的原产地标准,这实质上相当于对基于一般原产地标准所获得的原产地资格的一种否定,也是对“规避”这一不正当贸易行为的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措施,这一做法对我国现行反规避调查中的原产地标准之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