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瑶 《北方论丛》2010,(3):32-35
在电视艺术中,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内涵是人类普遍而亘久的情感诉求,它作为一种潜在的审美心理共识结构,直接决定着创作者与接受者思维和情感的共鸣路径。集体无意识是在文化、心理等诸多因素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共识,它反映了受众普遍的心理要求。对特定接受群体、乃至整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把握,为艺术创作者提供一条契合受众心理、适应时代文艺发展要求的创作路径;其目的是既要给受众带来快感,也要带来超越感官的、在深层次产生共振的心灵美感,从而引领受众实现审美认知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欣赏者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用感情观照的审美方式去把握、体验、发现的过程。因而从本质上说,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接受,这种审美接受的客体是文学作品,主体是欣赏者本人,既然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接受,它对文学作品就有一定的依赖性,受到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制约。这一点已为一般文学理论工作者所注意到了。但是,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接受,更有一种超越特性,而长期以  相似文献   

3.
<正>文学自形成之日,就肩负民族精神建构之使命。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建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离不开继承与创新。而当下的变化,实属前所未有:文学建构的物质基础,由贫困社会的匮乏,转为脱贫社会的丰盈。因此,当下文学建构所面临的继承与创新,亦属前所未有。一、农耕社会的文学建构与实现贫而不弱在物质基础薄弱的农耕社会,文学被赋予建构坚贞个体人格和坚强民族意志的宏观使命:  相似文献   

4.
作为艺术大家族中的一个独特成员,历史文学有没有它“自我”的题材属性特点呢?这个问题迄今有不同的看法。我以为是有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优势”和“局限”两个方面。 所谓“优势”,可以抽象出这样三点:(1)知多度高。这是因为历史文学往往取材于历史上彰明昭著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它“从兴起之日起,表演的内容就是国家大事和社会生活问题——政权问题、各等级的相互关系问题、教会在国家中的作用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一整套具有纯粹政治意义的问题。例如莎士比亚的九个历史剧《理查二世》、  相似文献   

5.
6.
7.
形象、想象、幻境是诗,乃至一切文学的基本特征。可以说,离开了形象、具象,文学也就丧失了生动性和生命力,实际上也就取消了文学。而抽象恰恰与形象、具象相对待。那么,本文所谓的“审美抽象”,又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首作帝 《社会科学》2012,(5):186-192
"五四"文学审美批评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批评模式,纵向视野与横向视野构成批评活动的两个基本维度,时间历时形态与空间共时形态交叉互渗。与此同时,"五四"文学审美批评体现为诚挚性、独创性和宽容性的复合内涵,彼此之间互为补充、渗透和制约,共同建构了整体性的批评氛围。"五四"文学审美批评作为一种话语诉求,在不同作家和批评家之间保持了良好对话与争辩,也就保持了相对自由与独立,在启蒙背景下彰显出全面的审美阐释,为新文学的自由与自觉在理论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审美经验与公共领域的审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领域的审美交往是自由和谐、理性批判与情感表达有机相融的理想状态.审美化的介入与渗透成为当前公共领域的重要背景,“审美经验”在其中更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审美经验的社会共通性成为联系公众的心理纽带;审美经验的社会交往性有助于舆论共识的形成;审美经验更像一层富有弹性的保护膜成为公共领域批判性的缓冲剂.审美经验成为超越现代社会分化局限的伦理资源,以及社会利用和争夺的潜在公共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0.
审美层面分析与审美关系建构●邹华审美意识大体包括两个层面,即偏重主观趣味的审美感受和偏重客观精神的审美理想。审美感受是个体性的、活生生的,作为审美活动的最富有生命力的因素,它具有超逸审美规范的跃动性和切近现实脉动的超前性。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和审...  相似文献   

11.
徐杰 《学术论坛》2016,(4):97-102
文学语境作为一种理论范畴,它指涉着一种围绕文学作品的周边场域,在场域之中文学创作、文学阐释和文学文化等融为一体。文学语境批评在西方文学批评思潮之中呈现出建构与解构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模式:其一是建构性的文学语境,是以作家和接受者为主要理论维度的文学语境,像伽达默尔的“理解”语境和巴赫金的“对话”语境;其二是解构性的文学语境,体现于无主体的无边语境,像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德里达和卡勒的无边解构性文学语境。解构性的文学语境批评,主体早已被解构得无影无踪,而建构性的文学语境批评不仅没有抹去语境的主体维度,反而在理论中明显地将主体凸显出来。但是,建构性文学语境和解构性文学语境同时具有无边界性,这种困境可以从维索尔伦的“语境永久协商性”理论、二律背反思维和“语言与文本”差别性分析三个方面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2.
王建疆“内审美”理论的提出与建构,是对审美历史中既有的、却又被遮蔽了的审美形态与审美经验的理论概括,是立足于美学史的创造.内审美理论发现了审美的另一世界和中华美学的识别标志;在审美形态上突破了李泽厚的“悦志;;悦神”说;在审美本质上突破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命题;在审美功能上超越了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救赎理论.内审美具有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上的普遍意义,是审美理论研究的新拓展和新境界,预示着未来美学的发展方向,彰显了中国美学研究中理论建构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江久文 《天府新论》2009,(5):142-145
雅各布森的诗学核心是"文学性"思想."文学性"界说了文学研究的范畴对象,为文学批评提供了科学模式.然而,"文学性"研究容易落入形式主义窠臼而将文学的社会文化属性完全排除.雅各布森在建构"文学性"时,既注重保持文学的独立性与本体性,又通过著名的语言交际模式超越了狭隘的文学排他性观念,将"文学性"研究的视闽放大,把诗学与文化和社会实践等其它领域的关系纳入考察范围."文学性"体现为语言交际中的诗性功能,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不在于文本是否具有诗性功能的成分,而在于诗性功能与其他功能成分的等级序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建构——积淀与超越的中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八十年代中期,刘晓波以其“突破说”向李泽厚的“积淀说”提出了挑战。经过一段时间的岑寂以后,现在美学界对这场论争又引起了关注。这种讨论对于美学、哲学、文艺学、文化学乃至心理学的发展,是不无裨益的。笔者思考的问题是:积淀是必然的,超越 (或曰“突破”)是必要的,它们之间可不可以达到统一呢?这种统一的契机或中介又是什么呢?本文仅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方面——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及其同积淀、超越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审美体验对文学创作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审美体验使生活转化为作家审美体验的对象即文学创作的客体。审美体验使客体显露出生命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审美体验使文学作品的意蕴深化 ,获得读者认同  相似文献   

16.
罗靖 《船山学刊》2004,(2):161-164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一切活动都具有审美性质,都是人在感性形式中对自己的本质进行的自我确认和自我肯定,因而或多或少都包含着审美因素,显示着某种程度的审美意义.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其本质特征就是审美,是一种使创作者和欣赏者心灵获得愉悦的情感活动.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现象能动的艺术反映,是作家按照艺术美的规律来构建的,是作家对社会生活审美意识的物化形式.波普尔在<客观知识>一书中认为,在美学研究中不存在哲学研究中所出现的困惑,因为美学研究已放弃了对诸如"美是什么"的终极问题的追问,而转向研究更为具体实际的问题,如"艺术品是什么"的问题.的确,对艺术品的理性把握构成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对艺术品作出了科学的全面的认识.本文将表达笔者对文学作品的美学思考及实现审美的精神超越.  相似文献   

17.
罗靖  张倩 《船山学刊》2004,(4):131-134
在文学艺术中,美蕴含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中,体现为情感的有效物态化;因而作品美是创作主体情感力量的形式化,文学解读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审美的精神超越。故从美学的视角来观照文学作品,确立文学作品的文化审美品格,意味着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充分地看到它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完整性,从而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8.
陈伯海 《河北学刊》2007,27(5):100-102
陈伯海认为,中国文学传统形成于一次次转型之中,转型并不脱离传统的建构,而是传统演进的重要表现。朱德发认为,在中国文学向现代的转型中,更应当关注文学内容的转型,同时明确文学转型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学样式都发生了转型。姚文放探讨了文学传统转型的内在机制,认为文学传统常常在不同时代的接受、阐释和再创造中发生偏离和变异,文学的发展就是在传统的转型中完成的。方忠认为,中国散文到五四时期发生了重大艺术转型,这一转型主要体现在创作的主体意识、本体意识、流派风格、语言符号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对审美主体性的阐释是现代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性主题。审美主体的生成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发展过程。它呈现出惊异、体验、澄明三种基本精神存在状态 ,具有感性直观性、超功利性、情感性、自由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审美经验则是认识审美主体特征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的悲剧与审美超越──无限超越论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悲剧与审美超越──无限超越论初论赵建功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92)研究生人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何在?人的本质欲望究竟是什么?自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以来,人这座神秘莫测的司芬克斯迷宫就展示出了“她”那不可抵挡且日益剧增的强大魅力,因而吸引了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