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探究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在诗学阐释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在历代特别是宋代诗歌注释重视诗学研究的学术背景下,以任渊《山谷内集诗注》为参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认为:史容《山谷外集诗注》总结了黄庭坚诗的重要用典技巧,并以"心解"的方法阐释言外之意,从而高度评价了《山谷外集》的整体价值;总结了黄庭坚诗高古、含蓄委婉的艺术风格,讨论了"换骨"说这一重要的诗歌创作理论;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对黄庭坚诗歌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庶,是黄庭坚的父亲。历代评述黄庭坚的家学渊源,有云:“庶为山谷之父,江西诗派之所从出,读山谷诗者,不可不溯其先河也。”(李之鼎跋《伐檀集》)又有云:“公,山谷公父,今读其诗文,雄奇峭拔,令人意境一新”,“愈识渊源之有自”。(胡镌德《伐檀集》跋)但黄庶宋史无传,仅《艺文志·集类》书目中载,“黄庶集六卷。”而元、明以后,公私藏书都无此书目,可见早佚。今只有他的《伐檀集》二卷传  相似文献   

3.
黄庭坚(以下简称黄),生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卒于宋徽宗崇宁四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江西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郎。黄出苏轼门下,与苏齐名,世称“苏黄”,也是一位多才多艺、出类拔萃的人物。其诗师承杜甫,为江西诗派鼻祖。其书师法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尤以行、草书见称,纵横奇倔,豪宕瑰伟,别树一帜,为宋“四大书家”之一。其论书文字颇多,散见于《山谷文集》、《论书》(后人辑录)、《山谷题跋》诸书。涉及的主要问题,有下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这是黄庭坚为王安石鸣不平之语。历史却喜欢嘲弄人们,谁想到这句诗竟成了黄庭坚自身写照的谶语。宋、明以降,黄庭坚“诗文之显晦”,正所谓“人与运会合操之也。”(德馨《山谷全书·序》)但古之评家,仅从文学着眼,评其工拙、功过。而建国以后的三十年间,舆论几乎一律地否定其人,其诗,这是左的思潮在古典文学领域的一种反映。总结一下历史的教训,实事求是地把颠倒了的是非颠倒过来,或将有益于黄庭坚研究的现在与未来。  相似文献   

5.
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史季温《山谷别集诗注》延续了宋人注宋诗的优良传统,在引典、释意、诗学研究、校勘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二史注总结了黄庭坚诗的重要用典技巧,包括典故的活用、反用、借用、兼用、摘要以及句式的模仿等。二史注特别重视运用"以史证诗"的方法解释黄庭坚诗,利用各种宋代史料,考证了黄诗的创作背景,总结了题旨,并重点解释了与时事相关的诗句。二史注还常常以"心解"的方法揣摩黄庭坚的创作心理,阐发言外之意。在此基础上,史容高度评价了《山谷外集》的成就与价值,认为其风格高古,不容弃去,并总结了黄庭坚诗有为而作的命意特点。此外,史容注还对任渊《内集注》有所补正,并从事了校勘工作。  相似文献   

6.
2004——2006年全国报刊黄庭坚研究论文索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漫谈黄庭坚题画诗的文艺评论特点/昊畏//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一期2、黄庭坚的画论与禅意/龙延//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一期3、20世纪的黄庭坚诗歌研究/叶帮义//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一期4、宋代诗学批评视野中的黄庭坚论/邱美琼.胡建次//九江师专学报2004年二期5、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评钱志熙《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张丽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三期6、黄庭坚“心”意象中的儒与禅/咎红霞//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三期7、金末元初文人论黄庭坚/高桥幸吉//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三期8、…  相似文献   

7.
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延续了宋人注宋诗的优良传统,在当代史的视野下,运用“以史证诗”的方法解释黄庭坚诗.史容将《山谷外集》由分体改为编年,在利用黄庭坚《山谷年谱》编年成果的基础上,对黄庭坚的编年加以考证,纠正了不少编年错误,利于读者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理解黄庭坚诗.史容又利用各种宋代史料,考证了黄庭坚诗的创作背景,点明了题旨,并重点解释了与时事相关的诗句,特别是使用典故与比兴的诗句.  相似文献   

8.
黄庭坚的名和字,《宋史·本传》仅载:“黄庭坚,字鲁直”;“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历代修水县志,黄氏宗谱,所载略同。而明毛晋跋《山谷题跋》转引洪玉父《豫章先生退听堂录序》,“舅氏鲁直爱山谷石牛洞,故自号山谷道人;谪黔戎时,假涪州别驾,故又号涪翁,或曰涪皤;在黔中又号黔安居土;至宜州,又号八桂老人。”洪玉父所胪举的,都象现代作家的笔名,故说“皆班班见于诗文”。黄庭坚幼时,还有小字乳名。这不仅是当时双井黄氏的家风,也  相似文献   

9.
每当提到江西诗派的渊源时,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一祖三宗”之说。(方回编撰《瀛奎律髓》时,倡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尤其黄庭坚,一是他的父亲黄庶、母舅李常和先后两位岳父孙觉与谢景初,都是专学杜诗的,且有相当高的迭诣,山谷得到他们的细心指导,精研诗法;二是黄庭坚本人一再表示“诗学杜子美。”于是,后代诗评家也多持此说,甚至认为“子美之诗,得山谷而后发  相似文献   

10.
通读《全宋词》所载191首黄庭坚词,我们觉得山谷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心灵世界是极其复杂、丰富,且又是极其定性、有序的;它之所以“能动摇人心”(山谷《小山词序》),令人们评说不尽,其原因就在这里。 山谷词中的抒情主人公,不是一个“纯粹的我”、“绝对的我”,而是一个在不断  相似文献   

11.
在林林总总的诗选或诗论选集中,青年诗评家谭五昌主编的《中国新诗白皮书》(昆仑出版社,2004年1月版,以下简称《白皮书》)以其匠心、慧眼和气度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主编的匠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诗选命名的独创性。“白皮书”原本是西方国家重要文件和报告材  相似文献   

12.
黄庭坚(山谷)被后人尊奉为宋朝诗家宗祖,江西诗派皆师承之,除了别的原因之外,还在于他的诗歌创作理论能给人以具体的写作指导,使初学者能懂、易学、会作。他自己曾经说过:“置酒未容虚左。论诗时要指南。”(《子瞻继和复答》)山谷论诗指南,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赠高子勉四首》、《再用前韵赠高子勉四首》、《次韵答高子勉十首》等诗篇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众真绝妙拥灵君,晓然梦之非纷纭。 窗中远山是眉黛,席上榴花皆舞裙。 借问琵琶得闻否?灵君色庄妓摇手。 两客争棋烂斧柯,一儿坏局君不呵。 杏梁归燕语空多,奈此云窗雾阁何! 这是黄庭坚的《记梦》诗,任渊《山谷诗注》以为元祐四年己巳(1089)至八年癸酉(1093)夏之间,山谷在史局时作。内容比较难懂。  相似文献   

14.
为“江西诗派”命名的吕本中在其《紫薇诗话》中称许黄诗“极风雅之变,尽比兴之体,包括众作,本以新意”(转引自中华书局七八年版《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上卷)。这话虽未免带有偏爱,但求变求新,自成一家,的确是黄庭坚诗歌创作中孜孜以求的目标,也可说是黄诗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平生不愿随人后,书法诗篇见异才。馀事填詞犹倔强(读去声),门墙肯傍大苏来?“不烦绳削而自合”,似此高踪未易寻。纵笔抒怀梅照眼,凄凉去国十年心。 (论黄庭坚词)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的诗造诣甚高,与苏东坡齐名,后来成为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也能填词,有《山谷词》传世,在宋词中也占一席地位。苏门四学士中(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以填词沦,秦观最为杰出,不过,他并未受东坡词风的影响,而是远  相似文献   

16.
《江楼夕望招客》是白居易在唐穆宗长庆三年(八二三)任杭州刺史时写的一首诗.大概因为诗里有点“闲情逸致”的色调,所以一些“唐诗”选本没有选入它.有的“白居易诗选”也没有选到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下册.(1978年版)编入了此诗,我觉得编者在取舍问题上,是颇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黄庭坚词的研究,历来偏重于语言雅俗并存方面,然而,对黄庭坚词的研究依然有较大的空间,尤其是黄庭坚词中景物与美学关联有待进一步探索。山谷词风格具有多样性:有的风格豪迈,有的清新秀丽,有的典雅隽永,有的新趣奇崛。本文试图发掘山谷词中的美学意蕴,还对词中茶与黄花意象展开探析。  相似文献   

18.
“元初四大家”之一范梈(音烹),何许人也?这似乎已成定论。请看: 《辞海》(一九七九年版·缩印本)第五七三页“范梈”条中注明:“(1272——1330年)元文学家,字亨父,一字德机,清江(今湖北恩施)人。”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一九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一九八二年五月新1版·上海古籍出版社)、米治国等人编写的《元明清诗文选》(一九八一年版·吉林人民出版社)、皮明麻等人编写的《湖北历史人物辞典》(一九八四年五月版·湖北人民出版社)等书中注释均同《辞海》之说。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和《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5家编辑部共同创办的专题网刊《资源环境研究》2014年第1期近日成功推出。读者可以从中国知网"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专区点击下载。  相似文献   

20.
补白     
“张资中”应为“张资平”翻开《节日朗诵诗选》(李小雨编选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在第174页介绍郭沫若时写着这样一句话:“与成仿吾、郁达夫、张资中等人组织创造社”。这里的“张资中”应为“张资平”。《中国人名大词典·当代人物卷》由廖盖隆、罗竹风、范源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其中是这样介绍的:张资平(1893—1959)作家。广东梅县人。1911年留学日本。曾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地质学。1919年开始写作。1921年完成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同年与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曾任武昌师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