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情感意蕴是音乐治疗之患者的心理基础 ,领悟音乐表达的情感 ,就能顺应乐曲调节自己的情绪而改善身体的状态。然而由于病人的文化修养、个人爱好、生活背景、年龄层次等不同 ,对音乐的理解领悟也不一。尝试用比较的方法 ,通过音乐与诗词对照 ,从内容、节奏、进入意境三方面论述在文字意义基础上感受音乐情感意蕴的可能性 ,论证诗词能够作为音乐治疗的桥梁 ,通过文字意义 ,提高病人的音乐感受力。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适量地播放预选的乐曲,以调节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疲劳,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为体育、音乐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与互补作用。由于体育课运动量大,学生容易产生疲劳与单调感,而音乐那和谐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能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产生兴奋,消除疲劳,从而轻松的掌握体育技能。体育与音乐的结合,还能促进体育课堂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学校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音乐生成过程与音乐主体的感知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音乐的生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乐音、声音结构和主体对于世界的音乐化感知。其中乐音是其最终的直观呈现方式,由和谐的声音构成,乐音可以追溯为声音结构并最终来自于创作和聆听主体对于世界的音乐化感知。音乐结构是音乐声音的特定构成方式,旋律结构和节奏是其最主要的声音结构方式,其中节奏是声音有规律的重复,旋律体现为特定节奏中声音的横向联系。主体对世界的音乐化感知可以分别落实为主体对于世界和谐运动形式的感知和对于生命时间流逝的感知。西方音乐基本生成于对于世界和谐运动形式的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生成和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感知与关注密切相关,当人们专注于生命时间的流逝并将这种时间之延续和天地节律相统一,则世界便是一种音乐化的世界,在此音乐化的世界中方能实现“大音希声”、“无声之中独闻和”。  相似文献   

4.
音乐选修课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最佳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音乐可以激活人的创造思维 ,音乐可以促进人格完善 ,音乐可以调节心理 ,调整神经细胞对精神疾病有治疗作用三个方面强调了音乐对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说明音乐选修课是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5.
节奏,原本是音乐术语,声音的轻重缓急形成了节奏。但节奏并非音乐所独有,万物都是按节奏运动的。在体育运动中,它也占有重要的席位。体育运动中哪个项目的动作能无节奏进行呢?百米赛跑,器械出手前的投掷步,跳高、跳远的助跑,篮球的行进间上篮,排球的短平快……节奏是何等鲜明!  相似文献   

6.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对音乐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客观现象的节奏,有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独特历程。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音乐节奏的不同认识赋予在创造性的想像力领域起主要作用的节奏以鲜明特色。通过剖析和研究古代至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及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时期、近现代时期的西方音乐节奏发展演变和不同特征,可以更进一步地认识西方音乐节奏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节奏?人们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节奏的定义,可以广义地说就是一连串的声音,具有一定的高低和时间的间歇”;有的则认为:“节奏的构成是平均距离所标志着的时间的重新回转”;也有的认为:“节奏类似于音乐中的节拍”。这些说法,虽然从不同  相似文献   

8.
国际体育舞蹈教学效益简析宋杰前言国际体育舞蹈是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它在音乐伴奏下,按照多变的节奏和丰富的韵律,人体通过各个关节,各部位的肌肉群的协调活动,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舞步和姿态.同时通过人体缤纷多彩的体态形成了美妙的意境组...  相似文献   

9.
节奏的含义较为广泛。一般事物均匀整齐地交替进行,一切协调平衡都可称为节奏。从艺术角度看,在艺术范畴中,到处都存在着节奏。节奏是艺术的感情。艺术要反映生活,经过选择、提炼创造出的艺术动律就是艺术的节奏。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更是明显可见。什么是音乐节奏呢?生活节奏是音乐节奏的源泉。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与强弱关系就是音乐节奏。考古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在《论节奏》  相似文献   

10.
节奏是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钢琴弹奏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复节奏是其中较为难掌握的一类。复节奏在中高难度的钢琴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会给许多学习者的演奏造成一定困难。通过对复节奏加以分类,采取针对性的练习方法,可以解决演奏复节奏时的问题,达到流畅、自然表现音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吟咏是伴随着诗歌产生而产生的一门演唱艺术。上古诗歌、乐府诗、唐诗宋词均能歌唱。由于吟咏诗词可以帮助读者深入诗词、欣赏诗词 ,利于陶冶性情 ,提高艺术感受力及创作能力 ,故吟咏之学 ,为历代文人学子所钟爱。吟咏的理论基础是 ,必须符合四声的要求 ,必须满足节奏的要求及注重诗词的内容 ,声情并茂。掌握了这三点 ,就可以依据自己对诗词的体会去尽情地吟咏古典诗词了  相似文献   

12.
传统吟诵是按照一定的节奏与韵律来诵读古典诗词的一种读书方法,吟诵虽不同于音乐演唱,但吟诵时可以尽可能多地使用音乐手段来增强吟诵的艺术效果。要准确地把握吟诵的"字正腔圆";要遵循诗词创作规律,适当注意音高;为了提高吟诵的艺术效果,可以适当配乐;音乐训练的多种方法在学习吟诵时也可借鉴或采用。  相似文献   

13.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各种形态对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民族音乐节奏的探讨,分析了我国民族音乐中的节奏形态,阐述了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透过音乐的节奏形态进一步认识我国民族音乐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曾说过 :“宇宙万物没有一样是没有节奏的。”节奏是音乐术语 ,是音乐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 ,是构成音乐最基本的要素 ,是一种美的表现形式。美妙动听的乐曲之所以能打动听众的心 ,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就是因为音乐家赋予了它美的节奏。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如果能形成一曲优美动听的乐章 ,紧扣学生的心弦 ,就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 ,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节奏呢 ?笔者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一、教学速度要做到快慢相结合一堂课成功与否 ,关键在于教学速度快慢是否得当 ,快慢应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  相似文献   

15.
音乐与科学的不解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与声音科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声乐和器乐都与许多门类的科学相关。音乐具有启迪创造思维,开发创造力的功能。音乐学习能提高儿童的空间推理能力。通过音乐的物理作用、社会作用和情绪作用可以达到治疗人体疾病的目的。音乐还与动物和植物的生态密切相关。植物经络学说和植物控制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揭示了音乐农学将造福人类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6.
节奏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它是舞蹈动作区别于自然状态的生活动作的主要标志,不同内涵、不同感情色彩的舞蹈作品往往由不同的节奏形式组成。而今,现代舞已经形成了极为复杂而丰富的节奏体系。节奏语言的丰富与变化,必然促使现代舞的表现领域和空间不断扩大,这包括现代舞在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如现代舞机遇法和击打法的出现,改变了音乐节奏在现代舞中的常规运用方法,推动了现代派舞蹈形式方面的发展。笔者通过分析音乐节奏与现代舞的关系,进一步论述了音乐节奏在现代舞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各种形态对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我国民族音乐节奏的探讨,分析了我国民族音乐中的节奏形态,阐述了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意义,透过音乐的节奏形态进一步认识我国民族音乐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讲解音乐节奏,音乐听力训练;分解舞步结构,配合有节奏的口令及音乐伴奏步 伐练习,帮助男同学在体育舞蹈课学习中、掌握节奏并建立节奏感。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学习视唱练耳的学生做到事半功倍,用非调性的音程构唱法解决音准的控制力;用节奏的简便记写法速记节奏;利用声波的传播特点分步骤训练学生的和声音程与和弦的听记能力,为学生最终能解决多声音乐的欣赏和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节奏、韵、平仄等韵律要素构成的诗学效果,中西文艺理论通常称为"音乐性".但细考发现,节奏是一种早于音乐、诗歌的自然或生命属性,音乐进一步改造成更鲜明、精确的"音乐节奏";语言则通过语音组合构成不完全"等时"的"语言节奏"或诗歌节奏,它与"音乐节奏"并不等同.韵、平仄则原本就是语言的属性,也是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尤其是诗歌的特性:不同国家诗韵的差异只与该国语言有关,而与该国音乐的差异无关.这一性质认定意味着,"废韵律"失去的不是"音乐性",而是"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