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殷晓燕  刘杰 《社科纵横》2009,(9):157-158,169
美育是以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美学理论教育等为桥梁,以铸造人的完美人格为核心目标,以人的全面能力发展和自主性、创造性能力培养为旨归,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为终极追求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美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并且与德育、智育密切相关。随着全面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人们会越来越体会到美育在素质教育中作用与意义的巨大。  相似文献   

2.
姚晓南 《探求》2003,(2):75-78
当代美育应超越学校审美教育的狭窄范围,转为对现实审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重视审美的功利性价值,培养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现实人生。在理论层面上,美育的发展应从传统美育注重抽象的情感教育转为培养社会公众反映现实的情感能力,塑造自由个性;美育应以其外在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人文导向功能来引导大众的审美活动。在实践层面上,应把审美教育的对象扩大到社会成年公众,把实施美育的途径扩展为整个开放的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3.
从高校美育发展现实情况出发,基于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师资力量方面,挖掘美育教育问题所在,寻找高校美育新出口,为构建多元化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美育师资队伍、优化美育制度体系等方面提供思路,进而提出高校美育教育改革对策建议.在改革实践中着重注意各学科领域的美育渗透,引领学生在科学的实践中认识美、熏陶美、创造美,并且根据各高校美育实际情况不断优化美育建设举措,以求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高职教育的根基,是高职教育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培养与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创造力培育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美育教学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局限:美育教学内容缺乏与专业相融合、课程安排少;美育教学师资匮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美育教学方式单一,协同程度不够。高职院校的美育教学模式创新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美育教学内容要与专业相融合,专业教师须提高审美与美育能力;美育要构建与校外公共文化场所、文化产业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打通的课堂教学模式;美育教学要与新媒体应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范俊玉 《学术交流》2005,(9):183-187
美育对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新时期的高校美育正处在大众文化全面兴起的背景之下。大众文化的感性泛滥阻滞了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形成;它的复制性排挤了创造个性的培养,在过分注重娱乐性给人带来快感的同时却消解了美感;由于片面追求商业利润,其中夹杂的不健康内容削弱了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力。但是,优秀的大众文化可以拓宽高校美育的内容,为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提供进步的阶梯,并为高校美育开拓了新的渠道。鉴于此,应在美学理论教育及其教学方式、开展艺术鉴赏和艺术实践活动以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以积极应对,使我国的高校美育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9,(4):132-13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标,美育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美育为参照发现问题并运用美育有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美育理论的新突破──谈李幼苏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马青山由甘肃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文学评论家李幼苏先生编著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以下简称《美育》),是一部融美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为一体,系统研究语文教学中审美特点及其规律的教科专著。它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8.
郝柳 《唐都学刊》2001,17(3):115-116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积极倡导美育教育思想,提出德、智、体、美相融并举的育人方针及其理论依据。他一生中身体力行,倡导美育,实践美育,为近代中国新文化建设和美育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杨春燕  张强 《探求》2001,(3):51-52,59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决定》又指出:“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有人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相乘的关系,任何一个方面削弱都会导致教育效果这个乘积的降低。美育是一种感性的情感生命教育,具有综合性很强的特点,对人…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时代以来,美育教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该文通过对国家美育政策、社会美育背景、高校美育程度进行分析解读,强调美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和在教育中的必要性,在结合国内目前美育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美育教育投入不均衡、认识不充分、教育目标不凸显、教育层次不高这一系列的问题,从建立国际交流合作高端美育平台,打造美育教育教学科研师资队伍,从国家、社会、高校层面建立美育教育长效生态链三个方面给出美育教育生态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1.
感性教育:美育的现代性命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传统的美育观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陶冶论”,偏重理和规范,这种“陶冶论”在二十世纪中国美育理论中也占主导。然而,美育作为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被提出来年命题,其现代性意义是感性教育,这个“感性”是贯通了肉体和精神的个体性概念。现代美育着眼于促进个体的审美( 感性) 发展,激发生命活力,提升情感境界,培养创造能力,最终与其他教育一起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冉祥华 《学术交流》2005,1(9):188-192
童年时代是个体直觉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直觉思维的最佳途径是美育,因为以自由创造为本性的审美活动,可以充分保护儿童的直观性表现,使儿童在对各种复杂的感性形式的直观中获得敏锐的直觉力和选择力。作为情感教育的美育,可以解放心灵的潜意识、促进心灵的敏锐性、发展思维的整体性,而且连贯性的审美教育,还会有助于人的整个认识能力的成长。通过美育发展审美直觉,实际上也在间接地发展着人的科学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3.
项贤明 《新华文摘》2022,(3):121-124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中,关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五育"理论,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在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和引领性的作用.自杨贤江那一代教育学者开始,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家们对这一理论作出了不断深入和日益全面的阐释,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教育实践提...  相似文献   

14.
美育的建设不仅有助于高校学生良好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文对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美育教育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高素质人才培养对美育教育的要求,分析了我国一流大学、地方高校、民办高校以及特色高校的美育教育机制,提出了一流大学美育教育机制建设路径的思考,最后总结了一流大学美育教育机制建设实践的方法.旨在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美育教育机制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若长期得不到重视,教育的真正目的也难以实现.该文采用数据搜集、案例分析、文献参考等研究方法,结合国内一流工科院校的求学经历,对各国美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比较.创新之处在于将理论与自身经历相结合,从根本制度上发掘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大学美育教育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的本土意义与历史局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卫 《学习与探索》2004,3(6):45-48
中国现代美育理论是中国现代启蒙思想的一部分,拯救和改造国人心灵的启蒙意图决定了中国现代美育理论在阐释西方现代美学和美育理论以及处理感性与理性关系、个性与社会性关系、美育与德育关系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本土化意义。由于历史的局限,这种理论存在着相对忽视感性和个性、夸大美育的社会功能和实践性较弱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美育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是高职院校美育实施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非艺术类职业院校美育活动实施的现状分析,对高职院校美育活动实践进行探索研究,针对美育活动课程化管理提出了实施建议,希望对非艺术类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推进和美育的教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面向国家创新发展政策战略,立足钢琴专业教学,实现专业课堂教育的探究与实践研究.阐明钢琴专业创新课堂界定,指出钢琴专业创新课堂"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钢琴专业创新课堂教育的探究,引入多元共创的教学理念,建构模块化的教学思路,创设适宜的教学组织活动,进行多角度的教学训练;提出钢琴专业创新课堂教育实践,包括全链条式人才培养课堂活动、具备弹性的课堂评价方式、全学程人才培养教育环境.钢琴专业创新课堂教育探索的理论和实践表明,以德育、美育、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钢琴专业创新课堂教育可推动一流人才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学森先生提出集古今中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大成的“大成智慧学”教育 ,是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崭新的教育观。如果“大成智慧学”教育理论研究及操作方式探索取得突破并实施运用 ,那么 ,人们就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用人类更高的智慧创造人类社会新的奇迹。中央教科所在这一课题研究中提出在“大成智慧学”教育的大背景下 ,首先在构建中国特色的“大成美育”的框架上有所突破的设想 ,具有深刻的现实的意义。美育是最轻松的教育 ,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最佳途径。“大成美育”是全方位的美育 ,它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希望传统的食品应该蕴含人文艺术元素,而具有诱人色泽的食品,往往会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冲动。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食品人文艺术元素的追求,该文在美育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基础上,探讨了美育融入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校园环境的方式,以期通过美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结合,达到提升本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开发出更多具有较好创意新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