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思想是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培养,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企业参与度不高和学校投入不积极等问题.针对此弊端,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通过"商会-企业-学校"三方协同培养,从育人机制、招工招生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团队建设及管理制度制定五个方面来进行探讨研究.通过五年的实践,这种"商-企-校"培养模式秉承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充分兼顾企业、学校、学徒三方利益,推动了现代学徒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剧变后的中东欧国家相继开始从中央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最初这些国家大都接受"华盛顿共识"的建议,实行自由化、稳定化、私有化,力图立刻"跳入"自由市场经济.但随之灾难性的衰退出现,而转型中的种种问题也推动了转型理论的发展,"渐进-制度观"日益为学术界和转型国家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于德山 《求是学刊》2004,31(1):107-111
本文从语言和图像这两种叙述媒介的各自特征及其互文关系入手,重新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了有关叙述主体的诸问题,尤其着重分析了"语-图"互文语境中叙述主体的生成特征及其所影响的中西不同的艺术风貌。这一研究不仅弥补了西方叙事学有关"叙述者"问题的研究缺失,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叙述美学拓展了一个新的视界。  相似文献   

4.
姜秀敏  王政皓 《创新》2021,15(6):62-72
街道办事处体现了我国城市管理中独具特色的制度创新.为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对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日益重视,需要对街道办事处职能定位的逻辑进行深入探究.从街道办事处初设的实践历程考察,其职能定位有两个方向:一是"行政性"逻辑,二是"服务性"逻辑.如何对这两个方向进行有效区分是研究的关键.基于"服务压力-行政动力"的二维分析框架,从街道办事处的公共服务能力与行政动力两个角度切入,在回溯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认为不能单纯地从某一方面对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进行定位,而应该以一种动态演进的视角予以审视,伴随着服务压力与行政动力在特定历史时期不同的组合方式,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定位也随之发生改变.当两种"力"处于同一状态时,街道办事处权责匹配清晰,职能定位明确;当两种"力"处于分离甚至相反的状态时,街道办事处权责匹配失衡,职能定位模糊,并进而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姜秀敏  王政皓 《创新》2021,15(6):62-72
街道办事处体现了我国城市管理中独具特色的制度创新.为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对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日益重视,需要对街道办事处职能定位的逻辑进行深入探究.从街道办事处初设的实践历程考察,其职能定位有两个方向:一是"行政性"逻辑,二是"服务性"逻辑.如何对这两个方向进行有效区分是研究的关键.基于"服务压力-行政动力"的二维分析框架,从街道办事处的公共服务能力与行政动力两个角度切入,在回溯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认为不能单纯地从某一方面对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进行定位,而应该以一种动态演进的视角予以审视,伴随着服务压力与行政动力在特定历史时期不同的组合方式,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定位也随之发生改变.当两种"力"处于同一状态时,街道办事处权责匹配清晰,职能定位明确;当两种"力"处于分离甚至相反的状态时,街道办事处权责匹配失衡,职能定位模糊,并进而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伦理"-"道德"的历史哲学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伦理"和"道德"的概念辨析,不是出于思辨哲学的形上偏好,而是因为它们标志着道德文明和道德哲学发展的诸历史哲学形态.孔子开辟的道德强势话语下伦理优先的"中国传统",亚里士多德开创的"理智的德性"高于"伦理的德性"的"西方传统",都经历了历史哲学的三期辩证发展,它们在现代都遭遇到伦理与道德的深刻矛盾.与西方伦理认同与道德自由的矛盾不同,伦理-道德悖论、伦理-道德二元对峙,是这一矛盾的中国形态.它表明,中国道德哲学与道德文明已走到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关头,其历史哲学前景既不是传统性的"合",也不是现代性的"分",而是伦理-道德生态的辩证建构.伦理-道德生态,是其历史哲学的现代中国形态.  相似文献   

7.
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团队和平台等方面基础薄弱,在"双一流"战略背景下,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导向,正在践行一条不同于传统大学的新道路.作为新建本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内涵式发展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围绕矿业工程学科,依托"学科-专业-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理论框架探索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实现特色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赖莉  贺芒 《创新》2023,(1):55-65
乡村公共性再造是重塑乡村共同体的关键。文章以X村为研究案例,构建“制度-接点-生活”的分析框架,探讨其公共性再造的实践方式、过程和逻辑。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性再造在制度、生活和接点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公共资源、公共规则、公共精神再造的方式,经历植入阶段、自主阶段、整合阶段,实现公共性可持续生产。在乡村公共性再造过程中,通过供需匹配机制、规则互补机制、价值统合机制,实现制度逻辑、生活逻辑、接点逻辑的耦合。  相似文献   

9.
岳清唐  杨帆 《求是学刊》2005,32(1):63-69
核心-外围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开放的经济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文章从贸易条件角度,对核心-外围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使用包括净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对我国贸易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贸易结构是贸易条件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贸易结构是依附于生产结构的,经济或生产结构决定了贸易结构的合理程度.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核心-外围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面对创新发展"新时代"和转型升级"新产业",该文在剖析产业、专业和创新创业关系基础上,构建了"三全四阶一平台四维度"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集成了"探索-创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文化、课程、实践、竞赛、项目、服务"六位一体育人平台、"产-学-研-用"评价体系和体制机制保障体系,弥补了现有人培体系培养目标不明确、实践平台不多元、评价体系不健全等不足,能培养专业水平和创业能力兼备的"新人才".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论"中的劳工迁移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茂信 《求是学刊》2007,34(1):122-131
二战结束后,随着美国科技革命的展开和经济结构中服务业的崛起,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失业率并行攀升的趋势。对此,以西奥德.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通过实践和潜心研究,提出了颇有影响的人力资本论,其中关于劳工迁移的精辟论述具有很强的历史和现实性价值,但是,其中的局限性也十分突出,尤其是强调区域工资差异的论述似有以偏概全之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近现代史上的跨国移民以及二战后美国以劳工为核心的人口流动,都证明了该理论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如何培养与评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核心问题,事关学科的独立性与科学性.鉴于专业伦理关注对公众的责任,教育范式聚焦能力为本,以及社会工作服务走向标准化,笔者在生态系统理论与行动研究方法的指引下,基于证据为本的实践理念和社会表演理论,试图建立以标准化案主为核心,以能力为本的"证据-表演-服务"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临床技能教育与评估的生态系统模式,从而推动社会工作教育的系统性改革.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万载县自2007年4月被确定为全国民政系统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县以来,通过积极探索与实践,在全县多个领域着力推进和拓展社会工作,创建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发展的"万载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普通高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技能融入培养目标之中,实施院系管理上的"双向激励"、课程设置上的"大幅覆盖"、创业方向上的"'三切'式'双导'"、环境认知上的"'三多'式考察"、能力提升上的"'双因'式突破"、课程考核上的"刚性验收"等"六大运行机制",脚踏实地地培养合格的应用-创业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大量的后备军,为普通高校的教育管理注入强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让大部分学生在就业岗位上创业工作,让少部分学生创办企业.创业教育离不开创业教育实践教学,基于"专业-就业-创业"贯通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包括五个要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说明了从传统的、维稳取向的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合理性;从社会工作的角度阐述了社会治理的逻辑结构:理念上的源头治理-主体上的系统治理-机制上的综合治理和原则上的依法治理,据此指出了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层面;总结了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服务性特点,并将社会工作参与治理概括为基础-服务型治理;认为社会治理创新首先是政府理念的创新,社会工作群体则应该通过有效服务和政策倡导来增强自己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促进社会治理和善治。  相似文献   

19.
"事实"与"规范"的关系:一个哲学问题的政治-法律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世骏 《求是学刊》2006,33(5):41-48
“事实”与“规范”的关系既是现代哲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实践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具有重要的政治—法律含义的哲学问题。从讨论“事实”与“规范”的关系(或“事实性”与“有效性”)的关系入手,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了他所谓的“商谈的民主理论”和“程序主义的法律范式”,并设法在这个新的基础上批判资本主义现实、辩护社会主义理想。厘清哈贝马斯的政治—法律理论的复杂论证,研究这个产生于特殊语境的理论的可能的普遍意义,有助于我们思考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20.
余红 《求是学刊》2005,32(4):41-45
围绕"是-应当"问题,哲学家们提出了各种思考和分析.该文试图通过对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理解,来简单阐述胡塞尔现象学的思想对"是-应当"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以及对经验主义伦理学的解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