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迷失” ,经济学似乎重新认识到了方法论个人主义在经济研究中所造成的“重大缺失” ,这就是现代西方新政治经济学复兴的理论背景。怎样看待新政治经济学 ?新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的制度变迁有什么启迪 ?新政治经济学的可能进路是什么 ?本期刊登的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三人对谈录就此学术前沿问题作了有意义的探讨。同时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姚先国教授为对谈撰写了评论 ,一并刊出。  相似文献   

2.
“偏好”、“效用”是现代经济科学最为基础的概念 ,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不仅关系到经济科学发展的进路 ,也关系如何处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重大现实问题。汪丁丁、罗卫东和叶航三位教授就偏好、效用问题展开的讨论因此有明显的意义。这次讨论实际上是他们在“浙江大学经济论坛”展开的有关系列争论的延续。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黄有光教授 ,作为一位在经济学基本理论特别是福利经济学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成就的经济学家 ,和复兴基数效用论的关键人物 ,对这个讨论很有兴趣 ,专门撰写了评论。我们请罗卫东教授做了一些文本上的技术处理 ,增加了小标题 ,对黄有光教授文章中的术语、人名按照中国大陆学界的习惯用法做了调整。现把汪、叶、罗三人的对谈录和黄的评论文章一起刊出 ,以期引起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最近,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汪丁丁、罗卫东、叶航三位教授在杭州作了一次关于“本土问题意义上的中国自主经济学”的对谈。这个对谈涉及到目前国内经济学发展的一些重大的方向性的问题,值得刊出,旨在引起进一步的讨论。谈话的主线虽然明确,但因内容涉及较广,限于篇幅,我们只刊用其中的一部分。为了方便阅读,请罗卫东教授作了一些技术处理,增加了小标题。同时,为了反映学界对此谈话的反响,我们一并刊出了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研究的史晋川教授的评论。欢迎学界对此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1994年,汪丁丁教授在《财经》杂志发表文章,谈文凭的越贵越买的现象,提出了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以出现需求曲线向上倾斜的情况。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持续数年的学术争论。目前,争论虽已经基本平息,但留下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学术问题。本期对谈就以向上倾斜需求曲线为主要问题展开。对谈由罗卫东教授发起和主持,发表前请叶航、罗卫东教授做了文字整理。知名经济学家、中山大学教授王则柯先生为对谈写了评论,一并刊出。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是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经济现象,但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下的经济理论忽视了空间相互作用成本,从而不可能对这一现象进行正确的解释。因为在空间相互作用为零的经济世界,生产要素的流动是瞬间的、无成本的,通过市场力量的调节,会使区域经济发展趋于收敛。引入了交易成本的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都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扬弃。交易效率概念的提出,不仅部分解决了交易成本的计量问题,其本身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交易效率概念的引入,不仅大大开阔了经济理论研究的视野,而且有助于描述落后地区赶超先进地区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6.
发展观中三个层次的价值问题王思隽(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哲学博士)自新发展观崛起以来,经济增长论以及传统经济学的价值取向遭到有力抨击。新发展观不仅提出和尝试解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的合理性关系问题,而且前所未有地突出和阐发了发展中的文化价值和人...  相似文献   

7.
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支配下,中国房地产目前不仅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内需不足”的单个最大因素,成为极大影响中国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平等性、公平性的因素,而且其自身结构、运行和功能反映出带有封建色彩的官僚资本利益集团之行为和现象,绝非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中国房地产业与消费的机理关系及其自身问题反过来证伪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不管是它的一般均衡理论,还是它的供求决定价格理论.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加利·贝克尔说:“经济学是充分利用生命的艺术”。贝克尔认为,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原因不在于它的研究对象,而在于它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发端于人类对经济问题的思考,但却可以被应用到人文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只要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而它本身又是稀缺的,那么,有关这种资源的分配和选择问题便均可纳入经济学范畴,均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是金钱、财富.而且时间和人的精力,乃至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都是经济学问题。贝克尔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不…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70年代,由于既不能科学地解释“滞胀”现象,又不能使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摆脱“滞胀”困境,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受到了严重打击。由此,应运而生了新古典宏观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学派。本文将在简单介绍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论述新古典宏观学派和新凯恩斯学派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贡献和影响,并分析两学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及其面临的困境在本世纪30年代以前,新古典经济学居于西方经济学界的正统地位。新古典经济学是主张自由放任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对…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方法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的方法 ,也是科学的方法。经济学主要研究“为什么”的问题 ,解释人的行为或现象。它是一门精确的科学 ,精确推测 ,而不是预测。不能用事实解释事实 ,以理论解释事实 ,要有抽象的存在。经济学能够运用的基础理论不多 ,但是推测能力要强 ,问题的局限条件清楚 ,就会有结论。解释现象的理论越简单越好 ,用复杂的理论解释复杂的世界是行不通的。经济学不能和真实世界脱节。经济学就是在套套逻辑与特殊理论之间寻找一般性结论。  相似文献   

11.
信号效应、讨价还价模型与我国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对称信息的市场理论作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在解释现代市场中的许多现象方面 ,有着新古典经济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就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中“信号效应”和“讨价还价”模型与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消减不对称信息对劳动力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对人性的看法,即“无意识本能”论,不仅是精神分析学说的理论基石,而且也是他解释历史和文化现象的根本出发点。那么,在他看来什么是人性?人性在历史和文化中的作用如何?怎样评价他的人性观?本文试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罗君丽 《学术界》2015,(1):332-333
张五常教授《经济解释》学术研讨会日前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100多名知名学者齐聚浙江大学,共同研讨《经济解释》的学术思想及经济学的发展方向。《经济解释》在会上首发。《经济解释》是张五常教授积数十年之功、几经修订的一部力作,旨在以新制度经济学的深刻洞见,继承和发展真实世界经济学的伟大传统,全面拓展和革新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框架。  相似文献   

14.
杨悦 《河北学刊》2003,23(3):90-9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马克思不但贯彻了实践的自由品质,而且还找到了实践的最基本的现实形式--经济活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实践内涵的分析表明,它既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实践"概念,也不同于古典经济学源于"经济人"假设的"经济"概念,它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从属于文化的范畴.经济实践不仅仅满足人的需要,其最终目的是以物质的形式体现人的价值和目的.因此,经济实践中包含着文化实践的要求,文化实践实现着经济生活向人类的自由价值取向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科斯教授在《企业的性质》与《社会成本问题》中引入了交易成本概念,不但改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而且促成了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产生。不过,这两篇文章其实都是强调交易成本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尽管科斯受图能的地理边界方法影响,但他最终还是构造一个跟交通成本性质不一样的交易成本概念去解释企业和市场的边界。  相似文献   

16.
新政治经济学:范式革命与异端的综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经济思想史上 ,“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是又一次大的分水岭 ,它将加快一种新型经济学的诞生。这种新型经济学将以新奇和意义内生为纲领 ,以批判实在论科学哲学的发展为媒介 ,通过异端经济学各流派的创造性综合 ,实现对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范式革命 ,这就是本文所定义的“新政治经济学”(Neo -PoliticalEconomy)。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不仅将使政治经济学重归经济科学的心脏地带 ,而且也将导致政治经济学已有的传统出现重大的范式转变 ,中国经济学家有可能对此做出独特和原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就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与资本积累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本文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都关注市场机制如何调节资源配置从而达到优化配置。但新古典经济学主要从短期均衡的视角进行分析,而马克思经济学主要关注从长期和动态的视角进行资源配置。对于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新古典经济学主要从总量上关注要素对增长的贡献;而马克思经济学则着重从劳动资本要素收入份额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方面做出了理论贡献。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两大理论体系尽管存在对立之处,但仍存在很大的对话空间。  相似文献   

18.
内部劳动市场的理论、实践和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部劳动市场理论是西方经济学近20年来迅速发展的领域之一,它主要针对新古典劳动市场理论的不足,综合运用博弈论、交易费用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工具,提出劳动资源配置的新理论。何谓内部劳动市场,它有哪些特征.怎样运作,有效性如何?这些都是现代劳动经济学关注的前沿问题。本文先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然后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中的解释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解释学已经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形态出现了。解释是人类精神的一种普遍现象。可以说,凡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解释现象。人需要通过各种语言媒介进行交往,人类的文化需要积累演进。人不仅要理解他的同辈,而且要理解他的祖先。交往中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解释现象。因此,解释学理论,是把握人类精神的一个不可少的视角。中国哲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不同时代的哲学家大都是通过对经典、特别是对六经的不  相似文献   

20.
肖力 《江汉论坛》2004,(10):81-83
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困境的根源在于西方传统哲学的危机。传统的西方哲学只是侧重于从科学计量的角度来理解“时间”和“空间”。他们所理解的“人”,只是一种具有特殊“理智”这种功能的“动物”,因而“历史”也不过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因果系列,由此在经济学中演化出“经济人”范式。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重新解构,回答了“真正的人性在哪里?”“人到底是如何存在的?”这一现代哲学的核心问题。海德格尔对“人”的理解也影响了一大批现代经济学者,推动了现代经济学的演进与行为经济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