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反满”或“排满”是辛亥革命的基本口号。当时的每一个倡革命者,无不讲“排满”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正是借助于反满思潮鼓荡起来的。但是,长期以来,不少中外学者往往夸大排满的局限性,低估其革命的积极性和历史进步意义,将其笼统地贬斥为封建种族复仇主义。本文拟就辛亥革命时期反满思潮的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论述一下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西方的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是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主要文艺思潮之一。虽然它的本质是十分反动的,但就其影响而言,不但它是现代欧洲许多形形色色的文艺思潮和文艺运动如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的值接先驱,而且它本身的势力,还曾一度波及于俄罗斯和苏联。因此,它在文学史上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对它进行一些必要的介绍、分析和批判,仍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思潮作为一种自发性涌动兴起、政治色彩浓烈、且具有一定群体性特征的思想浪潮,其发生机制在一般意义上说,一是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矛盾运动;二是有其极为复杂的社会背景(包括历史环境、政治和文化传统背景);三是有其发生发展的契机。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它最初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在消化十年内乱“苦果”过程中产生的政治思想方面的“副产品”;它所以能够一度在相当范围涌动泛滥,既是国内外政治斗争形势的反映,又有我国根深蒂固的小生产文化心理传统等深层次社会原因。所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斗争,不能不是思想战线上一个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论清末民初联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年代初联省自治思潮和运动是清末民初联邦思想潜滋暗长的结果.联邦思想是清末部分资产阶级人士为将来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而在国家结构问题上所作的构想.作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物,联邦思想在当时具备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愈演愈烈。歪曲和割裂自由与法律的辩证关系,离开法律谈自由,无原则地引进和颂赞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理论,这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法学领域里的主要表现之一。它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是非,产生了严重的恶果。  相似文献   

6.
论近代中国的戒缠足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鸦片战争后 ,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输入 ,戒缠足思潮萌发了。它形成于戊戌维新时期 ,至辛亥革命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戒缠足思潮不仅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而且在近代中国具有不可抹煞的历史地位 ,但该思潮又在某些方面也有其无法掩饰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怎样全面地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怎样全面地说明资产阶级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世界近现代史学科所要阐述的核心问题,也是资本主义的历史评价所蕴含的两个基本层面。自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轮廓从西欧地平线上跃起,社会思想家就对它作了各种各样的评价。大而言之,主要有两大思潮。一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一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批判思潮。它们从一开始就是对立的,代表了完全不同的阶级利益,有着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未来理想。这两种思潮之间的斗争、论战、冲突至今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种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潮。它在中国的形成和泛滥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1989年春夏之交的动乱和发生在北京的暴乱,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恶性发展的产物。物极必反。资产阶级自  相似文献   

9.
自由主义是近代世界历史中的政治观点、经济观点的一种体系,也是政治上的一种派别,它在近代世界的政治、思想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最先出现于17世纪的西欧,到了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自由主义思想。17—18世纪,自由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思想的一种倾向,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19世纪,自由主义是西欧各国广泛流行的一种政治思想,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一大主流,  相似文献   

10.
1986年年底发生的极少数大学生闹事,其性质是严重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几年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的结果。一段时间以来,许多地方在政治思想战线上软弱混乱,不少阵地包括某些高等学校讲坛不能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袭,以致造成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如果任其继续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特别是一部分青年迷失方向,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动乱的社会,改革和建设统统会无法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1.
科学革命论在阐述现代科学演进中作为主流思潮的同时,其意义在无限扩展中导致认识上的诸多困惑。本文批判了科学革命这一基础概念被滥用而陷入的困境,提出对科学革命论的质疑和淡化。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对科学革命论予以修正,用科学发展论构建现代科学演进的概念图景。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同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土地立法思想。研究毛泽东土地立法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总结我党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土地立法与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我国的土地法制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观:毛泽东邓小平的独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在后革命时代,有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毛泽东认为:一个是以建设为主题的革命,即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一个是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革命,即“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直至“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则认为:一种是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的革命,一种是生产力方面的革命。改革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分别是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时代,革命重心实现了从阶级斗争到发展生产力的战略转移。后革命时代的革命观逐步确立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观念,这是对传统革命观的超越与发展,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从政治学角度言之,改革与革命是政治现代化的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但并非势如水火,截然不可相连。事实上,按之史实,宪政改革往往与革命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对于改革和革命这两种不同的政治现代化方式,似乎既不必盲目夸大革命的历史作用,也不必为了替历史翻案或者替现实改革增强说服力而矫枉过正,更应该建立在历史经验、历史事实的基础之上,对改革和革命做一个较为均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琼崖革命研究60年,历经艰难创业、史料整理和理论创新三个阶段。琼崖革命创造了许多历史奇迹,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需要记取。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琼崖革命研究60年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共地方党史乃至整个中共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迄今为止所发表的诸多宣言中,英国新经济学基金会的《繁荣社会的幸福宣言》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宣言。无论《繁荣社会的幸福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还是它问世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际演变态势,都要求以它所提出和构想的幸福社会为目标进行一场新的幸福革命,也就是亚当 斯密所说的幸福革命。这场幸福革命是全方位的,它包括经济、政治和教育领域的幸福革命,其旨意和目标是崇高远大的。这场新的幸福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它需要理论指导,为此要进行理论领域的幸福革命,创建以幸福学为母学的新的社会科学体系。面对这场新的幸福革命,我们要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因为社会和谐是幸福社会的基础,且和谐也是幸福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重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性质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克思哲学之当代性或当代意义的理解,最关本质地联系着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性估价.然而,从哲学思想之内在巩固的方面来说,这一哲学革命之真确的性质和意义却在大多数场合陷于晦暗之中: 无论是第二国际的理论家,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领袖,都囿于现代形而上学的框架和建制来理解并阐说马克思的哲学变革;而20世纪有影响的西方哲学家,亦至多把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领会为尼采式的颠覆,从而是在形而上学之最极端的对立面向其本质的回返.本文提出重估马克思革命的性质与意义这一任务,并认为此种重估的要点有三,即(1)存在论根基处的彻底澄清;(2)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意识的内在性)是否被击穿或瓦解;(3)知识论(或范畴论)路向与生存论路向的根本性分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期与 2 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的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指导自然科学研究跨越“物理学危机”所造成的认识论障碍具有实际意义 ;另一方面 ,科学革命也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挑战。 2 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告诉我们 ,自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哲学 ,必须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健康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从不断进化发展的科学中吸取养料 ,坚持与时俱进 ,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红色经典是存活在特定历史时空中的特殊群体,能成为经典首先源于其被染色,即红色的坚强附着。红色经典存在艺术质量与其它经典同样高超的杰作,但红色的获得和坚守却先在地定格其地位,也放大其经典的魅力,更生成别样的艺术张力。因此,是颜色政治学的存在造成了文学史上颜色化的文学经典。对瞿秋白与《子夜》接受史的互动考察,意义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20.
正确的思想路线维系着党的生命。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关系到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成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在于我们党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指导,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革命与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