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全区邮电业的发展状况邮电业是传递信息,办理通信业务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产业,邮电业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与地区可持续性发展也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邮电业务总量是邮电部门为用户传递信息和提供其他邮电服务的总量,它可以综合反映一定时间内邮电工作的总成果,通过对邮电业务总量的研究,我们可以研究全区邮电业的现阶段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八五期间,随着国家的改革力度加大,国民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全区的邮电业也发展迅速,邮电业务总量在1985年是6348万元,到1994年全区…  相似文献   

2.
要全面反映运输邮电业的发展信息,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输邮电统计指标体系。 对运输邮电统计指标体系总体框架考虑如下。 1.反映运输邮电基本条件统计指标:(1)运输方式、运输结构、运输网、运输网密度、邮政网等;(2)运输邮电设备、能力等;(8)固定资产、流动资金、从业人数等。 2.反映运输邮电经济活动过程统计指标:(1)运输邮电业、运输邮电企业、经济类型等;(2)直达运输、联合运输、集装箱运输等;(3)基本建设投资等;(4)工资、成本、留利、消耗  相似文献   

3.
采用行业结构和地域结构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近20年来中国电力消费需求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消费量也呈同步增长态势;就四大行业的电力消耗来看,1986-2005年,第一产业的耗电量变化不大,城乡居民和第三产业耗电量都有所增长,第二产业是中国耗电量最大的行业,且年增长率较大;通过对中国31个省区人均电力消费量的分析,将其划分为6个等级,结果表明人均电力消费量与人均GDP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人口和人均GDP为变量,建立了中国电力发展的地域需求模型,发现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是中国各省区电力需求的关键增长因素,而人口的弹性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1980-2005年31个省区的时空数据,分析了中国水泥消费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地域需求模型,结果发现:25年来中国水泥消费量随着人口和人均GDP的增长而呈同步增长态势,水泥消费总量是人口总量与人均GDP及固定资产投资的Cobb-Douglas函数,水泥消费量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双对数关系;依据1996年、2000年、2005年三个时段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31个省区水泥消费量与人口总量、人均GDP(或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具有Cobb-Douglas函数双因素驱动特征,给出了3个时段的模拟结果,并进行了有关弹性特征的分析,为中国水泥生产和地区布局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各省份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归类与划分,从多个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差别,发现东、西部地区收入差异仍旧显著;工业收入、建筑业收入、交通运输邮电业收入、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收入、社会服务业收入、文教卫生收入等项指标相关性较大;地区环境、政策扶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和稳定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人均GDP、人口和工资对中国三个产业就业的影响.通过分析中国1978-2010年的经济数据,文章对每个产业构建了一个以就业、人均GDP、人口和工资为内生变量的SVAR模型,并分析了就业对结构冲击的响应.文章的研究认为,人均GDP、人口、工资的整体变动对三个产业的就业均构成了影响;三个产业就业对来自人均GDP、人口和工资的结构冲击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赵小毛 《江苏统计》2001,(11):31-34
“九五”期间 ,我省通过大力加强交通邮电基础设施建设 ,放开搞活运输市场 ,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全省交通运输邮电业的大发展 ,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出了先行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浙江统计》2003,(9):42-44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行业,在快速增长的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省运输邮电业自身发展的不断加快,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地位日趋重要,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的增加值由1996年234.8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503.68亿元,年均增长11.2%,比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高0.7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996年的5.7%提高到2001年的7.5%。本篇根据2001年浙江省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结果,对浙江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基本状况作一简要分析:一、交通运…  相似文献   

9.
李志 《山西统计》1995,(11):9-10
第三产业和人口的关系十分密切,人口的增长必然增加对文化教育、商业、交通、邮电、生活服务等各方面的服务需求,从而加重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矛盾,影响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运输邮电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不相适应 公路运输是山西省主要的运输方式,1993年全省公路里程为32210公里,比1978年仅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85~2005年31个省区的时空数据,分析了我国钢材消费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地域需求模型,结果发现:近21年来我国钢材的消费量的变化与GDP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而呈非线性特征;文章着重对1996年、2000年、2005年三个时段截面数据的分析,发现31个省区钢材的消费量与GDP、人口总量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Cobb-Douglas函数双因素驱动特征,给出了3个时段的模拟结果,并进行了有关弹性特征的分析,为我国钢材的生产和地区布局规划提供了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人口快速老龄化已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随着人均预期寿命和人力资本周期的“双延长”,老年人口的再就业已变得日益迫切.文章选取受教育程度、专业技能水平、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五个方面作为量化的老年人力资本特征指标,运用多元Logit模型,分析了老年人力资本特征对其再就业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运输邮电业的总产出核算运输邮电业可分为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讯业两部分,前者从事货物和旅客运输以及同货物、旅客运输相关的服务活动,如货物装卸、存放、辅助运输等;后者主要从事信息传递活动。鉴于运输邮电业的主要产品是服务,所以其总产出就是该行业从事运输、邮电生产所取得的全部业务收入。一、交通运输业总产出交通运输业总产出可直接从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中取得,它具体包括以下各产品部门的业务收入:货运总产出包括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管道从事货物运输及与货运有关的业务收入;客运总产出包括铁路、公路、水上、航空从事旅…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基础上的中国蔬菜家庭消费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中国蔬菜家庭消费的现状进行论述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中国蔬菜家庭消费的五个因素,再利用回归得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不同家庭人均蔬菜消费量的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为因变量,建立人口的时序模型.结合这两个模型对我国蔬菜的家庭消费量,以及全国蔬菜家庭消费市场总容量进行未来年份的预测,以期为中国蔬菜产业发展中的政策制定和战略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理论上推导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最优跨期消费路径,并测算了我国1978~2006年和预测了2008~2050年期间老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对最优人均消费增长率的影响程度.其结果表明,老年人口增长率的增加会引起最优人均消费增长率下降,并且会加速最优人均消费增长率增长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区域差异多指标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泰尔指数测度方法,采取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人员数、每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等5方面指标,对我国1997~2006年间区域差异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合理制定政府养老支出的财政预算,文章通过对养老保障需求的概念分解,构建了人均养老保障需求测算与预测模型;运用1997~2006年陕西省的城镇和农村关于居民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数据,测算了1997~2006年陕西省分城乡的人均养老保障需求,并对2007~2050年的陕西省分城乡人均养老保障需求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陕西省人均养老保障需求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速度在2029之后逐渐减缓;城镇人均养老保障需求与农村人均养老保障需求的比例关系从4.34:1增长到4.82:1.  相似文献   

17.
利用lasso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从总量和结构效应两个角度,研究了政府卫生支出对个人卫生支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如果只是加大医疗财政支出的规模,而忽略医疗财政支出的各部分结构与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反而会导致个人卫生支出的增加;政府人均医疗卫生服务支出、政府人均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支出对人均医疗支出均表现为"挤出"效应,而政府人均医疗保障支出却对人均医疗支出表现为"挤入"效应,除去政府卫生支出对个人卫生支出表现出的效应,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对个人卫生支出表现出较大的"挤入"效应,消费价格指数表现为"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出发,以陕西省197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以科教文卫经费的支出代替,人力资本存量以人均邮电业务量、每万人医生数和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来替代,采用OLS最小二乘估计,进行计量检验.得出结论:科教文卫的投入、人均邮电业务量、每万人医生数对农民收入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有利于地区发展能力提升的人力资本因素能极大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均衡、极化及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结果发现全国尺度上地市间的差距在拉大,经济极化程度加剧;其次利用Gini系数来计算1994~2004年我国的不均衡程度,用核密度参数法、Wolfson指数来计算极化情况,分析了各省的经济不均衡和极化程度,发现西部省份的经济不均衡程度与极化程度并存,中部省份的不均衡和极化程度相对较弱,东部发达地区存在了两个极端;再次分析了Gini系数和Wolfson指数随时间变化趋势;最后在截面数据上研究了Gini系数和Wolfson指数同人均GDP的关系,发现各省Gini系数同人均GDP呈现近似三次多项式的分布.Wolfson指数同人均GDP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基于非规模报酬不变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C-D生产函数为例,说明了非规模报酬不变技术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稳定状态.该稳定状态下,总资本和总产出以相同速度增长,但增长速度不等于人口增长率.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增长特性则与规模报酬性质有关.如果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人口增长也能通过资本积累引起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增长;反之,如果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减性质,人口增长则会通过资本积累引起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