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韩春晖 《学术交流》2007,(5):180-182
《送冰的人来了》是美国伟大的戏剧天才尤金.奥尼尔晚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奥尼尔对上帝的质疑和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在这部剧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这一创作意图的实现则是建构在对《圣经》文本进行原型引用的基础上。《送冰的人来了》不仅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众多暗示、隐喻和象征,一如《圣经》故事的惯用技巧,而且在标题、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也与《圣经》联系密切。在该剧的创作中,把《圣经》的内在精神融入到了作品的人物性格里。除了主要角色外,次要人物也都有着《圣经》原型,并且,他们对中心人物的形象起着鲜明的烘托作用。尤其在对剧中原型人物的解构和重塑中,奥尼尔揭示了神的缺席,也否定了宗教对人类的拯救功能。  相似文献   

2.
杨宝森 《报林》2018,(1):82-82
  相似文献   

3.
<又来了,爱情>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晚年代表作.小说选取套层叙事的艺术结构,采取"作品创作"与"情感纠葛"的双重线索,演绎了两个时空的爱情故事,把过去与现在、幻觉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于精巧叙事中形成内外相承的故事情节、回旋咏叹的主题内涵和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使作品全篇具备了诗的层次、结构和意境.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既彰显了莱辛作为"女性经历的史诗作者"娴熟的小说创作技巧,也使她开创了"新的史诗风格".  相似文献   

4.
马金飞 《生存》2020,(4):0164-0164,0122
2016年秋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正式进入全国小学一年级课堂,这标志着一门新型德育课程的诞生。统编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也将在2018年9月进入小学三年级课堂。对浙教版与统编教材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对比,发现新的教材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引领教学:其一,教材可以传递教学观念:道德认知取向的品德观到综合品德观;其二,教材可以提供教学内容:故事到生活事件;其三,教材可以指引教学方法:说一说到演一演。德育教材所引领的这种转变,也是我们本教材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新理念。下面结合《家庭的记忆》一课,从4个方面谈谈对教学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儿童家庭寄养管理办法》调研总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言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始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安徽、上海、山西、云南、吉林、四川等地逐步开展了家庭寄养,迄今已有10余年,家庭寄养这种新的安置模式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特别是2000年,各地民政部门按照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会议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动家庭寄养工作,全国的家庭寄养工作已经得到迅速发展。为了保证家庭寄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地行政部门或儿童福利机  相似文献   

6.
余群 《学术交流》2004,(10):154-157
《世说新语》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还是书名、编排体制等,都明显受到了《论语》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一、《世说新语》有尊儒思想。二、大量运用《论语》典故。三、学习《论语》的人物形象塑造法。四、大量的篇章是仿效《论语》而作的。五、语言风格具有《论语》的简练含蓄、富于哲理和机趣的特征。六、仿效《论语》写实的笔法。  相似文献   

7.
8.
韩愈《送穷文》是比较独特的"杂文"体,其主题与行文体式有密切关系。虽然文本卒章显出"固穷"之意,但行文过程中所表达的摆脱穷困的愿望和送穷不得的嗟怨,也是其内在义旨。韩愈《送穷文》出于扬雄《逐贫赋》,行文亦庄亦谐,在"送穷"与"留穷"之间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张力。后世此类题材拟作题旨流变,宋人拟作转以"留穷"为题,表达安贫乐道的思想,但文学意蕴相对不足。从思想史来看,宋代此类题材的文章书写,由俳谐杂文的世俗嗟怨回归"君子固穷"的雅正主题,反映了书写主体在身份处境及时代思想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蔡郁婉 《阅江学刊》2013,(1):113-118
彼特·格林纳威的电影充满了先锋色彩,《枕边书》秉承了他的一贯作风,不仅在拍摄手法上表现出颠覆传统的意图,在主题上也流露出挑战主流电影的男权话语模式的意图。但格林纳威在对这一话语模式进行颠覆的同时,却无意中落入了与之合谋的陷阱。《枕边书》中母亲经验的缺乏、女性自我抵制的遗失、视觉上对身体进行暴力切割,使影片有与男权话语合谋的嫌疑。  相似文献   

10.
李莉莉 《学术交流》2012,(4):182-185
《店员》是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代表作。小说反映了美国犹太移民家庭伦理观和人际伦理观的变化,阐释了它们在同化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困境。同时,小说也深刻体现了马拉默德的伦理价值取向,即美国犹太移民应该坚守传统的犹太伦理观,这样才能使犹太民族在异族的文化氛围中生存。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可以更好地透视《店员》中人物的伦理困惑,也可以看出犹太伦理观是马拉默德伦理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逃避自由>一书是弗洛姆运用精神分析学分析社会问题的杰作.在这部著作中,他以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冲动"为出发点,深入剖析了社会人群关系中所形成的冲动和欲求.但是,他超越了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弗洛姆通过对现代西方人生存境遇的考察,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并揭露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的精神疾病,为现代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出了积极的途径和设想.这体现了弗洛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的处境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2.
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正义理论沿着康德哲学的思路,脱离社会习俗来探讨社会规范的原则,这导致了“是与应当”的对立,而作为社会分析的正义理论就是要沿着黑格尔所开辟的道路,即在分析现实社会的基础上重建正义制度.为了使人们更容易理解这个理论,抽象地勾勒出这个理论的四个预设是必要的.这四个预设是:社会再生产与传统的价值系统是联系在一起的;把其中的某些价值作为正义制度的道德参考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对正义理论的规范性重构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论;这种方法必须使人们能够批判性地运用这种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13.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是世界文学史上非常另类的流散作家。到目前为止,他已出版了29部作品,题材各异。他的最新作品《作家周围的人》以"自我"为圆心,通过对沃尔卡特、鲍威尔、甘地、福楼拜等人的评价,探讨了特立尼达式、英国式和印度式等的观察方式,建构出一种独特的流散之圆。本文从时间关系、"自我"圆心、流散家园等方面探讨了这一现象,其视角和观点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4.
鲁迅《灯下漫笔》中所揭示的"第三样时代"即为人的现代性全面发展的时代。所批判的两个时代的循环——"暂时做稳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是高扬人的现代性价值的宣言,是个人追求人的现代性的哲学表述。而与《灯下漫笔》构成文本互涉的《祝福》,是鲁迅揭示两个时代循环的文本诉求与思想印证。以此观之,鲁迅作品被视为人的现代性意义最典型的表达,是因为鲁迅思想彰显的是对启蒙现代性价值的追寻,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以确立人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雷晓敏 《唐都学刊》2012,28(4):76-80
《个人的体验》是大江健三郎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如何对待脑残疾婴儿的故事。主人公鸟得知自己初生的孩子患有先天性脑残疾后,陷入极度的心理矛盾之中。弃婴还是救治,他经历了剧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做出与残疾儿共同面对苦难人生的抉择。这部小说可谓苦难酿成的杰作,是向死而生的升华。作家给小说以转入坚持的结尾似乎有主观干预之嫌,但是作品人物与作家在苦难包围中经磨历劫,共同展示了成长的逻辑。大江健三郎小说高超的思想境界与艺术造诣,就是来自这样一种成长的逻辑和向死而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付美艳 《学术交流》2012,(3):152-155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爱碧曾被作为捍卫爱情的勇士而进入人类文学史的光荣榜,然而在剧中她从"妖妇"到"天使"的转变,并不是剧情发展的水到渠成,而是剧作家奥尼尔试图维护两性关系中男强女弱模式的一种努力,在文本背后隐藏的是对男权被颠覆的焦虑。女性主义批评通过对文本的重新阅读和阐释,以新的视角,在文本中找寻男权意识对女性在精神上的控制。当爱碧进入这样一种文学批评视野,发现虽然最开始她是一个男权话语樊篱的突围者,但她不过是一个不自觉的女性解放者,最终又一头栽回男权话语体系的怀抱,通过杀婴,成就了一曲"伟大"的爱情绝唱。这变异的母性,实质是男权社会的作茧自缚。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主要从象征和意识流这两种现代主义小说表现方法入手,探寻小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主人公吟是追求灵魂不朽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18.
牛占国  李明华 《学术交流》2007,(10):171-173
普契尼的歌剧美学观是在"真实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他用现实生活的"小人物"代替争取自由的英勇斗士,力求真切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尖锐的感情冲突。在《波希米亚人》中,普契尼通过一个极其平常的爱情悲剧故事,来展现普通小人物平凡生活中的温情诗意。该剧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和富有诗意的音乐成功地塑造了鲁道夫形象,运用剧情的悲喜交融和音乐主题的反复使用来烘托戏剧气氛,不仅增强了人物形象的悲剧性,还让我们品味到了鲁道夫艺术形象悲情与凄美的审美感受;而通过鲁道夫形象塑造孕育出的人性与哲理的思考,更让我们迷醉、留恋和沉思。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费尔巴哈的非历史性和施蒂纳的"唯一者"概念展开了批判,在这一批判当中,马克思恩格斯构建了作为解释原则的历史概念和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前提的现实的个人概念,完成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实现了自己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8,(2):71-73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的是一只被文明教化的狗被人盗卖后,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最终回归野性变成狼的故事。基于文本和生态伦理理论,试图从生态伦理的视角解读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在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人类自我意识日益觉醒的当今社会,这无疑会带给人类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