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掌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仅就学术界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局部危机和中间性危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从现象上划分,可以分为两类:局部的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局部经济危机这个概念是马克思批判李嘉图等人的危机理论时提出的。在马克思的  相似文献   

2.
为创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对萨伊、西斯蒙第和李嘉图等人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深刻的批判,并在批判中扬弃,在扬弃中超越,从而创立了超越古典经济学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科学区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是马克思危机理论的逻辑起点;明确指认危机的周期性与必然性,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事实本身的确认;经济危机的实质及根源,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制度基因所致。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要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3.
近一年来,国内研究政治经济学和研究世界经济的同志们在国内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周期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展开了讨论。我们认为这项讨论对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认识、探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性以及展望今后资本主义国家行情波动的前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刊特在本期刊登姚廷纲、刘颂尧两位同志在去年十一月举行的美国经济研究会第一届年会上提出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的不同论点,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为此,我们希望国内对这个问题有研究或有兴趣的同志,就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危机的“同期性”问题、如何理解恩格斯的“中间性”危机理论问题、形成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主要因素问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的影响问题、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危机和周期的差别及其原因问题、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爆发的前景问题、等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写成文章,向本刊投稿,篇幅最好以四、五千字为宜。我们相信通过讨论,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一定能有所贡献,同时,对有关方面的实际工作者也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目的决定了经济危机是不治顽疾,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衰退与没落,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理论与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过渡性及其历史宿命的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5.
从197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战后西方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延续了三年多,现在已经缓慢地走出谷底,开始了疲软、乏力的复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共爆发了五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即:1948-1949年的危机,1957-1958年的危机,1969-1971年的危机,1973-1975年的危机,以  相似文献   

6.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它周期地袭击资本主义的经济,动摇着资本主义统治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已先后爆发过五次经济危机。在1974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下降了几个季度,一场新的经济危机目前正在美国发展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过剩”,并不是说社会生产的东西超过了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说由于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劳动人民贫困化,买不起这些东西,因而出现了“过剩”。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根源与基础是生产的社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衰退,现代美国的次贷危机又导致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两次危机中,社会主义国家的呈现的繁荣景象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资本论》再次成为分析热点之一.但是,最早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是西斯蒙第.他强调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理论,现在看来仍有一定的可取性.本为通过对西斯蒙第经济危机理论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并简要分析了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总理在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资本主义世界面临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当前,这场严重的经济危机正继续猛烈地袭击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动荡,政局不稳,各国统治阶级无不惊惶万状。经济危机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失业和物价飞涨,使他们生活困苦不堪。同这种情况相反,“我国财政收支平衡,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两种制度,两种景象,向人们清楚地展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已经“无可奈何花落去”,在各种危机的冲击下急剧没落;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优越性,“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9.
自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在这场深刻的危机风暴袭击下,更加百孔千疮,风雨飘摇了。这次危机不仅来势迅猛,而且并发症严重,持续时间长,它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它也再次无可辩驳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科学论断,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更加频繁的经济危机。从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七一年,美国发生了五次经济危机。一九七三年底,西方资本主义经过短暂的虚假繁荣之后,又陷入了危机之中。这次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日本,英国,随后意大利、法国、西德等国也相继卷入危机。这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深刻、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一点,连资产阶级的代理人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合众国际社哀叹:“美国经济已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英国财政大臣惊呼:“英国面临最可怕的经济危机”。目前,资本主义世界一片萧索景象,政局十分动盪,政府频繁改组,首脑纷纷换将。这说明,这场尚在继续恶化的经济危机,已经并将进一步沉重地打击资本主义的旧世界。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在美国主流社会科学家宣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已经解决,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已经过时的情况下,艾伦·沃尔夫提出了"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矛盾"理论.他试图从政治矛盾的角度确定资本主义的限度,揭示资本主义的危机,揭示资本主义体系必然陷入冲突和矛盾的趋势和逻辑.他主张自由民主的矛盾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矛盾,自由民主的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将使资本主义陷入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2.
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晚期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其特有的危机趋势有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晚期资本主义陷入危机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系统控制了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殖民化。恢复、重塑生活世界的本来面目,促成单向度的工具理性社会向全面发展的交往理性社会的成功转向,是化解和消除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进行层次分析,可以得出危机的根源在于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结论。因此,应对危机,除建立健全严格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体制机制外,还要对现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可能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一场新的经济危机风暴正在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混乱,各种矛盾激化,政局不稳,“使帝国主义者陷入了极大的苦闷中”。这种情况再一次证实了列宁早就指出的“所谓用卡特尔消除危机,这是拼命替资本主义粉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谎话”。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更是帝国主义的不治之症。帝国主义不但不能消除经济危机,而且加剧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激化了帝国主义各种固有的矛盾,把帝国主义推近死亡的深渊,这就是帝国主义和经济危机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制度性矛盾不可调和的必然产物,但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形式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表现形式。社会主义在其自身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但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措施进行有效预防和规避。从动态和本质的视角分析社会主义与经济危机的内在关系,不仅是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政府调控的良性博弈明确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曾经爆发过两次大的经济危机。这两次危机的导火线、后果虽然不同,但都成为经济史上的转折点。1929—1933年大危机使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73—1975年危机则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的转折点(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仅指对目前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的抽象)。两次经济危机打乱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也导致经济学派的两次转变与“革命”。危机一方面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学的“繁荣”。1929—1933年危机,使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以市场自由经营论为中心内容的马歇尔新古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场经济危机的风暴,正猛烈地冲击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新的经济危机,苏美两霸和整个垄断资产阶级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这充分反映了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已处于“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境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大大超过劳动人民的购买能力,大量商品卖不出去,造成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同各种资产阶级、机会主义的流派的斗争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作了科学地分析,驳斥了他们的种种谬论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危机的产生是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正是在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导致其基本矛盾尖锐化的条件下爆发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社会主义强势崛起和资本主义相对衰落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危机在大约30年的时间里有所缓和,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未消除,而只是改变了起作用的表现形式。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现在尚未走出的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实际上都根源于新自由主义兴起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重新深化导致的实体经济相对生产不足、消费需求和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不积极发展生产,单靠提高与劳动贡献关系不大的工资和福利,在流通领域扩大消费信贷、服务业和虚拟资本以增加有效需求,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世界经济危机治理办法。从根本上说,治理世界经济危机更需要做的是,破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立型劳资关系,超越资本主义只依靠少数资产者进行创新的局限,激发最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创新精神,在实体经济生产效率提高和产品量增大的基础上,扩大消费需求和各种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国光 《中华魂》2010,(2):32-32,33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我们不能仅仅从体制运作层面来寻找危机的原因.还要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层面,寻找它的深刻根源。这次危机表面上是金融危机,但本质上同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样,是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这次生产过剩的特点,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除了发达国家自身一些产品,如房屋、汽车等生产过剩外,还包括流通领域各种金融产品的过剩,形成虚假的购买力,刺激了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产品.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严重的生产过剩。  相似文献   

20.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波及加拿大、日本和西欧各国,最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是历史上空前持久,空前广泛,空的深刻的一次大危机。就时间而言,以往的经济危机一般都是十年左右发生一次,一至二年就过去了,而这次危机却延续了四至五年之久,个别国家甚至长达六年。就范围而言,以前的危机一般只限于资本主义工业国,这次危机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包括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次危机个仅限于工业、贸易、而且遍及农业和金融信贷等所有各行各业。多也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