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横漂传说     
《北方人》2006,(4)
“横漂”是一个人群的简称。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或为了生计,或为了成名,抑或是为了自己所追求的艺术,漂在浙江东阳一个叫横店的小镇,熙来攘往,川流不息,目的是希望有幸被某一位导演看上,在某一部影视剧中扮演一个角色。这个小镇上有个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其中一些人站住了,留下了,更多的人却因为这里逼仄的发展空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贫寒与孤寂中离开。在这里,说错一句话,惹恼一个人,就有可能被迫离开。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这里称为“江湖”,等级森严,关系微妙。他们有梦想,却只是这里廉价的群众演员。他们也是横店彰视城为前来拍戏的剧组提供的服务道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人知道,他们明天在哪里,去何处。  相似文献   

2.
茅盾早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一文中,就指出中国现代小说旧派和新派的错误和缺点,旧派在技术上是“连小说重在描写都不知道”,“以至连篇累牍所载无非是‘动作’的‘清帐’”,给人看了“只觉味同嚼蜡”。“他们不知道客观的观察,只知主观的向壁虚造”,“满纸是虚伪做作的气味”。“思想上的一个最大错误,就是游戏的消遣的金  相似文献   

3.
<正>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此研究人性是研究社会的基础.不少古人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人性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不下数十种)的人性论,但有一点,无论持什么样的观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承认人的本性(我们把它叫作人的自然属性,是与人的社会属性相对而言的)是求利的.然而正是这一点,却为今天的人们所忽视.如提到孟荀,就只评论其“性善论”和“性恶论”,而他们的共同点——“性利论”却被忽略了.本文的目的就是把中国古代的“性利论”理出一个线索,以期引起学术界对“性利论”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人的一生都与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人们眼中,“家”是一个如此温馨而甜蜜的字眼。从古到今,家的美好和温暖一直被人们歌颂着、追寻着。家永远是人们心灵停泊的港湾,是让无数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然而,“家”又是如此脆弱而沉重的字眼。她需要支撑,需要呵护。多少人四处漂泊,奔波劳累,只为了梦想中的那个“家”不再遥远。在我国农村,有一群天真淳朴的孩子,他们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着灿烂的童年和美丽的花季,然而他们的父母却远在他乡。  相似文献   

5.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从事这种光辉事业的光荣的人民教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和骨干,是进行教育劳动最基本、最主要的劳动力。他们是学校这个“人才加工厂”里的“高级工匠”和“雕塑艺术家。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复杂的脑力劳动。他们的劳动形式突出地表现出“个体性”、“独立性”的特点。教师的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个别谈话、组织班会、进行家  相似文献   

6.
前一时期,教育界刮右倾翻案风的人,玩弄了种种骗人手法,其中之一就是打着“反对形而上学”的旗号,攻击我们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方针,是“只讲一面,不讲另一面”。他们真是反对形而上学吗?完全是假的,他们那些奇谈怪论就是极力鼓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标本。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否定教育革命。  相似文献   

7.
一位朋友准备在沈阳开一家美食城,一段时间以来,他四处取经,不久前,他约我同去盘锦,据说那 有一家“桃源新村”值得拜访。出发前,我向几个盘锦人打听了一下这家“桃源新村”,他们升口同声:“桃源新村呀?到了盘锦,你打听谁谁都知道。”这天我们趋车前往盘锦,好信儿地在盘锦街头打听了几位当地人: “请问您知道‘桃源新村’吗?” “你问的是哪个‘桃源新村’呀?” “噢?有几家‘桃源新村’啊?” “你们是外地人吧?‘桃源新村’有好几家呢!在盘锦有谁不知道许老板的“桃源新村”! “我们要去总部。” “你们这么走……” 热心的盘锦人为我们指点了迷津,一路下来我们又打听了一些人,真是问谁谁知道。 说句不谦虚的话,上至五星级酒店下至乡村野店,我去过的饭店太多了,留在记忆中的又有几家呢?对这家路人皆知的“桃源新村”不免有些不服气。  相似文献   

8.
前一时期,教育界刮右倾翻案风的人,玩弄了种种骗人手法,其中之一就是打着“反对形而上学”的旗号,攻击我们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方针,是“只讲一面,不讲另一面”。他们真是反对形而上学吗?完全是假的,他们那些奇谈怪论就是极力鼓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标本。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否定教育革命。毛主席为我们党制定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全面地深刻地概括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张军丽 《社区》2012,(30):24-24
“以前就是‘家、学校、菜场’三点一线的生活,如今我们在社区里又有了新乐园!”83岁的刘华斌边唱边舞,高兴地说。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宜居社区是全省最大的棚改回迁社区,可容纳5579户2万余名居民。随着回迁居民的扎根,他们中越来越多的父母或为了晚年有个依靠,或为了照顾孙辈,情愿而又不情愿地离开自己待了大半辈子的老家,来到青宜居社区,独自守望一份淡淡的忧伤与孤独…他们戏称自己是“老年漂”。如今青宜居社区的“老年漂”一族达到4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10.
这是北京东四环边上的一个高档小区。房价为每平米8000-10000元。由于业主的“需求”出现了图片中的情形。有人说这是业主缺乏公民意识,只知道自己的家就是屋里,不知道整个楼的外观也是自己家的一部分,私搭乱建,使一个高档小区成了“大杂院”;也有人说,这是物业管理的失职,他们应该严厉惩治这种现象。其实社区的外观是城市价值的一部分!居住者与管理者如果都这样听之任之,这高尚社区不高尚@北野 @孟谦  相似文献   

11.
人人都想上天堂,却没有人想死。人们在财务困境中挣扎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校里学习多年,却没有学到任何关于金钱方面的知识。人们只知道为金钱工作,从来不学着让金钱为自己  相似文献   

12.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急风暴雨,把资产阶级统治的教育阵地冲得落花流水。真正的革命派面对这种大好形势,无不拍手叫好。但也有那么一些人却摇头叹气,在他们看来:如果不照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统治下的大学的一套“知识体系”来教学,工农兵学员若不花费上五年心血拚命地攻读那些据说是足够用一辈子的丰富的“专业知识”,那学校就不够大学水平,学生就不够大学生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四人帮”疯狂推行“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在教育上炮制臭名昭著的“两个估计”,还提出了一个以“斗走资派”为核心的反革命教育纲领,鼓吹学校只办“一个专业”,“就是同走资派作斗争的专业”;只培养一种人,“就是同走资派作斗争的先锋战士”,力图使学校变为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严重地破坏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一个专业”、“一种人”的谬论,政治上极端反动,理论上荒谬绝伦,是“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在教育上的表现,必须彻底批判,肃清其流毒和影响。(一…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批评各种传统教育、洋化教育的结果,是与他的中国教育改造思想相互作用的结果。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格格不入,形成了尖锐的冲突。以程朱理学为例,程朱理学鼓吹存天理灭人欲;只讲教学,不讲做,更不讲教学做合一;只讲学校,不讲社会;只讲教育,不讲生活。在中国“理欲之辩”各家中,戴震以“节欲”和“理在物中”反对程朱的“存理灭欲”,陶行知很赞赏戴震的观点,他说“我们还得与戴东原先生的主张打一打通”。陶行知反对程朱的“灭欲”,丰富和补充了戴震的“节欲”,提出了“遂民之欲”。这个思想是对“理欲之辩”的发展,具有“民本”的思想特征,体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5.
陈亦权 《社区》2011,(3):59-59
圣芭芭拉是美国南加州一座只有9万人的小城,它人口不多,却拥有着600个慈善机构,毫不夸张地说,行善是圣芭芭拉人的生活方式之一。这些慈善机构并不负责“运输”、“邮寄”或者“监督”等具体工作,只负责筹集善款或善物,因而这些工作就都落到了圣芭芭拉政府的身上,因为政府认为他们“忙于筹款已经够辛苦了”!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5,(6):20-20
北京市西城区坚持把“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读书活动”同“学习型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其纳入到“建设新北京、迎接新奥运、发展新西城”的整体规划之中。西城区社区学院充分发挥社区教育龙头作用,重点开展提高市民素质的文明礼仪和外语培训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文明礼仪宣传进社区”活动,在活动中有37.66万人接受了礼仪知识教育;丰盛街道在科普夜校,以健康为主题,每月组织一次讲座,并开展科技周活动。展览路街道组织讲师团在居委会、学校、单位开展科普讲座,全年共举办16期,听课人数达到5800人;厂桥街道开办了人口学校,…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谎言     
20岁那年,我平生第一次和母亲吵架,也是唯一的一次吵架,吵得很凶,吵得天翻地覆。我歇斯底里地对母亲大喊:“我知道你不爱我,我知道他们都比我优秀。”母亲咬住嘴唇,有些怒不可遏地对我说:“是的,我不爱你,你自己都不爱惜你自己,别指望别人会爱你。”我不可置信地看着母亲。母亲目光坚定地与我对峙,毫不掩饰。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绝望,觉得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但我依旧梗着脖子回望母亲,脸上写满不屑与叛逆,内心里,却早已泪流成河,亲情构筑的世界顷刻坍塌。母亲有3个儿女,我是最没出息、最没长进的那一个。上学的时候,从学校里逃出来,以…  相似文献   

18.
父母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小时候不懂,只知道不能骗人,不能撒谎。但为何要“防人”,我实在想不明白。母亲对我说:“人心隔肚皮,你知道别人是真诚待你,还是虚伪地蒙你?”以致我老是觉得人一长大,看谁都不像好人,他们生活得很复杂,很疲倦。  相似文献   

19.
夫妻俩一起生活久了,慢慢会出现“夫妻相”,但你知道吗?不小心的话,还可能带来恼人甚至要命的“夫妻病”。最近,国内一项600人参与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与配偶有夫妻相的只占33.9%,但曾与配偶同患“夫妻病”的却高达55.4%。  相似文献   

20.
清代(鸦片战争前)东北著名诗人应该是哪几位? 本来,早在乾隆时期就有“辽东三老”之说。其说或指李锴,陈景元,戴亨,或指戴亨、陈景元、马长海。后来,又有人以李锴、马长海、梦麟为“辽东三家”。“辽东三老”或“辽东三家”,指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清代东北著名诗人。这似乎已成定评,但略一探究,就会发现,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难说与清代东北史的发展有什么联系。那么,为什么他们却被誉为辽东诗人?真正算得上清代东北著名诗人的应该是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