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络世界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它从一出现就频频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讨论。同时它也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目前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语言的含义、特点、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如何规范网络语言上面。以上研究成果丰富,但是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如今的网络语言中各种符号的使用已经超过50%,各类网络语言的符号使得网络语言更加丰富并且能够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本文将以交际中的网络语言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角度,探讨网络语言这一新的语言形式,从符号的能指所指、符号特点和符号的意义对网络语言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
网络话语一经出现就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研究的视角大都局限在本体语言学上。本文拟从符号学的角度阐释网络话语这种新的语言形式。从符号功能的角度对网络话语详尽分类,并且从符号的能指、所指和意指三个方面与传统语言对比分析了网络语言的特点。希望能对网络话语符号体系的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从符号系统的角度看"网络语言"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符号系统的角度进行考察,网络语言符号可以分为可读的语言符号和非可读的副语言符号,而可读的语言符号包括汉字、汉语拼音、英文和数字四个符号系统。网络语言符号系统使用的基本特征是,不同系统的符合可以在同一平面上混合使用。网络语言的认知特征是,网络语言需要在不同的符合体系之间进行心理认知的跳跃与联想,要超出常规的系统与规范。  相似文献   

4.
网络语言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形式,它们的构成表现为“物质形态+语义内容”这一结构模式。这些网络符号特别是语言符号,在日常交际符号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组、改造或变化,使得能指相似而所指不同。这些新创或新用的符号与日常交际中的符号相比,在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上有着鲜明的表意特征,主要表现为不确定性、模糊性、临时性和新异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所处时空的虚拟化、形式的多样性、规范的缺失等原因,网络语言作为传播符号的能指和所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呈现出与传统媒体语言完全不同的传播特征.网络使人们站在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语言革命的边缘,而语言的变化势必会导致文化的变革.近年来,由网络语言传播引发的许多不容忽视的文化问题,严重地破坏了媒介文化生态,网络语言的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使虚拟的世界向现实不断渗透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纠葛.因此,应充分发挥语言对文化的控制功能与引导功能,通过改善网络语言传播环境构建和谐的媒介文化生态,促进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是当代交际的语言现象,语言系统维度广。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阐释网络语言,着重对字母型网络语言进行研究,通过符号学的能指和所指、直指与涵指以及组合段与系统三种二元对立的关系建立理论框架,对网络语言进行符号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在网民中广泛使用,并大有走下网络,走进生活的趋势.2011年流行的网络语言可谓精彩纷呈.通过模因论的观点分析时尚流行的网络语言,并对网络语言和文化中的模因从词缀、词汇、句式、符号以及恶搞方面进行分类以期描述网络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从符号学角度对网络语言旧词新义现象的特点、实质及词义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新的所指意义与旧的能指形式具有不同程度、不同维度的关联。探讨了旧义与新义之间呈现的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的关系,旧词新义现象产生的外在动因——语言符号的社会性,内在动因——词汇的能指与所指关系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了词义变化的认知理据和具体变化方式:词汇符号的意义在本质上具有动态性和模糊性;通过凸显词汇语义框架内的某一要素,或通过概念隐喻、转喻或概念整合,可建立旧的能指形式与新的所指意义的链接。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与社会生活关系日益紧密,网络语言对语言生活主要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不断为当代汉语增加新词新义和新的书面符号,丰富了当代汉语的语言系统及其书面符号系统;二是活跃的网络语言生活成为当下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同时对非网络语言生活产生范围大、程度深的影响,如对新闻语言、文学语言、广告语言、事务语言,以及校园语言、日常生活语言等领域语言的影响。对网络语言要宽容但不能纵容,要注意引导和规范,尽力扩大网络语言对语言生活的积极影响,缩小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再论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二要素,所指与能指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阐述索绪尔语言符号理论的任意性和线形两个重要原则和语言符号的一些特性。语言符号具有客观性、心理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是人们进行网络交流的工具。由于它使用场合的特殊性,使得这种语言形式与传统语言有所不同。与现实中的自然语言相比,网络语言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就是语法的变异性,这种变异性有诸多表现形式。它们在使用上更加灵活,具有不受传统语法制约的随意性特征,并得到网民们的普遍认同,成为网络语法规则。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符号系统,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将会使更多的英语借词进入其中并发挥必要的功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主要包括直接借用英文单词和字母、借用英文单词或字母同汉字的组合、借用外来词三种构成方式。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不仅具有简洁性、新奇性、浓厚的专业技术色彩、不稳定性等特点,还具有一定的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及联想色彩等修辞功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借词是汉语语言的补充和发展,它反映了以英语为主要信息载体的互联网媒体在语言接触和语言传播中对汉语的冲击,反映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语言文化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网络信息时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网络语言在大学生中的泛化现象以及网络语言的使用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旨在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语言。调查发现,网络语言因其幽默风趣、简洁方便和能够突显个性而被大学生广泛应用于网络和日常生活中,同时大学生也意识到网络语言的使用加深了与父母的代沟,其不规范性扰乱了传统语言的秩序。因此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应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为网络语言的规范使用创造条件,使网络语言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就是用一些不太准确的、较委婉、温和或者不那么直率的词语来取代另一个事实上就是那么真切的词语。”(李鑫华2000,110)“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是人们感到直说某事可能受到怀疑、拒绝甚至厌恶,处于忌讳或是礼貌,就通过遣辞造句,或者借用与某事相应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呈现本土化的倾向,中文网络语言相对其他地区的网络语言具有相当独特内容和风格。文章着重从汉字的形体特征出发,考察中文网络语言中所存在的大量的汉字形貌修辞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汉字形貌修辞的独特语言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运用母语是大多数学习者在初学阶段的目标语学习策略,随着二语学习的深入,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中介语出现了.学习者应该正确对待在这一阶段出现的语言错误,积极运用正确的目标语学习策略,使中介语顺利向目标语转化.  相似文献   

17.
试释"约定俗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荀子关于语言的"约定俗成"之说已被语言学界普遍接受,但对语言"约定俗成"的过程却少有论及。可以从前后语言状态下讨论语言"约定俗成"的过程。在前语言状态下,由共同场景下共同意识焦点的牵引,语言在某一社团经过无形的"约定俗成";在后语言状态下,通过语言"传递之链",语言最终被整个社会接受。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意义,不依赖于语言所指称的对象。语言所指称的对象不存在时,语言也是有意义的,这就为语言可以指向非现实并仍获得意义敞开了可能性。语言是在语言游戏中获得意义的。在语言游戏中,语言在遵循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自我运行。语言的这种自主性赋予了语言以多重功能。语言不仅具有复制功能,而且具有创造功能,因此,它不仅可以反映现实,而且可以虚构出现实。泰戈尔的小说《家庭与世界》就为语言可以虚构出现实这一论题提供了实证支持。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不仅用语言虚构了自我而且也虚构了他者,而这种虚构的动力机制则是人的欲望。  相似文献   

19.
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借助于语言游戏这一概念,为语言言说活动寻找到在社会活动大背景下展开的规则。语言活动的规则让语言在使用中显露出其自身的意义,用语言来研究语言,最后形成的只能是语言游戏;语言游戏为语言活动可能犯的错误做了一次全面的尝试,这种尝试是成功的,它改变了社会思考的方向,而这就是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社会学意义。语言游戏为社会创建提供语言的内容和原则更新的动力,提供开口讲话这一动作持续进行下去的动力,提供开口讲话的原初动力,这三种动力是社会在创建中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语言游戏说的作用,在于治理语言堤坝中的蚁穴,他是加固语言堤坝的人,以免语言这一长堤形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结局。  相似文献   

20.
隐喻的意义     
思想要通过语言来表达,但语言能否真正表达思想,这在思想家那里始终是一个问题。然而,思想家虽怀疑语言,却又用以言说和书写。这说明思想本身又离不开语言。本文就思想与语言这一论题展开论述,旨在阐明:通过语言来丢开语言,通过书写来拒绝书写这一要旨。从而在语言与思想的思辨张力间,力图廓清"语言"允诺"思想"过往的"隐喻"空间。正是语言的隐喻形象,才使思想本身绽示在了语言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