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育新王繁冬蜂秋季盛花期是育王的好机会,定点饲养的蜂群和小转地的蜂群都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蜂王。秋花后期是繁殖越冬蜂的最后阶段,要在前段贮蜜脾、摇蜜、繁殖以及治螨的基础上,抓好蜂群的繁殖,要把蜂巢内的全封盖蜜脾和空脾及时提出去,或者贮放在继箱内,逐渐把子脾集中在巢箱  相似文献   

2.
(1)越冬前巢脾的调整,在越冬包装蜂群前12天,应选择晴暖无风天气,对蜂群进行1次全面检查,将群内的巢脾进行调整。凡是单王越冬群,将半蜜脾放在中间,整蜜脾放两边,蜂路要加宽到14mm 左右,并在框梁上横放上几根直径5—10mm 的条棍,便于蜜蜂移动。若是双王群,应将半蜜脾放  相似文献   

3.
吴桂英 《小康生活》1997,(10):39-40
越冬准备期的蜂群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蜂、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有关工作,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的条件。(一)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  相似文献   

4.
(一)培育越冬适龄蜂。适龄蜂群是指10月上中旬最后一批出房的幼蜂,这批蜂既没有经过采集的劳累,又进行了爽身排泄飞行,身体健壮,所以称为适龄蜂群。为了保证适龄蜂群的数量和质量,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的中期,要用产卵力强的新王来代替产卵力弱的老王,并进行适当的保湿和奖励饲喂,以促进蜂王产卵。在培育越冬适龄蜂群的过程中,要保持巢内有足够的饲料。所以  相似文献   

5.
谢刚  吴桂英 《小康生活》2003,(12):29-29
越冬准备期的蜂群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培育适龄越冬峰、备足越冬饲料、适时断子治螨、预防盗蜂及布置越冬蜂巢等,从而为蜂群安全越冬创造适宜的良好条件。1、培育大批适龄越冬蜂。幼蜂出房后,经过试飞排泄而又没有参加过采集花蜜与哺育工作的蜜峰,为适龄越冬蜂。这些幼蜂具有越冬性能好、寿命长、越冬后哺育力强等优点。为保证越冬蜂的数量和质量,在当地最后一个蜜源期,  相似文献   

6.
春季是蜂群繁殖、育王、分蜂、取蜜的主要季节。蜂群管理应抓好如下几点:(一)早春检查。“立春”后选择晴朗无风天气,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进行。检查时动作要快,并注意如下情况:(1)群势不强,即组织双王同箱饲养。失王蜂群,要在晚上进行合并。(2)巢内缺蜜,即进行补助饲喂。(3)巢脾过多,即抽出存放,使蜂脾相称。(4)清除箱底死蜂、蜡屑,减少工蜂劳动量。保温物要及时翻晒。(5)意蜂要注意  相似文献   

7.
诱引和猎捕野生蜂,加以改良饲养,对发展养蜂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是解决蜂种缺乏的有效措施。除可无偿取得蜂种外,还可收到大量蜜、蜡,确是白手起家、勤俭建场,投入少,效益高的养蜂好办法。诱引野生蜂,应选择它们喜爱营巢的环境,放置空箱,让蜂群自  相似文献   

8.
蜂群的春季管理,一般在立春节气过后便可开始。一、检查蜂群。在检查中调整蜂路,提出余脾,达到蜂脾相称;查出蜂王是否健在,巢内是否潮湿;还应查出群势的强弱和饲料的多少,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二、注意保温。春季昼夜温差大,白天放大巢门,晚上缩小巢门。箱内巢脾的两侧加棉花,上面用棉垫盖上。保温物受潮吋要勤换晒。蜂箱外侧和底下塞上干草,箱上盖草帘,再蒙上塑料薄膜。春末撤去外边包装时,应先撤强群,后撤弱群,先撤上面,后撤四周和  相似文献   

9.
每年春末夏初,蜜蜂发展到顶峰时期,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已形成规律。自然分蜂会给蜂场造成重大损失。凡起分蜂热的蜂群,工蜂出勤大大减少,蜂王产卵骤降,王体缩小,巢门前呆蜂增多,呈“怠工”状态。此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蜂王会带领一半左右的工蜂,飞离原巢,另建新巢。  相似文献   

10.
蜂群在转运中常因高温高湿而大量死亡或逃逸给养蜂户造成损失,蜂群转运途中如何才能避免“路损”呢?防震转运“保稳定”蜂群转运之前,应精心选择转运路线,采取蜂箱防震措施。1、转运准备。转运前,对蜂群的群势、子脾、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在一个大流蜜期遇上良好的气候,不仅可以使蜂蜜获得丰收,而且蜂群增殖发展也很快,弱群成为强群,小群成为大群,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巢内的饲料得到了保证,而一群蜂一年要消耗蜂蜜60~90公斤,消耗花粉20~30公斤,天然花粉饲喂幼蜂不仅成本高,且市场不易采到,如果  相似文献   

12.
(一)如何防治蜂卷翅病:笔者多年牧医工作中发现,每年7—8月间,是芝麻、黄麻和各种瓜类陆续开花盛期,粉源比较充足,气候炎热干燥,蜂王大量产卵,工蜂对子脾护脾不周,往往引发幼蜂卷翅发育不健全的生理缺陷,使病蜂不能飞翔,试飞时爬行巢前,死亡满地。防治措施:(1)选择靠近水库、湖面或比较湿润凉爽的环境放蜂。(2)选择或改造有利的小  相似文献   

13.
1、多育“采蜜蜂”。刺槐一般在4月底至5月上中旬流蜜。此前,天然花粉很少,应将脱脂大豆粉蒸熟,每千克中加入200克蜂蜜搅匀装脾,用棉花浸水放在蜂路上进行奖励饲喂。同时,用25%哒螨灵逐脾匀喷以杀灭螨虫。还可在  相似文献   

14.
流蜜期的蜂群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蜂蜜和王浆的产量,一定要抓好。(一)采蜜期前的准备(1)培育适龄蜂群必须精心安排适龄蜂群出现的高峰季节,使其与流蜜季节的到来正好吻合,才能保证获得高产。采蜜者主要是工蜂,工蜂从卵的孵化到成蜂出房一般21天时间,同时满15日龄的工蜂才能参加巢外采集工作。因此从流蜜期前的一个半月开始,到流蜜期结束前的一个月之内要抓紧做好适龄蜂群的培育工作。(2)修造巢脾在主要采蜜期前,必须利用辅助蜜源为每群造好10-15个巢脾,供繁殖、贮蜜用。这不仅增加蜂蜡生产,还可以减少分蜂热,促进蜂王多产卵。(3)组织好生产群在流蜜季节到来的前  相似文献   

15.
(1)饲养产浆高的蜂种。密蜂和其他动物一样、经过不断选育,可使其某种性能突出地表现出来。因此,要养产浆高的蜂种。浙江“平湖”浆王,产浆居全国之冠;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培育的“国蜂414”,为王浆高产型杂交种。高产良种和一般蜂种产浆差异很大,养蜂户不可忽视(2)养强群生产王浆。蜂群必须达8框以上才具有产浆能力,15框以上的继箱群产浆更多。养蜂户不要分些弱群来充数,弱群不能生产王浆。  相似文献   

16.
罗谦泰,中共党员,高中学历,1949年出身于西溪南镇的一个养蜂之家,该镇1996年被省蜂业协会授予“安徽养蜂第一乡”称号。1966年他高中毕业后开始了养蜂生涯。在30多年养蜂中,他坚持刻苦学习,读遍了家藏的养蜂书籍。在转地放蜂期间,他还请教拜访了许多养蜂知名专家,并把所学到的理论和技术具体运用到实践中去,充分展示聪明才智。引种改良提高品质他从事养蜂多年,深知优良蜂种是维持强群和取得高产的主要因素。早在1984年他就引进意大利蜂、喀尼珂兰蜂等原种,先后培育出“双交种”和“三交种”,并应用于生产上,有效地提高了蜂群繁殖能力和采集…  相似文献   

17.
刘鑫 《小康生活》1993,(3):13-14
定地养蜂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史料,我国三千年前已有“蜜”的记载,《神农本草经》把峰蜜列为医药上品,晋代称“石蜜”,“崖蜜”。古时养蜂是山区农家在山口,崖边、屋前、楼台放置蜂桶招引蜂群,这就是原始的定地养蜂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戎平 《小康生活》2002,(3):33-33
在断子期防治蜂螨,是养蜂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而在早春紧脾之前,则是杀灭蜂螨的最佳时期。这时用药,一次杀灭率可达85%左右,二次杀灭率可达100%。早春杀灭蜂螨,可在蜂群早繁恢复之前的阴历正月上、中旬进行。南方宜  相似文献   

19.
杨淑玺 《小康生活》2002,(12):49-49
蜂群的越冬期,一般从立冬后开始到来年雨水前后。要确保蜂群安全越冬和来年养蜂效益,在长达3个月的越冬期内,除了必须加强管理外,还要做好“三防”和“四救”工作。 (一)三防。(1)防饲料短缺。蜜蜂是在运动状态下越冬,不断消耗能量,必须取食一定量的蜂蜜,因此,越冬饲料的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如发现饲料不足和质量低劣,或结晶发酵等,应及时调换优质蜜脾或补喂糖浆。(2)防温度变  相似文献   

20.
自《专业户》刊登了我的怎样捕收野生蜂一文后,先后收到了湖南湘潭肖依阳等读者来信咨询有关蜂箱的制作和养蜂方法。由于不能一一回信,在此一并作答。(一)蜂箱的的制备:蜂箱制作应依各地而异,应根据中蜂团集性强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土洋结合,既可用砖砌,也可用木板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