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给出生产力概念一个具体的定义,但他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观,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传统的以物质为本体的生产力理论是对马、恩生产力观的误读,并对社会主义实践造成过不同程度的影响.重新阐释马、恩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观,对于我们摆脱传统理论的束缚、推进理论创新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尤其是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新的世纪,我们党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突出“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位;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既要满足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努力从制度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阐释。  相似文献   

3.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共四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观经历了历史演变的过程,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一代集体对社会发展的观点有不同的核心内容,具体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革命和战争年代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温饱型社会阶段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基本小康社会阶段以先进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观;第四代领导集体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具体实践中,不仅要抓好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精神生产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5.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它坚持生产力标准,把生产力标准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的和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是一个综合文明协调发展观.它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其目的,又是手段.  相似文献   

6.
严峰 《淮海文汇》2004,(4):42-4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科学的发展观,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就是要不断满足人的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确保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文化精神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有人类文明以来,文化实际上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一直是存在着的。文化生产力的形成过程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原始时代——物质与精神交混一处的低级"混沌体"时期,文化萌芽阶段;农业时代——物质与精神相剥离时期,文化生产力萌芽阶段;工业时代——物质文明主导、主体时期,文化生产力为间接生产力阶段;知识时代——精神文明反作用而逐步占主导、主体时期,文化生产力成为直接生产力阶段。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有极密切的关系 :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 ;改变人们文化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特征要求实现社会发展观的转变,即以人为本、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求文化力的拉动和规范,必须强化政府文化职能以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论和谐文化的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追求的社会理想,每一种社会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和谐文化。从狭义的"文化"概念即观念文化出发,和谐文化至少应该包括法治、制度观念、公平观念、诚信观念和美德意识四个方面。和谐文化的建设主要有三个基本途径: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时公平对待每一个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强化人们的法治意识,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复兴中国传统中的"和"文化意识,延续"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1.
西方现代发展观既与人们对影响发展实践诸因素的认识有关,也与不同时期对人自身的理解密切相关。可以说,西方现代发展观的演变过程不但是从单一经济增长向综合社会发展的转变过程,而且还是发展价值维度从客观物到主体人的转变过程,也是对人之理解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群体人,最后到个体人的转变过程。所以,与相应人之理解相联系的现代发展观表现为:经济人与经济增长发展观、社会人与现代化发展观、群体人与可持续发展观、个体人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文化事业体制和机制的僵化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即遵循文化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通过人本身的知识、能力和创新技术创造出文化产品和服务来充分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继承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 ,表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科学态度。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目标 ,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它与社会生产力、经济文化的发展目标一致 ,互为前提和基础 ,是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必由之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 ;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归宿  相似文献   

14.
经济建设系指物质资料生产,即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卓有成效地推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5.
经济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 ,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文化是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艺术、道德、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哲学以及教育、科技等。经济决定文化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经济结构是经济文化互动的桥梁。实现经济文化互动发展的主要原则是 :努力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发展生产力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与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当代发展观的核心,实施以人为本的研究生教育是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用以人为本的视野反观我国研究生教育,在研究生的发展需要与教育条件之间还存在尖锐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途径是以研究生的学习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课程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自觉指人们对于文化认识达到一定高度的标志 ,而社会发展则是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进步。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需要经过这样几个中间环节 :知识分子群体的创造性劳动 ,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为基本理念的大学教育 ,对人文学科的重视 ,而道德自觉、理性自觉与文化自觉的融合 ,也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必然产物,它不仅表现为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还意味着人们精神生活、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变。从文化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应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突出鲜明的文化个性,重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是与“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相对而言的。其判断标准有以下方面:是否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是否能够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否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否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否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对社会有着巨大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理,更甚者说社会自治,需要基于一种自觉意义上的文化视域,这与其社会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或社会本身的架构有关,而更与其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治理机能密不可分。文化何以实现其社会治理功能,需要基于文化的产生与存在、人的实践、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考量。对于文化的社会机理,需要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始终随由一种自由与制约的双重范畴所架构的一种张力结构,及其由此创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活范式,进而考量社会主义文化于个体的引领与塑造、于民族发展的支撑、于社会的维系与调控。实现文化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构建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引导人民信仰、铸就国家力量,实施文化发展战略等三重定位,共同致力于现代化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