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全国哲学界"发展与创新"理论研讨会进行了综述一、"七一"讲话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伟大成果;二、"三个代表"与发展和创新的关系;三、关于创新理论问题;四、关于创新与社会发展问题;五、关于创新的价值取向、创新的代价及评价尺度问题;六、关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走向中国本土的发展哲学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全球与中国大发展的时代,也必然是发展哲学嬗变创新的时代.走向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建构必须面向中国本土经验,以"一体两翼"的路径布展创新格局,既需要对接当年马克思关于发展与资本现代性批判的思想传统,返本开新地"接着讲";也需要在与全球发展理论积极的对话中实现发展哲学的本土化转换;更需要在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解答中,对"中国经验"与"北京共识"的哲学反思中,对中国本土发展文化的提升中凝聚为特色鲜明、风格独创的中国发展哲学.守护中国立场,倡导中国学术,基于原创精神,笔者为中国本土的发展哲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新全球化时代"、"中国新现代性"、"中国三个现代化阶段模式"、"现代化原点结构"、"环境支持"等系列创新见解.  相似文献   

3.
赋予哲学理念、哲学范畴、哲学问题以新的思想内涵,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的理论想象。在哲学的理论想象中,重新探索哲学的历史任务与人的历史形态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时代主题的关系、哲学的时代性与人类性的关系、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诸种方式之间的关系、哲学的“形上本性”与“形上追求”之间的关系,是推进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发掘文化哲学的理论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俊卿 《河北学刊》2007,27(2):38-41
“哲学”与“文化”亲缘的最深厚根基,在于人类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实践要求。文化哲学就是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透过文化对象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境遇、对人类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作总体性的价值审视和观念把握,以期达成人的文化自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化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文化热”催生了中国文化哲学兴起,近20余年来,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其深化的因素。面对当代人类的现实发展,文化哲学应当体现文化实践与哲学反思的双重自觉,即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共同致力于文化哲学的深化。基于这种考虑,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衣俊卿教授的《发掘文化哲学的理论资源》一文,从学理层面提出了文化哲学的三重理论思想资源,即实证性的文化历史资源、范式性的思想理论资源、现实性的文化批判资源,认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新世纪期待文化哲学的理论突破与创新;笔者的论文《关注整体性文化哲学的重要问题》,认为全球化使世界文化正在发生着整体性变化,因此,应当从人类文化实践的整体性价值诉求出发深化对文化哲学的理解;唐少杰教授的论文《文化反思与社会记忆》,则考察了作为文化哲学研究视域的“文化记忆”问题,读来引人深思;王海洋博士的论文《虚拟交往反思延展文化哲学的时代维度》,则集中讨论了当代网络文化实践所引发的虚拟交往的文化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中国化"也许不是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但它却是现实中国的一个哲学问题.时代和民族铸就的哲学语境,不仅满足了这个问题逻辑要件的要求,而且也在所给予的现实依据中赋予了它的全新内涵.作为当代中国哲学问题的"马克思哲学中国化",是中国当代哲学研究清理地基的理论自觉.它在消解这一问题历史语义基础上所彰显出的民族主体性原则,构架了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的理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国哲学将在以民族的基因与现代世界的对话中,铸成一个现代民族的心智品质.经历了历史的冲刷和现实的拷问之后,"马克思哲学中国化"成为拓展当代哲学思想空间、从而成为一个能够为中华民族带来无限希望的"问题",这表明它已经不仅仅是中国马克思哲学的问题,而且是中国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如果把卢卡奇在 1 92 3年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看作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标志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至今已经近 80年了。在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时代问题不断发生着改变。在新的世纪回眸和反思这一历史进程 ,总结出其中所蕴涵的若干理论问题 ,对于深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化有着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卢卡奇、葛兰西和科尔施三人 ,他们理论的兴奋点是如何探寻一条适应西方人走向自由和解放…  相似文献   

7.
不同思维范式的哲学对何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有着不同深度的认识。本体论哲学把个别与一般的关系问题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论哲学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而现代实践哲学则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包括二者何为基础和本源的问题及二者的同一性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现代转换将会使许多"伪问题"被消解,而使许多以往被遮蔽的"真问题"显现出来,对于哲学思维方式的解放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术界政治哲学研究的前提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哲学研究是当前学术界极为关注的一个领域.然而,什么是政治哲学,如何算作政治哲学研究,这些问题迄今仍聚讼纷纭,未有定论.不解决这些问题,不对政治哲学研究的理论视野、研究对象、范式方法和功能特征等问题有一个明确的分梳与把握,势必影响相关研究的学术质量和理论深度.中国学术界的政治哲学研究,理应以充分的论据、严密的逻辑和缜密的论证为自身研究构筑坚实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9.
作为传统哲学、经济学的解毒剂 ,经济哲学只有摆脱了它们的窠臼 ,并通过强化对当代发展实践的解释力 ,才能获得足够成长空间。从学理传统看 ,经济哲学奠基于马克思开创的经济现象学传统 ,它从理论范式的高度完成了对传统哲学和经济学的双重超越 ,将社会经济存在理解为人的本根存在方式 ,将一切事物规定为服务于人的发展需要的社会经济存在物。从学科功能看 ,经济哲学是通过创造性转换和批判性反思建立哲学与经济学的学术联盟 ,从存在论高度为当代人摆脱发展困境提供有效实践方案。因此 ,经济哲学既非传统哲学的推广运用 ,亦非作为经济学支脉的经济方法论 ,而是具有全新理论范式和学科功能的经济现象学。  相似文献   

10.
房玫 《学术界》2001,(6):199-203
在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历史哲学的研究重心不仅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其研究也发生了重要的转移--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凸现出来.这一转移应该进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核心,它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观.它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之所在,而且也是对当代发展问题的历史哲学解读的根本之点.  相似文献   

11.
焦利 《理论界》2002,(6):5-6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工作中的一条重要战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地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一、要增强新时期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哲学社会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巨大精神力量。大力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进入  相似文献   

12.
关注整体性:文化哲学的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广文 《河北学刊》2007,27(2):35-38
“哲学”与“文化”亲缘的最深厚根基,在于人类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实践要求。文化哲学就是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透过文化对象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境遇、对人类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作总体性的价值审视和观念把握,以期达成人的文化自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化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文化热”催生了中国文化哲学兴起,近20余年来,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其深化的因素。面对当代人类的现实发展,文化哲学应当体现文化实践与哲学反思的双重自觉,即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共同致力于文化哲学的深化。基于这种考虑,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衣俊卿教授的《发掘文化哲学的理论资源》一文,从学理层面提出了文化哲学的三重理论思想资源,即实证性的文化历史资源、范式性的思想理论资源、现实性的文化批判资源,认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新世纪期待文化哲学的理论突破与创新;笔者的论文《关注整体性文化哲学的重要问题》,认为全球化使世界文化正在发生着整体性变化,因此,应当从人类文化实践的整体性价值诉求出发深化对文化哲学的理解;唐少杰教授的论文《文化反思与社会记忆》,则考察了作为文化哲学研究视域的“文化记忆”问题,读来引人深思;王海洋博士的论文《虚拟交往反思延展文化哲学的时代维度》,则集中讨论了当代网络文化实践所引发的虚拟交往的文化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经济哲学在进入 90年代后被推到中国学术研究的前沿 ,这既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牵引 ,也是理论、科学发展使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 ,中国经济哲学无论在研究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在成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研究的理论基础、范畴、主题及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的不足。面向 2 1世纪 ,建构中国经济哲学除了要关注经济本体论、人的问题和明确主题外 ,在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方面 ,在研究者自身素质培养方面 ,都应广泛而深入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宋宏 《学术界》2001,(4):242-246
“发展与发展哲学暨全国第九次应用哲学研讨会”于 5月中旬在安徽青阳举行。本次会议的议题是 :以哲学视角和哲学语境 ,探讨新世纪时代和世界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及其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问题。来自京、沪、辽、黑、鄂、滇、苏、鲁、皖等哲学界近 7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并提交论文 60余篇 ;著名哲学家黄楠森、庄福龄、朱德生专程与会并分别作了学术报告。这次会议内容十分丰富 ,分量颇重 ,这里仅摘其要点综述如下。关于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研究  邓小平发展理论研究是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之一。有学者认为 ,邓…  相似文献   

15.
王海洋 《河北学刊》2007,27(2):44-46
“哲学”与“文化”亲缘的最深厚根基,在于人类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实践要求。文化哲学就是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透过文化对象对人的本质和主体性境遇、对人类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作总体性的价值审视和观念把握,以期达成人的文化自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化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文化热”催生了中国文化哲学兴起,近20余年来,中国的文化哲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其深化的因素。面对当代人类的现实发展,文化哲学应当体现文化实践与哲学反思的双重自觉,即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共同致力于文化哲学的深化。基于这种考虑,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衣俊卿教授的《发掘文化哲学的理论资源》一文,从学理层面提出了文化哲学的三重理论思想资源,即实证性的文化历史资源、范式性的思想理论资源、现实性的文化批判资源,认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新世纪期待文化哲学的理论突破与创新;笔者的论文《关注整体性文化哲学的重要问题》,认为全球化使世界文化正在发生着整体性变化,因此,应当从人类文化实践的整体性价值诉求出发深化对文化哲学的理解;唐少杰教授的论文《文化反思与社会记忆》,则考察了作为文化哲学研究视域的“文化记忆”问题,读来引人深思;王海洋博士的论文《虚拟交往反思延展文化哲学的时代维度》,则集中讨论了当代网络文化实践所引发的虚拟交往的文化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郝立忠 《东岳论丛》2004,25(1):37-44
寻求一个能够把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形而上学,与现当代西方哲学区分开来的哲学形态划分标准,正确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未能予以解决的重大问题。但不论是把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作为哲学评价标准的传统方法,还是近几年来一些学者用现代西方哲学或各种各样的"本体论哲学"来诠释马克思哲学的"新"方法,都不能使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理论与实际关系问题是解读马克思哲学基本精神的关键,也是划分两大哲学基本形态、区分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哲学的可靠标准。从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出发,迄今为止的一切哲学,都可以划归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真正的马克思哲学)这两大哲学基本形态。只有从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入手,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正确理解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从哲学形态的高度把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哲学区分开来,使目前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本体论情结"得到化解。  相似文献   

17.
邬焜 《学术界》2007,(4):292-298
王玉樑先生的新著《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对一百多年来中外价值哲学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而理性的审视和解读,推出了诸多新论,取得了当代价值哲学研究的新进展.书中强调了当代哲学发展的价值哲学转向,区分和讨论了理论价值哲学和实践价值哲学,主张在价值哲学的研究中摒弃单极思维、贯彻全面彻底的关系思维,认为崇拜自发性是当代西方价值哲学的主要局限.书中王玉樑先生还提出了走出价值哲学研究困境的期盼--从自发到自觉.该书尚有诸多值得商榷和讨论的方面,如自发与自觉的相对性问题;价值哲学研究的自然维度问题;怎样将关系思维的方法贯彻到底的问题;什么是哲学研究的根本性转向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并为之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观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衡量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 ,因此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是基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和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运动而提出来的,本质上是要在中国构建一个现代理性社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理论资源一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二是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三大理论资源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丰富内容,启示我们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思考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治哲学作为近年来日益突出的显学,学术界关于它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意义等问题,一直是争议不断.有学者将其看成政治学的分支,也有学者倾向于将之化为哲学范畴,还有学者认为它应该属于伦理学的范围.然而,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都是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而不断深化,时代前进的每一步所提出的问题都为理论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因此,任何一种角度似乎都难以穷尽政治哲学本身丰富的内涵,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所以政治哲学是涉及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综合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