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当谈到要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时说了八个字:“形势稍好,尤须兢慎。”(《人民日报》3月15日)可谓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兢慎”一词见晚唐诗人杜荀鹤的《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论文采、论意境,都难称上乘,但却流传千年,屡屡被人引用,主要是诗中讲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越是危险困难处,由于人们的百倍警惕和小心谨慎,反而越不容易出事;而那些看似很安全的地方,却往往因为人们的麻痹大意,心不在焉,老是出意外事故。这也就…  相似文献   

2.
百科瞭望     
《山西老年》2008,(3):32-33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苏轼是北宋的一位伟大诗人,写过好多诗词,其中有一首《咏桧》诗,诗中有这样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岁寒唯有蜇龙知"。歌颂桧树的根能扎到九泉之下也不弯曲,地下的蜇龙是桧树的邻友和知音。当时,该诗被指控为直刺皇上,图谋不轨。  相似文献   

3.
古北口探古     
古北口历史曾称为“塞北天险”之地,有“京师锁钥” 之称。地处东有蟠龙山,西有卧虎山,二山对峙,紧锁潮 河。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宋时名人欧阳修奉旨契丹,路经 古北口写一首塞诗:“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城头日欲斜, 独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说明古北口当时险要 荒寒的景象。  相似文献   

4.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孝宗乾道六年(公元——七0年)到夔州(今四州奉节县)任通判时,曾经路过荆沙。由于换入峡的船,他在沙市和江陵逗留了整整十天。这十天当中,他除了天天用日记体写《入蜀记》外,还写了将近十首诗,几乎平均每天一首。陆游非常勤奋,曾要求自己每三天必须写一首诗。可是这十天的产量却激增了两倍。这是因为他认为旅途中有生活,源泉混混,正好写诗。他在《题肖彦毓诗卷后》中写道:“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可见陆游是有些朴素的唯  相似文献   

5.
<正> 阮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他的八十二首《咏怀诗》。批评家们历来以“归趣难求”(钟嵘《诗品》),“文多隐避,难以情测”(李善《文选》卷二十三、《咏怀诗注》)而称之。因诗人时处魏晋易代之交,朝政混乱,仕途险坷,屡屡受到政治迫害的威胁。为了远祸全身,他在抒发自己忧懑交集的思想感情时,常常不得不采取隐晦曲折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文尚曲隐”的特点。但以其作为指导思想,受其框囿,则难免在诠释阮籍的《咏怀诗》时会生出穿凿附会以嫌。阮籍的几首追忆少年志趣,叹谓岁月蹉跎,一生壮志难酬的咏怀诗还是较为明白  相似文献   

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无题》诗,在李商隐十七首《无题》中,是比较明白的一首。对这首诗的看法,虽然有人以为是有“寓意”的,但现在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它是一首爱情诗。从诗所反映的内容看,认为它是爱情诗,可以说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认定此诗为爱情诗,是否就算将此诗完全弄清楚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在表面似乎没有问题的背后,正还有一些问  相似文献   

7.
无好问《论语三十首》第二十五首云:乱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诗在只堪悲。刘郎屯是人间客,枉问春民怨克葵。这首诗在《论诗三十首》中,历来不很为人重视。据我看来,大致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认为“此诗似只就刘禹锡题咏玄都观桃花诗而作,与其流凿微旨,较少关系”①。“观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中,以论人为主而未论及其诗者见四,而此“乱后玄都失放基”一首,则为此四首之一,有失其开宗明义的所谓‘任清各清潭’之论旨”②,判其理论的价值不大。其实这首诗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只是至今未被完全认识罢了。其二,是对它的诠释至今…  相似文献   

8.
李白作为有唐一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近千首诗歌。其"浪漫"的特质除了整体作品风格的飘逸之外,还与其大量写作女性诗歌有关。李白900多首诗中,就有100多首诗涉及到女性形象。他诗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历史题材意象;一是现实题材意象。  相似文献   

9.
《诗经》六首“有义无辞”之作实为“有声无辞”之作,束皙为其所作的《补亡诗》在句式和语言上都更趋近《诗经.小雅》的特色。束皙将自己真切的生活感受融入到诗中,诗作看似拟古,实为写今,从而深化了诗的主旨。诗作中蕴涵的贴近百姓的深切感情与其赋作是完全一致的,二者都体现出作者浓厚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寄语青年     
“冬天到了,春天还远吗”?这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 春,是生命的象征。春,是古今中外诗人诗中的天使。 春,在唐大诗人李贺的诗里,是别具一格的。在他的三首诗里,春的形象是不同的。 在一首诗里,诗人是这样描绘的: “飞香走红满天春”,花红遍地,香飘云天,写出了春的自然美。在另一首诗里,诗人是这样渲染的: “风流变动一园春”,春临人间,万象更新,  相似文献   

11.
长干曲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题解《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崔颢《长干曲》共四首,这是第一首。长干,古巷名。旧址在今南京市, 临近长江。这一带古时船户很多,因地域道路长短不同,所以有大长干和小长干的分别。这首诗写船行途中,船家女子与一男子初次见面时的问答。  相似文献   

12.
《诗经》五首篇名试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共有305首诗。其中299首诗均是截取诗中词、句或略加改动以名篇。但其它六首,即:《小雅·雨无正》、《小雅·巷伯》、《大雅·常武》、《周颂·酌》、《周颂·般》、《周颂·赉》的篇名为另外拟定,颇为特殊。对此,诸家说解各异,迄无定论,故很有必要作一番考证。现就其中的五首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一、《雨无正》此篇名“雨无正”最难索解。“雨”无所谓“正”与“无正”,而名“雨无正”岂不怪哉!《诗序》:“雨自上下者也。众多如雨,而非所以为政也。”此属强解,实迂曲难通。陈奂云:  相似文献   

13.
《卫风·旄丘》是《诗经》中一首颇为费解的诗,古今学者对该诗的本义聚讼纷纭,迄今无定论。因而予以述评,以资探讨。为探讨之便,兹录该诗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陈拙翁的墓志铭与吴承恩的两首诗《射阳先生存稿》中有两首关于陈拙翁的诗,一首是骚体诗《寿陈拙翁》,另一首是五言排律《挽陈拙翁》。现将这两首诗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运国 《可乐》2010,(6):55-55
余光中年轻时就诗才不凡。随着名气渐大,他准备出诗集,请新月派的理论家梁实秋作序。 不久,序写好了,是一首分三段的诗。梁实秋让余光中去拿。到了梁实秋那儿,余光中一看,这首诗与诗集内容没什么关联。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说:“诗难,不易写,经历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在毛泽东的字典里,没有“难”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他在年青时代就开始作诗。他的第一首诗:五言古体诗是在1915年为悼念同学易昌陶而写的。如果说,这是他攀登诗峰的起步,那么到了1923年,他写《贺新郎》时,已达到了高峰。当代诗词评论家都把这首词称为千无古人的“绝唱”,足可见诗词造诣之深了。理论源于实践,认识开始于经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讲话以前,据现在掌  相似文献   

17.
西周到春秋末期,诸侯国之间的大事处理实施聘问制度,表达主张为赋诗言志,就是用诗句委婉地表白,对方作答也是如此。早期用的是一首或一组诗,后来只取一首中的几句来说,就是断章取义。这些诗都是当时朝廷编订的礼乐用诗,因此每个时代的诗有些不同,但始终有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赋诗必类,即一定要符合诗的本义。早期的赋诗都是天子礼乐,春秋末期除了鲁国外都自己编诗,如《郑诗》、《卫诗》等。到了孔子把这些作品整理删定,就是现在的《诗经》。  相似文献   

18.
袁崇焕诗存世不多,《三管英灵集》载诗六十六首,加上广州中山图书馆藏《袁督师遗稿遗事汇辑》所载诗十二首,去其重复,总计有诗七十五首。袁诗无编年可查。《三管英灵集》是按古诗、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序列编次的。现就袁诗的写作年代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袁诗的写作年代问题。大致上可以分类如下: 第一类诗可知其写作年月。这一类诗最早的一首当算《秋闱赏月》写于1619年旧历8月中秋。袁崇焕是这时考中进士的。他在诗中写道:“战罢文场笔阵收,客程不觉遇中秋。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锁蟾宫任我游”。诗中告诉我们:秋闱收场之后即是中秋,表达了他认为一定高中的得意心情。  相似文献   

19.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这是北宋奸相蔡京弄权敛财、作恶多端被弹劾革职后,写的一首“检讨诗“。诗中,他还在回味昔日“金殿拜相“的显赫、“玉堂宣麻“的光耀,还  相似文献   

20.
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1931年11月27日,赵景深在徐志摩去世之后,写了《志摩师哀辞》。文中记叙了1926年春天作者访问徐志摩的情景,在谈诗时,“问他对于自己的诗所最喜欢的是哪一首,他说是无题。”(《新月》四卷一期)《无题》收入徐志摩的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这首诗为什么被作者自己喜欢,我想大约是鲜明地表现了他的性灵与诗魂。全诗以“朝山人”自喻,抒写为了攀上那“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