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对人口再生产的调整和控制,不仅对我国的生育水平,也对我国的家庭结构和家庭人口规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利用重经计算机归类处理的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中的有关资料,对我国的家庭结构及家庭平均人口规模,以及家庭成员对家庭生育的影响等问题作出分析。 一、家庭户的类型 重经处理的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把我国的家庭分为(一)单身户、(二)非家庭户、(三)简单家庭户、(四)扩展家庭户、(五)复合家庭户、(六)其它家庭户六大类型。从表1中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各类家庭中,简单家庭户(即核心家庭)所占的比重最高,为68%。这种通  相似文献   

2.
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家庭则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和人口再生产方式决定了家庭的产生、发展以及家庭规模、构成的变化.而家庭规模、构成的变化又反过来对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再生产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本文所研究的北京市家庭户是指;人们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经济独立的基本单位.家庭户成员是户口登记机关正式登记为北京市常住户口的人.今年八、九、十月间,我们采用类型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十三个区、县的十四个不同类型的地区4,759个家庭户进行了调查.经计算:抽样样本平均数为每户人口3.48人,抽样误差为0.02,当t=2  相似文献   

3.
新家庭计划与家庭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家庭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这一角度,对新家庭计划活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作了探讨,指出新家庭计划活动这种形式很可能是一条引导家庭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最终走向完成阶段的希望之路、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4.
家庭结构是人口结构中的一个基本要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经济过程与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为了深入研究人口结构变化的规律及其经济后果,还必须对人口再生产的细胞形式——家庭进行研究。研究家庭形式更替的经济实质,揭示家庭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人口再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人口的婚姻、生育、死亡、迁徙等过程无不与家庭发生联系,而家庭的规模及其结构又对人口再生产过程起着重要影响。家庭又是人们生活的消费单位,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活动许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在现阶段,广大农村以及城镇家庭户的多数,还承担着生产承包和经营的职能。因此,认真研究我省人口的家庭户状况,对于制定人口计划、组织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安定和四化建设将起着积极作用。本文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所获的资料,试对我省家庭状况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可以从家庭 (微观 )和社会 (宏观 )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最早从社会的角度对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进行研究的是法国的兰德里 (A Landry) ,他于2 0世纪 30年代提出了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三个序列理论。在兰德里之后 ,诺特斯坦(F W Notestein)、布莱克 (C P Blacker)、寇尔 (Coale)等人从同一角度针对这一问题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从家庭角度上对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进行研究长期以来则基本一直为人们所忽视。这是否意味着从这个角度上进行的研究毫无必要呢…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谓之社会的细胞。它是以婚姻、血缘与收养关系为纽带,受一定的心理因素、道德观念与社会意识、经济联系等社会关系支配而形成的人口组合。家庭结构即为家庭人口组合中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称之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模式。其总体模式为家庭结构类型;与数量相联的是家庭规模大小;而中心问题是家庭中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家庭户变动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户的数量、规模、结构及其变动对人口再生产和社会生活、消费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大城市,其家庭户的变动和与其密切相关的人口变动一样,亦是全国家庭户变动趋势的先导。本文对未来上海市家庭户数量、规模、结构的变动趋势作出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供上海市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时参考,并为全国及其他地区或部门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就家庭人口问题,做了一次社会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的指导思想、基本指标和方法人口的再生产与动物的简单繁殖大不相同,它要通过一定的社会婚姻形式和家庭关系才能进行,其中婚姻形式直接决定着人口再生产过程,而家庭因素也是最主要的环节。家庭是社会细胞,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从人口的出生、死亡、结婚、离婚到  相似文献   

10.
<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规模的变化对人们的生育观及人口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解放三十多年来,农村家庭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推行了责任制以后,家庭除具有消费、生育和一部分教育职能之外,还恢复了生产单位的职能,它产生了一些新因素,使家庭规模的变化出现新的动向。本文试图以珠江三角州的新会县等为例(新会、开平等县是较富的鱼米之乡,在珠江三角州都有一定的代表性),重点分析解放以来农村家庭规模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结构(即家庭的组成方式,包括类型结构、代数结构和规模结构,主体是类型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家庭结构,主要在于探讨其变动的动因和趋势,揭示其演变规律,以及反映家庭结构变动对于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笔者拟结合对现实家庭结构和农村青年理想家庭形式的调查,来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正> 婚姻、家庭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又是以婚姻为起点。婚姻与家庭对人口过程特别是人口再生产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与影响效果,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列出以下几个方面,(见下图):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人口变动与家庭消费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生活性消费的主体。人口与消费的关系,需要通过家庭这个主要环节实现。对人口变动与家庭消费问题的探讨,已日益成为中外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1、人口变动与家庭消费的一般理论探讨 人口与家庭消费关系包括三个相互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理论系统:家庭人口系统、家庭消费系统和家庭收入系统。每个系统由若干具有特定涵义的变量组成,变量的变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也是生活性消费的主体。人口与消费的关系,需要通过家庭这个主要环节实现。对人口变动与家庭消费问题的探讨,已日益引起中外理论界的关注。根据国家统计局城乡家计调查资料,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人口特征分类的各类家庭的消费特征和影响因素。同时,提出几个当前比较敏感的与人口变动相关的家庭消费问题,探讨现阶段我国人口与消费关系在家庭方面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新问题和新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它不仅对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文化教育、婚姻、劳动就业发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家庭变化也产生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从横向看,人口年龄构成总体与家庭规模、家庭结构之间,有一种规律性的内在联系;从纵向  相似文献   

16.
龚为纲 《南方人口》2013,28(1):61-72
本研究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笔者已有关于农村分家类型数量模型的分析,对家庭结构再生产过程中的分化因素与组合因素进行了归纳,揭示了家庭结构再生产的内在逻辑,构建分家类型对家庭类型的微观作用机制.进而据此解释1990—2000年三代直系家庭的历史变动,并预测未来独子家庭结构再生产的变动趋势。结论是:(1)家庭结构再生产的过程中,家庭结构的分裂因素对组合因素的优势日益明显,无论是在独子家庭还是在多子家庭都是这样。(2)自1990年以来三代直系家庭比重上升的内在原因是多子分家类型的急剧减少.由此而减少了大量核心家庭,而相对提升了三代直系家庭的比例.三代直系家庭本身的演变趋势是走向日益瓦解,特别是在日益增加的独子家庭中,分裂因素日渐强势并占据主导地位,三代直系家庭在未来将会顽强坚持的判断可能是靠不住的。文章最后回应了学界关于中国家庭结构问题的争论。  相似文献   

17.
顾鉴塘在《中国少数民族人口》1988年第3期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少数民族家庭户的规模与类型》的文章。据1982年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中有关数据,中国少数民族家庭户规模与类型有如下特点:1.家庭户规模。少数民族家庭户平均规模较大,5人以上大家庭占55.36%,3人以下小家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家庭担负着包括经济、抚养、赡养、教育、感情等各种功能,是一个功能的复合体。传统家庭中较多的家庭成员,以及父慈子孝、长尊幼卑等家庭伦理观念,维系家庭功能的充分发挥,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与家庭幸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家庭人口规模小型化、人口老化、结构多样化和家庭人口居住分散化,特别是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淡化,家庭功能逐步弱化。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老化,家庭养老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9.
在家庭户研究方面,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指标:平均家庭户规模、按家庭户规模的分布比例、按家庭户内世代数的分布比例、按家庭户类型的分布比例等。由于这些描述指标都没有控制人口自然结构,如性别、年龄等,因此在进行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时,不能分清变动或差异到底归咎于家庭模式的变化还是人口自然结构的变化。此外,由于未考虑人口这一重要因素,一些描述指标就不能用来预测未来的家庭户规模和总户数及各类家庭户的分  相似文献   

20.
一、学术界对计划生育与家庭养老关系的看法目前,学术界对计划生育与家庭养老关系的看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一种观点是计划生育必然冲击家庭养老。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计划生育的结果造成了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资源减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尤其对于农村家庭来讲,家庭规模的缩小削弱了家庭养老的人口的基础①;对于当代城市家庭来讲,由于孩子数量的减少,出现了城市家庭中“逆反哺”模式,从而使城市家庭养老的基础逐渐缺失②。另外,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从计划生育所引起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即所谓的“四二一”结构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