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明是明杂剧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此一时期的杂剧创作接续明初中期以来的破体倾向,呈现出全面解体的局面,并最终走向衰亡,彻底失去了其作为舞台艺术的本质属性。深入分析晚明杂剧创作在艺术体制、题材取向等方面的变动及其原因,对于把握杂剧艺术的发展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四川汉代性题材画像在构图上存在一种"程式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这里称之为图像的程式化叙述.如果将四川汉代性题材画像视为一个完整的"叙述体",那么,上述画像各艺术要素以及由上述艺术要素组成的艺术单元和由此构成的画像整体艺术表现形式也就具有了"叙事"的性质和意义,并能够在将画像艺术要素与艺术单元的艺术衔接和艺术组合"转化"为图像叙述意义上的叙事方式与叙事特点的基础上,探求四川汉代性题材画像程式化叙述的内涵和意旨.  相似文献   

3.
<正> 《故事新编》创作上的最大特色,是鲁迅对历史题材独特的处理方式,这是鲁迅独创的一个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历史、现实与幻想巧妙地交迭错综,形成了亦今亦古、古今合一的艺术画面和人物形象,使小说在对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描写中,既批判了现实的坏种,又挖了他们的祖坟。这种融古铸今的笔法,鲁迅风趣地称之为。油滑’。其实,这种“油滑”体现了鲁迅鲜明的艺术个性,是小说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风格的标志。茅盾对此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鲁迅先生以他特有的锐利的观察、战斗的热情和创作的艺术,非但‘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而且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成为一而二,二而一。”这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和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这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鲁迅对历史题材的探索,早在二十年代初就已开始。在《不周山》创作之前,鲁迅正在编译日本短篇小说集。在鲁迅译的十二篇小说中,就有四篇是历史题材:芥川龙之介的《罗  相似文献   

4.
鲁迅曾以雷峰塔为题材,写了两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借雷峰塔的故事抨击时政,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雷峰塔,是西湖十景之一,古往今来,以它为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但人们对雷峰塔的看法却各不相同,有欣赏、留念、赞扬的;也有鄙视、憎恶、贬斥的。原因在哪里?这要先从雷峰塔说起。雷峰塔,在明代马浩澜的西湖十景《南乡子》一词被描写得十分美观。词云:“高塔耸  相似文献   

5.
题材指艺术品所描绘的对象、所表现的内容,它是客观世界经过艺术家的选择、提炼之后在艺术中的反映.从选择题材到表现题材的整个过程,又凝聚并升华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价值标准、情怀抱负以及思想意识.中国油画题材丰富,本文以"风情题材"、"自然题材"、"社会题材"为例,小议中国油画"民族化"在题材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史记》和宋代的“说话”,以人物为核心来叙述历史成为中国叙事文学的一个特色,“说话”中的“讲史”是历史纪录的民间形式,也是历史与民间艺术的结合.以二月河历史小说改编的帝王系列历史剧以及以毛泽东等领袖人物为中心的现代革命历史剧继承了这个传统.从历史的发展线索来看,说话之“讲史”直接导致了历史演义小说的产生,而历史演义小说对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就发生了比较明显的继承关系.从艺术形式的生存意义上理解,是通俗艺术向主流意识形态文艺靠拢,传统礼乐文化发挥着推动作用.从艺术形式的表现上看,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结构章法、叙事视角、语言风格,都在这个传统的延续中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诗·卫风·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风·氓》是《诗经》中的名篇,其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本文试图从史学角度探讨该诗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市民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文学领域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他们既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市民生活、思想和文化对中国文学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市民生活拓宽了中国文学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二是市民意识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审美品格;三是市民形象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艺术画廊等.因此,在今后的历史、政治和文学史的研究及撰述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徐鹏 《理论界》2009,(3):160-161
绘画创作的艺术个性集中体现在作品的题材,表现的形式与手法以及创作者的艺术思维.艺术个性具有自发与自觉、稳定与新异、丰富与独创的性质.艺术创作因为具有了独一无二的艺术个性而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10.
艺术的根本特征是“美”。以“丑”为特征的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艺术”的异化,不足以撼动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美依据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呈现为“艺术题材的美”与“艺术创造的美”。“艺术题材的美”参与了艺术作品美的构成,但由于艺术媒介不同,产生的审美效果不同,故造型艺术反映丑的题材受到更多的限制,作为观念艺术的文学在反映丑的题材时可以有更大的范围。真正体现艺术的审美价值、决定艺术作品所以美的关键是“艺术创造的美”。这种美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艺术形象的逼真美,二是艺术形象的主观美,三是艺术媒介的形式美。艺术创造的美使美的艺术在反映现实题材时获得了不受美丑严格束缚的广阔空间,艺术作品既可以因美丽地描写了美的现实题材而美上加美,也可以因美丽地描绘了丑陋的题材而化丑为美、丑中有美。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井上靖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 《江西社会科学》2003,(11):106-108
当代日本作家井上靖以中国古代历史为题材创作了不少历史小说,除题材上的特殊性,这些小说在艺术结构和审美方面也颇具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井上靖在这类小说中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学究式文体”。本文试图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考察这类小说的美学特征,肯定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分配不公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这个问题,既需要进行理论探索,更需要在治理整顿、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 1 什么是公平?公平是一个描述人们相互关系的范畴,具有广泛的外延和深刻的内涵.从外延看,对公平与否进行比较鉴别,范围可以说是无限的,超越时空限制(?)可从纵横两个方向对人们的遭遇是否公平进行比较.但是,如果缺乏可比性,就难免盲目,意义也不大,因此鉴别公平的时空范围又是有限的.由于社会、历史、认识等原因,人们总是对自身周围的人和事进行判断,衡量公平局限于邻里、同辈、同事等之间.因  相似文献   

13.
左翼小说家萧红从"五四"文学传统中吸取了艺术营养,把国民性改造的主题与左翼文学的革命叙事结合起来,将女性的立场贯彻到社会革命的题材中,创造了一种融细腻写实与温婉抒情于一炉的小说风格.萧红的经验,有助于人们反思左翼文学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每个时代都有伟大的作家,但伟大的作家都超越他的时代.被誉为“英诗之父”的十四世纪英国诗人杰弗里·乔叟凭借其卓越的诗歌艺术成就,开创了英语诗歌传统.《坎特伯雷故事》是乔叟晚年创作的一部艺术构思精湛,思想内涵丰富的经典诗作.诗人在作品中巧妙运用中世纪多重框架叙述,让不同的叙述人讲述不同体裁和题材的故事,使作品成为一个多重思想交织的有机艺术整体,充分体现出作品的多元化特征.这种多元化的叙事艺术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中世纪文学研究的典范,也有助于探究英语诗歌创作的源流并深刻领悟早期英格兰社会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5.
起源于日耳曼西哥特式部落的“哥特”一词,原意指的是一些消极的事物.此后,它变成了一种小说题材,其主要特点就是恐怖性.惊悚电影的题材类型基本上都是取自于哥特式小说,因为哥特式小说中的任何元素,无论是黑暗还是鬼魅,都是为了制造恐怖氛围而设置的场景或形象.惊悚电影是对哥特式小说的恐怖性最好的解读和深刻的体现.因此,惊悚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它不断地触发观众的恐惧情绪而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需要和意义,从而具有了超越恐怖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黛丝.米勒》作为亨利.詹姆斯早期创作的"国际题材"短篇小说,以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美国人为主要对象,运用现实主义的写法向读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欧美文化的冲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小说女主角黛丝.米勒交际失败的悲剧根源对我们深刻理解情感冲突背后的文化差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史3"--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历史真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朱光潜的"物甲-物乙"说为根据,提出了历史题材文学创作中的历史1、历史2和历史3的概念.历史1作为历史的原貌是历史题材创作的源泉,虽然它往往不可寻觅,但历史小说家和历史剧作家还是要尽力去寻觅,即或只能获得一些碎片,也是有意义的.历史典籍作为历史2是创作的基本资料,当然是重要的,需要十分熟悉,也需要加以辨析,但不能原样照搬.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必须有辽阔的诗意想象空间.只有在深度的艺术加工的过程后,我们才会获得作为历史3的历史文学创作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8.
<正> 任何艺术活动,从起源意义上来讲,可以说都是一种思维认识活动,是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的再现.现有资料表明,原始艺术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大约10万年至5万年的新人(或晚期智人,通常也叫做现代人)阶段.在新人的洞穴里,发现不少壁画.如西班牙阿尔塔米拉(Altamira)洞中的野牛、野马、鹿及其他动物的画象,笔法熟练,有浮雕感,可算是洞艺术的代表作.当时的原始艺术品,内容大都与狩猎活动有关,并且所有“狩猎部落的艺术作品都显出极度的一致性”这表明,原始艺术活动同原始生产活动一样,体现和包含着早期人类的思维认识能力和极其丰富的思维认识成果.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的骚体赋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在骚体赋概念的界定及所属范畴划分上,对其是否包含拟骚之作、是否归属于诗等问题进行了辨析;二是总结归纳了骚体赋的题材内容及艺术品质;三是对骚体赋作家、作品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个案式解读分析.以上研究成果,不但明晰了骚体赋的文体特征,总结了骚体赋创作的艺术经验,对于推进辞赋研究整体进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数字艺术正建构着人们的生存,也引发了很多值得深思的美学问题.审美距离的变化、身体的数字演绎以及数字艺术的符号化构成了审美主体性的问题视域;"真实"、"遥在"、"丑"重构着美感的生成;数字艺术产业在铸就辉煌的同时也生发了新的美学问题.数字艺术在建构美学理念的同时也在进行着解构,对这一悖论的揭示和探究,对于美学理论的营建及人们的当代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