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淮南子》作为我国思想文化史上一部重要著作,为成语的起源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成为我国成语典故出处的重要源泉.开展《淮南子》成语典故文化传承研究和基地建设,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良好的文化氛围基础和雄厚的文化研究团队.科学制定《淮南子》成语典故文化传承与推广基地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应当坚持整体性和系统性相统一、思想性和教育性相统一、概念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同时,在课程互动教学、搭建传播平台、研发创意产品、推动科学研究、扩大展示交流、强化辐射带动等方面要进行具体的建设构思和组织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将基地打造提升为学校文化育人品牌、成语典故文化传承与推广特色单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歌谣》周刊在观念意识和文学实践方面对"五四"时期的方言文学具有重要意义。从国语建设方面来看,方言文学可以为其提供重要的语言资源;从文学本身来看,方言文学对新文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新诗影响更大。以刘半农为代表的"五四"方言诗歌创作从诗体、内容方面为新诗建设提供了有益的范本,同时也面临简单浅陋的问题。总体而言,在当时宏大的文化构建历史语境面前,更多强调了国语、文化、民俗多重文化因子的参与和合力,从"国语"建设、思想内容角度强调方言文学,而较少为"文学"怎样利用"方言"这一文学命题提供更多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3.
数字文化资源构建是互联网络时代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环节,以"文化资源"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得到文化资源中文学术文献样本2116篇。通过考察1985-2012年中国文化资源学术研究的发展状况,获得文化资源学术文献的时间分布、第一作者文献发表规模分布、研究机构贡献规模分布、研究方向分布等的统计结论。统计分析显示,"文化资源"学术文献的研究方向集中于地域文化资源个案研究;数字文化资源研究规模较少。文化资源研学术研究的优先方向有二,一是文化资源体系框架的完备性结构是基础性科学问题,二是数字文化资源构建必将成为科学前沿和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4.
<学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界、思想界的一个重要刊物,是"五四"时期反对新文化运动最为有力的言论机构."学衡派"在抨击新文化运动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学术理念,在文化建设、教育实践和国故的整理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衡派对传统文化"了解之同情"的学术心态和研究方法在民初整理国故的运动中独树一帜,其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的重要文化遗产,"学衡派"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整体反思.  相似文献   

5.
"白话"与"国语":从国语运动认识文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对白话文学的倡导与现代"国语"观念密切相关,但是他的这一致思路向并未得到足够的理解和重视.在近代革新运动中除了普及语言的努力之外,追求语言统一的意识也逐步自觉,但与雅俗对立的语言价值观念根本抵触.胡适立足于时代,对白话文学的大力倡导带来了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国语运动的价值困局得以消解.而"国语"的普遍性要求则支持了白话作为唯一的文学语言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的"文字革命"思想主要包括汉字批判、国语批判和"普通话"建设几个方面,通过"汉字批判"和"国语批判",瞿秋白为"现代普通话新中国文"的推行清理了理论地基,并细致展现了其"口语"乌托邦和无产阶级"联邦制"国家的革命愿景.瞿秋白对这一革命愿景的政治核心,即联邦制国家乌托邦进行了非常主观化的阐释,特意遮蔽了其固有的意识形态色彩,并大量添加了个人的理想主义解读.  相似文献   

7.
《国语》的性质与价值--由出土文献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语》与《左传》是先秦典籍中的双璧,但两千多年来二者的地位却相去甚远.从近二、三十年出土文献中的"语"类作品出发,重新审视《国语》的性质和价值之后可以发现,《国语》是先秦"语"类作品之集大成,是我国国别史的始祖,对司马迁《史记》的创作有重大影响.《国语》其文"深闳杰畀",对中国史学史上历史的文学化和文学史上文学的史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群众体育国家战略"的提出,"少数民族农村体育的发展"自然上升为事关"小康社会建设"和"全民健康"的重要方面.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少数民族地区"典型代表木里藏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对其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现状、制约的主客观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少区"农村体育、民族体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有一定进步,但农民主观上文化程度较低、健身意识不强,客观上县域农村经济欠发达、政府欠重视、机制欠支撑,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对缓慢.研究建议:重视体育文化建设,标本兼治地确立"少区"农村体育的精神依归;抓好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改善"少区"农村体育的物质载体;弘扬特色民族体育,个性鲜明地彰显"少区"农民体育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5000多年的文化传承之所以得以完整地延续,与中国古代教育密不可分,作为中国古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从先秦"六艺"到孔子定"六经",再到"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最后演化为"四书五经",国家的官方课程几千年保持了高度的统一性和延续性.本文仅就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中的指导思想、内容、进程安排、实施管理等方面做一简单的整理.  相似文献   

10.
<正>由西北大学出版社组织30多位专家历时八年编撰完成的《关学文库》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作为我国第一部对宋以来历代关学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的大型丛书,它以继承、弘扬、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文献整理的系统性、学术研究的创新性为特点,其出版在关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16年10月,文库获得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2017年2月,其中的"关学文献整理系列"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与"读者"是叙事交流语境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从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角度,分析福音书的文本,以此强调其中的意识形态内涵:认信耶稣是基督,耶稣基督向世人传报救赎的好消息,使世人更加笃定对上帝的信仰.这种神学观念的彰显既是福音书的著书目的,又凸显出了其自身独特的综合意识形态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兴"恰好是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最具深远影响和意义的范畴,也是<诗经>的本质.对<诗经>的诠释基本方式就在于"讽诵涵泳","叶韵理论"的应用就有利于"讽诵涵泳"的落实 .朱熹美学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中国古典诠释学美学的创造性转进与拓展.  相似文献   

14.
15.
理学家们把本来具有道德性的孔子之仁与<易传>的生生观念相结合,将此生生不息视为生意、生理,并与人的心性相结合,建立起了"仁"、"生"、"理"三位一体的形上架构,完成了"天人合一"的理论预设.这种建立过程包括了对孔子的同情、<易传>的阐发,包括有佛老的刺激、中医的启发,以及他们自我的体贴和思考等一系列工夫.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和说明,可以更清楚地把握理学本体范畴的结构与含义,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理学的整个体系及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歌德在《浮士德》中构建的天帝与靡非斯陀、浮士德与靡非斯陀和浮士德自身的"善"与"恶"的冲突及其辩证关系。认为歌德笔下的"善"与"恶"的冲突无所不在,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它揭示了矛盾运动的普遍性及人类社会发展中前进与停滞的矛盾斗争,反映了人性深处的拼搏和内在矛盾。他所刻画的"丑"中有"美","丑"转为"美",使"恶"与"丑"也具有了重要的审美价值。这些体现了歌德成熟的辩证思想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文章依据存在主义哲学对于“过去”(即历史)问题的看法,即所谓史学中的事实只不过是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解释,而这种解释由人们对于其“将来”的规划所调节,力图揭示史学研究的一个潜在性质:无论知觉与否,“求真”之真,将随着人们对“将来”谋划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永恒的原子事实。根据这个性质,扬弃“信古”与“疑古”两种史学态度,说明“层累历史”现象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肯定“层累历史”的价值。在结语部分,则逻辑地提出“基于将来的释古”的史学研究命题。  相似文献   

18.
19.
文化传统既是一个民族社会发展的成果和积淀 ,又是该民族持续发展的背景和基础 ,因此 ,对少数民族社会未来发展充任着文化动力和文化制约的双重角色。本文从中国族群民间的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爱情神话、生产神话入手 ,探讨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本源与共振 ,以及由共振导致的文化趋合态势 ,进而说明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吸纳和民族性自强是各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意识条件 ,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的辉煌同样取决于文化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的再塑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兴”在“意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力求正确地、历史地把握“意境”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厚诗学内涵。“兴”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情景交融、不尽之意、形象思维的特征以及佛教中“境”的介入,最终导致“意境”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