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连动式和语言类型特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它主要存在于形态稀少、句法标记不丰富、分析型强的语言中,具有一系列的普遍特征。从类型学的角度分析,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既有跨语言的共性特征,也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在共性特征方面,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中的动词没有各自单独的事件位置修饰语;动词在语调上位于同一语调曲拱中;如果连动式表达因果关系或事件先后顺序,动词呈现出时态象似性;动词共享至少一个论元;当连动式的动词共享非施事角色时,施事角色也被共享。在个性特征方面,“单一小句的否定判定标准”不适用于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动词不一定有相同的时态取值;动词可以有各自单独的时间修饰语;人称、时态、语气、否定标记既可以出现在边缘位置,也可以出现在核心位置。从语言类型学视角出发研究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不仅避免了研究受印欧语眼光的影响,也开阔了研究视野,使其融入到世界语言研究之中,有助于全面地描写和解释明清时期汉语连动式的语法面貌,更好地把握其共性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英语动结句的论元结构取决于动词事件和结构事件的次论元结构.一般情况下,两个事件各有的论元必须在动结句中得到全部实现;两个次论元结构中的语义角色若有重叠,则共享同一个有语义标记的位置;句尾表示结果的形容词或介词短语可作宾语补足语或主语补足语,或描述运动实体的终态,或描述运动的路径.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分属于两个事件的不同论元争夺同一语义角色,这时须隐藏其中一个论元,使每一个语义角色分且仅分给一个论元;而当动词意为"体物(液)外排"或"外物内纳"时,作为运动实体的论元因为不言自明也常被隐去,留下一个语义角色空位.  相似文献   

3.
关于英语情态动词过去时形式是否有“时”的标记有两种不同的观点。通过反驳无时态论观点从而论证过去情态动词具有过去时态,并通过语义分析、示例用法,进一步阐述了情态动词在形与义都具有时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生成语法、配价语法等语法理论在分析汉语论元结构时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吸收各种理论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汉语论元结构具有互动性和层次性的观点,前者指构式、论元、动词之间具有互动关系和互动模式,后者指论元结构具有句法语义层面和语用层面两个层次,论元结构在语用层面受语境、语体的影响较大。互动观与层次观有助于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看法,具有相当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5.
从《肖申克的救赎》的英汉对照文本中摘取30句共计46个运动事件进行对比分析,以运动事件的核心因素——动词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英汉语言中运动事件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能够反映出的英汉运动事件的异同,并据此分析运动事件翻译中应当注意的翻译策略。数据时比分析结果表明:(1)英语与汉语语料的动词结构成分并未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数据性差异;(2)英语运动事件在转换为汉语运动事件的过程中多趋向于在动词结构中添加成分。故有:(1)证明了英语和汉语在广义上同属附加语框架语言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的正确性;(2)汉语动词所包含的信息量远高于英语动词;(3)英语和汉语同时具有两种框架语言类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佤德语支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其语言具有VO和OV混合语序语言类型特征,属于前置语言。根据Greenburg的语言类型普遍现象,VO语序语言动词的否定词、助词、副词等修饰成份通常放在动词左边,从而使动词具有时态标引特征。在各类语言句法结构中,动词角色的参与项往往由其配价、论元等确定,动词的标引特征由动词的配价、论元参与项以及时态、语态等确定。在语言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佤德语支动词语义参与角色项、动词的标识性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论证佤德语支的语言结构属性,揭示佤德语支动词的标引特征,确定佤德语支动词的显性语言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运用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理论考察汉语位移介质动词的论元表达情况,探讨位移介质动词与位移方向动词在论元表达方面的差异,可以揭示汉语部分位移动词在论元表达中表现出的语义因素,并分析出动词家族相似性的基本表现:不同语义类的动词存在着“大异小同”,同一个语义类动词的不同成员存在着“大同小异”.不同动词成员在意义上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8.
笔者首先提出"完形态事件宾语"的概念——假设事件宾语是由核心词语和它的全部论元构成的一个整体,再研究完形态事件宾语内各种论元的隐现机制,从而对各类事件宾语作出统一的解释。笔者认为影响完形态事件宾语内论元隐现的因素有:论元是必有论元还是可有论元,谓语动词是自指还是他指,宾语是单宾或双宾,论元与控制语是否同指,论元是否具有遍指义等;完形态事件宾语内论元隐现的状况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对现代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语义编码模式类型的讨论中,Talmy等学者认为汉语属于卫星框架型语言,Slobin认为汉语是等分框架语言,而戴浩一等认为动趋结构当中的动趋成分才是谓语中心,因此汉语属于复杂框架语言。本文借助汉语研究的成果,从共时句式变换当中体标记的位置、轻重音的变化角度以及动趋成分的历时演变角度,考察汉语所属的运动事件成分语义编码的词汇化模式框架,认为现代汉语虽然具有路径动词但是数量有限。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的具有较强能产力的动趋成分,虽然与路径动词同形,但是与动词具有不同的语法地位,已经不再是完全动词,而是已经发生非范畴化的卫星成分,汉语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卫星框架型语言。  相似文献   

10.
置放句式为三价句式,包括施事、受事和处所三个论元成分;与置放事件相关的动词主要是置放动词,也包括非置放动词;置放句式中的施事具有自主性、使动性,处所具有具体性、空间性,受事具有受动性、位移性和自立性;置放句式具有意愿性或自主性特征,句式中的动词都是自主动词;受事论元和处所论元可以有多个句位,可形成多种置放句式。  相似文献   

11.
在书面语用和口语交际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语言结果,即产生不虞现象。语言表达中,轻声、重音、停顿、声调、谐音等语音因素,都可能是不虞现象之成因。  相似文献   

12.
名词短语可以分为强名词和弱名词短语。强名词短语预设所指代物体的存在,而弱名词短语不预设所指代物体的存在,指示不明确,只是引入变量于句中,而变量必须受到限制,所以其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使句子符合语法。主宾语位置的不对称,情态动词,谓词性质以及事态句非事态句,这些都是弱名词短语作主语的限制因素。此外,名词短语的强弱之分只是一种程度上的不同,强弱限定词的划分不是一般的双分,而是表现为一种序列。  相似文献   

13.
论人身保险的不可抗辩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人身保险的不可抗辩条款,以及此条款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应用情况,阐述了中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的形势,提出了中国引用不可抗辩条款的必要性,分析了此条款对保险人、被保险人及保险市场的影响,并预示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前景。对推进中国加速引用不可抗辩条款有积极意义,对研究保险的学者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N为受事连动结构的句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探讨了汉语中NP为受事的连动结构 ,认为该结构是“空算子”移位的结果 ,进而总结出一条原则 ,即空算子要受到主句中论元性名词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草案中之“物权性质”条款即“法律未作规定的,符合物权性质的权利,视为物权”之条款几经删改,该条款存废争议的焦点在于其是否突破和违背了传统的物权法定原则,反映了立法界与学理界对物权法定原则及该原则之缓冲所持态度的差异。虽然新通过之物权法最终并未吸纳此款,但该条款仍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际上,只要立法对物权性质作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界定,那么符合物权性质的权利就可以通过“法定的”物权性质而得到立法承认,就不会对传统的物权法定原则造成冲突,并且该条款的出台亦为物权法定原则之缓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第四十二条将公益征收加以规范.这是刚通过的《物权法》的一大亮点。这一规定背后其实隐含的是一种“义利之争”。即利之权衡——谁之利为重;义之权衡——避免多数人对少数人权利的侵害。其实.此条规定表面上是对征收的补偿。实质上是法律对个体利益与社会正义折中的结果。因此,对“公益”与“私益”加以平衡.避免多数人对少数人权利的侵害.才应是本条规定的真实意含所在。  相似文献   

17.
角美话持续体标记以其形式多样、分工明确、异源并用等特点而颇具特色。对“伫咧”、“着[tio?^o]”和“下咧”进行分组描写,重点考察其组合关系特点,并就用字和读音、进行体标记语序、与宾语位置关系和与方位介词短语兼容关系同闽南方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探讨英语的复合体貌系统。复合体貌包括复合视点体和复合情状体。复合视点体即说话人连续观察同一情状时采取的一系列同质或异质的观察方式,主要基于视点的切换和重复形成,组合方式为同质复合或异质复合。复合情状体是指情状内在时间结构的复合配置,主要通过主从动词词组复合体以及小句中参与者与环境成分的限制作用引起情状变化而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义特征的角度对“连N也V”以及“N1连N2也V”的致歧原因进行了考察,发现N、V的语义特征决定其语义关系和句法功能,N的句法功能和语义角色是致歧的表层原因,深层原因是N、V的语义特征及其相互选择和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探讨现代汉语体的意义、分类及体现形式。研究发现:从意义角度,汉语共有五类体,即将行体、开始体、进行体、完成体、实现体;从体现形式上看,它们表现为语法体、准语法体和词汇体。语法体指以语法化形式体现的体,比如“着”、“了”、“过”,虚词“来着”和动词重叠的形式;准语法体指以虚化的或正在虚化的词汇形式体现的体,比如“起来”、“下去”等;词汇体指以词汇形式体现的体,比如谓体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