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劝学篇》、“丁未上谕”与“中体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体西用”的实质是“中体为体,西用为用”,它既是思维范式,也是一种文化选择模式。《劝学篇》《与野丁未上谕》在形式上均体现了这一思想,但在内容侧重点。性质及产生的后果等诸多方面却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2.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是“中西”一是“体用”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中西文化两极相逢的矛盾中第一段的结合形式。西学是作为中学的对立物出场的,对近代中国有极大的影响,人们怎样认识和汲取它,是一个艰辛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对中学固守儒学的"纲常"理论,以政教相维为基础,力倡"忠教爱国"的中学,以达"保国、保种、保教"的目的;对西学,他主张在某些方面学习西学,以"开风气",使清政府摆脱被动挨打的困境,寻求富国强兵之路。对中西学的关系,他主张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西学补中学之不足,以中学来衡量西学。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观,在学习西学、引入西学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达到了"开风气"的目的。但他同时又固守封建纲常和封建君主制这一最后防线,有悖于历史潮流,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张之洞撰写《劝学篇》的根本宗旨,是要在新旧斗争激烈之际,激发忠爱之心,讲求富强之道。然而,张之洞倡导的西学的内涵虽较广泛,但他仍把中国的富强与清王朝的统治紧密联系在一起,拒绝对封建专制政体及其思想理论作任何有实质意义的变革。因此,《劝学篇》不可能统一思想,也不可能为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富强之  相似文献   

5.
戊戌维新运动间,张之洞写了《劝学篇》内外篇,主观意愿为维护巩固封建统治。但外篇关于教育救国,兴学育才,以教育促经济发展思想,是一幅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蓝图,为维新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客观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是近代洋务派举办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集进步与落后于一身的教育指导思想.一方面,对"西用"的提倡加速传统教育向资本主义教育转化;另一方面,对"中体"的强调又阻碍了教育资本主义化的进一步发展.考察"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在近代教育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对于建构现代教育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19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著名思想家胡礼垣、何启密切关注祖国命运,在《新政真诠》中提出要全面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文明学习,除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要引进西方先进的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才能有效地改造中国社会,挽救中国社会危机。他们的政治主张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8.
中体西用思想针对近代中国社会与民族危机的现实,从认识和实践上紧扣近代化的历史主题,形成近代变革思想的主流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促成和指导了早期工业化运动,使之构成中国近代化历程的一个合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中体西用”思想产生于中西文化激烈交锋的晚清时期,它的提出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及中国向近代化迈进具有积极意义。随着人们对西学认识的加深,“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并不断触及到西学之本,有些人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也很难完全如愿。于是到了戊戌维新时期就突破还是继续维持“中体西用”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相似文献   

10.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它折中中西、兼容并包,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相契舍。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性思想,尽管它没有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面貌,但它确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加深,“中体西用”思想的价值逐渐凸显,为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尊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鉴范式。  相似文献   

11.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分别是中日两国现代化初期有代表性的思想,是缓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的产物.它们有相同或相似的历史背景、旨趣和原始含义.但是,这两种思想指导下的中日两国现代化的极大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实质、内在关系、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的转变,概括出当时学人对于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认识程度及他们心理激荡的历程.文化观念的转变以及"中体西用"内涵的变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觉醒程度的深入--从蒙昧状态逐步深入到重估中西学价值.尽管,这种觉醒并不足以开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但从中可窥见启蒙的前景将是伴随着保守与激进、救亡与启蒙的二元激荡历程.此外,这更启发了后人对文化交流冲撞的思索,并成为中国民族觉醒的新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劝学篇》是张之洞在晚清国运衰颓时力主全面变革的鸿篇巨著,以内篇为根基,外篇围绕求智、求富、求强、求和展开了一幅全方位社会变革蓝图,这才是张之洞为自强而急于采摘的果实。在甲午之后的维新思潮中,张之洞适逢其时地把学习西学的范围明确地拓展到西政,表现出一意向西的变革方向,为后来的晚清新政作了观念政策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 ,以王新命为代表的中国本位文化派 ,以贺麟为代表的抗战时期的新儒家以及 50年代以后的港台新儒家 ,他们的文化主张 ,虽然都没有明确提出“中体西用”论 ,甚至反对“中体西用”论。但本文认为 ,这些文化主张无论在方法论上 ,还是在具体的内容上都没有从根本上脱离“中体西用”的模式 ,相反却是“中体西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  相似文献   

15.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很多,而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在深入分析中体西用思想的基础上,进而阐述其对甲午战争局势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中体西用”是近代历史上最有意义的核心问题 ,它是清末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追溯“体”与“用”的历史渊源 ,可以了解中国士人传统的思想文化观以及他们“通经致用”的治学宗旨。从 1 9世纪 60年代 ,一些有识之士就相继阐述过“中体西用”的思想 ,其内涵也随着社会现实背景的演变及中西文化的冲突加剧而变化。到张之洞的《劝学篇》则明确主张“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这一主张是有特定的思想内涵的 ,谈“中学为体”实则提倡“西学为用”。它成为甲午战争后的一种“流行语”,主要流行于文化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17.
中体西用思想是一种流变发展的文化观念,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得到不断地充实发展。在维新活动中,中体西用思想是维新人士宣传维新理论、拉拢中间势力、反击顽固势力和推动变法深入的理论基础。变法的最终失败并非中体西用理论的失败,而是中国传统局限与历史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是"身系朝局疆寄之重者四十年"的资深政治家。他的一生与晚清政局的演变息息相关,在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施以自身的影响。尤其是在庚子国难之后,他试图通过推行新政,力促变局,以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重要的是,张之洞撰写于"戊戌变法"之际的《劝学篇》,却是其新政实践的理论纲领,以《劝学篇》为视角考察张之洞与晚清新政的内在关联,从中可见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再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永 《南都学坛》2009,29(3):107-111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它折中中西、兼容并包,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相契合。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性思想,尽管它没有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面貌,但它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加深,"中体西用"思想的价值逐渐凸显,为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尊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鉴范式。  相似文献   

20.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从问世以来就一直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思想赋予全新的解释,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更好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