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19):41-41
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句话是学习《易经》“观卦”第五爻领悟到的。“观卦”是《易经》的第二十卦。“观卦”第五爻的爻辞是:“观我生,君子无咎。”意思是观察了解自己,省察自己的行为,这样做就是君子,没有过失。.  相似文献   

2.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18):41-41
终日勤勤恳恳,时刻警惕自己,这句话是我学习《易经》“乾卦”第三爻领悟到的。“乾卦”是《易经》的第一卦。“乾卦”第三爻的爻辞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这一爻辞的意思是:君子终日奋发进取,夜晚也不懈怠,要认真回想这一天的所作所为,因此境遇虽然不好,但无灾难。句中的乾乾是勤奋努力,惕是警惕反思,厉是危险,咎是灾难。  相似文献   

3.
切斯菲尔德勋爵(1694-1773),英国著名的外交家兼作家,曾任驻荷兰大使、国务大臣等。他风流倜傥,在英国是讲究礼仪的典范,以著作《给儿子的信》而闻名于世。本篇选自其中,是他给儿子的家书。亲爱的孩子: 惹人喜爱要有必要的条件,但这又不是一门易学的艺术,而且很难将其归纳成规则。你自己的良知和观察力将会比我教授给你的还要多。“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去对待别人”,这是我所知的取信于人的最好的办法。细心留意别人怎样做让你愉快,那么很可能你做同样的事也会让别人愉悦。如果别人对你的性情、兴趣甚至弱点甚为关心,让你满心喜欢,请相信,你对人施以同样的热情和关照,也一定会使他们欢心。与人结伴来往时,需因循其中的氛围,勿矫揉造作,发现同伴的幽默之处时就开怀一乐甚至调笑一番,这是每个人对群体应具备的态度。在人前不要说瞎话,没有比这更让人讨厌和不悦的事了。  相似文献   

4.
所有的人都希望取得成功,但不可能没有别人的帮助就成功,如果有一位“伯乐”指点迷津,会减少很多麻烦。当你遇到一位赏识你、愿意帮助你发展的领导,自然就是遇到了“伯乐”。但是,并不是说你前进路上的所有领导,都是你的伯乐,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的伯乐呢?  相似文献   

5.
朋友     
朋友就是知己就是知音就是倾囊相助推心置腹,有烦恼共担戴,有欢乐共分享。朋友就是理解就是默契就是同声相应同令相求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一个手势一个动作都会心领神会但又具有各自独立的人格茨严,不全要两助插刀意气用事,要的是彼此感应,相互净化。朋友就是当你举步维艰时的搀扶,伸出我的手,手拉手相拥着去跋涉人生。一只手便是一个“月”字,撇下一线问辉让心灵沐浴。古人云:同师回朋,同志日友。别人是你的朋友,你也是别人的朋友,你用十分五诚对待朋友‘朋友就会用加倍的诚心待你。朋友是不必让人记住又不得不记住的那些人,如…  相似文献   

6.
《现代妇女》2008,(6):53-53
得意的是爱情,沮丧的还是爱情,一辈子就忙活爱情吗?别人没有义务承担你爱情的后果,这是你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你爱一个人就是愿打愿挨,没有人逼你,你知道吗?敢做就要敢当。即便爱情是一场游戏,你应该是赢得起输得起,否则就别爱。  相似文献   

7.
自己当上了别人的上司固然是件好事,但也有很多人发现从此以后自己的人际关系也逐渐变得生硬起来,而检查自己又似乎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原因在哪里呢?那么就请你反省一下,看看有没有在无意中犯了下面的这些错误:一、以自己的原则会要求别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与处世原则,而且往往认为自己的原则是最合理的,并希望别人也能够服从你的习惯。当大家是同级身份的时候,因为彼此都没有权力要求别人,所以还能“求同存异”,但如果你是别人的上级,就往往会觉得别人的习惯,特别是工作习惯”不合理,减低了工作效串”,并“理所当…  相似文献   

8.
小狐狸问母亲,“为什么我每次撒谎都容易被别人识破呢?” 母亲问小狐狸,“你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撒谎?” “我一般在饿的情况下撒谎。” 于是母亲亲切地教导孩子:“这就是你失败的原因,我一般是在吃饱饭的情况下撒谎。” 我们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需要时才想起什么,不需要时就忘却了。所以,一个人总是在需要别人的时候才想起别人,往往会被人厌弃。 建立长久的人际关系应该从现在开始,临时抱佛脚或“现用现交”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条真理在人际关系中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9.
《伴侣(A版)》2013,(10):I0002-I0002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女人往往感情胜过理智,对待友情、事业、婚姻亦如是.这是阻碍女人发展的致命弱点。有些女人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到一个乞求盛情、乞求幸福的位置上。男人怎样,你就怎样,悲剧的根源往往就在这里:你失掉了自己,别人怎么看重你?  相似文献   

10.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每次哥哥考试拿了第一,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得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  相似文献   

11.
爱,听自己的     
李卫在摁门铃。我出一双拖鞋,她却没有换鞋的意思,且先声夺人地表示不耐烦:“换什么鞋,换什么鞋,我最讨厌你这些清规戒律!”今天李卫穿的是薄呢束腰裙式外套,一眼望去便可知,她脚下的褐色短靴是和头上浅褐色的无檐帽相配的——让她换上一双傻乎乎的拖鞋,着装严整的丽人立刻溃不成军,她肯吗?但我说,今天就咱俩,没别人来了。她一听便开始蹬掉靴子甩掉外衣全面解除武装——她犯不着在我面前奥美。“你怎么骗我说还有人广我说:“废话,不说给你介绍男朋友你肯来吗?”这就是李卫。进门一个细节便暴露出她两大特点:第一,凡是不合…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一位朋友哭丧着脸找到我。 原因很简单。就是他觉得现在的人际关系险 恶、复杂、没有人情味。他说别人不是太虚伪太世 故太奸诈,就是太鸡毛蒜皮太斤斤计较。总之,是 别人百般的不是。 我说,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中, 则天下自 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天下 自无可恶之人。同时,你要勇于发现自身的不足, 其实,更多的时候,过错并不在别人,恰恰是自己 人格和人性上的缺陷造成的。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极富寓意:每 个人出世之后,都有两只袋子挂在他的颈间,一只 小袋子放在面前,里面装的是别人的过失…  相似文献   

13.
不要轻易剥寺别人的希曾,也许那是对方惟一的希矍。生气的时候不要作任何决定。小心那些一无所有的人。学会礼貌而灵活地说”不”。不要指望生活会是完全公平的。朽果一场战役的失败会为你赢来整个战争的胜利,那么就应该果断地放弃那场战役的胜利。不要怕说’r我不知道”。每天称赞3个人。一年至少欣赏一次黎明的到来。多看看别人的眼睛。狂常说谢谢。用你希矍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结支新朋友,巩固老朋友。保守秘密。众时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倾听。对坏话要充耳不闻。械够改变世界的绝妙孟意往往来自于独立工作的人口每一天怀着感…  相似文献   

14.
今夜私语时     
Q:我每天都在固定时间乘坐公共汽车去上班,结果有一个男人就盯住了我,虽然没有进行肢体接触,但是只要我上车,他就一直盯着我看,然后我什么时候下车他就什么时候下车。我心里很害怕,不知道这算不算性骚扰呢? A:应该也算的。因为性骚扰不仅是对肉体上的接触骚扰,也包含对精神上、心理上的骚扰。像你说的这种情况就属于一种精神上的性骚扰。但是人们往往对这种情况的性骚扰以为然,你如果和别人谈起时,可能还会被别人笑话:与对方对质,对方也可能不承认,说这只是一种巧合而已。  相似文献   

15.
王琦 《职业》2006,(7):17
前不久,钟南山先生在一所大学讲课时,提醒大学生要学习和培养在人群中的凝聚力,通俗点说就是要有“好人缘”,“有好人缘的人往往容易成功,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好的人缘从哪里来?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人天生需要得到尊重;二是发现和宣扬团队队员的优点和长处;三是宽容和公正;此外还要身先士卒。其实, 钟南山先生讲的就是注重提高自己的情商。  相似文献   

16.
庞树生 《老年世界》2013,(22):42-42
贪得无厌遗臭万年,这一认识是学习《易经》“益卦”第六爻领悟到的。“益卦”是《易经》的第四十二卦。“益卦”第六爻的爻辞是“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这一爻辞的意思是:上层贪得无厌,不肯给下层利益,因而得不到下层的支持。还有可能遭到攻击,长此以往,后果必然凶险。  相似文献   

17.
我们特别爱生气,而且有意生气,来气别人,完全不理解生气对生命的伤害。如果把道理搞明白了,就没有人敢生气了,也就不会再生气了。本文旨在从生气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情绪、你可以不生气、生气是拿别人的过失惩罚自己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在学生管理中做到不生气。  相似文献   

18.
《华夏少年》2007,(2):50-51
[诊断报告] 这篇文章中要表现的是“多棒的人也需要努力”,可是,文章却没有写出爸爸有多棒。毛病就在于作者自己心里明白,可是别人并非明白,你不能把所有读者都看成是你自己!  相似文献   

19.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说得好听一点,这是孤傲;说得不好听,这是固执。面对流言蜚语,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人确实是要对它充耳不闻的,惟一的选择就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埋头走下去,这种孤傲是必须的。但是,如果他人不断用语言符号毁坏你的形象,对你造谣中伤,你还由着别人说去吗?如果这样你还继续“走自己的路”,那么你就太固执了,这种固执是难以实现你的目标的。  相似文献   

20.
高陶 《中外书摘》2010,(11):9-12
《论语》里有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你不了解别人。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